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十年(我们的故事2012-2022)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三个篇章,分别为梦想、奋斗、共享,以2012年至2022年的十年为尺度,通过真实、微观、朴素、温暖的民生故事,真实讲述新时代各行各业的普通人的奋斗与拼搏,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各行各业发生的变化,从而折射出党和国家事业的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铺展一幅浩瀚的时代全景。通过充满情感温度的文字和高清图片,展现我们这十年真切的变化,让我们真正感悟自身所处的伟大时代,以可感、可知、可观的方式了解中国这十年取得的伟大成就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
目录
第一章:十年·梦想
张桂梅:“燃灯校长”点燃山村女孩教育梦
樊锦诗:一生痴守,内心归处是敦煌
谢晓亮:赤子归国,勇攀科技高峰
范勇:汗水浇灌心中梦想,双手开拓美好生活
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科技赋能,开启居民智慧生活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逐梦海洋,向惊涛骇浪进发!
第二章:十年·奋斗
蒋维明:以茶为媒,传承中国文化
河南街道马鞍山村:因地制宜,贫困村蹚出金光大道
陕西柞水金米村:小木耳铺就幸福路
潘安湖街道马庄村: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绿色新名片
七星农场:智慧农业,奏响粮食丰收奋进曲
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创新,铸就大国发展引擎
石油钻井平台:向海图强,海上也有“王进喜”
边防官兵:无畏坚守,甘当界碑
第三章:十年·共享
十八洞村:产业开花,十八洞村村民共算收支账
潭头村:红色旅游,映照古村前行路
三河村:易地搬迁,绘就乡村美丽画卷
多福社区:邻里关系多和谐,多福社区“福”满街
王雅妮:今生获得爱,一生奉献爱
阿亚格曼干村:惠民政策解民忧,美好生活启新篇
玛吉格:草原深处喜事多,民族团结一家亲
四季青敬老院:养老政策暖人心,夕阳之花仍灿烂
后记
导语
微观故事,细节呈现:全书精选各行各业普通人的故事,于细节处读懂微观中国,呈现这十年普通人为实现梦想的奋斗历程。
形式创新,栏目丰富:全面整合十年各行业发展数据资料,以点带面,设置十年掠影,多角度宏观叙事,全方位展示国家发展的成就。
读者导向,引发共鸣:精选普通人在十年里勇往直前、殚精竭虑、舍生忘死的可歌可泣故事,从他们的故事中汲取奋进向上的力量。
精美图片,直观展示:收录各领域100多张高清大图,直观展示十年发展成就。
四色锁线,版式创新:精选特种纸结合凹印工艺,凸显设计感;锁线裸背设计,便于翻阅,兼具美感与实用性。
精彩页
樊锦诗:一生痴守,内心归处是敦煌
【十年掠影】
2018年,获得“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9月17日,被授予“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9月25日,获“最美奋斗者”称号;12月6日,获2019第七届“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奖。2020年5月17日,被评为“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
樊锦诗曾任敦煌研究院院长,为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她坚守大漠50余年,从满头青丝熬到一头白发;她潜心于石窟考古研究,大胆构想了“数字敦煌”引进先进保护理念和保护技术,把敦煌研究院打造成中国石窟保护研究事业的典范。
“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
这是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颁奖盛典献给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的颁奖词。这位身材瘦小、满头银发的老人放弃了锦衣玉食的生活,离开江南水乡,在大漠戈壁谱写了一段诗意人生。
“此生命定,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
所谓命定,不一定是一眼白头,也可以是兜兜转转、百转千回后,原来你就在灯火阑珊处。
1938年,樊锦诗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父亲樊际麟希望女孩子也要饱读诗书,于是分别以“诗”“书”为名,给樊锦诗及其双胞胎姐姐起名。
由于自小体弱多病,樊锦诗放弃学医,转投历史系,本以为学历史不仅不需要费体力,还能饱读诗书、游览山川,好不惬意。却未曾想到,现实并非如此。
满怀对文物的热爱,樊锦诗遵从内心的指引,选择了考古专业,凭着一股韧劲,一种执着的信念,坚守在莫高窟735个洞窟、45000平方米壁画和2000多身彩塑中,这一守护就是半个多世纪。
少年时代,敦煌对于樊锦诗而言是一个谜、一个梦。课文里的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一座辉煌灿烂的艺术殿堂”,令樊锦诗魂牵梦萦,久久无法忘怀。
在她的想象中,那些喝过洋墨水的文人骚客都能献身这片土地,那它一定是一个诗情画意、十分气派的地方。于是,毕业实习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敦煌,以了却一桩心愿。
然而,当想象中的世外桃源变成眼前的漫漫黄沙,出生于北京、生长在上海、求学于燕园的樊锦诗被现实“击倒”了:缺水少电,物质匮乏,人迹罕至,纸糊的天花板偶尔掉下四处乱窜的老鼠。由于严重水土不服,加之营养不良,她时常夜里睡不着觉,白天走不动路。出于健康和安全的考虑,三个月不到她就带着实习考察的资料匆匆离开敦煌,提前回了上海。
“离开了就没想再回去,这是真话。”回顾往昔,樊锦诗一如既往的真实、坦诚。
毕业分配时,她却改变了主意。国家需要我们到那里去,樊锦诗隐隐觉得,敦煌石窟里精美绝伦的壁画和造像在召唤她,邀她再赴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那段时间,樊锦诗特别喜欢在黄昏时分去爬三危山,一坐就是半天。望着成百上千如眼睛般的洞窟,她在寂静中聆听孤独,在流沙中寻求心灵安顿,也渐渐拾得了西北大漠的坚韧和豁达。
是谁于茫茫戈壁中创造出这样一片独一无二的佛国世界?这个世界又怎能被人遗弃至此?敦煌带着它被尘封的奥秘,随着时光融入了樊锦诗的生活,成了她为之守护一生的使命。
岁月回眸,樊锦诗在时代变迁与个人际遇中一再放弃离开的机会,不是因为命运的捉弄,而是因为敦煌就是这样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时间越久对它了解越深,就越不想离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与总书记的一次次握手和交谈中,樊锦诗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她不忘初心,锐意进取,把研究保护工作当作终身事业和无悔追求,誓言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心竭力。
“敦煌叫人着迷,我的心一直在敦煌,要去守护好敦煌,这就是我的命。”樊锦诗说。
“家庭与工作,身心两处不能会合,好像是莫高窟人的宿命”
“敦煌女儿”“敦煌女神”,是人们对樊锦诗的称谓。
作为“女儿”,樊锦诗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将敦煌这位历经沧桑的母亲照顾得无微不至,但作为妻子和母亲,她总觉亏欠和遗憾。正如她将荣誉归于敦煌研究院的全体工作人员一样,这种遗憾也是所有敦煌人的遗憾。“莫高窟人”的境遇非常相似,只要你选择了莫高窟,就不得不承受分离之苦。
“家庭与工作,身心两处不能会合,好像是莫高窟人的宿命。”樊锦诗在口述自传中如是说。
大学时代,樊锦诗遇见了彭金章,男才女貌,情窦初开。他们在图书馆自习,沿未名湖散步,没说过一句“我爱你”,却心心相印、情比金坚。
毕业分配时,彭金章去了樱花盛开的武汉大学,从零开始组建考古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十年(我们的故事2012-2022)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刘莉莉//钟倩
绘者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6130078
开本 16开
页数 2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22-10-01
首版时间 2022-10-01
印刷时间 202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大众读者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536
CIP核字 2022120075
中图分类号 I247.81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4: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