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套中人/世界文学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契河夫是19世纪末俄国杰出的小说家、戏剧家。他的小说短小精悍,情节生动,笔调幽默,语言明快,寓意深刻。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其代表作《套中人》极为深刻地揭示了那个社会对于人性的压迫与戕害。“套中人”别里科夫既是那个黑暗社会的牺牲品,同时也是那个吞没一切新鲜事物的黑暗环境的象征。这是契诃夫对那个吃人社会提出的最为严厉的指控。

目录

序/001

一个文官的死/001

胖子和瘦子/004

变色龙/006

神经/009

别墅消夏客/012

楼梯步步高/014

江鳕/016

在药房/021

马姓/024

猎手/028

嫌疑犯/032

客人/036

士官普里希别耶夫/039

厨娘嫁人/043

两个记者/047

苦恼/050

万卡/055

仇敌/059

草原/068

灯光/132

美人/156

第六病室/162

洛希尔的提琴/198

套中人/205

约内奇/215

带小狗的女人/229

在峡谷里/241

试读章节

楼梯步步高

多尔鲍诺索夫是个外省的文职官员,有一次,因为办理公务来到了彼得堡。他出席冯加洛夫公爵府上的晚会纯属偶然。就在这次晚会上,他遇见了过去学法律的大学生谢波特金。五年前,这个学生给他的孩子当过家庭补习教师。意外相逢让他觉得分外惊讶。晚会上没有一个熟人,出于无聊,他走到了谢波特金跟前。

“您这是……这个……怎么到这儿来了啊?”他一边问,一边用巴掌捂着嘴打了个哈欠。

“我到这里来,跟您一样……”

“不妨换句话说,跟我不一样……”多尔鲍诺索夫眉头一皱,瞅了瞅谢波特金,“嗯,近来怎么样?”

“还算凑合吧……大学课程学完了以后,在波多考尼科夫手下,我当了个小官员,处理一些特殊事务。”

“真的?初涉官场,这情况就算不赖……不过……这个……请原谅我问得冒昧,担任这职务,你的薪俸有多少?”

“八百卢布……”

“咳!……连抽烟的钱都不够……”多尔鲍诺索夫轻轻说了一句,仿佛是个监护人似的,流露出屈尊迂贵的口吻。  

“在彼得堡,要想日子过得无忧无虑,这一点儿钱,当然不够花消,不过,除了这笔收入,我还在铁路局兼任秘书……他们支付给我一千五……”

“真……真……真的吗?要是这样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多尔鲍诺索夫皤话说,他的脸上若隐若现在闪光,“顺便问一句,我最亲近的朋友,您是通过什么门路和这府上的主人结识的呢?”

“说来挺简单,”谢波特金漫不经心地回答说,“我在御前大臣洛德金府上碰见了他……”

“您……您常常去洛德金府上走动?”多尔鲍诺索夫瞪大了两只眼睛。

“经常走动……因为大臣的侄女嫁给了我……”

“娶了大……大臣的侄女?哦……您说说……我……您一定还记得……这个……我过去早就祝福您前程远大,尊贵的伊万·彼得内奇……”

“彼得·伊万诺维奇……”

“是,是,彼得·伊万诺维奇……您知道,我只瞅了一眼,就认出这张面孔很熟悉……一秒钟就认出您来了……我心里想,一定要请他共进午餐……嘿嘿!……我想,您不会拒绝一个老头子的请求吧?欧罗巴餐厅,三十三号单间雅座……下午一点至六点恭候光临……”

一八八五年

谷羽 译

P14-15

序言

安东·契诃夫(1860-1904)是俄国杰出的小说家、戏剧家。他的文学创作始于一八八O年,那时他还在莫斯科大学医学系求学。契诃夫最初都用笔名发表作品,用得最多的是安东沙·契洪特。这段被文学史家称作“契洪特时期”的作品,大都是幽默小品,但也不乏富于社会内涵的短篇小说。如《一个文官的死》写出了笼罩沙俄社会的普遍恐惧,而《士官普里希别耶夫》则传神地塑造了一个统治阶级的凶神恶煞的鹰犬形象。

一八八六年是契诃夫创作中的一个转折,这一年他写出了《苦恼》。马车夫约纳新近死去了儿子,他想把丧子的痛苦讲给别人听,但别人都不愿意听他诉苦,因为都不愿意理会他的痛苦,约纳最后只好把自己的苦恼统统说给马儿听。

