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动物素描--布封博物笔记/青少年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人类有广阔的视野,他们知道这个世界不仅仅生存着人类,这个世界上还有鸟语花香,有高山深水,有鹰击长空,有鱼翔浅底……人类科学的触角探寻到的领域在布封的笔下化作了《动物素描》,在法布尔的手中成了《昆虫记》,二者稍有不同的是,《动物素描》一改布封往日高颂“优胜劣汰”自然法则时的严肃面孔,而是充满了普世情怀地让动物们回到了自己的领地,让人类与动物有了亲切的对话。法布尔曾被达尔文誉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他用人性去体味昆虫的世界,又透过虫眼来反观人类社会,昆虫世界充满了趣味无穷的知识。

内容推荐

《动物素描》是18世纪法国著名博物学家、进化思想的先驱者布封的得意之作。布封不仅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巨匠,也是一位优秀的散文作家,他的文章极具清新和谐的古典风格。在他的笔下,马是“世上最美丽的一种动物……虽为人坐骑,却不失俊雅高贵的品格”;狼是“一个道地可憎的野兽,它的一切都是讨人嫌的”;天鹅雍容自在的水上行动是“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航行术的最美的模型”,而漂亮的松鼠们则“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 ……布封并不只是客观描述这些动物们的生活习性和特征,而是带着亲切的感情,饶有兴趣地为它们画像,读来趣味盎然。因此,本书不仅是智慧的科普读物,也是优美的文学珍品。

目录

一 家畜

 马

 阿拉伯马

 驴

 牛

 耕牛

 绵羊

 山羊

 猪和野猪

 狗

 一 看家狗

 二 猎狗

 猫

二 野兽

 鹿

 狍子

 野兔

 穴兔

 狼

 狐狸

 獾

 松貂和白鼬

 松鼠

 鼠

 小家鼠

 刺猬

 鼹鼠

 熊

 河狸

 一河狸筑堤

 二河狸的习性

三 异兽

 狮

 虎

 豺

 象

 一野生状态的象

 二驯化的象

 三 战象

 犀牛

 骆驼

 水牛

 斑马

 驼鹿与驯鹿

 羚羊

 河马

 貘

 羊驼和小羊驼

 树懒

 猴

四 珍禽

 鹰

 秃鹫

 鸢与■,隼

 伯劳

 猫头鹰

 鸽子

 麻雀

 金丝雀

 南美鹤

 莺

 红喉雀

 鹊钨

 鹪鹩

 蜂鸟

 翠鸟

 鹦鹉

 绿啄木鸟

 鹳

 鹤

 鹭

 山鹬

 凤头麦鸡和鹆

 土秧鸡

 鹈鹕

 军舰鸟

 天鹅

 鹅

 野雁和野鸭

补编

 公鸡

 母鸡

 孔雀

 山鹑见到幼鹑时

 嘲鸫

 夜莺

 戴菊莺

 燕子

 燕子的飞行

雨燕

一般考察

 一 如何研究博物学

 二 博物学的分类

 三 如何描写和记述动物

地球描述

 一 地球

 二 大海

 三 自然之美,人的力量

 四 沙漠

 五 新大陆的自然环境

试读章节

征服这种豪迈而剽悍的动物,是人类最高贵的征服之举。马与人共同分担战争的辛劳,分享征战的荣耀:马与它的主人一样勇猛无畏,看到战情紧急却勇往直前;它对兵器的搏杀声习以为常,喜欢并追踪这种声响,并且同样斗志昂扬:它分享人的快乐;无论是狩猎、赛马,还是奔跑,它总是行为出众、耀武扬威。然而,它的顺从也不亚于勇敢,它并不逞其烈性;它懂得节制自己的举动:不但屈服于骑手的操纵,而且好像还探询他的意愿,经常按照主人留给它的印象而奔跑、缓行或停步,一举一动总要让人满意。这是一种生来舍己为人的动物,甚至会迎合别人的心愿,它以动作的敏捷和准确来表达、来执行,我们希望它所做的一切,它都能感觉得到;它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并不拒绝任何使命,反而尽一切力量来为我们效力,甚至还超出自己的力量,不惜牺牲生命来更好地为我们效力。

