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打开(易立竞访谈录)(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打开》是作者易立竞在《南方人物周刊》杂志上发表的人物访谈的合集。受访者星光灿烂,但作者眼光独到,以一名杰出记者的方法论,捕捉到熠熠星光背面的文艺情怀,先把人物还原成人,再写这些人的动人之处。

在这里,他们打开心扉,畅谈理想奋斗和骄傲;在这里,他们吐露心声,倾述挫折失意和无奈。

内容推荐

《打开》集结了易立竞近期的人物采访作品,以港台两地的娱乐圈中人为对象,既有黄秋生、伊能静、刘德华等这样的影视歌界的常青树,又有各具特色的导演如尔冬升、刘镇伟、杜琪峰等,更有在娱乐圈内以才取胜的当红名人如林夕、刘谦。

他们或身怀绝技或多才多艺。是聚光灯下备受关注的焦点;更是平凡的世人,一如你我,有着最真切的欢笑和眼泪。

在这本《打开》中,他们打开心扉,畅谈理想奋斗和骄傲;在这里,他们吐露心声,倾述挫折失意和无奈。

目录

黄秋生:最毒的不是我的嘴,是我的思想

黎明:把最好的拿出来

伊能静:爱情是我的软肋

刘谦:现在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刘德华:真正的生活比电影重要

莫文蔚:我不怕别人不喜欢我

尔冬升:我是不受演员气的导演

刘镇伟:一个没有长大的老人家

陈木胜:我知道我拿不到最佳导演奖

刘伟强:我还想要名想要利

梁咏琪:放开爱自己

杜琪峰:文艺片才是艺术?我不相信

林夕:我是通过爱情来认识世界的

跋使“蚂蚁”具有丰富的人性——易立竞的采访与写作

试读章节

黄秋生

最毒的不是我的嘴,是我的思想

1993年,5月,香港铜锣湾街头挂着一幅巨大的电影海报——《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海报上的黄秋生穿着带血的T恤,面无表情坐在两笼热气腾腾的叉烧包中间。两笼人肉馅的叉烧包。

看过黄秋生面带笑容剁斩人肉,熟练地包着人肉叉烧包,你可能会觉得这个世界万分凶险,而一切与肉有关的食物都很可疑。

这一年,香港市面上没有叉烧包供应。影片公映后,很多人戒了叉烧包。

《人肉叉烧包》大卖,出乎所有主创的意料,他们不看好此片的很大一个原因是——主角黄秋生当时只是一个小演员。

黄秋生对他演艺学院毕业后签下的第一个电影合约记忆犹新,那上面写着“特约演员”几个字。“特约演员”,俗称跑龙套,有台词,一天4000港币。“我看到‘特约’两个字心里面很难受,想想4000块,拿了吧,签名,走……签名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有一天我会是影帝的。”

谁也没想到,《人肉叉烧包》会成就这个小演员的影帝之梦。更令人惊奇的是,他成了香港金像奖历史上第一个靠三级片摘得影帝桂冠的人。那一年,他三十二岁。

很多人认为《人肉叉烧包》是黄秋生的代表作,他本人却非常讨厌这部电影。《人肉叉烧包》之后,黄秋生连着演了几年的变态狂,最后得了抑郁症。“那时候跟我妈一起住,住的地方楼层很高,有一个玻璃顶,每天我睡到中午才醒,睁开眼睛就能看到鹰在飞。我就想:跳下去吧。跳下去我妈怎么办?”然后他就开始折磨邱礼涛(《人肉叉烧包》导演),打电话给他:“我今天就想死。”“你没事的,你很强的,明天就会没事了。”果然第二天没事,而且过得很开心。第三天,想死的念头又冒了出来,又给邱礼涛打电话。这样的电话每个礼拜要打三次。这种状态持续了三年。

“直到三十八岁,才彻底走出《人肉叉烧包》带给我的阴影与表演上的限制。”

语调一转,黄秋生一脸不屑地说:“其实抑郁也没有什么大不了,我觉得人的心和身体一样,也需要休息。该低沉的时候低沉一下,就是一种休息。谁能一直那么昂扬地活着啊?休息完毕,就可以继续为非作歹,拍戏骂人了。”

全香港最毒的嘴

拍戏,骂人,是黄秋生生命中很重要的两件事。这个有着全香港最突出面孔的人,还有一张被视为全香港最毒的嘴。

问他,平常听黎明的歌吗?他会一脸无辜地说:“真的很抱歉,我听没几分钟,就会开始头痛,然后身体变得很热很热,然后很想尖叫,如果这时候有什么人刚好过来,我就会发神经想动手打人。他们的音乐没有变化,一直喔咿喔咿,好像有只苍蝇在你旁边飞。歌词都是那些我想着你啊你想着我啊,重复又重复,每首都一样。”

谈起绯闻女友,他毫不犹豫地表态:“她的脑袋是全新的没用过的。我喜欢像张艾嘉、胡因梦那般高贵、有气质、有味道、有智慧的女人。”

