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狂飙诗人(柯仲平)/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云岭高原的滋养

在祖国的西南边陲,有一片神奇美丽的红土高原,这就是有着“彩云之南”美誉的云岭大地。云南北靠亚洲大陆,南连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中南半岛,与西藏、四川、贵州、广西四省区相连,与缅甸、柬埔寨、越南三国领土接壤。在三迤大地上,高黎贡山、碧罗雪山、哈巴雪山、哀牢山横向南行,乌蒙山纵向东北,纵横交错,拱起红土高原;金沙江一长江、澜沧江一湄公河、怒江一伊洛瓦底江、南盘江一珠江、元江一红河贯穿其中,滋润着云岭大地。同时,这里是我国各民族南北迁徙的走廊、各民族的生息繁衍之地。这里生活的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有集中展现民族风情的民族节日:彝族的火把节、傈僳族的阔时节、苗族的花山节、傣族的泼水节、瑶族的盘王节、景颇族的目瑙纵歌等众多的民族节日。

这里是东方人类的发祥地之一。早在170万年前,元谋猿人就在这块充满神奇色彩的土地上生活。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人类创造远古文明的辉煌。夏商周时期,这里属于中国九州之一的梁州。战国时期,这里出现神秘的古滇王国。秦汉时期,设置郡县,进行直接统治。汉朝继续秦王朝开发边疆地区的政策,使云南成为中央王朝统一管理的行政区域。唐中代出现南诏政权,宋时这里又建立大理国。元代在云南设置行中书省,“云南”从此成为中国省级行政区域,历经明清两代和民国时期,一直延续到现在。在战国时代的开端,再历经汉唐时期,到元明清,古滇文化与中原文化、外来文化相互激荡、交流与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滇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云岭高原的滋养下,广阔的三迤大地孕育出无数的英雄豪杰、文人雅士。这里有庄踽入滇和开发边地的历史往事,有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千古故事,还有南诏十二王和大理国国主;这里有赛典赤·瞻思丁抚治云南的伟大业绩,还是七下西洋的航海家郑和的家乡;这里是两次出任内阁首辅杨一清的故土,还有著名理学家李贽的身影;这里走出人民音乐家聂耳、大众哲学家艾思奇、党和国家领导人楚图南……正是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红土地上,孕育出云南现代文化四名人之一——狂飙诗人、著名文艺活动家柯仲平先生。

出生的时代背景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2年1月25日)农历腊月十五日,柯仲平出生于云南省广南县城小南街一个中等境况的家庭。广南县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的交界处,位于云南东南部,紧邻广西,今属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在广南实行土司和流官并存制,朝廷官员到任,加快对广南的开发和治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明显加快。自晚清到民国初年,设置广南府使得这里商贾往来、市场繁荣、人丁兴旺。特别是改土归流的变革更是吸引很多原籍少地无地或生产生活无着的汉族移民源源而来,或殖垦,或用工,或做小买卖。内地汉族不断涌人广南,传人先进的文化、技术和铁器,促进广南农业、商业、手工业、文化教育的发展,遂使广南成为滇东南的富庶之地。

柯仲平出生时,中国已在内忧外患中陷人亡国灭种的边缘。在他出生之前,法国侵略者利用勘定中越边界之机,耍尽花招,巧取豪夺,将越南边界线向中国境内推移,力图更多地侵占中国边疆的领土。当时广南府南部边境与越南交界,广南府西南边境的三蓬(上蓬、中蓬、下蓬)被邻近的越南保乐州土司侵占。法国占领越南后,声称三蓬属于越南领土而出兵占领,当地壮族、苗族与汉族等各族人民自发行动起来,抵抗法国占领军。可惜昏庸腐败的清朝官吏、广南府知府兴禄等人屈服于法国侵略者的强大压力,压制各族人民的抵制和反抗。

P2-4

目录

◆童年时代

云岭高原的滋养

出生的时代背景

早年所受的教育

◆昆明求学

昆明的学生生活

崭露创作才华

◆参与革命运动

北京的生活

与鲁迅先生交往

参与“创造社”活动

参与“狂飙社”活动

◆延安时期

战歌社

边区民众剧团

延安的创作和生活

编选“中国人民文艺丛书”

