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想做一个能在你的葬礼上描述你一生的人(全4册)
内容
亮点展示

内容简介

这是一套让人感动落泪又难以释卷的书。在这套关于情感的散文诗歌集里,季羡林、沈从文、史铁生、黑塞、叶芝等60余位文学大师们,用200余篇文章深情怀念亲人、爱人、敬重的老师、珍爱的朋友,道尽世间情感的朴素与繁华,痛苦与甜蜜。这些情真意切的文字,思极深而不晦,情极哀而不伤,在大师饱蘸情思的笔下,每一篇都令人动容。一生很短,短得能塞进一篇悼文里;一生又很长,长得能让我们用整个余生去回想。不知道哪一次相聚会是最后一次把酒言欢,哪一次相见会是最后一次倾心相谈,我们能做的,或许就是离别前充盈地爱,离别后认真怀念。

作者简介

季羡林

中国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他学贯中西,笔耕不辍,八十余年创作历程中积累了千万余字著述,无论记人、状物或摹事,他的笔下流淌的都是炙热的人文情怀。

史铁生

当代中国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散文质朴通透,蕴含丰富的人生况味与深刻的生命哲理。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

沈从文

现代作家,中国20世纪文学巨人,曾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他是个浪漫痴情的人,从他写给夫人张兆和的家书中,就可窥见爱情美的样子。

赫尔曼·黑塞

作家、诗人,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于德国,46岁入瑞士籍,黑塞自小热爱阅读,七岁就开始了诗歌创作,并于1899年出版了诗集《浪漫之歌》,此后陆续出版了多部文学作品,被称为“浪漫主义的自由骑士”。

目录

《我想做一个能在你的葬礼上描述你一生的人》目录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双亲去,此生只剩归途

我的母亲 / 老舍

一条老狗 / 季羡林

我的祖母之死(节选) / 徐志摩

祖父死了的时候 / 萧红

我的母亲 / 胡适

母亲的时钟 / 鲁彦

恐 怖 / 石评梅

老海棠树 / 史铁生

合欢树 / 史铁生

背 影 / 朱自清

我们相爱一生,一生还是太短

致张兆和 / 沈从文

我是宋清如至上主义者 / 朱生豪

爱 眉 / 徐志摩

致杨之华 / 瞿秋白

老夫老妻 / 冯骥才

家庭教师 / 萧红

爱人,我的失眠让你落泪 / 郁达夫

别 / 柔石

别 话 / 许地山

墓畔哀歌 / 石评梅

怀念萧珊(节选) / 巴金

从来都不会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藤野先生 / 鲁迅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 萧红

悼志摩 / 林徽因

我所见的叶圣陶 / 朱自清

悼念沈从文先生 / 季羡林

我所景仰的蔡先生之风格 / 傅斯年

李叔同 / 夏丏尊

忆沈从文 / 梁实秋

怀念曹禺 / 巴金

忆冰心(节选) / 梁实秋

志摩在回忆里 / 郁达夫

《我想做一个能在你的葬礼上描述你一生的人2》目录

第一章 我爱这悠长的旅途,可以从容地想你

风大得很,我手脚皆冷透了,

我的心却很暖和。

但我不明白为什么原因,心里总柔软得很。

我要傍近你,方不至于难过。

我心中尽喊着你,

有上万句话,有无数的字眼儿,

一大堆微笑,一大堆吻,

皆为你而储蓄在心上!

湘行书简(节选) / 沈从文

花香雾气中的梦 / 许地山

两地书(节选) / 鲁迅 许广平

笑 / 许地山

灯 / 缪崇群

红豆 / 陆蠡

月下 / 沈从文

归来 / 石评梅

湖畔夜饮 / 丰子恺

第二章 这个世界难免分离,可我还没学会告别

我瞧着她,把我的疲乏,把我的寂寞全丢了。

我想,我不是独自个儿活在世上咧,

我们在一块儿笑,一块儿哭,一块儿叹息,一块儿抹眼泪:

世界上有个我,还有个她——

我们是两个人。

是的,我们是两个人,

可是她在昨天晚上死了。

你不再管我,自己走了 / 陈希米

莲花落 / 穆时英

我怕 / 许广平

给亡妻(节选) / 陆蠡

她走了 / 梁遇春

爱流汐涨 / 许地山

守岁烛 / 缪崇群

父亲的玳瑁 / 鲁彦

哭佩弦 / 郑振铎

花圈 / 李广田

第三章 活着的人有回忆,离开的人有眷恋

奶奶讲的故事与众不同,

她不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了一颗星星,

而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又多了一颗星星。

“怎么呢?”

