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华为逻辑(精)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从任正非的创业故事和商业理念入手,全面展示了华为在三十多年见经历的的管理变革与创新,同时对其管理中的全面职业化管理、变革三阶段、内控管理、制度化管理、组织架构、企业家精神等成功之处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解读。本书注重实操性,华为的企业管理方法和经营故事,直击管理的痛点,为全球企业管理者、商务人士提供了极具借鉴意义的指南与参考,是一本激活组织、解放管理者的经典之作!
作者简介
路云
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组织战略、运营管理咨询师,管理顾问。曾为国内多家知名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同时在多家企业管理研究机构担任顾问。多年来一直从事企业管理研究,并深入实地对生产制造企业进行专门的管理调研,对中国本土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有着多年研究经验。华为作为中国优秀的企业之一,一直是其重点关注的对象。
目录
一 是飞蛾扑火,还是浴火重生?
在刀尖上跳舞
一把手的“焦虑症”
失败这一天终会到来
烧不死的鸟才是凤凰
延伸阅读:不懂战略退却的人,就不会战略进攻
二 生于忧患
走出军队,走出国企,走进社会
创业只是“走投无路”的选择
生存是第一要务
要有现钱在手上
没有成功,只有成长
唱反调的“蓝军参谋部”和“心声社区”
延伸阅读:极端困难的外部条件,会把我们逼向世界第一
三 人才是最好的火炬手
人员流动,开创崭新局面
没犯过错的干部未必是好干部
没有人才增值就不会有资本增值
“高薪”打响人才争夺战
不用“终身契约”绑定人才
企业要培养适合自己的员工
延伸阅读:改革,就是必须用自身的风险
去换取无穷的战斗力
四 众人拾柴火焰高
从“狼性”到“人性”
拉来强者当“靠山”
真英雄是合作的英雄
大家信服的干部才是好干部
ESOP上马,公司人人有份
延伸阅读:任正非在干部管理研讨会上的讲话
五 通向灯塔的路,就在脚下
机遇等不得重重审查
不奋斗就没有出路
干部要敢于做主
均衡发展,破除“短板效应”
技术自立是唯一出路
延伸阅读:战场是最好的阅兵场
六 理念,是每个人的心中的灯塔
让“精神”统领“文化”
最宝贵的资源在头脑中
知识的信徒,命运的逆转
“灰度”哲学开创管理新思维
一个企业,一个王国
延伸阅读:万里长江水奔腾向海洋
七 需求指引着企业的前路
企业生存下来的唯一理由是客户
先实现客户的梦想
24℃服务理念
像经营产品一样经营客户关系
延伸阅读:任正非在全球合同场景师大会上的讲话
八 东南西北,全都要亮
探路海外市场
坚守俄罗斯
征服非洲与中东市场
突破亚欧分界
与美国的“恩怨纠葛”
延伸阅读:坚持多路径、多梯次、多场景化的研发路线
攻上“上甘岭”,实现5G战略领先
九 竞争的制高点
防守就是失败
舍得打炮弹
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
给盟友分蛋糕
延伸阅读:敞开胸怀,解放思想,敢于吸收全世界最优秀人才
附录 任正非讲话精选
寂寞英雄是伟大的英雄
任正非在第四届持股员工代表会的讲话
我们要和时间赛跑
全面提升软件工程能力与实践,打造可信的高质量产品
江山代有才人出
在自我批判中进步
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
序言
我们公司为什么要搞基
础研究?因为信息技术的发
展速度太快了,传统的产学
研模式,赶不上市场需求的
发展速度。因此我们自己也
进行了一些基础理论的研究
,大多数是在应用理论的范
畴,只有少量的走在世界前
面去了。大学老师的研究是
为理想而奋斗,目标长远,
他们研究的是纯理论,是要
素研究。有如土耳其阿里坎
教授的一篇数学论文,十年
后变成5G的熊熊大火;也
如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科
学家彼得·乌菲姆采夫发表
的一篇钻石切面可以散射无
线电波的论文,二十年后美
国造出了隐身的F22;20世
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吴仲华
教授的三元流动理论对喷气
式发动机的等熵切面计算法
,奠基了今天的航空发动机
产业;又例如现代化学的分
子科学进步,人类合成材料
可能由计算机进行分子编辑
来完成,这也是一个天翻地
覆的技术变化……高校的明