对于大导演吴宇森、陈凯歌的某些作品,他拿起来就批,连个小弯儿都不拐,连个缓冲的词儿都没有。

至于后辈,批起来更是劈头盖脸:“余文乐长得帅,但没有内容,不知有什么特质。”对此评价,余文乐也只能低声嘀咕:他也二十几岁过啊。

这个“老愤青”满嘴真话肆意喷出,惊愕得那些听他放炮的人都想捂住他的嘴。“给人留颜面”是谎话最好的温床,成人世界,谁经得起这么真呢。因为说的话太真,有一段时间,每个人都觉得他经常说谎。“人生有限,时间不多,花那么多时间拐弯抹角,最后都不知道自己在讲什么,何必呢!如果我得罪的是给我饭吃的人,会有问题。如果我得罪的那些人根本不会给我饭吃,那就无所谓了。”P1-4

后记

刘晓庆是易立竞想访问的众多人物中的一个。

除了偶尔出现在影视剧里,刘晓庆极少进入公共视野,很多人淡忘了这个曾经备受瞩目的争议人物。找到她,启开她的记忆,也是重温一个逝去的时代。预约刘晓庆一年多,在西安跟访四天,易立竞历经周折完成的人物专访刊登在2011年11月的一期《南方人物周刊》上,《刘晓庆:我的人生波澜壮阔》为读者启开一道记忆之门。那些泛着黄色的老照片和跌宕起伏的人生叙事以及热情直接的对话构成的话语现场让人们再度看到刘晓庆,看到她充满时代印迹的个人史,也重睹一个逝去的时代的繁华与沉寂。

在经历多年的新闻实践之后,易立竞跨界式的人物访问被广泛关注。她于2004年加盟创刊的《南方人物周刊》,履职近八年,每年平均采访18个人,它们先后集结在《中国导演访谈录》、《中国演员访谈录》,现在则集结在《打开》和《打量》里。这些人物带有他们个人的印记,也带有他们所在的不同时代的烙印。这些人物不管你喜不喜欢,都无法忽视他们作为公众人物的公共性存在。

1999年11月,烟台海难。这是出现在这个世纪之初的海难。

不久之后,易立竞去烟台,寻访海难中的幸存者,她的寻访之旅后来出现在她的新闻报道里。这篇报道发表在当年她供职的一份文化类周报上,这是我个人记忆最早的关于海难的报道。易立竞对灾难的叙事和拍摄的图片重现了那个悲怆而恐惧的时刻。其时是她作为新闻记者开始职业生涯的时刻,作为前同事,作为多年的朋友,我成为她职业生涯和职业表现的见证者。

在那家报纸,她是活跃的,时政、经济、文化、娱乐,诸种领域多有涉猎。

易立竞生长在位于中俄边陲的小县城,她更多的体验是山河之美,那里森林茂密,湖泊清澈。90年代初,她来到京城,过着和以往相异的生活。这是双重的生活,现实的生活和新闻世界的生活。她穿行在京城的街道,除了捕捉每天发生的即时新闻,还孤身去过河南艾滋村采访,在那个连空气都充满可疑病菌的村庄里,她和那些身染恶疾的人在一起,倾听他们的哀苦,倾听他们在哀苦中的期冀和幻想,她带回了那些夹杂着方言、难以辨识的访问录音,把它们书写成文。易立竞游走在她所看到的新闻现场,倾听、观察、记录和表达。十二年过去,作为新闻人,她经历多样的历练,职业生涯日益成熟。

……

我以为易立竞的访问也是在构建她个人化的新闻职业伦理。

即:探寻世间之真相,发掘时代之印迹;展现人生之壮阔,呈示人性之丰富。

记者通常被看作是刁钻的,刻薄的。

记者争勇斗狠,这是新闻圈的常态。

就职业状态而言,易立竟是少有的温良者。

她的访问很少挑衅,也很少刻薄。她倾听和追问。她的话题形态如同宽阔的河流。

艺人与传媒的关系,徐帆感受深切。她在接受易立竞的访问时有如下对话。

“你面对采访很谨慎,媒体伤害过你吗?”

“伤害过。香港也有狗仔,他有度。但是在大陆,这种东西有的时候没度。大陆媒体有的时候语言挺恶毒的,还随意剪接别人的语言,设计台词,想当然的东西多。”觉得不被尊重,演艺明星跟媒体的冲突成为寻常事。

对不起的是公众。由此两个职业领域的声誉被败坏。演艺界和传媒圈。

在媒体界,易立竞是个异数。她的不同在于耐心和仁厚。

多年在演艺界的浸润,多年演艺明星的访问,使她掌握了太多的秘密。那些因为话语场的磁力而敞开内心的受访者将自己最隐秘的人生体验和盘托出。但是只要约定哪些内容不宜公开,她就会守口如瓶。诚性和遵守信托,是她的个人准则。易立竞把她的个人工作风格贯彻有年,她的采访现场更像一个舞台,从各样的人生境界走出来的人,出现在这样的访谈现场,在她的提问、追究中打开了自己人生经验的秘密宝藏。

在这样的访谈中,访问与被访,都将赢得尊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打开(易立竞访谈录)(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易立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510696
开本 32开
页数 22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7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18
149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8:5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