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形武器(1黑帮)/沸点科幻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什么是武器?

什么是武术?

最强的武术,亦是最强的武器,郑军所著的《人形武器(1黑帮)/沸点科幻丛书》用作者奇幻的想象力构筑出的科幻世界,科技感十足。

本书构思独特,文法新颖,为读者带来一出年度科幻大作,对科幻类爱好者来说是一部不可错过的作品。

内容推荐

郑军所著的《人形武器(1黑帮)/沸点科幻丛书》讲述刚刚成为高考状元的王鹏翔获知了父亲的死讯,由于在他年幼时父母已经离婚,他对父亲并不熟悉,但只是小职员的父亲死后留给他一笔数额巨大的遗产,还有一些笔记本。他对父亲的死产生了怀疑,并开始着手了解父亲生前的情况。原来他的父亲终其一生在研究“终极武术”。他也对这项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得知父亲是否已经研究成功。与此同时,多年前曾被他父亲送进监狱的黑帮老大也盯上了他,想从他身上得到“终极武术”的秘密。在黑帮的精心谋划下,王鹏翔和他父亲的女友兼合作伙伴落入匪手。

目录

第一章 陌生的亲人

第二章 事出有因

第三章 黑色奇迹

第四章 走进千山万水

第五章 终极武术

第六章 寻找答案

第七章 另一个世界

第八章 真相

第九章 匪窟

第十章 人形武器

创作谈

后记

试读章节

人们都听过“烂尾楼”这个词,但却不知道房地产业里还有一个词儿,叫做“烂楼”。有些建筑已经顺利落成,水、电、气、通讯、网络等各种附属设备一应俱全,搬进去就能使用。但因为推销不利,或者被法院查封等原因,这些建筑长年没有使用,年复一年地荒在那里。

现在,某县城郊外就有一大片“烂楼”,它们是建成后没有成功招商的厂房。据说为了这个拍脑袋的项目,已经撤掉了不少官员。不过钱已经变成厂房,租租不出,拆不忍心拆,只好撂在那里。白天还好,远看上去挺有气势。到了晚上,这里黑乎乎一片,比坟地还阴森。

走进每家厂房,里面的使用空间小则几百平方米,多的能有上千平方米。内壁都未装修,裸露着水泥墙体,角落里堆着些废弃不用的建筑和装修材料。窗户上钉着铁栅栏,天花板上吊着一些管线的接口。

开始,县里还派了一些保安,看守每处厂房。后来,连支付这些人的工资都困难,这里干脆就无人值守。于是便有人打起了它们的主意。在其中某处厂房附属办公室里,正聚集着一群人。这间房子的所有窗户都被封死,里面则用照相馆使用的聚光灯来照明。房间中央摆着把椅子,接待过王鹏翔的陈律师瘫坐在椅子上,脸上带着血污,周围有几个戴着京剧脸谱面具的汉子。聚光灯将光线集中打在陈律师的脸上,那几个汉子待在光线外,陈律师只能看到他们的影子,看不到面孔。

一个粗壮的汉子冲上来,一记重拳打在陈律师脸上。陈律师惨叫一声,倒在地上,又被那个粗壮的汉子硬生生拉起来。这个汉子的绰号叫“变形金刚”,因为他的身材像个健美运动员,走起路来像变形金刚那样晃着肩膀,节奏不紧不慢。

另一个人从阴影里走过来,揪住陈律师的衣领,把他从地上拖起来。此人正是任海涛。陈律师吐出一颗牙,强作镇定地哀求着:“有……有什么事在法律范围内解决嘛,这样对我……对你们都不好。”

任海涛用手指戳着他的胸口:“你听清两件事:第一,为了找到我们要找的东西,我们不惜杀人!第二,为了不给警察留下线索,如果我们必须杀人,就只能徒手,不用枪也不用刀……”说着,他在陈律师面前扬扬戴着乳胶手套的手,“所以,你会死得很慢……很痛苦……”

陈律师恐惧地点着头:“我说我说,几位朋友,不管你们问什么我都讲。你们求财就行,可千万别害命。”

任海涛拉过把椅子,坐在陈律师面前:“王轩给他儿子留下了什么?”

果然是这件事!陈律师心里很后悔。王轩死得蹊跷,他本不该沾这个是非。心里这么想的同时,陈律师在嘴上应付着:“啊,哦,是一笔现金,存到几个银行卡里。还有几个笔记本。银行卡的卡号和密码我都记录过,不过……不过他家的人拿到卡以后,应该已经改了密码……”

“钱我们没兴趣,那笔记本里写着什么?”

