本论丛汇集了半个世纪以来,大陆学界发表的台湾少数民族研究的文章。论丛分别从社会、历史、经济、文化、语言等方面,多方位展示了台湾少数民族的风貌,为今后继续深入研究台湾少数民族并进行学术上的开拓创新做了必要的准备工作。本书为第Ⅶ卷。
图书 | 台湾少数民族研究论丛(第Ⅶ卷)/台湾少数民族研究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论丛汇集了半个世纪以来,大陆学界发表的台湾少数民族研究的文章。论丛分别从社会、历史、经济、文化、语言等方面,多方位展示了台湾少数民族的风貌,为今后继续深入研究台湾少数民族并进行学术上的开拓创新做了必要的准备工作。本书为第Ⅶ卷。 目录 高山族来源管探/郭志超/1 从考古发现看台湾高山族来源 ——试论高山族与东夷的关系/张崇根/12 从语言探索高山族与古越人的渊源关系/陈康王德温/34 台湾“番族”与林爽文起义 ——兼论清朝统治者对“番族”的政策/孔 立/48 蓝鼎元治理台湾高山族的贡献/陈国强 林加煌/61 台湾噶玛兰的开发与姚莹的贡献/陈国强/74 “雾社起义”和高山族的爱国传统/陈国强/91 19世纪后期台湾的山地社会与“开山抚番” /周翔鹤/102 台湾“高砂义勇队”考论/杨荣庆刘相平/118 清代高山族社会经济形态探讨卢 勋 李根蟠/132 清代高山族的划分及其社会经济形态/郭志超/154 台湾高山族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确立/林庆元/165 高山族文化遗产/曾思奇/183 台湾高山族的酿酒与饮酒文化/杨彦杰/195 清代汉族与平埔诸族之间的矛盾和融合/陈碧笙/207 一幅珍贵的高山族鹿皮画/宋兆麟/232 台湾中部平埔族的汉化与妈祖信仰/陈在正/247 清代台湾平埔族汉化原因试探/潘云东/266 台湾平埔族群文化变迁及其原因试析/罗春寒/277 试论文身图式 ——黎族和高山族文身图式及延伸研究/陈华文/288 台湾高山族的阿眉斯语/何汝芬 陈康/311 南岛语的创新和分类/昊安其/358 清代台湾高山族的宗教信仰/刘如仲/385 试析高山族原始宗教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范可/397 高山族祭仪析议/范可/408 论高山族图腾与祖灵崇拜的价值取向/蔡铁民/423 清朝以来台湾平埔族研究述评/罗春寒/43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台湾少数民族研究论丛(第Ⅶ卷)/台湾少数民族研究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崇根//刘元如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民族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508997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4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4 |
出版时间 | 2007-12-01 |
首版时间 | 2007-12-01 |
印刷时间 | 2007-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2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80.58-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4.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6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