“人死了,就变成一颗星星。”

“干吗变成星星呀?”

“给走夜道儿的人照个亮儿……”

奶奶的星星(节选) / 史铁生

父爱之舟 / 吴冠中

母亲 / 石评梅

春野 / 陆蠡

苦笑 / 梁遇春

永在的温情 / 郑振铎

敬悼许地山先生 / 老舍

吻火 / 梁遇春

寄海滨故人 / 石评梅

小狗包弟 / 巴金

第四章 坚强,是我能为你做的最后一件事

我相信你的灵魂,你的永远不死的心,

你的在我心里永存的生命;

是能鼓励我,指示我,安慰我,

这孤寂凄清的旅途。

我已不是从前呜咽哀号,颓丧消沉的我;

我是沉默深刻,容忍涵蓄一切人间的哀痛,

而努力去寻求生命的真确的战士。

怀陆圣泉 / 巴金

为了忘却的记念 / 鲁迅

寄给一个失恋人的信(二) / 梁遇春

白采 / 朱自清

缄情寄向黄泉 / 石评梅

坟 / 梁遇春

缀 / 缪崇群

万物之母 / 许地山

旅人的心 / 鲁彦

第五章 爱与温暖,可抵岁月漫长

希望把他对我的一切好意热忱,

反映到今后工作中,

成为一个永久牢靠的支柱,

在任何困难情况下,都不灰心丧气。

人的生命会忽然泯灭,

而纯挚无私的友情却长远坚固永在,

且无疑能持久延续,能发展扩大。

友情 / 沈从文

我的母亲 / 丰子恺

冬天 / 朱自清

爆竹声中的除夕 / 石评梅

元宵 / 陆蠡

我们的缘分 / 陈希米

轻轻地走与轻轻地来 / 史铁生

泪与笑 / 梁遇春

伤逝 / 鲁迅

《我想做一个能在你的葬礼上描述你一生的人3》目录

第一章 都知欢聚最难得,难耐别离多

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

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

家境贫困,儿子远离,

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

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

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 !

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

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002  赋得永久的悔 / 季羡林

009  献给母亲 / 靳以

013  肠断心碎泪成冰 / 石评梅

018  最后的一天 / 许广平

024  一个人在途上 / 郁达夫

031  离别 / 郑振铎

036  唁辞 / 周作人

039  伤双栝老人 / 徐志摩

044  志摩纪念 / 周作人

第二章 爱是一个个不连续的微小瞬间

母亲得暇便取出一个大簸箩,

里面装的是针线剪尺一类的缝纫器材,

她要做一些缝缝连连的工作,

这时候我总是一声不响地偎在她的身旁,

她赶我走我也不走,有时候竟睡着了。

母亲说我乖,也说我孤僻。

如今想想,一个人能有多少时间可以偎在母亲身旁?

050  想我的母亲 / 梁实秋

054  我的父亲 / 汪曾祺

062  回声 / 李广田

068  悼沈叔薇 / 徐志摩

071  阿长与《山海经》 / 鲁迅

077  猫 / 靳以

084  给亡妇 / 朱自清

089  人间自有真情在 / 季羡林

092  无题(因为没有故事) / 老舍

095  我的怀念 / 靳以

第三章 不是所有离开都曲终人散

他这几年来想用心血浇灌的花树也许是枯萎的了;

但他的同情、他的鼓舞,

早又在别的园地里种出了无数的可爱的小树,

开出了无数可爱的鲜花。

他自己的歌唱有一个时代是几乎消沉了;