一千多万块钱,绑匪会没有兴趣?这让陈律师大感意外。笔记本他根本没翻看过,只是听王轩说,那里面是他这些年考察民间武术时记录的个人感想。每到一个地方、每拜访一个武师,王轩除了完成官方任务外,自己还随手写点感想。每次出差后回到办公室,他就把这些手写的文字输入电脑。

因为预感到自己的死期将至,他要把这些本子留给孩子作纪念。陈律师对武术一点兴趣都没有,所以没有打开看。

对于绑匪的问题,陈律师连连摇头,表示客户的具体事情他不会过问。而且,王轩能够把它随随便便送给十几岁的儿子,并没有提过要特殊保管之类的要求,可见那些本子里面的东西并不重要。

任海涛直起腰,在阴影里来回走了几步,其他人的目光都盯着他。陈律师的心情放松了一些:“我还以为你们要问谁的事情呢。依我看,除了钱,王轩的遗产里没有什么重要的……”

任海涛突然转身,向变形金刚一招手,后者从侧面扑上去,两只胳膊死死卡住陈律师的脖子。陈律师下意识地用两手抓住变形金刚的胳膊,拼命挣扎着,从椅子上滚到地上。

P25-P27

序言

沸点是物质的相变点,意味着物质性质将发生彻底改变。

中国的科幻文学在新世纪已经到达了相变点,这样,希望出版社的“沸点”科幻丛书应运而生。

有关新世纪科幻文学的特点,我觉得大抵不会离开后现代、全球化、市场经济、消费主义等一些对当前社会进行描述的现象的影响,但这其中,科学技术改变了未来跟现实的力量对比,把原本漂浮在时间前方的一种可能与渴望,变成了此时此地的冲撞性遭遇。2001年的“9·11事件”,让整个世界反思,当人们信誓旦旦地谈论科学战胜宗教带来有希望未来的同时,人类的思想现状和社会现状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不均衡和对帝国主义的反抗,能达到使人惊悚的真实效果。而2011年日本“3·11地震”,把大自然的诡异灵动跟人类开发原子能的努力相互联系,再度给人们敲响了警钟。近年来,大家所关注的转基因作物、干细胞研究、3D打印术、甚至谷歌眼镜,也都各尽所能且前所未有地让种种不清晰的未来凶猛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今天,任何人走进医院,都会发现成百上千种前所未见的药物正在伺机投向我们的机体,而媒体技术的创新与改进,早已让信息超载的当代人类的心灵更加失调……我们正在跟未来冲撞,但未来的冲量和更多动力学特征,都还没有被彻底研究和解释。

即便是科幻文学这种文类,也正在面临诸多的考验。早在2007年我就在《文艺报》跟韩松和刘秀娟的一次对话中谈到,作为一种能够良好处理20世纪上中叶人与科技关系的理想的文学类型,科幻小说在21世纪正面临着全面的危机。摆在作家面前的是彻底改变了位置的未来,它像猛兽一样正一爪一爪地近距离刨向我们。当未来学家面对未来束手无策,当未来的冲撞重创我们每个人的时候,科幻文学只能寻找一种革新自己、以便继续生存的方法。这种革新,一方面要协助人类度过未来的冲击;另一方面,则要彻底拯救文类自身的存在。

不单单是中国作家看到了科幻的危机和未来的危机,在美国日本和更多国家,现实和文学的双重危机也激发着所有深陷其中的从业者和爱好者思考与拼搏。最近几年,我到东西方参加科幻会议的时候,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论题,就是如何利用科幻作品进行学校教育。参加这种讨论的人包括作家、教师、图书管理员和出版人,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要在一个高速变化的时代给青年人以新的未来承受力。而这其中,我觉得最重要的努力,会来自作家。毕竟,教师、出版人、图书管理员在没有合适作品的状态下,无法作出有价值的工作。

令人兴奋的是,跟我一样对当前的世界变革与科幻变革具有敏感性的中国作家还有很多。大家熟知的刘慈欣和韩松,都通过邮件或面对面谈话,跟我讨论过相关的话题。而更多作家则用他们自己的作品来展示他们的思考。“沸点”科幻丛书可以说是这种思考的结晶。

与“奇点”科幻丛书不同,“沸点”科幻丛书的作者都已经是中国科幻领域中具有深度影响力的作家,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创作实践,敏锐地抓住现实与未来的关键特征,通过神秘而吸引人的故事,期待把这些有关未来的思考传递出来,给更多读者疗伤或免疫。

我觉得这套丛书有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它们来源很广。北方与南方、海峡的两岸……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不同社会状态下去观察未来,会提供多种可能的差异性解决方案。中国太过幅员辽阔,任何一个地区性的问题,在另一个地区都会改变模样,而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作者所提供的差异巨大的解决方案,将丰富整个人类文化的视野,丰富人类选择的方式。

