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吻合血管功能不全的症状
动静脉吻合血管健康的人,即使将手脚浸泡在冷水中,皮肤温度在快速下降后也会立刻回升。而动静脉吻合血管功能不全的人,皮肤温度下降后不易回升。
寒症
动静脉吻合血管功能不全是造成寒症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甲田博士在这里还为我们归纳了导致寒症的其他原因:贫血、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血管运动神经障碍、宿便堆积和糖尿病等。
提起寒症,大家都知道静脉淤血是造成脚冷的原因。甲田博士为我们详细解释说:“脚觉得发冷的确是脚部静脉血液淤滞的结果。但是静脉为什么会出现淤血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动静脉吻合血管功能不全。动静脉吻合血管和毛细血管一起承担着血液循环的工作。当动静脉吻合血管功能出现障碍时,流向静脉的血液量就会减少,因此造成静脉血液淤滞。所以人体下肢由于静脉淤血而引发的寒症,真正的原因归结起来应该是动静脉吻合血管功能障碍。”
身体水肿
寒冷会导致身体水肿,而身体水肿后人会觉得更加寒冷。常见的下肢水肿,多由静脉血淤滞、淋巴液流动滞缓所致。关于水肿的一种比较普遍的医学解释是,当静脉和淋巴不能正常工作时,细胞与细胞间的组织液就会增加引起水肿。而甲田博士则认为,造成人体水肿的原因和引起寒症的原因相同:“静脉淤血和淋巴液滞缓的原因和动静脉吻合血管有关,如果动静脉吻合血管功能健全的话,静脉的血流就不会淤滞不畅,从而可以避免造成肾功能的衰退。”
爱吃甜食与冻疮之间的关系
动静脉吻合血管功能不全的症状还有很多,冻疮即是其中之一。对于冻疮,一般的医学解释是由于寒冷所致。然而,甲田博士认为从内在原因来分析的话,造成冻疮的原因是动静脉吻合血管功能不全。
冻疮的产生是因为寒冷影响真皮血管出现麻痹、扩张,导致血流淤滞。血管壁的渗透性增强,血液中的水分渗入组织后就会引起红肿,让人感觉痒和发热。
如果经常处于寒冷的环境中,患病部位中的水分难以消除,就容易反复形成冻疮。也许是因为人们抵御寒冷的方法不同,比起严寒地域,温暖地域的人更容易患上冻疮。另外,易患冻疮的时期并不是寒冬腊月,而是从深秋到初冬以及早春时节。
冻疮除了受体质和遗传影响外,还和一天的温差及皮肤表面温度有很大关系。气温在5℃左右且昼夜温差较大的季节最容易出现冻疮。
现在,随着取暖设施的普及,人们挨冻的情况减少了,冻疮发生的几率也有所减小。但是,有不少女性虽然待在寒冷环境中的时间并不长,但每年一到冬天就会患上冻疮,其中以体温低并患有寒症的女性居多。
一般人们认为,产生冻疮是外部环境寒冷所致,但是甲田博士却认为环境只是外因。因为即使处于寒冷环境之中,如果人体内的动静脉吻合血管功能正常也不会产生冻疮,因此患上冻疮的人体内的动静脉吻合血管功能一定存在问题。下面举例来说明:
“大家都知道,卖豆腐的人的手在冬天也总是热乎乎的,从不会生冻疮。即使在大冬天他们也要经常把手浸泡在冷水里,那么按照常理来推断,生冻疮应该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事实却正好相反,正是因为他们经常要把豆腐从冷水中拿进拿出,手部动静脉吻合血管已经被锻炼得比普通人发达,不仅不会生冻疮,而且即使在冬天手也总是热乎乎的。”
甲田博士说:“冻疮有时也是对皮肤过度保护造成的,而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爱吃甜食,患冻疮的人大多喜欢吃很多含有白砂糖的甜食。白砂糖会对动静脉吻合血管起到破坏作用,而动静脉吻合血管功能不全是造成冻疮的最主要原因。”
酒鬼的酒糟鼻和嗜甜食者的红脸颊
持续几十年大量饮酒的人鼻头会变红,而且毛孔明显,鼻尖发圆。所以人们管这种红鼻头叫“酒糟鼻”。有的人不仅是鼻头,从眼睛下方到脸颊都是一片通红。
