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古器物中的古代文化制度/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1947年中研院第一届院士评选,徐中舒先生以“用古文字与古器物研究古代文化制度”之重大贡献获得候选人资格,本书以“古器物中的古代文化制度”为题,酌选徐先生在古器物方面的经典文章,重编一册,收入“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作者简介 徐中舒先生(1898-1991),安徽怀宁人,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1925年考入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是国学院第一届学生,师从国学大师王国维和梁启超。1929-1938年春徐中舒供职于北平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随后入川,一直任教于四川大学。徐中舒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先秦史、古文字学、古文献学、巴蜀地方史,尤其在先秦史和古文字方面取得了卓绝的成绩。徐中舒治学重视研究材料的扩充和学科间知识的相互借鉴,他以古史研究为核心,并扩展到古文字、古文献、考古发现和现存民族调查报告、民族史志等领域,在前人基础上廓清了很多研究盲点。文存旨在彰显徐中舒的道业与学业成就,导言重点围绕徐中舒的身世行履、治学路径、师承关系等展开系统阐释和深入分析,关注其治学理路与时代思潮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文存选录徐中舒的代表作,并按时间先后撮录其一生主要事件和著作撰述,力求全面反映徐中舒的治学领域和学术精神。 目录 耒耜考 殷人服象及象之南迁 古代狩猎图象考 弋射与弩之溯原及关于此类名物之考释 古代灌溉工程原起考 说尊彝 论古铜器之鉴别 关于铜器之艺术 蜀锦——缎为蜀中原产六朝时由蜀输入江南 结绳遗俗考 谈古玉 黄河流域穴居遗俗考——兼论地上建筑的由来 论东亚大陆牛耕的起原 巴蜀文化初论 古井杂谈 镦于与铜鼓 古代都江堰情况探原 北狄在前殷文化上之贡献——论殷虚青铜器与两轮大车之由来 徐中舒先生学术年表 徐亮工 从“书”里到“书”外:徐中舒先生的治学方法 徐亮工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古器物中的古代文化制度/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徐中舒 |
译者 | |
编者 | 徐亮工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1734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5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5-12-01 |
首版时间 | 2015-12-01 |
印刷时间 | 2023-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76 |
CIP核字 | 2015262727 |
中图分类号 | K875.04 |
丛书名 | |
印张 | 14.375 |
印次 | 3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9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