◆新中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的欢欣

长诗《刘志丹》的创作

回到西北

访问苏联、波兰

◆朗诵诗和街头诗

朗诵诗

街头诗

◆抒情和叙事长诗

抒情长诗代表作:《海夜歌声》

叙事长诗杰作:《边区自卫军》和《平汉路工人破坏大队》

叙事长诗:《浪中人》

◆长篇诗剧和歌剧

长篇诗剧:《风火山》

长篇歌剧:《无敌民兵》

长篇歌剧:《模范城壕村》

◆文论和相关论争

最早的文艺论著:《革命与艺术》

民族形式问题论争

◆诗人长逝

◆参考文献

序言

丛书编委会

历史长河浩浩荡荡!中华文明自滥觞至汇聚千流,涵纳万水,奔腾迭起,云蒸霞蔚,延五千年之长史,至今生机勃然,是迄今世界上唯一保持完整且衍传有序、光耀于人类的伟大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云南,是祖国西南神奇、美丽、富饶的宝地,是中华文明中极具特质和创造潜力的丰美之乡。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瑰宝。长期以来,云南大地上,各民族和睦与共,相濡相生,共同创造了色彩瑰丽、形态多元、底蕴厚重、影响深远的历史文化,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精神遗产。人,是历史的镜子,是历史最生动的环节,人民是历史的主人和创造主体。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一个个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产生过一些不同的影响。“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就是这样一丛历史的记录,一百位历史名人,虽未必尽能概全,各位历史人物的代表性也不尽相同,但都是“追梦人”,是振兴民族伟大理想的传薪人、探索者和实践家。

在这些代表人物中,无论是拓土开疆的将帅勇者,还是蹈海酬志的大国使节;无论是志于传播文明的鸿儒巨擘、先哲贤士,还是为民族独立解放而高歌猛进、慷慨捐躯的群雄英杰,都贯注了这一重要精神。正是以他们为代表的云南各族人民创造并抒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史章,熔铸了坚韧不拔、奋为人先、包容博大、敢于担当的精神品质,才使云南在中华文明的长史中闪耀着特有的光辉。尤在近代中国,在辛亥护国风云中,在反对外辱保卫祖国边疆维护民族尊严、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中,云南站在历史前台,以中华群雄的不屈身影演出了一幕幕豪迈悲壮的历史大戏,也更涌现了一批足以彪炳史册、光照后人的杰出人物。这一切,给予中国历史进程深远的影响。

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谱写富民强滇中国梦的云南篇章,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重要条件,这就需要接续这一光荣而伟大的精神传统,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超越。云南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大力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聚合更强大的精神动力,为推动我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凝心聚力。为此,我们组织省内外专家学者编写出版了“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这对加强我省各族人民,尤其是青年一代对历史的了解、认同,爱国爱乡爱民并甘于奉献,对提升优秀精神品质,形成团结奋斗的共同的思想基础,坚定推进富民强滇的信心和决心,显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切实的助力。  一百位历史人物,所处历史时期并不相同,其历史作用也有差异,甚至就个人的全面历史评断方面也难以等量趋同。但我们以为这些留存史迹的人物,所以传扬至今,为后世崇奉,均有他们共同的历史向度和价值取向,我们学习这些历史人物,至少应当着重于以下几个大的方面,即:“守大德、重大义、集大成、有大度、达大观。”

守大德,即恪守道德规范。“德者,本也。”(《礼记·大学》)“大德”既是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中国文化中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及标准。古语“行德则兴,背德则崩”,不仅是资政经验,也是个人修习完善的根基。所谓“厚德载物”,直观的理解,就是如果德行浅薄,是不能兴物成事,更不能造就伟大功业的。云南历史文化名人,大多以德立身,大节不移,并对此恪守坚定,一以贯之;始终保持正确信念和理想,并为之奋斗到底。这是我们首先要学习尊崇的。

重大义,即以国家民族利益的需要为个人行为取舍的标准。有大义,才有大爱。这些先贤无不爱云南爱乡土,以兴业乡梓、造福一方为己任。尤在国家民族命运攸关、生死存亡的关头,这些令人崇敬的先辈,大义擎天,逢难不避,敢于担当,责无旁贷,勇往直前,不惧牺牲。一个心存天下大公的人总会在不经意的一瞬决定大义的选择,这是社会进步的希望所在,更何况实现中华复兴的伟大梦想,还有很多异常艰危的事业在等待我们去克难攻坚。所以,举凡大义、为民为国、全身而进的精神是我们应当效法崇尚的。

