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教育中的直觉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当代有名教育思想家内尔·诺丁斯的代表性著作,是其关怀理论的重要基石之一。本书从直觉的概念说起,梳理了古代直觉观以及20世纪以来心理学、文学和哲学对直觉的理解。在历史溯源的基础上,本书阐明了直觉的概念以及直觉模式的特征,并探讨了在教育教学中如何运用直觉,如何对主题进行直觉安排与呈现,最后简要介绍了直觉研究的进展。本书对直觉概念的阐释深入浅出,将重心放在直觉对于学校教育的重要价值上,强调师生关系、师生对话,力图通过引导教育者恰当地应用直觉,来增强学生的道德和智力敏感度。本书对于促进学生发展与教育教学改革具有思想启发性。 目录 致谢/001 导言/003 第一章 直觉的概念溯源 古代的直觉观/003 中世纪/010 文艺复兴至18世纪/012 19世纪/017 小结/022 第二章 20世纪 荣格和伯恩/029 哲学的贡献/034 格式塔心理学家/039 进一步的心理学贡献/041 女性和直觉/043 儿童与直觉/044 当代文学中的直觉/045 分析哲学与直觉/046 小结/047 第三章 什么是直觉 康德直觉的地位:精神实质和字面意义/054 直觉和表象/060 即时性直觉/065 直觉和意志/067 直觉的领域/069 直觉与熟悉/073 小结/076 第四章 直觉模式 直觉模式与感觉/080 感受性和承诺/086 理解力/093 主观确定性和客观不确定性/100 小结/103 第五章 强化直觉模式 承认直觉和直觉模式/105 开端:前直觉模式/108 鼓励接受/119 寻求理解/125 保持紧张/127 小结/129 第六章 课程与教学:对主题的直觉安排与呈现 激发意志/138 为接受性而编排/151 获得熟悉度/155 创建表征/160 发展理解/166 小结/172 第七章 直觉、爱和教育 什么是爱?/176 教育博爱/179 佛教禅宗/181 裴斯泰洛齐的爱的教育/184 马丁·布伯和《我与汝》/186 直觉和爱的互动/188 师生之爱/189 对学科的爱/190 对教与学的爱/192 爱的障碍/193 当爱遭遇挫折/195 小结/197 第八章 直觉研究的近期新进展 对直觉的重要研究/202 与直觉有关的机构/207 直觉与社会/210 直觉与精神/215 两部重要著作中的直觉/222 小结/226 第九章 结论 参考书目/236 索引/240 译后记/254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教育中的直觉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内尔·诺丁斯,(美)保罗·J.肖尔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913096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2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209000 |
出版时间 | 2023-06-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3-06-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40-0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