脸颊变红是由于脸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持续增大而引起的,医学上称之为“毛细血管扩张症”。以前一直是通过药物的内服外敷进行治疗,最近也开始采用激光疗法。
甲田博士告诉我们,饮酒过多的人鼻头和脸颊发红,与皮肤表面的动静脉吻合血管功能不全有关。具体来说:
“酒精会促使动静脉吻合血管硬化。本来当毛细血管收缩时,动静脉吻合血管应该开放促使血液继续循环,但是硬化的动静脉吻合血管不能顺利开放,因此从小动脉流出的血液只好强行流入毛细血管,致使毛细血管中的血液淤滞,人的鼻头和脸颊因此而呈现红色,这种情况说明毛细血管也存在问题。
“鼻尖发圆是由于这一部位包括毛细血管在内的血液循环不良造成的。
“然而,有的女性虽然不饮酒却也有脸颊发红的症状。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过多食用含有大量白砂糖的甜食,动静脉吻合血管受到白砂糖的破坏所造成的。”
营养过剩会引起腿肚子抽筋
大家一般认为小腿腓肠肌痉挛,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腿肚子抽筋是由于缺钙而引起的。但是甲田博士却认为,真正的原因是营养过剩,并且和动静脉吻合血管的状况也有关系,理由如下:
“当人食用过多甜食之后,糖分很快被小肠吸收,使得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血液为了稀释葡萄糖,从淋巴管和细胞中提取了大量水分,造成毛细血管和动静脉吻合血管中的血液量骤然增加,其结果导致腿部肌肉的毛细血管和动静脉吻合血管不断充血。肌肉为尽快将血液送回心脏而剧烈收缩,这个收缩就是腿肚子抽筋的现象,其实就是人体为消除充血而产生的生理反应。”
糖尿病和肝病患者也会有腿肚子抽筋的症状,这也是肝硬化的一个典型症状,但是无论哪种疾病,腿肚子抽筋的发作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动静脉吻合血管功能不全的影响。
手部静脉血栓的形成
上了年纪的人,手部静脉会突起,里面形成肿块。甲田博士认为这种现象也是由于动静脉吻合血管功能不全而引起的:“静脉血流淤滞使手部血管呈青黑色,由此产生的血栓会造成毛细血管中的血流阻塞,并导致血管膨胀。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动静脉吻合血管功能发生了障碍,导致动静脉吻合血管和毛细血管的血流都不通畅。”
头皮的血流量减少是造成脱发的原因
头皮和其他部位的皮肤一样,需要血液给细胞提供氧和营养。头皮部位的血液循环不良,血液量减少,是造成头发变白和脱发的原因。
甲田博士介绍说,严重的脱发症也是因为动静脉吻合血管有问题引起的。甲田医院是一所以治疗疑难杂症而闻名的医院,曾经有一位重度脱发症患者前来求治。
“当时患者的头皮看上去明显水肿,说明他的肾脏存在严重问题。于是我们对他采取了断食疗法和促进动静脉吻合血管再生的西氏疗法,最终治好了他的脱发症。”
在成功治愈了一例重度脱发症之后,甲田医院因此而出名,在以后的几年里收治了不少慕名而来的患者。
甲田博士介绍说:“造成严重脱发的原因大多是宿便、肾脏功能减退和动静脉吻合血管功能障碍。针对这些患者,我们主要是指导他们进行断食等疗法,在那些坚持下来的患者中,已有几十人被治愈,因此让我们更加确定这种治疗方法是有效的。”
即使没有明显的脱发现象,才五十多岁头发就开始明显失去光泽,数量减少,并且白发增多的现象也可以确定是身体里的动静脉吻合血管存在问题。
在关于脱发和生发的网页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说明:造成脱发的原因是由于毛细血管被脂类物质堵塞,血液通过动静脉吻合血管进行循环,头皮的细胞无法从毛细血管汲取氧和营养。
对此,甲田博士更正说:“对毛细血管和动静脉吻合血管了解不充分的人,才会做出这样的解释。如果动静脉吻合血管功能不正常的话,毛细血管的血液循环也会受影响,所以只有想办法同时改善这两种血管的功能,脱发的情况才能有所好转。”
动静脉吻合血管的功能障碍会造成中老年阳痿