但他的歌声引起了他的园地外无数的歌喉,

嘹亮的唱,哀怨的唱,美丽的唱。

102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 / 季羡林

107  追悼志摩 / 胡适

117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 梁实秋

122  回忆梁实秋先生 / 季羡林

126  回忆鲁迅先生 / 靳以

132  投荒者 / 李广田

139  落花生 / 许地山

141  追忆曾孟朴先生 / 胡适

144  哀念朱自清先生 / 李广田

第四章 我愿把时间给你,这是一切爱的原型

我很希望我们的前途是光明的——

我并不希冀人间的幸福,

我只求我奔赴未尽的途程时有一个同伴的人就够了。

如果连这一点希冀也得不到,

我就愿意这途程尽量的缩短,短到不能再短为止。

156  云鸥情书 / 庐隐

162  给石评梅的信 / 高君宇

167  同行者 / 许广平

171  雪天 / 萧红

174  窗帘 / 陆蠡

176  父与羊 / 李广田

179  鉴赏家 / 汪曾祺

188  友情 / 靳以

190  黄花梦旧庐 / 张恨水

第五章 待归来时话衷肠,不必诉离殇

我不愿送人,亦不愿人送我。

对于自己真正舍不得离开的人,离别的那一刹那像是开刀,

凡是开刀的场合照例是应该先用麻醉剂,使病人在迷蒙中度过那场痛苦,

所以离别的苦痛最好避免。

一个朋友说:

