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曹禺全集(共11册)(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曹禺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地位与鲁迅等名家比肩,被列入“鲁郭茅巴老曹”六大家之一。一直以来,没有一套编校水平与其地位相匹配的全集出版。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联合高校重量级学者团队,历时六年,打造一套传世《曹禺全集》。共十一卷:一到七卷收录了曹禺创作、翻译的剧本二十种,部分剧本收录了改动极大的不同版本作为附录,更多的版本差别以注释形式体现;第八九十卷收录了目前为止可以找到的所有曹禺创作的小说、诗歌、文章,文章按照编年顺序排列,部分内容未公开发表过;第十一卷收录了目前发现的曹禺日记和书信,书信部分有来自中国现代文学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部分馆藏,未公开发表过,部分家书由家属整理提供,亦属首度公开。全集除正文外,附有详细的版本说明、题注、校注,文章部分有索引,每卷有精心搜集复原的历史图片,共三百余张。 作者简介 曹禺,1910年9月24日出生于天津。出生三天后母亲病逝。曹禺原名万家宝,字小石,小名添甲,曹禺笔名的来源是因为本姓“万”,繁体万字为草字头下一个禺。于是他将万字上下拆为“草禺”,又因“草”不像个姓,故取谐音字个“曹”,两者组合而得曹禺。 1922年秋,曹禺考入南开中学为二年级插班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各种戏剧活动,且加入南开新剧团。1929年,由南开大学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二年级,在清华潜心钻研戏剧。1936年6月,与鲁迅、巴金等77人共同签署《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1946年,受美国国务院邀请与老舍一同赴美讲学。1949年由香港乘船到烟台解放区。1951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宣告成立,任院长一职。 自1933年开始创作《雷雨》至1996年病逝期间,创作了《日出》《原野》《北京人》《蜕变》等作品,这些剧作不仅成为中国话剧的经典之作,也是世界剧坛的财富。他的戏剧把中国话剧的现实主义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的成熟。 1996年12月13日,因长期疾病,曹禺在北京医院辞世。 目录 《曹禺全集.1》 版本叙录 雷雨 序 序幕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尾声 附录本一:雷雨(1951开明版)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附录本二:雷雨(1954人文版)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 《曹禺全集.2》 《曹禺全集.3》 《曹禺全集.4》 《曹禺全集.5》 《曹禺全集.6》 《曹禺全集.7》 《曹禺全集.8》 《曹禺全集.9》 《曹禺全集.10》 《曹禺全集.11》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曹禺全集(共11册)(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曹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022280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7321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3-06-01 |
首版时间 | 2023-06-01 |
印刷时间 | 2023-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177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16.2 |
丛书名 | |
印张 | 46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2 |
宽 | 338 |
高 | 25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