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无所不包,笑话,作为一种特殊的民间文学形式,在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占有值得重视的地位,体现出赢得千百年赞赏的文化幽默和语言艺术,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古代笑话很多以幽默生动的语言巧妙进行政治批判的方式,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推崇公正和倚重智慧的主流,也可以给今人以有益的启迪。
《最畅销中外名著名家导读本:中国古代笑话故事(全彩青少版)》借助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官府与塾师、庸医、书生、道学先生、不守教规的僧道、吝啬者、惧内者、说大话者、愚昧者等等角色人物,讽喻了当时的种种事态与社会弊端,同时亦从对比的角度赞扬了各阶层人士的聪明与智慧。
笑话就是带有喜剧冲突或喜剧色彩、能引入发笑的故事或谈话,其最显著的特点便是“笑”。它的主要功能是揭露生活中的乖谬现象,借以达到嘲讽和娱乐的目的,这种目的可能是嘲笑某种错误思想、讽刺某种愚蠢行为,也可能是否定某类人的虚伪品格、揭露某类人的丑恶本质,总而言之,笑话起到了寓教于乐、警醒世人的作用。
笑话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古代的诸多书籍中,在《孟子》《韩非子》《庄子》《吕氏春秋》《战国策》《晏子春秋》中均可见一斑,如众所周知的“五十步笑百步”“拔苗助长”“守株待兔”“狐假虎威”等。中国最早的笑话专集是《隋书·经籍志》中记载的《笑林》三卷,隋唐以后至清代,各类笑话版本已多达数百种。这本《中国古代笑话故事》即从《笑林》《启颜录》《嘻谈录》《笑林广记》《笑得好》《俏皮话》等古书中精选出500多则笑话,经过重新编译和改写,并将全部作品标明出处,呈现给广大青少年朋友。
《最畅销中外名著名家导读本:中国古代笑话故事(全彩青少版)》通过嘲讽、幽默、影射、夸张等写作手法,借助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官府与塾师、庸医、书生、道学先生、不守教规的僧道、吝啬者、惧内者、说大话者、愚昧者等等角色人物,讽喻了当时的种种事态与社会弊端,同时亦从对比的角度赞扬了各阶层人士的聪明与智慧。《最畅销中外名著名家导读本:中国古代笑话故事(全彩青少版)》兼顾思想性、趣味性与可读性,选取其中思想健康、笑料典型、诙谐讽刺且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读来发人深省又耐人寻味,对青少年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强幽默感、培养综合素质等方面大有裨益,可以视作青少年课外读物中的首选读本。
摆阔气
有一位读书人,家境贫寒,平时总是喜欢在大家面前装出十分阔气的样子,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别人说他家里穷。
有天夜里,有个小偷溜进了他的家,却发现家中空空如也,连米缸里的老鼠都饿死了,什么也没偷到,便骂着要走。这位读书人立马从床头摸出几个铜钱追上去送给了小偷,接着嘱咐说:“您大驾光临,我虽然没有什么孝敬您的,但是在别人面前,您还是多替我美言几句吧。”
——明·浮白斋主人《笑林》
半夜雨归
周明夜晚出门,遇到倾盆大雨,便向朋友借了把伞回来。走到半路,他看见屋檐下黑乎乎地站着一个人,周明经过他身边的时候,他就奔过来与其合伞同行。
两个人走了很长一段路,那个人始终一言不发。周明起了疑心,怀疑自己遇见了鬼,就试探着用脚一次次去撩扫对方的腿,可是好几次都没撩到。周明越发相信自己的怀疑,心里变得害怕起来。
他们走到一座桥上,周明突然发力,把对方推到桥下,然后飞快地逃跑。跑了不远,就遇到一个卖米糕的老人,周明大喊道:“救命啊,老人家!我刚才遇见鬼了!”老人不相信,周明就将详细经过告诉了老人。
没过多大一会儿,一个浑身湿透的人也奔了过来,大喊道:“有鬼有鬼啊!救命啊!”同时也将自己遇到鬼的事告诉了老人。老人哈哈大笑,对两人说道:“你们还是好好儿看看对方,别再疑神疑鬼的了!”
