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和平之殇(抗战胜利后国共和谈纪实)
内容
编辑推荐

  重庆会谈是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希望与中共经由谈判解决政治及军事争端的开始,亦是在谈判过程中,国、共两党领导人唯一一次谈判,国共两党领袖誓言携手共建破碎山河,然而此时,美苏两国为其在华利益,却频频遣将斡旋于国共纷争之中,这使得这些和谈最终破裂狼烟再起。本书引你进入通幽曲径,自去评判!

内容推荐

战后国共和谈伊始,一位记者曾经预言:中国人向来喜欢大团圆的结局,这次和谈也必将“相逢一笑抿怨仇”。然而推杯换盏之后,却应了学人梁漱溟的一句话:“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

本书以真实的史料,公允的立场,平实的语言来抒展国共和谈之内幕。

目录

第一章 诸大国共谋中国战场 /1

顽强的日本军人使罗斯福重视中国军队——莫洛托夫认为中国共产党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共产党——为了蒋介石能对日作战,美国不得不牺牲一位最有才华的将军,宋庆龄为此潸然泪下——赫尔利特使得到了斯大林支持国民政府的允诺

第二章 赫尔利辗转延安与重庆之间 /25

毛泽东看着赫尔利表演的印第安人打仗时刺耳的呐喊,笑得前仰后合——蒋介石给了从延安兴冲冲赶回来的赫尔利一个大窝脖——赫尔利清洗“中国通”,开始扶蒋反共

第三章 蒋介石三请毛泽东 /49

美国政府突然逮捕同情中共的美官员,制造《美亚杂志》间谍案,引起延安方面的震惊——蒋介石玩苏联牌,将美国拖入中国内战中——赫尔利导演。蒋介石鸿门宴三请毛泽东

第四章 国共重庆谈判 /81

赫尔利挽着毛泽东、周恩来。面对记者们说:这可能是全世界最喜欢的镜头——国共两党领袖举杯谈笑,真是相逢一笑抿怨仇——一声“委员长”出自毛泽东之口,蒋介石分外得意——国共两党领袖林间石桌旁叙谈友情

第五章 国共谈判桌上唇枪舌剑 /109

柳亚子对毛泽东说:要驱散山城的雾,恐怕还得你来做太阳——一首《沁园春·雪》词,震动山城朝野,蒋介石密令批判毛泽东的帝王思想——国共谈判代表针锋相对。寸步不让——蒋介石对毛泽东说:“你还是回延安带兵来打我吧!”

第六章 马歇尔调停国共纷争 /145

赫尔利无法执行美国政府相互矛盾的对华政策而愤然辞职——奠洛托夫说:支持蒋介石是苏联的既定方针——五星上将马歇尔来华为国共两党调停

第七章 战火不息军调不止 /215

周恩来称赞马歇尔调处公正,告诉他如有机会毛泽东想去美国休假,而不是去苏联——魏德迈断言调停不会成功,马歇尔怒不可遏——采访调停的记者们对毛泽东和蒋介石哪个厉害更有兴趣——华中、华东、华北成了军调部人员到处打嘴仗的战场

第八章 延安欢迎和平使者 /241

政协会议圆满闭幕,张治中和几个大文豪调侃——校场口上,郭沫若被一拳打落了眼镜——“河北难民还乡请愿团”代表跪在叶剑英面前——《整军方案》签订,蒋介石称是“政府最大之损失”——马歇尔初到延安,为受到的热情欢迎而感动

第九章 是谁点燃了狼烟 /289

东北全面开战——梁漱溟哀叹: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李先念所部中原突围——文化名人为和平捐躯——马歇尔黯然神伤,沮丧回国——国共两党再次互为敌人,何时再度携手合作,历史自会作答

试读章节

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狼烟正在欧亚大陆升腾着。战争的风云宛如高山峻岭中飘游的霭气,变幻莫测,扑朔迷离。

这年春天,从大西洋吹来的和煦的海风温暖了美国总统罗斯福心力交瘁的身子。总统的办公桌上,摆着从欧洲战场刚刚送来的两份战报:咄咄逼人的希特勒军队的攻势已被盟军扼制,并且不止是在欧洲,在大西洋、非洲诸战场,盟军也已由劣势转为优势。胜利的曙光已经在阿尔卑斯山峰微微显露。

