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畲族星宿信俗研究——关于盘瓠形象传统认识的原型批评 |
| 内容 | 内容推荐 畲族是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不可分割的重要一员,是我国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畲族民众自称“山哈”,是早于汉族客家人居住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地的土著居民,他们以广东潮州凤凰山为民族发祥地。自隋唐以来,畲族先民被迫远离家园,走上长达千年的迁徙之路,并于明清时期逐渐定居下来。经20世纪50年代的民族识别调查后,于1956年12月正式认定“畲族”为单一的少数民族。1984年10月,在浙江丽水设立了景宁畲族自治县。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1)》显示,畲族总人口为746385人,其中男性403516人,女性342869人,A主要分布于闽、粤、浙、赣、皖、湘、黔七省的100余个市县。在数千年的发展中,畲族不仅创制出独具民族特色的历史文化,而且在隋唐以来的畲汉交流中,富有创造性地吸纳汉族文化,并在历史的积淀中形成多民族共融相处的生活格局。畲族人民在迁徙中以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为主,兼以狩猎为补充,面对如此艰辛的生活,畲族人民勇于面对,并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21世纪以来,畲族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其文化也得到更为多元的发展。我国畲族文化研究现状,图腾文化是畲族文化研究者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笔者通过近三年的研究发现,畲族的图腾原型并非传统认识中的“犬”,也非另类解读中的“水獭”“葫芦”或“熊虎”,而是起源于远古时代的“星宿崇拜”。这一研究结论,不仅是以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试图改变以往的传统认识,而且也希望以此对今后的畲族文化研究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目录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畲族图腾文化研究综述 三创新前景与科学意义 第一章图腾与星宿:盘瓠原型的解读基础 第一节图腾:氏族的血缘认同与文化标志 第二节星宿:天文历法与天体崇拜的来源 第三节原型:初始的形体构型,变异形象的发展前提 第二章盘瓠图腾的星宿原型:传统认知上的新思考 第一节神兽图腾:对盘瓠原型的传统认知 第二节水猴形象:盘瓠原型的另癸解读 第三节星宿图像化的氏族标志:盘瓠原型的新思考 第三章民族文化的交流与遗存:盘瓠原型的两种重塑 第一节龙麒:民族文化的他(汉)族趋同 第二节凤凰:畲族女性集团特殊的品德标志 第四章星宿图腾的社会功能:多民族融合的文化象征 第一节氏族融合与婚姻制度的统筹标志 ……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畲族星宿信俗研究——关于盘瓠形象传统认识的原型批评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孟令法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学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766196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28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388000 |
| 出版时间 | 2023-03-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3-03-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93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