“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

我最赏识那种心情。

194  不速之客 / 郑振铎

199  回忆杜鹃 / 张恨水

200  旧宅 / 穆时英

217  我的彼得 / 徐志摩

223  立秋后 / 老舍

225  送行 / 梁实秋

229  送仿吾的行 / 郁达夫

233  怀魏握青君 / 朱自清

236  盛会思良友 / 张恨水

238  私塾师 / 陆蠡

《我想做一个能在你的葬礼上描述你一生的人4》目录

我带着你身体的赐予,

用你造就的双唇说话,

用你给的双眼去注视神奇的大地。

高山的傍晚/[德]赫尔曼·黑塞

梦母/[德]赫尔曼·黑塞

献给我的母亲/[德]赫尔曼·黑塞

云与波/[印度]泰戈尔

对岸/[印度]泰戈尔

春思/[日]坂本辽

膳厅/[法]弗兰西斯·耶麦

告别/[印度]泰戈尔

未来/[智利]米斯特拉尔

母亲的回忆/[智利]米斯特拉尔

赠品/[印度]泰戈尔

我的歌/[印度]泰戈尔

深渊/[英]曼斯菲尔德

在一起睡/[英]曼斯菲尔德

在一次葬礼之后/[德]赫尔曼·黑塞

冥途/[日]内田百闲

与幼小者/[日]有岛武郎

把你的手放在我手里,

让我们保持安静,

被生活环绕。

当你老了/[爱尔兰]威廉·巴特勒·叶芝

爱就是陪伴/[葡]费尔南多·佩索阿

致凯恩/[俄]普希金

我愿意是急流/[匈牙利]裴多菲

当我默察一切活泼泼的生机/[英] 莎士比亚

我怎么能够把你来比作夏天/[英]莎士比亚

自从离开你,眼睛便移居心里/ [英]莎士比亚

既然我的……/[法]维克多·雨果

邀旅/[法]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

给西里亚/[英]本·琼森

绿/[法]保尔·魏尔伦

乘着歌声的双翼/ [德]海因里希·海涅

除了爱你我没有别的愿望/ [法]保罗·艾吕雅

我怎么称呼你? /[匈牙利]裴多菲

雪/[法]果尔蒙

发/[法]果尔蒙

冬青/[法]果尔蒙

树脂流着/[法]弗兰西斯·耶麦

在我的心底/[日]岛崎藤村

我想和你一起生活在小镇/ [俄]玛琳娜·茨维塔耶娃

爱的生命/[黎巴嫩]纪伯伦

致燕妮/[德]卡尔·马克思

我把梦幻丢在身后,

来奔赴你的呼唤。

艾莱阿诺尔/[德]赫尔曼·黑塞

沉默许久之后/[爱尔兰]威廉·巴特勒·叶芝

热情 / 朱湘

早安/[英]约翰·邓恩

丽斯/[法]维克多·雨果

初恋悲歌/[法]维克多·雨果

一个星期/[英]哈代

我究竟怎样爱你/[法]伊丽莎白·芭蕾特·勃朗宁

爱在我们之间升起/[西班牙]米洛尔·埃尔南德斯

旭日不曾以如此温馨的蜜吻/[英]莎士比亚

来得太迟的爱情/[英]莎士比亚

不,爱没有死/[法]罗伯尔·德斯诺斯

Beata Solitudo/[英]欧内斯特·道生

请你暂敛笑容,稍感悲哀/[英]欧内斯特·道生

In Tempore Senectutis/[英]欧內斯特·道生

辞别/[英]欧内斯特.道生

园丁集(节选)/[印度]泰戈尔

笑与泪/[黎巴嫩]纪伯伦

此时这悲惨的分离水,

将我们带进,

最后的夜沉沉。

别离辞:节哀/[英]约翰·邓恩

给秋天 / 林徽因

问谁 / 徐志摩

陶杯/[智利]米斯特拉尔

徒劳的等待/[智利]米斯特拉尔

忆/[英]艾米丽·勃朗特

我灵魂的深处埋着一个秘密/[英]拜伦

歌/[英]克里斯蒂娜·罗塞蒂

流离/[英]欧内斯特·道生

Vanitas/[英]欧内斯特·道生

分离/[英]哈代

在心眼里的颜面/[英]哈代

四月之爱/[英]欧内斯特·道生

我要留在这儿/[英]莎士比亚

黄昏时候/[法]菜昂-保尔·法尔格

我在你声音围绕中繁盛,

我纵死去,

也不会把你失却

客来/[德]赫尔曼·黑塞

命运的日子/[德]赫尔曼·黑塞

多瑙把一颗不再跳动的心/[英]阿尔弗雷德·丁尼生

我不妒忌笼中出生的小鸟/[英]阿尔弗雷德·丁尼生

如今最后一片积雪正在融化/[英]阿尔弗雷德·丁尼生

你的声音随风流动/[英]阿尔弗雷德·丁尼生

挚友/[日]尾崎喜八

致普欣/[俄]普希金

致谢尔宾宁/[俄]普希金

没有听见她说一个字/[希腊]萨福

阿狄司,你也许会相信/[希腊]萨福

假如/[罗马尼亚]米哈伊·爱明内斯库

赠你这几行诗/[法]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

子规的画/[日]夏目漱石

精彩书摘

赋得永久的悔 / 季羡林

题目是韩小蕙女士出的,所以名之曰“赋得”。但文章是我心甘情愿作的,所以不是八股。

我为什么心甘情愿作这样一篇文章呢?一言以蔽之,题目出得好,不但实获我心,而且先获我心:我早就想写这样一篇东西了。

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在过去的七八十年中,从乡下到城里,从国内到国外,从小学、中学、大学到洋研究院,从“志于学”到超过“从心所欲不逾矩”,曲曲折折、坎坎坷坷,既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既经过“山重水复疑无路”,又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喜悦与忧伤并驾,失望与希望齐飞,我的经历可谓多矣。要讲后悔之事,那是俯拾即是。要选其中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的悔,也就是永久的悔,那也是唾手可得,因为它片刻也没有离开过我的心。