罗斯福坐在舒适的软椅上欣然一笑,扳动着桌上放着的精巧的地球仪,自言自语地说:“看来,希特勒寿终正寝的日子已是屈指可数了。”

然而,亚洲战场上,日本军队却困兽犹斗。罗斯福非常清楚这一点,“‘先欧后亚’的方针应该改变,要‘欧亚并重’。必须这样!”他自信地转动了一下地球仪,仿佛也转动了一下脚下的那个地球。

这位美国总统有着坚强刚毅的性格和超人的聪明才智。连续四年蝉联美国总统,这在美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这位轮椅上的战时总统就开始关注亚洲战场的情况,积极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他需要中国顶住日本,牵制尽可能多的日军,以便美国得以集中精力对付德国而无后顾之忧。他给中国提供物资援助,派遣军事人员协助中国军队对日作战。但是,更多的精力还是放在欧洲战场,因为那时希特勒正所向披靡。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5月的白宫,到处弥漫着花草的清香。白宫前的草坪,在阳光下绿得熠熠泛光。一大群快活的鸽子在上面跳跃着,这些可爱的小精灵,根本听不到大西洋彼岸的隆隆炮声。靠近白宫大门的出口处,聚集着一群左顾右盼的记者,他们正等着白宫的主人开完会出来向他们发布新的激动人心的消息。因为有小道消息说,这回罗斯福要腾出手来收拾小日本了。对于遭受珍珠港之辱的美国人民,当然希望能尽快雪此心头之恨。

小道消息有时候也不是空穴来风。现在白宫正在召开的会议,真的是在讨论和制定如何击败日本的方案。参加会议的都是军政界要人。人们很难想象,这个花香鸟语之地,竟然和世界上最残酷的战争联系在一起,竟然决定着成千上万生灵的存亡。

快到中午时,罗斯福在一群器宇轩昂的将军们的簇拥下,笑吟吟地从白宫出来。记者们一阵骚动,操起相机和话筒朝目标冲去。罗斯福极有礼貌地朝蜂拥而来的记者们做了一个潇洒的手势,说:“此次会议,制定了击败日本的方案。”

记者们从来都是喜欢那种口若悬河的被采访者,最不满意的则是被采访者的惜言如金。此时的罗斯福就让记者们失望,难道饥肠辘辘地等到中午,就为了听这一句差不多会前就知道的话?一位急性子的高个记者忍不住问道:“盟军是不是要把重点打击的目标放在日本人身上了?如果是这样,具体实施又将如何进行呢?”

罗斯福哈哈一笑说:“众所周知,希特勒在欧洲战场败局已定,尚能与盟军决一高低的只有日本人。自然日本就成了盟军今后作战中重点攻击目标,这是不言而喻的。至于具体实施方案嘛,我想这是军事秘密,不能奉告。否则,日本人岂不溜之大吉了?”随着总统的话音落下,记者群中爆发出一阵轻松快活的笑声。罗斯福趁机礼貌地挥了挥手,就同恭候他半天的这帮难缠的家伙告别了。失望的记者们只好带着猜测回去尽情地想象和发挥了。

数十年后,一些在场的记者称他们当时算准了,罗斯福的“击败日本方案”,就是在太平洋上进行跳岛作战,再向中国南部海岸逼进,最后进攻日本本土。“无冕之王”许多准确精辟的见解都是发生在事后,有“马后炮之王”的美誉。可以不去考证这些记者们是否真的只是事后诸葛亮,但盟军对日作战的方案真的就是“大平洋跳岛作战”。

当时,日军占据着太平洋上的数百个大小岛屿。如果美军对这些星罗棋布的岛屿逐一攻占、层层推进,不仅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美军的伤亡可能达到天文数字。面对这样的现实,美国太平洋战区司令麦克阿瑟将军和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海军上将制定了“跳岛战术”,即有选择地攻占对美军推进有重要意义的岛屿。对于其他岛屿上的日军,用麦克阿瑟的话来讲,“让葡萄在枝条上自行枯萎”。

P3-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和平之殇(抗战胜利后国共和谈纪实)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彭锦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319453
开本 16开
页数 33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0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66.06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7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4:2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