《苦恼》写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这个题旨在契诃夫后来的作品中一再重复。

也是发表于一八八六年的小说《万卡》的同名主人公,才是个九岁的男孩,他在城里当学徒,受尽了折磨,在圣诞节前夜,给爷爷写信,讲述自己的痛苦,请求爷爷把他接回去。万卡写完信后在信封上写了地址:寄交乡下爷爷收。这当然是封永远寄不到爷爷手里的信。

读完《万卡》,我们能够触摸到契诃夫一颗为劳苦者命运担忧的善良的心。而在《仇敌》里,契诃夫同样满怀同情地写了一个地位卑微的乡村医生的遭遇。医生刚刚死了儿子,他和妻子都在极度悲哀之中,一个地主突然来请他出诊,说他的妻子正在发病,求医生一定跟他走一趟。但一到地主家里才知道,那个装病的女人已经跟着情人跑了。忍无可忍的医生的满腔怨愤终于爆发了出来。

从写《仇敌》开始,契诃夫用自己的真实姓名发表作品了。写幽默笑话的契洪特变成了直面痛苦人生的契诃夫。

一八八八年是契诃夫创作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这一年他开始写篇幅较大的中篇小说,如《灯光》和《草原》。也是在这一年的五月三十日,契诃夫在一封给友人的书信中发表了一个文学宣言:“艺术家不应该充当评判自己的文学人物及他们的言论的法官,而只是充当客观的见证人。”契诃夫是在谈论他的小说《灯光》时说这一番话的,在《灯光》里契诃夫也的确成了小说中的工程师与大学生发表的哲学议论的客观的见证人,以至于到了小说最后只好承认:“这个世界上的事谁也弄不明白。"’但我们从工程师自己讲述的他年轻时代的一件经历中,还是能感知到他对自己道德迷失的悔悟,而在阅读这段人生插曲时,一个美丽、善良被苦闷弄得心碎的少妇形象突兀到了我们眼前。这里牵涉到了契诃夫的道德观。道德对于契诃夫来说,不是人的幸福的保证,却是人的尊严的保障。

《草原》是契诃夫的一部写得最抒情的小说。但抒情之中也有忧伤。最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段描述:“在美的胜利中,在幸福的洋溢中,透露着紧张和愁苦,仿佛草原知道自己孤独,知道自己的财富和灵感对世界来说白白荒废了……”草原的美无人欣赏,无人歌唱,草原的美丽“白白荒废了”。白白荒废了的,还有像德莫夫这样健壮的草原人的精力。

在《草原》之后问世的《美人》,实际上隐喻的也是美的悲剧。小说写了两个美极了的女人,但等待着那两个美人的命运是不祥的,就像小说的第一人称叙述人说的:“对于这种美,不知怎的……在我心里引起的不是欲望,不是迷恋,也不是快乐,而是一种既痛苦又愉快的忧郁。”

一八九O年,契诃夫实现了他生命中的一项壮举——他排除万难只身完成了库页岛之行。库页岛是当时俄国流放犯人的集中地。目击了这个人间地狱之后,契诃夫受到了极大的心灵震撼。正是在这种心灵体验之后,契诃夫写出了震撼人心的《第六病室》,契诃夫意识到:必须让这个社会看清自己,为自己害怕!

一八九八年契诃夫写了一个篇幅虽然不大但却声名远播的小说——《套中人》。它之所以广为人知,是因为它极为深刻地揭示了那个社会对于人性的压迫与戕害。“套中人”别里科夫既是那个黑暗社会的牺牲品,同时也是那个吞没一切新鲜事物的黑暗环境的象征。这是契诃夫对那个吃人社会提出的最为严厉的指控。

《约内奇》也是在一八九八年问世的。在这个篇幅有限的小说里,契诃夫以惊人的艺术笔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俄国知识分子的灵魂蜕变过程,艺术地说明了契诃夫的一个社会观察:丧失了精神追求的庸人生活是人性毁灭的渊薮。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契诃夫创作了好几个反映俄罗斯妇女不幸命运的小说。《带小狗的女人》的女主人公嫁给了一个老头,在她和那个官僚丈夫居住的灰色围墙里,这个带小狗的女人从来没有幸福过。而在海滨偶尔遭遇的爱情,又注定要以失败告终。

在抒情的自然画面中展示人生悲剧的艺术手段,我们也能在那个触及资本原始积累罪恶的小说《在峡谷里》见到。小说中善良的丽巴抱着死去的孩子从医院走出来的场景描写,已经成为契诃夫小说情景交融描写中的一个经典段落。

一个人死了,但生活还在继续。契诃夫也是怀着这个信念,于一九O四年七月二日与世长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套中人/世界文学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契诃夫
译者 汝龙//谷羽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212445
开本 32开
页数 2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0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2.44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5:2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