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我出生在鲁西北一个极端贫困的村庄里。我们家是贫中之贫,真可以说是贫无立锥之地。我祖父母早亡,留下了我父亲等三个兄弟,孤苦伶仃,无依无靠。最小的一叔送了人。我父亲和九叔饿得没有办法,只好到别人家的枣林里去捡落到地上的干枣充饥。这当然不是长久之计。最后兄弟俩被逼背井离乡,盲流到济南去谋生。此时他俩也不过十几二十岁。在举目无亲的大城市里,必然是经过千辛万苦,九叔在济南落住了脚。于是我父亲就回到了故乡,说是农民,但又无田可耕。又必然是经过千辛万苦,九叔从济南有时寄点钱回家,父亲赖以生活。不知怎么一来,竟然寻(读若 xín)上了媳妇,她就是我的母亲。母亲的娘家姓赵,门当户对,她家穷得同我们家差不多,否则也绝不会结亲。她家里饭都吃不上,哪里有钱、有闲上学。所以我母亲一个字也不识,活了一辈子,连个名字都没有。她家是在另一个庄上,离我们庄五里路。这个五里路就是我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

后来我听说,我们家确实也“阔”过一阵。大概在清末民初,九叔在东三省用口袋里剩下的最后的五角钱,买了十分之一的湖北水灾奖券,中了奖。兄弟俩商量,要“富贵而归故乡”,回家扬一下眉,吐一下气。于是把钱运回家,九叔仍然留在城里,乡里的事由父亲一手张罗。他用荒唐离奇的价钱,买了砖瓦,盖了房子。又用荒唐离奇的价钱,置了一块带一口水井的田地。一时兴会淋漓,真正扬眉吐气了。可惜好景不长,我父亲又用荒唐离奇的方式,仿佛宋江一样,豁达大度,招待四方朋友。一转瞬间,盖成的瓦房又拆了卖砖,卖瓦。有水井的田地也改变了主人。全家又回归到原来的情况。我就是在这个时候,在这样的情况下降生到人间来的。

母亲当然亲身经历了这个巨大的变化。可惜,当我同母亲住在一起的时候,我只有几岁,告诉我,我也不懂。所以,我们家这一次陡然上升,又陡然下降,只像是昙花一现,我到现在也不完全明白。这个谜恐怕要成为永恒的谜了。

不管怎样,我们家又恢复到从前那种穷困的情况。后来听人说,我们家那时只有半亩多地。这半亩多地是怎么来的,我也不清楚。一家三口人就靠这半亩多地生活。城里的九叔当然还会给点接济,然而像中湖北水灾奖那样的事儿,一辈子有一次也不算少了,九叔没有多少钱接济他的哥哥了。

家里日子是怎样过的,我年龄太小,说不清楚。反正吃得极坏,这个我是懂得的。按照当时的标准,吃“白的”(指麦子面)最高,其次是吃小米面或棒子面饼子,最次是吃红高粱饼子,颜色是红的,像猪肝一样。“白的”与我们家无缘。“黄的”(小米面或棒子面饼子颜色都是黄的)与我们缘分也不大。终日为伍者只有“红的”。这“红的”又苦又涩,真是难以下咽。但不吃又害饿,我真有点谈“红”色变了。

但是,小孩子也有小孩子的办法。我祖父的堂兄是一个举人,他的夫人我喊她奶奶。他们这一支是有钱有地的。虽然举人死了,但家境依然很好。我这一位大奶奶仍然健在。她的亲孙子早亡,所以把全部的钟爱都倾注到我身上来。她是整个官庄能够吃“白的”的仅有的几个人中之一。她不但自己吃,而且每天都给我留出半个或者四分之一个白面馍馍来。我每天早晨一睁眼,立即跳下炕来向村里跑,我们家住在村外。我跑到大奶奶跟前,清脆甜美地喊上一声:“奶奶!”她立即笑得合不上嘴,把手缩回到肥大的袖子,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块馍馍,递给我,这是我一天最幸福的时刻。

