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闽台南音文化生态研究
内容
编辑推荐
1.丛书立足于闽台两地的南音文化,比较和研究它的生态、历史、现状、传承、发展、传播等,把它们放在一个较为高层的位置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整体的审视,为南音在闽台两地的传承、发展与研究奠定共同的基础。
2.在建设文化强国的精神鼓舞下,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南音音乐文化、音乐体系、两岸传承等方面进行更加用心的研究和传承,不但具有文化传承价值,还将为音乐学院学生学习传统音乐文化提供蓝本。同时它还可以作为一个先驱者的角色,成为中国音乐界对中国传统音乐在文化生态学、民俗学、传播学等方面研究的模板。
3.本书与研究性的著作不同,是作者深入到闽台两地艺人之中,听取他们对南音的各种各样的记忆与叙述的成果,更为难得的是那些笔者的归纳、总结、反思与思考,其中有对每位受访者的总结与反思,也有对整体口述材料的总结与反思。尤其对南音创作人才匮乏的忧虑,让他又认真思考如何去培养南音创作人的路径。这是现今南音研究界还没有人做得到的这么大面积的采访口述史料,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具有较高的出版价值。
内容推荐
该书系国家重点出版基金项目“闽台南音文化丛书”之一,作者曾宪林系艺术学博士,现任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曾任福建省艺术研究院音乐与舞蹈研究室副主任,在南音研究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也有多部南音研究著作问世。南音,又名弦管、南管、南乐、南曲、郎君乐、五音、御前清曲等, “泉州南音”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本书共九章节,分为绪论、一至七章与结论。第一章,从理性认识与研究方法来论证文化生态系统论用于闽台南音研究的可行性。第二章,从闽台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与政治环境的历史变迁来考察闽台南音于诸环境历史变迁中的文化适应。第三章,按地区、时间排序闽台南音社团历史资料,以此实证闽台南音社团存在的组织形式与生态体系。第四章,按学校教育体系与社区教育体系来梳理闽台南音教育的体系化建构。第五章,以个案的方式来呈现闽台南音文化生态中南音社会组织的制度文化。第六章,通过闽台南音闲居拍馆、馆阁之间的拜馆、拼馆、春秋祭、整弦大会、南音大会唱等来阐述闽台南音文化整合的行为模式。第七章,闽台南音人从郎君子弟到御前清客的文化身份,一直到当下非遗传承人,可谓经历了不同时期,而且有着共同的文化变迁过程。闽台南音有着神缘、地缘、业缘、亲缘与乐缘等五缘相通的社会基础,自明代以来,大量泉厦南音先贤入台,为闽台南音血缘注入了历史证据。当下,闽台南音创新与守正的路径相互影响借鉴,都朝着文化融合的方向发展。
目录
绪论/001
一、闽台南音文化生态研究成果述要/001
二、研究意义/007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008
四、研究框架/009
第一章闽台南音文化生态系统论/011
第一节闽台南音文化生态系统的理论研究基础/011
一、文化生态学的理论来源与学科理论确立/011
二、西方文化生态学理论中国化进程的特色/014
第二节闽台南音文化生态系统及其结构图示/020
一、闽台南音文化生态系统定义/020
二、闽台南音文化生态系统结构图/022
第二章闽台南音对诸环境的文化适应/025
第一节闽台自然环境对南音生存的影响/025
第二节闽台经济环境的变迁与南音重心迁移的关系/027
一、闽南地区经济环境的变迁与南音的文化适应027
二、台湾地区经济环境的变迁与南音的文化适应/033
……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闽台南音文化生态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曾宪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495459
开本 16开
页数 356
版次 1
装订
字数 315000
出版时间 2023-12-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3-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632.3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2:3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