上面所说的是其才能得到发挥的马,是天然品质已被人工驯化的马,是从小就得到精心照料,后来又经过驯养,专门为人效劳的马:它所受的教育以丧失自由开始,以受到束缚告终。这些动物被奴役、被驯养已经太普遍、太悠久了,因此,我们很少见到它们处于自然状态:它们在劳作时总是披鞍戴辔;我们从不解除它们的束缚,甚至在不干活时也不解除。假如我们偶尔让它们在草场上溜达,它们也一直带着顺从的痕迹,而且往往带着劳动和痛苦的残酷痕迹:嘴由于衔铁嚼子勒下褶皱而变形,腰部长了疮或被马刺刮出条条伤痕,脚指甲也钉上不少钉子。它们经常受到羁绊并留下痕迹,连它们身体姿态都受到了妨碍:即使我们解除对它的束缚也无济于事,它们是不会显得更自由的。就是那些受束缚较少的马,那些只为主人摆阔气、讲排场而喂养的马,那些不是为装饰它们自身,而是为满足主人的虚荣心而戴上镀金链条的马,对它们来说,额头上挂着一撮艳丽的鬃毛,领鬃被编成细辫,满身披上彩丝和金饰,所受的侮辱也不亚于它们脚下的铁掌。

天性比人工更美;在一种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又构成美的天性。请看那些在南美洲各地区繁殖、自由自在地生活的马吧:它们步行、奔驰、腾跃,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它们为自己的独立而自豪,看到有人在场就躲避,它们不屑于受人照料,它们自己寻找并且也能找到合适的食物。它们在广袤的牧场上走来走去,自由自在地腾跃,在那里采集四季常青的新鲜食物;它们没有固定的住地,没有任何别的庇护,只剩下晴朗的天空,它们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这种空气比我们压缩它们应该占据的空间、把它们关人的那些圆顶宫殿里的空气要纯净得多;因此,与大多数马相比,这些野马特别强壮、特别轻捷、特别道劲,它们有大自然赋予的优势,即力量和高贵,别的马只有人工所能给予的技巧和乖顺。

这种动物的天性并不凶猛,只是倨傲不驯而已;虽然它们比大多数别的动物有力气,但从不袭击其他动物。若是它们受到其他动物的攻击,它们不屑于与之争斗,干脆将它们赶走或踩死。它们也成群往来,集聚在一起只是为求群居之乐,因为它们并不怕别的动物,只不过它们自己彼此依恋;也因为草和植物足够它们食用,有大量的食物来满足它们的胃口,它们对兽肉没有任何胃口,它们并不向别的动物开战,也不互相开战,更不互相争夺生活资料,它们从来不位犯一只小动物或者抢夺同类的财富,而这正是其他食肉动物争斗的根源:它们总是和平共处,因为它们的胃口简单、有节制,又有足够的生活资料,不需要向同类表现贪欲。

这一切可以在人们一起喂养并且成群放牧的小马中看得很清楚:它们有温和的习性和合群的品质;它们的力量和热情通常以竞赛的行为表现出来;它们奔跑时努力抢在前面,争着过河,跳越壕沟,自我训练,甚至在危险面前更加亢奋。那些马在这类天然训练中树立榜样,那些自己跑在前面的马是最勇武、最优秀的,一旦被驯服,又常常是最温和、最柔顺的。

在所有身材高大的动物中,马是各部位比例最匀称、最优美的;因为,将它与低一级的动物相比,就可以发现,驴子长得太丑,狮子头太大,牛与自身的粗大身躯相比腿太细太短,骆驼是畸形的,最笨重的动物——犀牛和大象,可以说只是未定形的肉团。腭骨前伸是四足动物的头颅与人的头颅不同的主要原因,也是所有动物最卑微的特征;然而,尽管马的腭骨也向前伸,但它不像驴那样傻里傻气,不像牛那样呆头呆脑;相反,它的脑袋的匀称比例使它外形轻盈,又被颈部的美所衬托。马一抬头,就仿佛要超越它那四足动物的等级;在这高傲的状态中,它与人面对面,眼睛有神,睁得很大;耳朵灵敏,大小适中,不像牛身太短,驴身太长;鬣毛正好与它的头相称,装点它的颈项,使它的样子有力而自豪;它的长而密的尾巴盖住并恰好到它的身体后部为止:不同于鹿、象的短尾巴,不同于驴、骆驼、犀牛的光秃尾巴,马的尾巴是由密而长的鬃毛构成的,因为长出鬃毛的小肉桩很短,它无法像狮子那样翘起尾巴,不过尾巴虽然垂着,对马来说却很适合;由于尾巴可以向旁边摆动,能够有效地利用它来驱赶那些讨厌的苍蝇;因为,马的皮肤虽然很硬,又长满厚而密的毛,但却十分敏感。P2-7

序言

布封(1707—1788)是18世纪法国著名博物学家、文学家。他从唯物主义思想出发,分门别类地对自然界万物进行了全面的描述。他的《博物学》不仅是辉煌的博物学专著,而且是精妙的文学作品,在法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动物素描》一书收入了布封专门描写动物的文章,以及关于博物学研究目的、方法的专论。

