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欧美文学的讽喻传统
内容
内容推荐
“讽喻”是欧美文学史上最具原创性、整体性和延续性的核心概念之一,至今仍广泛运用于文学创作与研究。讽喻传统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彰显着欧美文学的文化底蕴、艺术创新和语言特征。
本书系统考察讽喻传统的孕育与起源、发展与兴盛衰落与复兴,细读《伊利亚特》《奥德赛》《神曲》《鲁滨孙飘流记》《红字》《序曲》《都柏林人》《拍卖第四十九批》等16部经典作品,阐释斐洛、奥古斯丁、柯勒律治、本雅明、保罗·德曼、詹姆逊等13位理论家、批评家的讽喻理论命题,将讽喻传统的理论演进与艺术表现融为一体,从讽喻传统这一独特视角对欧美文学进行整体阐释。
作者简介
刘林,文学博士,山东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长期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欧美文学。在《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评论》《文史哲》《新华文摘》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已出版《西方现代诗学与现代性》《文本中的幽灵——欧美文学经典短篇作品细读》《基督教文化视野中的欧美文学》《20世纪欧美文学热点问题》等;曾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等奖项。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古典讽喻
第一节 “荷马史诗”:讽喻的古典起源
第二节 忒根尼斯:讽喻的“发明”
第三节 柏拉图:“洞穴讽喻”
第四节 维吉尔与普鲁塔克:罗马文学中的讽喻
第二章 《圣经》讽喻
第一节 斐洛:《旧约》解读
第二节 保罗:“基督教讽喻来自圣保罗”
第三节 奥利金:《圣经》的精神义
第四节 奥古斯丁:“上帝也用事物来讽喻”
第三章 从“神学家的讽喻”到“诗人的讽喻”
第一节 《圣经》四重寓意:“从历史中看出讽喻”
第二节 诗人的讽喻:“藏在美丽的虚构之后的真理”
第三节 《坎特伯雷故事》:“另一种旅程”
第四章 小说是“讽喻的历史”
第一节 《天路历程》:“突然跌入讽喻”
第二节 丹尼尔·笛福:小说“尽管是讽喻的,也是历史的”
第三节 鲁滨孙·克鲁索:荒岛上的新亚当
第五章 讽喻与象征的优劣之争
第一节 柯勒律治:“象征优于讽喻”
第二节 华兹华斯:诗歌与讽喻
第三节 霍桑:“对讽喻形式的酷爱”
第六章 “为讽喻恢复名誉”
第一节 詹姆斯·乔伊斯:“现代主义讽喻”
第二节 沃尔特·本雅明:“讽喻是现代人的盔甲”
第三节 “红色三十年代”小说:“激进的政治讽喻”
第七章 “讽喻的当代复兴”
第一节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讽喻现实主义”
第二节 弗兰纳里·奥康纳的《好人难寻》:“超越规整的讽喻”
第三节 保罗·德曼:“讽喻构成文学洞见的真正深度”
第四节 托马斯·品钦的《拍卖第四十九批》:“词语的黑暗脸庞”
第八章 欧美讽喻传统与世界文学
第一节 “第三世界文本是民族讽喻”及其论争
第二节 库切的《等待野蛮人》;“万物皆为讽喻”
第三节 勒克莱齐奥的《沙漠》;民族历史的讽喻
附录 大事记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首先,它(传统)包括
历史意识。……这种历史意
识包括一种感觉,即不仅感
觉到过去的过去性,而且也
感觉到它的现在性。这种历
史意识迫使一个人写作时不
仅对他自己一代了若指掌,
而且感觉到从荷马开始的全
部欧洲文学,以及在这个大
范围内他自己国家的全部文
学,构成一个同时存在的整
体,组成一个同时存在的体
系。
——托·斯·艾略特:《传
统与个人才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欧美文学的讽喻传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2718347
开本 16开
页数 5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09
出版时间 2023-07-01
首版时间 2023-07-01
印刷时间 202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732
CIP核字 2023071517
中图分类号 I106
丛书名
印张 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1
151
3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3: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