长期以来,年轻男性患阳痿(ED)的比率一直在增加。精神抑郁加上心理疾病是造成阳痿的一个原因。而造成阳痿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动静脉吻合血管功能障碍。
甲田博士认为,中老年人患阳痿多数是由于动静脉吻合血管功能障碍造成的。因为动静脉吻合血管不健全会造成勃起功能障碍。
阴茎中分布有动脉、静脉和动静脉吻合。动静脉吻合起着血流的交通支路作用。从血液循环的角度来说,小静脉中的血液流人阴茎海绵体中引起勃起。勃起开始后,覆盖在阴茎海绵体上的阴茎白膜拉长,海绵体中的动静脉吻合血管关闭,使流人海绵体中的血液处于被隔离状态,由于动静脉吻合血管中的血液无法回流入静脉,因此阴茎内血液充足,能够保证正常勃起并完成射精过程。动静脉吻合在射精后开放,血液通过静脉返回心脏。
动静脉吻合血管关闭严密才能保证海绵体中的血液充足,勃起状态能够持续。如果动静脉吻合血管功能异常,即使血液流入阴茎,动静脉吻合血管也不能完全紧闭,无法正常勃起,或者勃起状态无法持续。
如果中年以后出现动静脉吻合血管功能异常,很可能同时伴有动脉硬化,血液循环的全面恶化也是造成勃起障碍的一个原因。
顺便提一句,古时候曾有一个锻炼精力的方法就是用冷水浸泡阴茎。如果通过冷水浸泡能够提高阴茎中动静脉吻合血管功能的话,那么这个方法应该是有效的。
与男性的阴茎一样,女性的阴蒂中也分布有动静脉吻合血管。
毛细血管和动静脉吻合血管能够防止细菌的侵入
毛细血管与动静脉吻合血管共同承担着抵御细菌入侵的任务。在西胜造的著作中介绍了一项相关实验资料:
在解剖因患白喉和伤寒而死的患者尸体时发现,心脏左心室内贮存着大量的血液,而解剖因交通事故而死的人的尸体时,心脏中没有血液存在。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同呢?甲田博士解释说:
“那些因患白喉和伤寒而死的病人的血液由于细菌的入侵而变得非常污浊,这种血液受到全身细胞的拒绝和排斥,因此会积存在心脏的左心室里。
“而在交通事故中死去的人,血液中不含有害物质,即使在心跳停止之后,这种正常的血液仍然会受到末梢组织细胞的汲取,因此在解剖时,左心室内空空的什么也没有。
“细菌入侵时,毛细血管会收缩以阻止细菌的入侵。当毛细血管关闭时,动静脉吻合血管开放,受到细菌侵蚀的血液从中流入静脉,于是人体开始与细菌进行斗争,在斗争中人体有时会输给像白喉和伤寒一类毒性过强的细菌。如果动静脉吻合血管在这时出现问题,血液会强行从毛细血管中通过,细菌也随之直接进入毛细血管,这时不容人体有片刻的抗争,就已经完全输给了细菌。”
在人体构造中居然有这种拒绝含有细菌的血液通行的功能,这一结果不免让人为之惊讶。这种功能的存在,同时也可以被看作是西胜造的关于“血液是在细胞(毛细血管)的吸引力下循环”学说的有力证据。
青霉素过敏与动静脉吻合血管功能障碍有关
我们从前文中了解到:不健康的血液在循环时,会受到末梢组织细胞的拒绝,这也是青霉素会导致有些人休克的原因。甲田博士具体解释说:“青霉素对生物体来说是一种毒素。对于含有毒素的血液,细胞会自发抵制,让动静脉吻合血管开放。如果血液能够从动静脉吻合血管回流到心脏则无大碍,但是如果动静脉吻合血管发生了障碍,血液就只好返回动脉,因而会引起人休克。”
为什么吸烟的人容易感觉手脚冰凉
甲田博士告诉我们,吸烟时容易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是由于吸烟促使末梢血管收缩。具体来说:
“香烟中含有尼古丁和焦油等有害物质。吸烟时这些有害物质会进入血液中,它们对细胞来说就形同毒药。当含有‘毒药’的血液接近时,细胞会因为感到危险而产生抗拒,这就如同端到我们面前的米饭里掺杂着钉子和石头。面对含有尼古丁的血液,全身的细胞都会提出抗议: ‘这样的东西怎么能吃呢?’在细胞的抗拒之下毛细血管收缩以拒绝血液通过。”
那么被拒绝的血液流向何处呢?当然是动静脉吻合血管。
“毛细血管的收缩促使动静脉吻合血管开放,血液通过它进入静脉回流至心脏。”
如果动静脉吻合血管开放的话,血流可以继续循环,按理说手脚不应该发冷才对。