集大成,“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这些历史人物留下的足迹,予人深刻启迪。他们无论是出将人相,还是布衣一袭,均勤学不辍,求索不止,在追求真理和知识的道路上刻苦务实,义无反顾,永无终期,故能成大器,胜大任,不辱使命。今天,世界进入知识信息时代,软硬实力决定一个国家能否赢得发展机遇,乃至自立于强国之列的地位。其紧迫性不亚于先辈梦想中国富强的百年期许。但今天所谓“集大成”,是更高更大更具有生存挑战性和发展战略性的,是集世界之“大成”,集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制度建设、社会发展等一切领域“总成”,玉成中国梦的空前伟大的事业。所以,先人刻苦自律、博学精进的学习精神我们应当秉持继承。

有大度,即要有开放包容的胸怀。云南历史文化名人的一个共通品质,也是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即使身处僻远,总能破除狭隘与陋见,以宏大度量,兼容并包,接纳先进,吸收优异,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聚合一切可以聚合的资源,总成一股创造历史的宏大动力,来完成伟大的事业。哪怕是割股舍己,也在所不惜。今天,云南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保持开放包容的胸怀尤其重要。所以,先辈“天下云南”的大度我们应当弘扬光大。

达大观,即要眼观天下,达察全局,与时俱进,审时知变,敢为人先。推动云南社会历史进步的代表人物,无不目光远大,胸怀全局,对世界潮流、时代嬗变,都能审视洞悉,并欣然顺应规律,故能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做出正确选择,成就改天换地的一番伟业。古语有“小智自私”“达人大观”,是将为个人谋私的小智谋与担当天下兴亡的大智慧尖锐对比而言的。否则,“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个为民为国而应用心智的人,必然有达观天下的心怀,也由此激发潜能、超迈寻常,而使人生境界也更加美好而宏丽。遍观世界文明史,许多影响人类进步的伟大创新,正是以此为动力和起点的。今天,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的日益强大,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拓了无限广阔的道路,也为个人实现自身价值创造着更加富实的前景。所以,先辈们达观天下的精神我们应当引为楷模。

我们对志向高远、仰观天下、俯察民情、甘为路石、慨当以慷、求真务实的历史名人,心存景仰,并愿与千千万万的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一道学习弘扬。

组织编撰“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编撰出版人员都做出了艰苦的努力,但由于众手修书,书稿层次不一,成书体例难以做到完全一致,对存在的不足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我们将虚心接受,并在修订再版时一并吸纳修改完善。

内容推荐

作为20世纪中国著名诗人、戏剧家,云南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柯仲平。他是具有特殊意义的政治抒情歌者,创作充满着对革命现实的深情思考。他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的诗歌《边区自卫军》《平汉路工人破坏大队》和歌剧《无敌民兵》《模范城壕村》等,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在众多的作品中,他的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尝试各种体式和结构进行创造,为中国现代诗歌增添艺术光彩。他在继承和发扬中国诗歌优秀传统的实践中,走出中国诗歌革命化、大众化、民族化的道路,被毛泽东誉为“既是大众性的,又是文艺性的,体现中国气魄和中国作风”。这本由杨绍军著的《狂飙诗人(柯仲平)/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是柯仲平的传记作品。

编辑推荐

杨绍军著的《狂飙诗人(柯仲平)/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记录的是柯仲平的生平事记。柯仲平(1902—1964)诗人,原名维翰。云南广南人。1924年在北平法政大学学习。1935年东渡日本,抗战爆发后回国。1937年到延安,任陕甘宁边区文协主任。建国后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作协主席、西北文联主席等职。主要作品有诗集《海夜歌声》、《边区自卫军》、《平汉路工人破坏大队》、《从延安到北京》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狂飙诗人(柯仲平)/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绍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2142619
开本 32开
页数 1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12
CIP核字 2016008034
中图分类号 K825.6=72
丛书名
印张 5.625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210
141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5: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