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疤脸狮王(升级版)/中外动物小说精品
内容
编辑推荐

《疤脸狮王(升级版)》是一部中外动物小说精品,收录了沈石溪的《会做生意的狐狸》、[波兰]扬·格拉鲍夫斯基的《狗兄狗弟》、张永军的《疤脸狮王》、[英]吉卜林的《大象图迈》、池莉的《塔克拉玛千沙漠的狼》五篇小说。小说题材和内容倍受学生关注和喜爱,质量上乘,主要适合9-14岁的小读者阅读。

内容推荐

美疤脸的母狮群与芭芭的鬣狗群是世仇,双方曾进行过两次大战。在第二次战役之后,雄狮疤脸和它的两个兄弟入主了美疤脸的母狮群,使狮群再次强大起来。然而,在狩猎与征服领地的战斗中,疤脸的兄弟相继死去,只剩下疤脸艰难地守护着狮群。在旱季来临的时节,狮群和鬣狗群不可避免地展开了第三次战役。狮群可以在这场战役中获胜吗?

请看由沈石溪等著的儿童中短篇小说集《疤脸狮王(升级版)》。

目录

会做生意的狐狸/沈石溪

狗兄狗弟/[波兰]扬·格拉鲍夫斯基

疤脸狮王/张永军

大象图迈/[英]吉卜林

塔克拉玛千沙漠的狼/池莉

非洲狮的名片

试读章节

我是在缅寺后面的一棵缅桂树下捉住这只小狐狸的。当时,我正在寺庙里滴水赕(dan)佛,忽然听到树下传来“嘀叽里嘀叽里”惊慌的鸟叫声。我扭头望去,哦,一只翅膀还没长硬的翠金鸟从树冠的鸟巢里掉了下来,摔断了腿,在地上扑棱着翅膀爬行呢。我对受伤的小鸟不感兴趣,刚想把视线收回,突然,一只小狐狸从花坛下的一个洞里钻出来,蹒跚而行,去捉那只受伤的翠金鸟。我赶紧蹑手蹑脚地跑过去,捡起一块砖头堵死花坛下的洞口,手忙脚乱地扑腾了一阵,将小狐狸捉到了手。

这是一只十分可爱的小狐狸,背毛艳红,腹毛纯白,琥珀色的眼睛像宝石一样闪闪发亮,顶多出生十几天,身上还闻得到一股奶香。我把它捧在手掌上,带回家,关在一只铁丝编织的空鸡笼里,又把鸡笼拴在屋檐下的房柱上。

当天夜里,我被“咔嚓咔嚓”的声响惊醒,悄悄下了床,隔着窗棂往外窥视。月光如水,把院子照得雪亮,我看见一只耳朵上长满黑毛的母狐正趴在鸡笼上,拼命用牙啃咬铁丝。它咬了一阵儿,没能咬开,又去拖鸡笼。鸡笼被铁链子拴在房柱上,也拖不动。小狐狸在笼子里“咿咿呀呀”地叫,母狐便踮起后肢,前腿钩住笼顶,将肚皮紧贴在笼壁上,透过网眼,给小狐狸喂奶。

凉风习习,从木格窗棂灌进来。我没穿衣服,打了个喷嚏。一听到响动,母狐就顺着房柱“嗖”的—声蹿上屋顶,不见了。

第二天早晨,我打开房门,惊讶地发现在囚禁小狐狸的鸡笼旁,躺着一只五彩翎羽的红腹角雉。它足足有两三千克重,脖子被咬断了,伤口的齿痕与鸡笼铁丝上留下的齿痕一模一样,毫无疑问,它是被昨晚那只冒着生命危险前来给小狐狸喂奶的黑耳朵母狐咬死扔在这里的。红腹角雉肉质鲜嫩,比家鸡好吃多了,是上等山珍;长长的五彩尾翎还可做戏台上古代武将的帽饰,在集市上价钱卖得很俏。我不明白黑耳朵母狐干吗把这只红腹角雉留在鸡笼旁。也许这是它来喂奶的途中猎获的,母狐喂奶时受了喷嚏的惊吓,仓皇逃跑时忘了带走,就像我经常把雨伞遗忘在别人家里一样。好哇,被我捡了个大便宜!我乐呵呵地把红腹角雉拾起来,刚要进屋,突然听见屋顶传来“呦暾呦瞅”的狐狸叫声。我走到院子中央,抬头望去,嚯,正是黑耳朵母狐,它坐在屋脊上,姿势怪异得让我忍俊不禁:双爪合十,弯腰点头,就像佛教徒在作揖,又像精明的日本商人在礼待顾客。“呦欧,呦欧,呦欧”,它急切地朝我啸叫,就像路边的小贩在卖力地兜售商品。