灯照耀着产业,大学老师的
纯研究,看得远、钻得深;
我们的研究实用度强,我们
之间的合作,你们给我们带
来方向,照亮了我们。我们
的基础研究是围绕商业目的
的,比较贴近近期的实用化
,我们给你们带来客户需求
,以及行业所面临的世界级
难题,知道这个方程的价值
与应用。相互都是有益的。
合作使我们早一些知晓世界
的发展动向,就缩短了商品
化的时间,我们能超前世界
,就会获得更好的机会。
我们与大学的合作是无
私的,我们在全世界遵循美
国的拜杜法案的精神,基础
研究的合作成果归学校。你
们的成果可以像灯塔,既照
亮我们,也可以照亮别人,
是有利于我们、有益于学校
、有益于社会的。
企业与高校的合作要松
耦合,不能强耦合。高校的
目的是为理想而奋斗,为好
奇而奋斗;企业是现实主义
的,有商业“铜臭”的,强耦
合是不会成功的。强耦合互
相制约,影响各自的进步。
强耦合你拖着我,我拽着你
,你走不到那一步,我也走
不到另一步。因此,必须解
耦,以松散的合作方式。
灯塔的作用是明显的,
人类社会在自然科学上任何
一点发现和技术发明都会逐
步传播到世界,引起那儿的
变化的。古希腊、中国的春
秋时代,都曾出现过灿烂的
思想文明,点燃了人类哲学
、文化、创造之火,推动了
思想解放。但中间又熄灭了
一段时间。一千年前,欧洲
还是中世纪的黑暗;后来几
百年的文艺复兴重新燃起欧
洲文明之火,也不仅仅是火
车、轮船、蒸汽机,也不仅
仅是欧拉公式、拉格朗日方
程、傅里叶变换,也不仅仅
是莎士比亚、黑格尔、马克
思,它们像灯塔一样照亮了
整个世界。叶卡捷琳娜引进
了欧洲的音乐、绘画、哲学
,松软俄罗斯农奴社会的土
壤,彼得大帝又引进了工程
、建造,俄罗斯崛起了,也
不仅仅是无线电、门捷列夫
元素周期表、托尔斯泰、普
希金。文明之火传到美国,
两百年前美国还是蛮荒之地
,灯塔照亮了他们的创新,
特斯拉的交流电、飞机、汽
车,创新之火在美国大地上
熊熊燃烧;“硅谷八叛徒”在
餐厅的一张纸巾上创立了仙
童公司,仙童公司的分裂,
点燃整个世界半导体产业的
烈火。在灯塔的照耀下,整
个世界都加快了脚步,今天
技术与经济的繁荣与英欧美
日俄当年的技术灯塔作用是
分不开的。我们要尊重这些
国家,尊重做出贡献的先辈
。孔子都过去两千多年了,
我们还不是在尊孔吗?不管
这些专利保护是否已经过期
,先贤是值得尊重的。我们
公司也曾想在突进无人区后
做些贡献,以回报社会对我
们的引导,也想点燃5G这
个灯塔,但刚刚擦燃火柴,
美国就一个大棒打下来,把
我们打昏了,开始还以为我
们合规系统出了什么问题,
在反思;结果第二棒、第三
棒、第四棒……打下来,我
们才明白美国的一些政治家
希望我们死。求生的欲望使
我们振奋起来,寻找自救的
道路。无论怎样,我们永远
不会忌恨美国,那只是一部
分政治家的冲动,不代表美
国企业、美国的学校、美国
社会。我们仍然要坚持自强
、开放的道路不变。你要真
正强大起来,就要向一切人
学习,包括自己的敌人。
人类社会的下一个文明
是什么?还会不会产生一个
类似汽车、信息产业这样的
产业?我说的“汽车”是泛指
,包括飞机、轮船、火车、
拖拉机、自行车;“信息产
业”也不仅仅指电子工业、
电信互联网、人工智能。未
来技术世界的不可知,就如
一片黑暗中,需要灯塔。点
燃未来灯塔的责任无疑是要
落在高校上,教育要引领社
会前进。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认识它的艰难,应对这种
不确定性,除了给科研更多
一些自由、对失败更多一些
宽容外,应对不确定性的确
定可以从孩子们的教育抓起
,中国的未来与振兴要靠孩
子,靠孩子唯有靠教育。多
办一些学校,实行差别教育
,启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就
会一年比一年有信心,一年
一年地逼近未来世界的大门
。二三十年后,他们正好为
崛起而冲锋陷阵,他们不是
拿着机关枪,而是拿着博士
的笔。我今天看见你们在这
个泡沫社会中,这么多人坐
着冷板凳,研究出这么多理
论与技术成果,出了这么多
优秀的人才,我很兴奋,相
信我们国家在二三十
导语
有理论,有方法,有例子,有数据,资料详实,通俗易懂,既有理论也有实践案例。华为面对困难如何克服,一系列变革背后的内在逻辑,面对挑战的应变与对策。华为危机处理的方法论等。
作者以他独特而专业的视角和对经济管理模式的深刻认识,从专业角度对华为的创业经验、管理模式、人员管理架构等进行了剖析与总结,为处在创业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有效和可操作的实战经验。
华为作为中国企业,在面对中国市场和世界市场的时候,运用中国智慧来解决各种问题,更加符合中国人的经营之道,为广大中国创业者开拓了符合自身情况的发展之路。
精彩页
一 是飞蛾扑火,还是浴火重生?