布封出生于一个法国律师的家庭,从小受到的是教会学校的教育,但他爱好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中学毕业后还学过法律和医学。1730年,他结识了一个年轻的英国公爵金斯顿,两人结伴去法国南部、瑞士、意大利旅行。这位公爵的家庭教师是德国博物学家。布封在他的影响下开始博物学研究。1732年回巴黎以后,他刻苦钻研学问,1733年入选科学院。1739年他担任御花园(今植物园)和御书房总管,他的职位使他有条件搜集动物、植物和矿物标本与记录。他利用御花园的条件进行博物学研究,甚至在里面养了一些动物。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使他有可能对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和矿物作全面的描述。从1748年起,他开始写作《博物学》。在多邦东、蒙贝雅、贝克松等人的协助下,他每天埋头著述,数十年如一日,写出了36册《博物学》,其中包括“哺乳四足动物”、“鸟类”、“矿物”,附“地球理论”、“自然时代”等系列专论。各卷中每一系列都有总论和具体的描述。1749年头三卷同时出版,1753年出版第四卷,其余各卷陆续出版。1753年,布封因其杰出的成就,被选为法兰西学术院院士。他热爱自己心爱的御花园,临终前还让人扶着,向御花园道别。为纪念布封,人们在御花园为布封建了一座铜像,献给这位“与大自然同样伟大的天才”。

布封生活的世纪正是启蒙思想广泛传播的时代。布封顺应了这一时代潮流,并以其唯物主义的思想汇入了这一潮流。他在作品中把人类的诞生看做生产斗争的结果,在《自然之美,人的力量》一文中歌颂人的力量和智慧,表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布封在对自然界的描写中,表达了人定胜天的思想。这种唯物主义的解释被巴黎大学的一些教授认为是“离经叛道”,差一点受到“宗教裁判”,这正说明布封的思想已跨越了当时的禁区。因此,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肯定了布封的进化论思想,称布封是“近代以科学眼光探讨物种起源问题的第一人”。科学家拉马克和拉色拜德都继承了他的学说。布封对“人与自然”问题的探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他的科学精神和治学态度值得我们永远仿效。

在法国文学史上,描写动物的作品古已有之。较早的有中世纪的《列那狐传奇》,它用拟人北的手法借动物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拉封丹的《寓言诗》借动物写人类社会,探讨处世的道理。布封不但对动物的外形进行了客观描述,而且写出了动物的性格特征。他赞扬马的骁勇、狗的忠诚、啄木鸟的辛勤,抨击老虎的凶狠、豺的贪婪,而在描写天鹅的高贵时寄托了他对“开明君主”的理想。布封善于写动物的复杂性格,在他的笔下,动物的生动形象如在我们眼前。布封对大自然的生动描写则源于他对自然界的仔细观察。布封对自然界万物的描述对法国作家有很大的影响。比如,米什莱的《鸟》、《虫》、《海》、《山》等著作写丰富多变的自然景观,列那尔的《自然纪事》注意捕捉动物的瞬间情趣,法朗西斯·蓬热的《物象录》在对自然界的描述中寄托了自己的理想。

布封是一个追求文学风格的作家,潜心钻研古代演说家的雄辩,力求恢弘和崇高,这在当时并不多见。他翻译过牛顿的微积分并写了长篇序言。他还爱读理查逊的作品,因为作品具有“伟大的真实性,并且因为他对描写的一切事物都曾经仔细观察”。在著名的入院演讲中,他提倡言之有物。说内心话,批评当时一些作家单纯追求辞藻,而内容空洞的文风。提出“风格即人”这一名言,正确地指出了文章风格和人的个性之间的关系。他自己写作时一丝不苟、反复推敲。在写作《博物学》时,他通常写或口述第一遍,自己修改,让人抄下来,然后再改,如此来回多次。他的手稿一般总要修改四五遍,甚至有的篇目改过18次之多,可见他的写作态度是多么认真。此外,他的语言丰富多变,用词精当。比如,读了布封描写的孔雀羽毛、夜莺歌声、燕子飞行姿态,我们不由得佩服他驾驭语言的卓越才能。

为了增强译文的可读性,我曾特意请已退休的我的父亲刘友涛和正在读初中的我的外甥周灵通读译文,力求通俗易懂。

刘阳

书评(媒体评论)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弗兰西斯·培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动物素描--布封博物笔记/青少年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布封
译者 刘阳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927554
开本 32开
页数 2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5
出版时间 2010-03-01
首版时间 2010-03-01
印刷时间 201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5.64
丛书名
印张 7.62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11
14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2:5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