我突然意识到,这只肥大的红腹角雉是黑耳朵母狐有意留在鸡笼旁的,目的是要和我做笔交易——换回它的小宝贝。好聪明的母狐啊,它晓得凭它的爪子和牙齿是无法从我的鸡笼里抢走小狐狸的,就别出心裁地捉一只红腹角雉来同我交换。我还是第一次碰到动物与人开展双边贸易呢,挺有趣的。我看了看红腹角雉,又看了看笼中的小狐狸,若一起拿到集市上去出售,小狐狸的价格大概要比红腹角雉高出三分之一。既然是贸易,就该价值与价格相宜,亏本的买卖我才不干呢!我做了一个不想交换的手势,将红腹角雉抛向屋顶,喏,你的东西你拿回去吧。

黑耳朵母狐敏捷地一把接住红腹角雉,眨巴着那双媚眼,做出一副沉思状,又把红腹角雉从屋顶推下来,“欧——”长啸一声,翻过屋脊不见了。

翌日清晨,囚禁小狐狸的鸡笼旁又出现了一只红腹角雉,比昨天那只还要大还要肥。跟昨天一样,黑耳朵母狐仍坐在屋脊上,急切地朝我“呦欧”直叫。

两只红腹角雉加起来,价值自然超过了小狐狸。我准备打开鸡笼把小狐狸放了,可转念一想,这一放好比释放了“人质”,黑耳朵母狐就再也不会捉红腹角雉孝敬我了。如果我继续扣押小狐狸,黑耳朵母狐救子心切,一天捉一只红腹角雉来,我就好比捡了一只聚宝盆,永远取之不尽。一个月三十只红腹角雉,一年三百六十五只红腹角雉,坚持数年,我岂不成了大富翁!当然,这样做有点卑鄙,违背了贸易“公平、公正、互利、互惠”的原则。不过,人跟人之间做买卖,需要讲究诚实和信誉;与动物打交道,似乎没必要这么讲究。我把第二只红腹角雉收了起来,不但没放小狐狸,还在鸡笼的门上加了一把锁。“聚宝盆”要妥善保管嘛。

黑耳朵母狐在屋脊上眼巴巴地望着我,我嘲弄地朝它扬了扬手中的红腹角雉,嘿,明天送只更大更肥的来吧!

黑耳朵母狐长长地哀嚎一声,一纵身,倏地不见了。

第三天早上醒来,我第一件事就是兴冲冲地打开门到屋檐下去捡红腹角雉。遗憾的是,根本就没什么红腹角雉,在囚禁小狐狸的鸡笼旁只有一只死老鼠。它的五脏六腑拖在体外,已高度腐烂,散发着一股恶臭,招引来一群绿头苍蝇。

呸,我恶心得直想呕吐。

“欧——欧——”黑耳朵母狐仍坐在屋脊上,怨恨地朝我嗥叫。我相信它是在这样骂我:“你不讲信用,贪得无厌,比老鼠更渺小!”

这只母狐绝对是只狐狸精,它竟然知道红腹角雉的市场价格,知道两只红腹角雉换一只小狐狸已经绰绰有余了,知道我企图无休无止地从它身上榨取财富,所以才用一只腐烂的死老鼠来向我表明,对我的坑蒙拐骗,它是绝不会上当受骗的。我有一种被人揭穿了老底的愤恨,真正的恼羞成怒。反正在我这里,一只小狐狸就要换一万只红腹角雉,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你爱换不换。昨天和前天的两只红腹角雉,算你交的定金,交易不成,按我们人的规矩,定金没收啦!