甲田博士解释说:“尼古丁除了毛细血管之外,还会导致小动脉和小静脉收缩。因此,即使血液能够通过动静脉吻合血管循环,手脚仍然会有冰凉的感觉。”
但是有时重度烟民反而没有这种症状,这又是为什么呢?
“事实上重度烟民也存在同样的症状,只不过他们因为早已习惯而变得神经麻痹。假如他们禁烟一段时间,然后重新开始吸的话,身体对末梢血管收缩的反应就会变得敏锐,对手脚冰凉也会有更为明显的感觉。”
另外,吸烟的人一旦戒烟就容易发胖,对于这个现象也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和动静脉吻合血管来解释。
“吸烟会使毛细血管收缩,那些通过毛细血管吸收营养的细胞们就会处于断粮状态,在血液通过动静脉吻合血管循环时,细胞和细胞间不能进行营养互换,因此无法汲取营养。
“然而,如果吸烟的人一旦戒烟,体内细胞摆脱了经常断粮的状态,能够充分摄取营养,人也就会开始发胖。”
为什么将手高举颤动能够止血?
为了证明血液是在细胞(毛细血管)的吸引力下进行循环的,西胜造为我们提供了一项实验结果作为证据。这是一个可以亲身体验的实验:手受伤出血时,将手举到高于心脏的位置并轻微颤动手指,不仅可以达到止血的效果,而且还可以避免细菌感染。
在西氏健康法中,有一项名为“毛管运动”的健身方法,毛管运动是“毛细管现象形成运动”的简称,具体是指:“手受伤出血时,将手举过高于心脏的位置,并轻微颤动指尖。”这个动作的目的是使毛细血管形成真空,对血液(动脉血)产生吸引。当把手放下后毛细血管开放,动静脉吻合血管也同时开放,血液就会从动脉流入毛细血管,之后更加顺畅地流入静脉,促进了全身的血液循环。
毛管运动既可以止血,又可以避免血液受到细菌的感染。这个实验证明了西胜造所倡导的细胞吸引血液进行循环的理论。
既不用消毒,也不用缝合,只要将手高举过心脏进行毛管运动,肌肉、血管、神经都能够恢复原状。这其中的原理,我们摘录西胜造的著作《健康生活大全(合订本)》与《动静脉吻合血管》中的一部分内容加以介绍:
“细胞可以通过毛细血管上的小孔,在吸收营养的同时排出废弃物。而动静脉吻合血管的外侧有薄膜包裹着,因此不能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当人把手高举手指轻微颤动时,能够促使毛细血管收缩,让血液利用动静脉吻合血管进行循环,这样细胞就被迫处于暂时断粮的状态中。这个断粮状态正是治愈手伤的关键。即使手指被切断也能重新接合,并且不会在知觉和活动方面留下后遗症。但是,如果被切断的血管较粗且血液大量喷出流失的情况例外。”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轻轻颤动手指的动作是促使毛细血管收缩的关键。
西胜造经过临床实践验证了用这个方法确实可以使被切断的手指重新接合,然而当时的医学界对此不屑一顾,认为他不过是在吹牛罢了。
甲田博士证实,他也曾指导手指被切断的患者通过毛管运动进行治疗,那位患者照此方法做了后,手指确实重新接合在了一起。
P24-36
生活习惯病不断增加并且难以治愈的原因
日本政府从2000年就开始制订各种预防生活习惯病的措施和计划,然而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导致生活习惯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如饮食不良、运动缺乏、饮酒过度等,和从前相比愈加恶化。因此,癌症、脑卒中、心肌梗死、糖尿病等由于生活习惯而导致的疾病没有丝毫减少的迹象。
从治疗情况来看,虽然癌症的治愈率在提高,对于突发心肌梗死和脑卒中患者的抢救效果也由于急救措施的完善而有所增强,然而与之相比,糖尿病患者仍然在不断地增多,由于血糖值控制不当而引起并发症的患者不计其数。
导致以上这些疾病无法根治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当然也不排除现代医学自身存在的问题。