此外,我也偶尔能够吃一点“白的”,这是我自己用劳动换来的。一到夏天麦收季节,我们家根本没有什么麦子可收。对门住的宁家大婶子和大姑——她们家也穷得够呛——就带我到本村或外村富人的地里去“拾麦子”。所谓“拾麦子”就是别家的长工割过麦子,总还会剩下那么一点点麦穗,这些都是不值得一捡的,我们这些穷人就来“拾”。因为剩下的绝不会多,我们拾上半天,也不过拾半篮子;然而对我们来说,这已经是如获至宝了。一定是大婶和大姑对我特别照顾,以一个四五岁、五六岁的孩子,拾上一个夏天,也能拾上十斤八斤麦粒。这些都是母亲亲手搓出来的。为了对我加以奖励,麦季过后,母亲便把麦子磨成面,蒸成馍馍,或贴成白面饼子,让我解解馋。我于是就大快朵颐了。

记得有一年,我拾麦子的成绩也许是有点“超常”。到了中秋节——农民嘴里叫“八月十五”——母亲不知从哪里弄了点月饼,给我掰了一块,我就蹲在一块石头旁边,大吃起来。在当时,对我来说,月饼可真是神奇的好东西,龙肝凤髓也难以比得上的,我难得吃上一次。我当时并没有注意,母亲是否也在吃。现在回想起来,她根本一口也没有吃。不但是月饼,连其他“白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尝过,都留给我吃了。她大概是毕生就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到了俭年,连这个也吃不上,那就只有吃野菜了。

至于肉类,吃的回忆似乎是一片空白。我姥娘家隔壁是一家卖煮牛肉的作坊。给农民劳苦耕耘了一辈子的老黄牛,到了老年,耕不动了,几个农民便以极其低的价钱买来,用极其野蛮的办法杀死,把肉煮烂,然后卖掉。老牛肉难煮,实在没有办法,农民就在肉锅里小便一通,这样肉就好烂了。农民心肠好,有了这种情况,就昭告四邻:“今天的肉你们别买!”姥娘家穷,虽然极其疼爱我这个外孙,也只能用土罐子,花几个制钱,装一罐子牛肉汤,聊胜于无。记得有一次,罐子里多了一块牛肚子。这就成了我的专利。我舍不得一气吃掉,就用生了锈的小铁刀,一块一块地割着吃,慢慢地吃。这一块牛肚真可以同月饼媲美了。

“白的”、月饼和牛肚难得,“黄的”怎样呢?“黄的”也同样难得。但是,尽管我只有几岁,我却也想出了办法。到了春、夏、秋三个季节,庄外的草和庄稼都长起来了。我就到庄外去割草,或者到人家高粱地里去劈高粱叶。劈高粱叶,田主不但不禁止,而且还欢迎;因为叶子一劈,通风情况就能改进,高粱长得就能更好,粮食打得就能更多。草和高粱叶都是喂牛用的。我们家穷,从来没有养过牛。我二大爷家是有地的,经常养着两头大牛。我这草和高粱叶就是给它们准备的。每当我这个不到三块豆腐干高的孩子背着一大捆草或高粱叶走进二大爷的大门,我心里有所恃而不恐,把草放在牛圈里,赖着不走,总能蹭上一顿“黄的”吃,不会被二大娘“捲”(我们那里的土话,意思是“骂”)出来。到了过年的时候,自己心里觉得,在过去的一年里,自己喂牛立了功,又有了勇气到二大爷家里赖着吃黄面糕。黄面糕是用黄米面加上枣蒸成的。颜色虽黄,却位列“白的”之上,因为一年只在过年时吃一次,“物以稀为贵”,于是黄面糕就贵了起来。

我上面讲的全是吃的东西。为什么一讲到母亲就讲起吃的东西来了呢?原因并不复杂。第一,我作为一个孩子容易关心吃的东西。第二,所有我在上面提到的好吃的东西,几乎都与母亲无缘。除了“红的”以外,其余她都不沾边儿。我在她身边只待到六岁,以后两次奔丧回家,待的时间也很短。现在我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对于这个情况,我最初懵懵懂懂,理解得并不深刻。到了上高中的时候,自己大了几岁,逐渐理解了。但是自己寄人篱下,经济不能独立,空有雄心壮志,怎奈无法实现,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我身上,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这就是我的“永久的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想做一个能在你的葬礼上描述你一生的人(全4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季羡林、沈从文 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23030614
开本
页数
版次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23-01-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5: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