第四天,它在我的门口屙了一泡稀乎乎的狐狸屎,臭气熏天。

第五天,我犁田回来,发现屋顶的茅草被扒了个洞,一泡腥臊的狐狸尿淋在我的床上。

第六天,我养的四只老母鸡像被理了发似的,脖子上的鸡毛被拔了个精光,火鸡似的裸露着脖子。

我没办法,只好把小狐狸放了。看来,和动物做生意,也要规规矩矩的。

P3-6

序言

动物小说的灵魂

沈石溪

20世纪上半叶,西方生物学派生出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动物行为学。传统生物学与动物行为学在学术观念、观察角度、研究手段和考察方法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传统生物学注重被研究者的共性,热衷于调查物种的起源、种群分布的情况,给形形色色的动物分门别类,根据动物的生理构造和特化器官,确定该归于什么纲什么目什么类什么科什么属;分析动物的食谱,解释某种动物与某种环境的依存关系;观察动物的发情时间与交配方式,了解动物的繁殖机制等。动物行为学家对动物的社会结构、情感世界和个体生命的表现投注了更多的研究热情,透过动物特殊的行为方式,从生存利益这个角度,来寻找产生这些行为的原因;在研究动物行为的同时,其严肃理性的目光也注视着人类的行为,在动物行为与人类行为间勾画出一条清晰可辨的精神脉络,给人类以外的另类生命带去温暖的人文关怀。

我喜欢读动物行为学方面的书。每当偷得浮生半日闲,躺在摇椅上,捧一杯清茶,翻开奥地利动物学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动物行为学创始人康拉德·劳伦兹的《攻击与人性》,或者浏览美国生物学家、动物行为学先锋斗士E.O.威尔逊的名著《昆虫社会》,或者阅读西方最负盛名的动物行为学家罗伯特·杰伊·罗素的力作《权力、性和爱的进化——狐猴的遗产》,总是深深地被大师们严谨的作风、渊博的知识、犀利的目光、翔实的资料、风趣的语言和无可辩驳的论点所折服,心灵上受到强烈震撼,精神上产生巨大共鸣。我相信,动物行为学具有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能找出人类行为发生偏差的终极原因,是医治人类社会种种弊端的灵丹妙药,为人类把握正确的进化方向提供了牢靠的坐标。

这也许是我个人的偏爱,有点言过其实了。可动物行为学家们通过长期观察动物生活得到的许多例证,确实对人类社会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例如,关于大熊猫为什么会濒临灭绝,一般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人类大量开荒种地破坏了大熊猫的生存环境,二是大熊猫食谱单一,只吃箭竹,属于适应性较差的特化动物。但动物行为学家却另辟蹊径,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后认为,大熊猫濒临灭绝除了环境和食谱外,还有另外两个原因:第一,大部分动物都有巢穴,尤其是母动物产崽期间都要寻找一个隐蔽安全的地方当作自己的窝,而大熊猫是典型的流浪者,头脑中没有“家”的概念,它们追随食物四处游荡,吃到哪里睡到哪里,产崽育幼期的母熊猫也同样如此,颠沛流离的生活对刚刚出生的幼崽来说显然是有害无益的,风餐露宿,再加上食肉兽的侵害,幼崽存活的概率很小;第二,丛林里凡生存能力不是特别强,而幼崽又须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精心养育才能独立生活的动物,如狼、豺、狐、獾、鼠和鸟类等,大多实行双亲抚养制,雄性和雌性厮守在一起,共同养育后代,而大熊猫生性孤僻,雌雄间感情淡漠,发情时雌雄凑合在一块做一回露水夫妻,完事后各奔东西,谁也不认识谁,清一色的单亲家庭,母熊猫单独挑起抚养幼崽的重担,母熊猫通常一胎产双崽,但过的是没有窝巢的流浪日子,不可能一条胳膊抱一只幼崽走路,又没有配偶替它分担困难,只有在两只幼崽中挑选一只抱走,另一只幼崽就遗弃荒野了。单身母亲的日子过得很艰难,遭遇危险时找不到帮手,头疼脑热得不到照应,稍有不慎,唯一的幼崽便会夭折,繁殖后代、延续生命的链条就此断裂。

