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陈漱渝藏学术书信选(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陈漱渝藏学术书信选》精选了学者陈漱渝先生珍藏的他与戈宝权、胡愈之、李霁野、茅盾、聂绀弩、钱锺书、沈从文、唐弢、萧军、周海婴等89位第一代鲁迅研究学人、历史事件亲历者、现当代文坛名家、鲁迅亲朋的289封书信。两代学人鱼雁音书,不厌求详地爬梳考证现当代文学史和鲁迅研究领域的诸多学术问题,其中不少史料成为撰写1981年版和2005年版《鲁迅全集》注释的重要依据,反映出鲁迅学的科学体系日趋成熟的历史过程。书信字里行间流淌出学人治学著文、待人接物的种种细节,令人动容。这批书信的面世,为我们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学术研究资料,又不失为读懂鲁迅与那个时代的另一个入口。 目录 前言:“云中谁寄锦书来” 001 C 陈昊苏(1942— ) 001 陈梦韶(1903—1984) 007 陈辛仁(1915—2005) 010 陈学昭(1906—1991) 011 陈 沂(1912—2002) 012 陈 涌(1919—2015) 018 程中原(1938—2022) 021 D 丁景唐(1920—2017) 023 F 冯乃超(1901—1983) 026 G 高 曙(1921—2001) 027 高淑萍(1947— ) 028 戈宝权(1913—2000) 032 顾明远(1929— ) 057 H 胡 风(1902—1985) 059 胡今虚(1915—2003) 061 胡愈之(1896—1986) 075 黄药眠(1903—1987) 081 J 贾植芳(1915—2008) 082 江 丰(1910—1982) 083 江绍原(1898—1983) 084 姜德明(1929—2023) 085 蒋锡金(1915—2003) 086 K 孔敏中(1899—1984) 095 L 李何林(1904—1988) 096 李霁野(1904—1997) 102 李桑牧(1928—2009) 168 力 群(1912—2012) 171 林 辰(1912—2003) 174 林 林(1910—2011) 192 凌 山(1916—2012) 196 刘和理(1909— ?) 197 刘进中(1905— ?) 203 刘亚雄(1901—1988) 206 刘尊棋(1911—1993) 208 楼适夷(1905—2001) 209 陆晶清(1907—1993) 211 陆耀东(1930—2010) 216 罗宗强(1931—2020) 218 M 马蹄疾(1936—1996) 219 茅 盾(1896—1981) 222 毛注青(1919—1984) 225 梅 志(1914—2004) 229 穆 欣(1920—2010) 230 N 聂绀弩(1903—1986) 232 牛 汀(1922—2013) 233 Q 钱秉雄(1907— ?) 235 钱谷融(1919—2017) 236 钱锺书(1910—1998) 242 R 任白戈(1906—1986) 244 S 邵燕祥(1933—2020) 248 沈从文(1902—1988) 251 沈 谱(1917—2013) 254 孙席珍(1906—1984) 257 T 谭正璧(1901—1991) 264 唐 弢(1913—1992) 266 W 王宝良(1908—1992) 296 王定南(1910—1989) 297 王士菁(1918—2016) 299 王仰晨(1921—2005) 307 王映霞(1908—2000) 309 魏建功(1901—1980) 317 吴全衡(1918—2001) 332 X 夏 衍(1900—1995) 333 萧 军(1907—1988) 334 萧 乾(1910—1999) 337 萧 三(1896—1983) 342 许慈文(1929—2020) 349 许 杰(1901—1993) 353 徐懋庸(1911—1977) 354 许钦文(1897—1984) 359 Y 杨霁云(1910—1996) 364 杨小佛(1918—2022) 367 于 伶(1907—1997) 374 俞 藻(1914—2007) 376 袁良骏(1936—2016) 379 Z 张静淑(1902—1978) 383 张 望(1916—1992) 402 张友松(1903—1995) 404 章廷谦(1901—1981) 405 赵景深(1902—1985) 412 钟惦棐(1919—1987) 413 周海婴(1929—2011) 414 朱微明(1915—1996) 421 朱 正(1931— ) 423 编后赘语 435 序言 1. 这是一部名人书信集,也是一部学术答问集, 兼具史料价值和文化价值,不仅是鲁迅与文学研究领域 的一手资料,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化发展的侧影。 2. 当代鲁迅研究领军人物、82岁高龄仍然活跃的 鲁迅研究学者陈漱渝私人珍藏书信首次面世,其中的不 少史料成为撰写1981年版和2005年版《鲁迅全集》注释 的重要依据。 3. 抢救活资料:历时两年,从大量断简残章中扫 描、整理、识别、录入、编排,选出289封书信,这些 书信有内容、有温度,令人动容。 4. 陈涌、陈学昭、戈宝权、李何林、李霁野、唐 弢、魏建功、张静淑、周海婴等89位最熟悉鲁迅的人, 289封信件鱼雁音书,讲述“鲁迅”与“那个时代”。 5. 这些书信见证了两代学者之间学术、学人精神 的积淀与传承,反映出鲁迅学的科学体系日趋成熟的历 史过程,还原了一代学人孜孜不断的求学精神与光辉的 学人风貌,而其私人性又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写信人可敬 可爱的一面。 6. 可以作为治学的借鉴。“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师以质疑,友以析疑。”从这些学者名流的来信中, 不仅让人增长学识,更能学到许多做人、做学问的道理 与方法。 7. 这些吉光片羽、弥足珍贵的鲁研界学人、历史 事件亲历者、鲁迅亲朋撰写的书信,为我们提供了读懂 鲁迅与那个时代的另一个入口。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陈漱渝藏学术书信选(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陈漱渝 |
绘者 | |
出版社 | 文化发展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423935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37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49 |
出版时间 | 2023-07-01 |
首版时间 | 2023-07-01 |
印刷时间 | 2023-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88 |
CIP核字 | 2023080141 |
中图分类号 | I267.5 |
丛书名 | |
印张 | 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整理:孙旭宏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