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雅舍杂文(修订本) |
内容 | 内容推荐 《雅舍杂文》或谈书论艺,或论事说理,言语间机智闪烁,那是一种深刻的幽默,让人掩卷后不禁反复回味。梁实秋的杂文也分析评判,也讽刺调侃,但即便是评判和讽刺,我们也能从中感受到其发自内心的宽厚和包容。 作者简介 梁实秋,著名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首位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一生笔耕不辍,为中国文坛留下两千多万字著述,其中散文创作尤为突出,被誉为“华语散文一代宗师”。其笔调世故却不油滑,稳健却不死板,或描摹柴米油盐,或探讨琴棋书画,于典雅诙谐的文字中透出无尽的悠然与智慧,成为三代国人的心灵读本。雅舍闹市,皆是生活,一字一句,都有真味。 目录 第一辑 闲说世事 时间即生命 时间观念 谈时间 闲暇 利用零碎时间 流行的谬论 谈学者 剽窃 谈考试 考生的悲哀 出了象牙塔之后 谈友谊 写信难 升官图 送礼 戒烟 代沟 生日 年龄 新年献词 了生死 说胖 模范男子 谈谜 广告 推销术 搬家 房东与房客 住一楼一底房者的悲哀 市容 吐痰问题 拥挤 鸦片 天气 风水 第二辑 清谈文艺 学问与趣味 漫谈读书 读书苦?读书乐? 好书谈 影响我的几本书 日记 听戏、看戏、读戏 莎士比亚的演出 略谈莎士比亚作品里的鬼 莎士比亚的墓志 与莎翁绝交之后 略谈英文文法 “讨厌”与“可怜” 国文与国语 散文的朗诵 中国语文的三个阶段 作文的三个阶段 胡适之先生论诗 重印《西滢闲话》序 独来独往 —读萧继宗《独往集》 纯文学 钱神论 树犹如此 《国王不会错》 画梅小记 马可·奥勒留 —一位罗马皇帝同时是一位苦修哲学家 漫谈翻译 阿伯拉与哀绿绮思的情书 不管怎样 《扫烟囱的孩子》 《忽必烈汗》 亲切的风格 译英诗(六首) 书评(七则) 第三辑 趣聊人性 廉 懒 勤 怒 义愤 悲观 快乐 《誓还小品》读后 谈幽默 谈话的艺术 为什么不说实话 废话 应酬话 沉默 小声些 骂人的艺术 太随便了 养成好习惯 守时 文艺与道德 说俭 谈礼 礼貌 让 雅 序言 梁实秋先生是现代著名 散文家、学者、翻译家,自 1920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以 来,六十余年笔耕不辍,留 下两千多万字的作品,称得 上是著作等身。“雅舍”是抗 战期间梁实秋寓居北碚时与 社会学家吴景超同住的一套 平房,虽然简陋,却是“谈 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文人学者时常相聚于此,在 纷飞的战火中守护知识与思 想。 苦中作乐的雅舍生活赋 予了梁实秋旷达宽和的心态 ,他的文艺观从实际出发, 一方面肯定了天分在文艺创 作和理解中的重要性,另一 方面,他也看到了不同类型 的读者有不同的文艺需求; 一再强调给予适合不同读者 趣味的文艺作品。题材上梁 实秋“百无禁忌”,他认为“ 文学的国土是最广泛的,在 根本和在理论上没有国界, 更没有阶级的限制”,衣食 住行、舞乐书术,一切题材 皆可入文,成就了雅俗共赏 的梁氏特色。不论是译作还 是创作,每一位读者都能在 梁实秋的作品中找到契合自 己的部分。 雅舍系列精心辑录了梁 实秋先生的代表性作品,一 共编为六册:《雅舍随笔》 整理了梁实秋多年的读书札 记、书信和诗歌作品,这些 文字直抒胸臆、不事雕琢, 真实地呈现出作者的个人生 活、思想观念和人格精神; 《雅舍杂文》精选了梁实秋 的杂文作品,内容共分“闲 说世事”“清谈文艺”和“趣聊 人性”三辑。这些文章或论 事说理,或剖析人生,读来 都生动有趣、简洁酣畅;《 雅舍谈吃》则全面收录了梁 实秋关于美食的文章,这些 文章不仅描绘了老北京和其 他各地的特色美食,也呈现 了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底蕴, 更融入了作者对故土和亲人 的浓浓情意;《雅舍忆旧》 既有对童年和学生时代的温 馨记忆,也有对亲朋和师友 的深切缅怀,是梁实秋晚年 极为重要的作品。在最后一 辑《槐园梦忆》中,作者叙 述了其与夫人程季淑女士相 伴一生的点点滴滴,感人至 深;《雅舍遗珠》则汇编了 梁实秋以诸多笔名发表的其 他作品,这些作品的题材广 泛,有他处美景,也有此间 雅事,融学问和智慧于一炉 ,篇篇趣味盎然、清新隽永 。 梁实秋先生的雅舍系列 ,或是回忆,或是思索,或 是闲谈,读来仿佛面对的不 是站在文坛高处的一位大师 ,而是一位可以亲切地谈心 的朋友。亚里士多德说过,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 思考的能力而不止在于生存 ,我们希望各界读者都能在 雅舍系列中找到共鸣,拥有 更为精彩丰富的精神世界。 导语 梁实秋经典雅舍系列全新修订本,具有极大收藏价值。《雅舍杂文》囊括了梁实秋先生杂文作品的精华。 