现代医学首先是以医治为本发展起来的,它对患者采取的是一种完全对症处理的疗法。比如除掉病灶,采用外科技术修复患部,对照正常指标利用药物强行降低人体内偏高的数值。因此,在这种医疗理念指导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总是难以好转,脑卒中患者的后遗症也不容易恢复,高血压患者虽然不停地服用降压药,但是仍然感到身体不适。
另外,针对如何预防这些疾病的研究进展缓慢,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这主要是因为研究者们缺乏一种能够结合生理学和解剖学的研究方法,未对人体进行一个全面的剖析。
在心肌梗死、脑卒中和糖尿病这些典型的生活习惯病当中,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属于循环系统疾病,糖尿病虽然是由于代谢紊乱引起的,但是它的并发症会导致血管出现障碍,继而被归为循环系统疾病来处理。另外,目前对癌症的研究结果表明,血液循环良好的部位不易发生癌变。
因此可以说,良好的血液循环是我们保持健康、增强体魄、预防疾病的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
在针对生活习惯病的治疗上,现代医学也认同血液循环和血管状态的重要性,但是涉及具体方法,它的认识就仅局限于类似散步等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以及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从而使微小血管受损这一层面。医生们虽然也会建议患者设法从饮食和运动上改善那些不良的生活习惯,然而他们只是口头上说说,最终采取的仍然是药物治疗的方法。
综上所述,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抵御生活习惯病的关键,然而这个理论过于笼统,下面我们需要进一步揭示生活习惯病究竟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连那些现役运动员也会发生脑梗死的情况。
可以肯定地说,在对于血液循环和血管的认识上,现代医学忽略了一个根本性的概念,那就是本书中重点要提到的动静脉吻合血管。具体来说,人体血液循环是依靠毛细血管和动静脉吻合血管来共同调节的。如果能充分认识和重视这一点,并在此基础上采取对策,那么就不仅能预防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发作,还能改善糖尿病并发症的状况,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做到对癌症的预防。这就是本书主编甲田光雄博士的观点。他肯定地告诉我们:“正是因为现代医学完全忽视了动静脉吻合血管的重要性,所以他们无法从根本上治愈心肌梗死、脑卒中和糖尿病这样的疾病。”
目前,消灭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作为一项日本的国策,正在积极地推动。代谢综合征指的是由于积蓄过剩的内脏脂肪所引起的高血压、高血糖、脂质异常等多种症状在人体内集结的一种状态。它并非一个正式的疾病名(诊断名),但是这些症状严重起来就会导致动脉的进一步硬化,从而引起糖尿病、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发作,因此在代谢综合征的阶段采取积极的对抗措施至关重要。
然而这种观点招来了大量的非议,有人认为政府的这项措施会违反初衷,反而造成病人的大量增加,也会加大医疗费的额外支出。消灭代谢综合征会被利用,变成商业盈利的手段。
与此同时,还发生过一起为了缓解代谢综合征去跑步却在途中猝死的事故。甲田光雄博士告诉我们,如果事先充分了解有关毛细血管和动静脉吻合血管的知识,加强动静脉吻合血管的功能,完全可以避免类似惨痛事故的发生。要想改善代谢综合征,首先需要保证的就是动静脉吻合血管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