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话语研究新发展(精)/新时代外国语言文学新发展研究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旨在研究近十年来,我国话语研究的发展现状、未来发展的趋势与路径,将在梳理话语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的同时,重点探讨话语研究的文化转向,并从安全话语、经贸话语、媒体话语等领域给出实证研究与评价,助力中国突破西方学术舆论围堵。本书将帮助对话语研究领域感兴趣的广大读者和相关学生理解,并学习以多元文化为视角的话语理论体系,了解话语的文化特质和中国话语的现实与规律,助力构建、创新中国话语研究体系,深化和拓展话语研究的途径。 目录 第1章 话语研究的国际图景 1.1 交际学的特性和特点 1.2 话语分析的特性和特点 1.3 交际学、话语分析的文化批评 第2章 话语研究的中国板块 2.1 国内外国语言学界的话语分析 2.1.1 总体演进情况 2.1.2 研究热点和重点问题 2.1.3 主要趋势和核心议题 2.2 国内新闻传播学界的话语研究 2.2.1 总体发展情况 2.2.2 研究热点 2.2.3 研究趋势及核心议题 2.3 小结 第3章 话语研究的文化转向 3.1 交际学的文化局限 3.2 从交际学到文化话语研究 3.2.1 作为学术思潮的文化话语研究 3.2.2 作为学术范式的文化话语研究 3.2.3 作为学术平台的文化话语研究 3.3 小结 第4章 文化话语研究的中国模式 4.1 当代中国话语研究体系 4.1.1 哲学部分 4.1.2 理论部分 4.1.3 方法部分 4.1.4 问题部分 4.2 小结 第5章 中国外交政策的全球传播 5.1 问题与目的 5.2 文化话语视角下的中国外交 5.2.1 中国外交话语实例分析一:语言使用 5.2.2 中国外交话语实例分析二:媒介使用 5.3 小结 第6章 中国城市形象的全球传播 6.1 文化话语研究视野下的城市国际化及全球传播话语体系 6.2 杭州全球传播实践 6.3 传播杭州的媒介使用 6.4 杭州世界名城全球传播的新战略 6.5 小结 第7章 中国话语研究的多方开垦 7.1 妇女人权话语研究 7.2 企业危机话语研究 7.3 外贸摩擦话语研究 7.4 休闲旅游话语研究 7.5 国家形象话语研究 7.6 外交热点话语研究 7.7 中非交往话语研究 7.8 国家安全话语研究 7.9 国际治理话语研究 7.10 文学艺术话语研究 7.11 小结 结语 话语研究中国战略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话语研究新发展(精)/新时代外国语言文学新发展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施旭//赵丹彤//麦丽哈巴·奥兰//梅朝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262433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49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60 |
出版时间 | 2022-12-01 |
首版时间 | 2022-12-01 |
印刷时间 | 2022-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04 |
CIP核字 | 2023004382 |
中图分类号 | H1 |
丛书名 | |
印张 | 10.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