反观人类社会,许多人不珍惜温馨的家,把家看作累赘,把家看作牢狱,弃家不顾、离家出走、天涯飘零,去过所谓的潇洒生活,面对大熊猫濒临灭绝的事实,难道还不该及时醒悟吗?再看如今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单亲家庭独木难支的困窘,是不是也该从大熊猫生存路上艰难的步履中吸取某种教训?

在动物面前,人类常常犯自高自大的错误。人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总认为自己是高等生灵,动物都是低等生灵;自己是天地间的主宰,动物是任人摆布的畜生。不错,人类是地球上进化最快的一种动物,会直立行走,会使用语言文字,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创造出了无与伦比的现代文明。然而,人是由动物进化来的。地球上存在生命已有数亿年时间,人类的历史不过几千年,人这种动物在进化成人以前曾经过漫长的动物阶段,动物的本能、本性在人类身上根深蒂固,人类不可能在几千年短暂的进化过程中就把在数亿年中养成的动物性荡涤干净。科学家证实,文化属性与生物属性是构成人的行为的两大要素。人的一部分行为受制于社会大文化,传统势力、伦理道德、风俗习惯、政治说教、宗教戒条、法律法规、民情民风、乡规民约不断修正和规范你的所作所为,迫使你去做这件事而不去做那件事,这就是人类行为的文化动因。人的另一部分行为受制于生物本能,贪婪好色、权欲熏心、天性好斗、自私自利、妄自尊大、好逸恶劳、贪图口福、嫉妒心理等负面因素又时时让你产生难以抑制的冲动,驱使你去做那件事而不去做这件事,这就是人类行为的生物动因。假如某人的行为既出于合理的生物本能,又符合社会大文化的要求,他就是一个真实自然的好人;假如某人的行为完全抑制生物本能去迎合社会大文化的苛刻要求,存天理灭人欲,他就是一个虚伪矫情的假人;假如某人的行为放纵生物本能,弃社会大文化于不顾,他就是一个凶残狠毒的坏人。有一个观点认为,人类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动物行为学剖析发生在动物身上有利于生存的、合理的、善的行为准则,让人类学习借鉴,变得更像天使;揭示发生在动物身上不利于生存的、荒谬的、恶的行为准则,让人类铭记教训,更自觉地远离魔鬼。  曾有某药物研究所做过这么一个令人发指——不——是令动物发指的实验:为了证实某种戒毒药物是否有效,人们给一只红面猴注射了毒品(实验本身就证明了人类对待动物是何等霸道、残忍和阴险。人类自己心灵扭曲得还不够,自己被海洛因毒害得还不够,还要把罪恶强加在无辜的动物身上)。两三次后,可怜的红面猴就成了吸毒者,一见到穿白大褂的管理员,立刻就会从铁笼子里伸出手臂,哀哀叫啸,恳求人们替它在静脉血管上打针。倘若人们不满足它的要求,它就会用自己的脑袋撞铁笼子,撞得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假如还不能达到目的,它就咬自己的爪子和身体,把自己咬得满身血污。一旦人们掏出注射器,它就会跪伏在地下,猴嘴从铁栏杆间伸出来,谄媚地亲吻管理员的裤腿和鞋。过去它在动物园生活时曾被热水瓶里的开水烫过一下,由于条件反射,平时最怕看见热水瓶了,远远看见有人提着热水瓶走过来便会吓得躲起来。有一次它毒瘾发作,手臂从笼子里伸出来,工作人员提着热水瓶来吓唬它,它竟然无动于衷,将开水淋在它的手臂上它也不肯把手臂缩回去。这只雄红面猴被买来做实验品前,曾与一只雌红面猴相好。据动物园饲养员介绍,这对红面猴青梅竹马、卿卿我我,感情很甜蜜。饲养员把那只雌红面猴牵了来,把雌雄两只猴子关进同一只铁笼子,希望能由此减弱雄红面猴对毒品的过分依赖。它们分开也不过二十来天,天涯苦相思,意外又重逢,正所谓“小别胜新婚”,那雌红面猴见到雄红面猴,激动得浑身颤抖,恨不得立刻与之紧紧拥在一起,但雄红面猴却面无表情,冷冷地瞥了对方一眼,就像看到一只陌生猴一样没有任何反应。过了一会儿,雄红面猴毒瘾上来了,哈欠连天,鼻涕口水滴滴答答,抓住铁栏杆使劲摇晃,发出哀叫声。管理员从甬道走过来,雄红面猴迫不及待地将手臂从铁笼子里伸出去。雌红面猴出于好奇,也趴在笼壁上看热闹。雄红面猴大概以为雌红面猴要同自己争抢毒品,勃然大怒,揪住雌红面猴,穷凶极恶地大打出手,下手比打冤家还狠,啃下一口口猴毛,抓出一道道血痕。要不是管理员闻讯赶来,打开铁门救出遍体鳞伤的雌红面猴,后果不堪设想。雄红面猴被人类强行注射毒品后的行为表现,与人类社会的瘾君子如出一辙,丝毫没有区别,同样丧失理智、丧失人格、丧失自尊,感情冷漠,道德沦丧,成为一具地地道道的行尸走肉。

