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历史的苦心/大学者谈史系列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收入陈寅恪专著以外的主要史学论文和短文,可以领略陈寅恪瑰丽的历史想象力,一窥陈寅恪历史研究的“心曲”。
本书参考了陈寅恪不同版本的著作,文章分别选自《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初编》《金明馆丛稿二编》,按时间顺序重新编排。
作者简介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学日本及欧美,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1925年受聘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回国任教,兼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抗战期间,先后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香港大学、广西大学和燕京大学。1946年回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南迁广州,为中山大学教授。
陈寅恪是一位对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卓越学者。他在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西域民族史、宗教史、古典文学、敦煌学等诸多领域的精湛研究,均达到很高的境界,具有开拓和奠基的意义。他以终生的学术实践标举现代学术精神,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目录
《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教故事
《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
《彰所知论》与《蒙古源流》(《蒙古源流》研究之三)
庾信《哀江南赋》与杜甫《咏怀古迹》诗
李唐氏族之推测
《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
三论李唐氏族问题
高鸿中明清和议条陈残本跋
“对对子”意义
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
李太白氏族之疑问
元白诗中俸料钱问题
武曌与佛教
《桃花源记》旁证
东晋南朝之吴语
李唐武周先世事迹杂考
狐臭与胡臭
论李怀光之叛
刘复愚遗文中年月及其不祀祖问题
《顺宗实录》与《续玄怪录》
读《哀江南赋》
清谈与清谈误国
五胡问题及其他
《魏书·司马睿传》“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
读吴其昌撰《梁启超传》书后
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
读《东城老父传》
以杜诗证唐史所谓“杂种胡”之义
崔浩与寇谦之
论唐高祖称臣于突厥事
书《唐才子传·康洽传》后
论隋末唐初所谓“山东豪杰”
书杜少陵《哀王孙》诗后
记唐代之李武韦杨婚姻集团
论韩愈
书《世说新语·文学类》“锺会撰《四本论》始毕”条后
述东晋王导之功业
论李栖筠自赵徙卫事
论唐代之蕃将与府兵
书《魏书·萧衍传》后
李德裕贬死年月及归葬传说辨证
序言
在现代史学发展过程中
,陈寅恪以独特的方法拓展
了史学研究的疆域。特点有
三:一、以象征性证据,包
括典故、文本写作机制和不
言自明的行为方式,推论和
还原历史现场;二、强调“
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
界”,重建古人面对各种情
境时种种可能的做法以及表
达的意向,“而对于其持论
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
,表一种之同情”;三、根
据自己对现实的真切感受,
在历史中寻求历史的教训,
赋予现实情感,“在史中求
史识”。本书收入陈寅恪专
著以外的主要史学论文和短
文,可以领略陈寅恪瑰丽的
历史想象力,一窥陈寅恪历
史研究的“心曲”。
本书参考了陈寅恪不同
版本的著作,文章分别选自
《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
初编》《金明馆丛稿二编》
,按时间顺序重新编排,并
订正了个别错讹。
编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历史的苦心/大学者谈史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寅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541282
开本 16开
页数 4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2
出版时间 2024-01-01
首版时间 2024-01-01
印刷时间 202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606
CIP核字 2023105629
中图分类号 K20
丛书名
印张 2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6
2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8: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