我们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要英勇奋斗,我们不能像一只病猫,等待着,幻想特赦。
在刀尖上跳舞
我认为,我从年轻时候的困难到今天的困难,任何时候都存在困难,所以当前我没有认为特别困难。——任正非
如果说任正非不是一位“焦虑症患者”的话,那么,他至少也算得上是一个预言家。“萎缩和破产一定会到来”的论断让人记忆犹新,而“没有什么事物可逃脱衰退和死亡”也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规律,华为虽未走向衰败,但它也先后经历了几次冬季的蛰伏期。1998年,华为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成长为国内通信制造业霸主,甚至取代上海贝尔成为国内通信市场的领军企业。但此时,国内电信行业的局势却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电信市场的分拆。受电信市场分拆的影响,各地的电信部门都在进行组织调整和企业内部建设,因而网络建设工作也出现了停滞。面对这种局面,华为出现了自创业以来首次年增长率没有超过50%的状况。于是,任正非感受到了“寒意”。2000年,纳斯达克股灾成了全球电信产业下滑的导火索,而中国市场也未能幸免于难,华为自然也要受到牵连。另外,由于策略的失误还错失了小灵通和CDMA这两大业务,更加阻滞了华为的增长态势。
同年,任正非在《华为的冬天》中阐述了“失败一定会到来”的观点,并预言“华为冬天”的到来。对于一个正处在上升发展阶段的企业而言,这一信息确实显得有些突兀,但任正非的猜测也不无道理。
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头人,任正非当然也希望公司能够长期处于稳定发展中,太平的时间越长越好,但这却是事物发展规律所不允许的。结合当时的状况,任正非看到了一个自然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
华为的危机,以及萎缩、破产是一定会到来的。现在是春天吧,但冬天已经不远了,我们在春天与夏天就要念着冬天的问题。我们可否抽一些时间,研讨一下如何迎接危机?IT业的冬天对别的公司来说不一定是冬天,而对华为可能是冬天。华为的冬天可能来得更冷一些。(因为)我们还太嫩,我们公司经过十年的顺利发展没有经历过挫折,不经过挫折,就不知道如何走向正确的道路。磨难是一笔财富,而我们没有经过磨难,这是我们最大的弱点。我们完全没有做好不发展的心理准备与技能准备。
经济低迷将许多企业都带入了困境,但华为也借此寻找到了新的出路。此后,华为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了海外,开始调整海外业务的进攻姿态。
2002年,华为的整体销售额虽然下降了17%,但海外市场的销售额却增加了210%。据统计,从2000年到2004年,华为的海外复合增长率为122%。至此,华为已经恢复元气,仅2004年这一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460亿元,实现了新的突破。
然而,就在这大好形势下,任正非第二次宣告了“冬天”的到来。电信行业已经回暖,所以,这一次是华为自己的问题。华为同其旧部李一男所率领的港湾之间的竞争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另一方面,世界范围内的电信巨头也纷纷将目光转向了华为,开始注意其动向。英国的《经济学家》曾评论道:“华为这样的中国公司的崛起将是外国跨国公司的灾难。”如此情形,那些跨国大公司又怎么可能坐以待毙?果不其然,不久之后,思科就与华为发生了知识产权纠纷。
华为最终还是挺过了冬日的严寒,继续上路前行。到了2009年,华为的收入从十年前的152亿元人民币增长到了218亿美元,一跃成为仅次于爱立信的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制造商。
P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华为逻辑(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路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1173379
开本 32开
页数 24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23-08-01
首版时间 2023-08-01
印刷时间 202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390
CIP核字 2023081457
中图分类号 F632.765.3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贵州
217
149
2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5:5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