其次,它们积淀深厚。由于“沸点”科幻丛书选择的都是已经在科幻行业中具有影响力的作者,从他们的多年思考中,能看到他们对许多问题的超前意识与深度反应。而这才是面对未来冲击的宝贵财富。阅读他们的作品,你能跟随他们一起让思想沸腾。

第三,它们关注全球化问题。如果说科幻作家在一百年前还可以偏居于狭小的世界,仅仅谈论资本主义或共产主义的各自未来,那么在今天,他必须对互联网、高速交通工具、全球股市、海洋污染、大气变化等建立起足够的框架,才能让读者从中领略真实。科幻作家是真实的创立者,更是真实的建构者和毁灭者。

恰恰是在上述三个特点的吸引下我阅读了“沸点”科幻丛书的大部分作品。我向读者推荐这些作品,更期待读者就此跟作者进行讨论,对话,反馈,如果说未来正在伤害我们,且这种伤害是大范围的,那我们就必须通过集体治疗去消除伤害。

在微生物的存在未被发现之前,人类不懂得如何面对传染病的威胁。而微生物的发现和一系列连带的科研成果,使人认识到沸腾的重要作用。我觉得“沸点”科幻丛书的最重要的价值是搭建了一个有价值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期待更多已经在文坛展露头脚的作家烘焙自己,让自己的创作走向沸点。

是为序。

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科幻与创意教育研究中心

2013年8月27日

后记

如果说传统文学是对历史的现实的观照的话,那么,科幻文学则更是一种对未知的未来的观照。

从上个世纪初梁启超翻译凡尔纳的《十五小豪杰》始,到今天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走向世界,一百年来,科幻文学在中国经历了从引进到输出的轮回。这一轮回,既是科幻文学这一文类形成与发展的必要过程,也预示着中国的科幻文学开始独立和走向成熟。应该说,中国人的世界和生活中。不能没有科幻文学;而世界科幻大家族中,也不能缺失中国的身影。那么,现在的问题是,目前的中国科幻文学到底是一个什么状态,它有什么样的作家群体,创作了什么样的作品,发展到了什么程度,恐怕仍然不为许多人知晓。现在,大家手头的“沸点”科幻丛书,就是想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想回答正在进行时的中国科幻文学“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就是想为了解和研究中国科幻文学创作现状的人们提供一个“典型性”文本。

记得在2010年我担任《科幻大王》主编时,曾经向刘慈欣约稿,他向我表达的观点是他们这一代人在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过程中,相较于前辈作家来说,只能算是个新生代,而正在出现并将逐步引领风骚的更生代作家已经崭露头角。他如数家珍,热情地为我推荐了一长串名单,并且说这些人才是中国科幻文学的未来。这其中固然有大刘惯常的谦逊和低调,但如果冷静分析,他之所述,的确也是一种客观现实。因为放眼全国科幻界,具有阿西莫夫之风的上海女作家陈茜、文风刚柔并济的北京女作家凌晨、台湾科幻、科普两栖作家李伍薰、国内第一个职业科幻作家兼科幻产业开发者郑军、具有鲜明创作个性的陈楸帆、飞氘、江波、夏笳——纷至沓来,源源不绝的创作人才,正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科幻代有人才出的现实写照啊!

当然,成熟的文学类别是以稳定的作家队伍、稳定的作品形态、稳定的读者人群和稳定的社会反应为标准、为标志的,以此来客观而冷静地观照当今的中国科幻文学,其作家队伍、作品形态、社会认可等固有元素,应该说距离成熟和独立的文学类别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传统文学已经拥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而科幻文学如果以公认的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为诞生标志,至今还不到二百年的历史。以二百年的发展过程,能达到今天这样的发展程度,在西方许多国家甚至发展成为主流文类和主流产业,科幻文学旺盛的生命力、强劲的感染力和充沛的发展力,的确令人振奋。虽然说,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与繁荣之路还很长,但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也将倾尽全力做出我们的贡献。

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希望出版社的“点点”科幻百部原创出版工程,同时推出“奇点”“沸点”“极点”“起点”四套科幻系列丛书,就是希望通过努力,培植中国科幻文学的新生创作力量,攫拔先锋和新锐作家,鼓励题材和手法创新,保护科幻文学创作者的灿烂思维和先锋尝试,保证科幻文学创作的持续健康发展,以更好满足读者的梦幻体验和阅读快感。这其中既有振兴中国科幻文学的责任感,也有繁荣祖国文化事业的使命感。

但愿我们能够做得更好,能够让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作者、读者更满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形武器(1黑帮)/沸点科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希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7970990
开本 16开
页数 1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4-10-01
首版时间 2014-10-01
印刷时间 2014-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8
CIP核字 2014224931
中图分类号 I247.55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40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5: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