实验的结果颇出人意料又耐人寻味,戒毒药物也不起什么作用。由于过量注射海洛因,雄红面猴奄奄一息,整整两天不吃不喝,有气无力地躺在地上,眼皮耷拉,连叫都叫不出声了,只有那条布满针眼的手臂还顽强地伸出铁笼子,手掌朝上,瑟瑟发抖地做乞讨状。药物研究所决定给它注射最后一针大剂量毒品,减少它临终前的痛苦,让它在虚幻的快感中结束生命,也算是人类的一种仁慈;同时也决定,将那只雌红面猴牵来继续做相同的实验。  拿着注射器的管理员和那只雌红面猴几乎同时来到铁笼子旁。雄红面猴混浊的眼光落在雌红面猴身上,就像快要燃尽的炭火被风一吹又短暂地烧旺,那双垂死的眼睛里骤然发出一道骇人的光芒。就在管理员的针头快要刺进雌红面猴静脉血管的那一瞬间,雄红面猴奇迹般地“复活”了,它伸出铁笼子的前爪突然抓住管理员的手腕,把那手腕拖进铁笼子里去,张开嘴,一口咬住管理员的手掌。管理员撕心裂肺地惨叫起来,那只灌满毒品的注射器掉在地上,摔得粉碎。人们赶紧来帮管理员,七手八脚地强行将猴嘴撬开。雄红面猴已经气绝身亡,那双猴眼却还瞪得溜圆,一副满腔怨恨、死不瞑目的可怕模样。雄红面猴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幡然醒悟,天良发现,为了抗议人类的暴行,也为了不让自己所爱的雌红面猴步自己的后尘,做出了一只垂死的猴子所能做出的反抗行为。较之人类社会那些执迷不悟、心甘情愿地在毒品的泥潭里越陷越深的瘾君子和那些为了自己发财致富而不惜将千家万户推入“火坑”的毒贩子,雄红面猴似乎更配“人”这个高贵的称呼。

人和动物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人和动物之间的差别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在某些领域,人和动物的差距是微乎其微的,仅仅隔着一根头发丝的距离。稍有不慎,人就有可能变得像动物一样,甚至还不如动物。

我们只要用心去观察,就不难发现,在情感世界里,在生死抉择关头,许多动物所表现出来的忠贞和勇敢,常常令我们人类汗颜,让我们自愧弗如。

这就是动物小说的灵魂,这就是动物小说能超越时间和空间,为世界各地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一代又一代读者所喜爱的原因。

是为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疤脸狮王(升级版)/中外动物小说精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沈石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少儿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794457
开本 16开
页数 2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5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2
CIP核字 2016310993
中图分类号 I18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15
15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1: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