充分展示出快乐生活的艺术和智慧,一代散文大师历经悲喜的人生感悟,独到的见解给人深刻启示。 书中的文章不论是论事说理,还是剖析人生,都很犀利中肯,读来简洁酣畅,让人爱不释手。是年轻人追捧的解惑宝典。 精彩页 希腊哲学家Diogenes经常睡在一只瓦缸里,有一天亚历山大皇帝走去看他,以皇帝的惯用的口吻问他:“你对我有什么请求吗?”这位玩世不恭的哲人翻了翻白眼,答道:“我请求你走开一点,不要遮住我的阳光。” 这个家喻户晓的小故事,究竟含义何在,恐怕见仁见智,各有不同的看法。我们通常总是觉得那位哲人视尊荣犹敝屣,富贵如浮云,虽然皇帝驾到,殊无异于等闲之辈,不但对他无所希冀,而且亦不必特别地假以颜色。可是约翰逊博士另有一种看法,他认为应该注意的是那阳光,阳光不是皇帝所能赐予的,所以请求他不要把他所不能赐予的夺了去。这个请求不能算奢,却是用意深刻。因此约翰逊博士由“光阴”悟到“时间”,时间也者虽然也极为宝贵,却也是常常被人劫夺的。 “人生不满百”,大致是不错的。当然,老而不死的人,不是没有,不过期颐以上不是一般人所敢想望的,数十寒暑当中,睡眠占去了很大一部分。苏东坡所谓“睡眠去其半”,稍嫌有一点夸张,大约三分之一总是有的。童蒙一段时期,说它是天真未凿也好,说它是昏昧无知也好,反正是浑浑噩噩,不知不觉;及至寿登耄耋,老悖聋瞑,甚至“佳丽当前,未能缱绻”,比死人多一口气,也没有多少生趣可言。掐头去尾,人生所余无几。就是这短暂的一生,时间亦不见得能由我们自己支配。约翰逊博士所抱怨的那些不速之客,动辄登门拜访,不管你正在怎样忙碌,他都觉得宾至如归,这种情形固然令人啼笑皆非,我觉得究竟不能算是怎样严重的“时间之贼”。他只是在我们有限的资本上抽取一点捐税而已。我们的时间之大宗的消耗,怕还是要由我们自己负责。 有人说:“时间即生命。”也有人说:“时间即金钱。”二说均是,因为有人根本认为金钱即生命。不过细想一下,有命斯有财,命之不存,财于何有?有钱不要命者,固然实繁有徒,但是舍财不舍命,仍然是较聪明的办法。所以《淮南子》说:“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我们幼时,谁没有做过“惜阴说”之类的课艺?可是谁又能趁早体会到时间之“难得而易失”?我小的时候,家里请了一位教师,书房桌上有一座钟,我和我姐姐常乘教师不注意的时候把时钟往前拨快半个钟头,以便提早放学,后来被老师觉察了,他用朱笔在窗户纸上的太阳阴影画一痕迹,作为放学的时刻,这才息了逃学的念头。 时光不断在流转,任谁也不能攀住它停留片刻。“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们每天撕一张日历,日历越来越薄,快要撕完的时候便不免矍然以惊,惊的是又临岁晚,假使我们把几十册日历装为合订本,那便象征我们的全部的生命,我们一页一页地往下扯,该是什么样的滋味呢!“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可是你一共能看见几次冬去春来呢? 不可挽住的就让它去吧!问题在,我们所能掌握的尚未逝去的时间,如何去打发它,梁任公先生最恶闻“消遣”二字,只有活得不耐烦的人才忍心去“杀时间”。他认为一个人要做的事太多,时间根本不够用,哪里还有时间可供消遣?不过打发时间的方法,亦人各不同,士各有志。乾隆皇帝下江南,看见运河上舟楫往来,熙熙攘攘顾问左右:“他们都在忙些什吗?”和玮侍卫在侧,脱口而出:“无非名利二字。”这答案相当正确,我们不可以人废言。不过三代以下唯恐其不好名,大概名利二字当中还是利的成分大些。“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时间即金钱之说仍属不诬。诗人华兹华斯有句: 尘世耗用我们的时间太多了,夙兴夜寐, 赚钱挥霍,把我们的精力都浪费掉了。 P5-7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雅舍杂文(修订本)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梁实秋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423647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6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2 |
出版时间 | 2020-06-01 |
首版时间 | 2020-06-01 |
印刷时间 | 2023-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64 |
CIP核字 | 2020046824 |
中图分类号 | I266.1 |
丛书名 | |
印张 | 11.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09 |
宽 | 145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