——清·何自然《续笑林》
北冷南热
一个南方人和一个北方人都是出了名的吹牛大王,两人彼此仰慕,希望可以见面交流一番,因此不约而同地前去拜访,正好在半路碰见了。
两人先谈起天气的冷热。南方人问:“听说你们那里非常寒冷,究竟冷到什么程度呢?”北方人吹嘘道:“我们那里冷起来,连撒的尿都会瞬间变成冰柱,所以要随身带根棒子,边撒边敲,不然尿不出来。冬天要是在浴池里洗澡,就会把人冻在浴池里。”
南方人不信,追问道:“既然会冻冰,那澡堂的主人在哪里呢?”北方人就文绉绉地说道:“未见浴堂东道主,只见盆中有冰人。”南方人半信半疑,北方人就反问:“听说你们那里特别炎热,热到什么程度呢?”南方人就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我们那里要是热起来,鸡蛋拍在墙上顿时就会煎熟。夏天要是有人在大街上赶猪,没走多远就会变成烤猪。”
北方人十分惊奇地问:“猪都被烤了,那赶猪的人呢?”南方人得意地做诗道:“彼猪尚且成烤猪,其人早已成灰烬。”
——清·小石道人《嘻谈录》
本钱已还
甲向乙借钱,讲好利息是二分,并指定了还钱的期限。谁知甲借了钱躲起来不露面,乙屡次上门催债都无用,无奈之下只好写信责令甲还钱。甲便先还了十几块,过了几个月,又还了千元,反复循环地拖了一年多才还清了本钱,利息却一分不还,并且有理有据地说:“借你的本钱我丝毫不差,沾光的只不过是一点儿利息罢了。”
乙十分恼火,就向甲借了一件昂贵的宁绸长袍,然后像甲一样躲起来。过了几个月,还了一尺宁绸,并写信说:“先还你一只袖子。”再过几个月,又还了三尺宁绸,写信道:“这次还你衣襟。”一直拖了两年才把一件袍子的布料还清。最后,乙对甲说:“我借你的衣服,分寸不少,全都还清了,沾光的只不过是裁缝的手工钱罢了。”
——清·吴趼人《俏皮话》
P14-16
人们常说,“笑一笑,十年少。”这应该是对笑话这种特殊文学形式的一种最好的总结了。愉悦身心,自不待言,而从医学和养生的角度看,确实是有着被科学证明了的价值。我们甚至可以设想一下,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笑话,将会是什么样子的。至少,我们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许多许多的笑声,都是由笑话引爆的。
人们的生活产生了笑话,笑话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这是不争的事实。想想看,一场丰盛的晚宴,高朋满座,如果没有人说几个笑话助兴,那么不能不说这场晚宴是充满缺憾的。我们的日常所见,朋友们在一起,总是要说几个笑话的,或是流传的,或是正在流行的,或者是某某人做了什么蠢事,等等。这几乎成了我们生活的一种时尚。
孩子们读笑话,在我看来意义是和大人完全不同的。因为学习多多少少都是有枯燥之感的,而且现代的孩子们的学习压力都很大,所以如果读些笑话,那么完全可以达到调节身心的效果。况且还不占用很多时间,因为笑话有时候比寓言还要短小。但我更看重的是,孩子们幽默感的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培养。一个充满风趣和幽默感的人,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很阳光的人。
如果没有笑话,小品、喜剧,恐怕不可能产生。而一切具有幽默感的文学艺术,差不多就是放大了的笑话。
安武林
这是一套适合青少年朋友阅读的中外名著。丛书立足原著,忠实原著,比原著更具有平易性与亲和力,其文学色彩与阅读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是一套让广大青少年朋友能真正接触文学、接触经典的好书。四位名家的联袂导读,让读者更深入了解原著写作背景与特点;其中的插图也是本丛书一大亮点,把名著的精髓深深融入于现代画风,相得益彰。
——曹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