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走向圣坛的乞丐(洪武皇帝十一讲)
内容
编辑推荐

元朝末年,群雄并起,从失去父母双亲的苦命少年、托钵流浪的乞丐。到投身反元武装、在血雨腥风中逐渐崛起,以至最后推翻元王朝、成为大明帝国的开创者,明太祖朱元璋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可谓“草根族”成功的范例。和明王朝以前那些以武力取得胜利、君临天下的马上皇帝相比,元璋的成功显得更加不易,是他苦心经营、竭智擘划的结果。也正因为如此。元璋的理想、政治作为和施政风格,体现出罕见的主观、强硬和不相信任何人的特点,毫无疑问是帝王中的佼佼者。然而,元璋的制度安排和政治架构,几乎使专制主义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可谓是前无古人,但是绝非没有来者,对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政治影响。

内容推荐

本书是著名明史专家吕景琳先生积几十年治明史之功生前完成的一部力作。从大最历史材料中,作者细致地勾勒出大明帝国缔造者的不平凡的人生轨迹,缜密地分析了传主一生的功过得失和心路历程,为读者讲述了辉煌的开国之君背后的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读后颇令人寻味。

目录

第一讲

生逢元末的苦命少年

像那个时代一样,元末朱家的苦难生活

口有异香、红光烛天……开国皇帝的神话

苦难的童年:旱灾、瘟疫与人祸

日后自撰《皇陵碑》,回忆中的肝肠寸断

落发于皇寺求生

只做了五十天行童,便托钵流浪

第二讲

乱世中的雄起

韩山童不成功的举事,却搅乱了天下

各路红军或香军烽起

伽蓝殿占卜,投奔郭子兴

与马氏成婚,由落魄僧贵为朱公子

小试身手,初救恩公

另立门户:不成功的出走

智取驴牌寨、横涧山

占据滁州城,再救郭恩公

计取和州城,年轻总兵的义举

内讧,却意外结束了忍辱负重的日子

第三讲

驰骋于江南的厮杀

喜得猛将常遇春

巢湖水师归降,向江南发展

夺采石、占太平:帝业的转折点

借刀杀人,根除内部隐患

采石争夺战获胜,一鼓下集庆

应天:江南新来的实力派

江南新格局:四路豪杰的混战

与士诚争夺镇江、常州

长兴争夺战、向元军要地盘并举

扬州之战与陈友谅崛起

与士诚争夺江阴、常州,又承受友谅的挤压

金华:样板根据地的建设

苦心经营浙东、浙西

“神人”刘基出山与元璋的帝业方略

第四讲

成功与失败者的言说

友谅东进、弑主自立,给应天带来的严重威胁

龙湾大战:刘基的远见卓识

整顿内政,苦练内功,确保军需

誓师西征,与友谅争夺江西

有惊无险:金华叛乱、处州失守、诸全吃紧

收“义子”监军、以妻儿为人质的控制将领手段

未遂的暗杀,躲过一劫

乱世中的神秘学

援救韩林儿的背后

鄱阳湖决战,韩成代主赴难

关键时刻,刘基救主一命

南被动而主动,天秤在倾斜

友谅丧失战机,士诚胆小怯战,成就了对手的帝业根基

即将称吴王,最后一次莅临前线指挥

彻底剪除友谅残余势力,江西、两湖、粤北尽收囊中

对士诚开始动手:泰州、高邮之战

回乡省墓,对取得全国胜利成竹于胸

讨伐士诚,大造舆论,刻意与红巾划清界限

湖州旧馆杀降四万,成就帝业的权变之举

苏州攻坚战与士诚败亡

把失败归于命运的言说:“天日照尔不照我”

第五讲

大明皇帝的建国谋略

韩林儿命丧瓜步渡口,办事一向谨慎的廖永

忠为主除心病

参唐宋旧制、复汉人礼法的建国方针

征讨方国珍,平定浙南

三路大军齐发与奉天讨元檄文

北伐兵锋,直指山东,意在剪除大都屏障

三请与三让的即帝位小品

登极大典与新皇帝的冷静

明军横扫闽、粤、桂

克山东、取河南、扼潼关,一举克大都

取山西、平陕西,打击残元势力

大封、大宴功臣之余的惕励

第六讲

仇富抑或公正的历史疑云

轻徭薄赋,医治战争创伤

民电、军电与商屯并举,垦荒一亿八千万亩

尽最大限度实现耕者有其田

对富民、豪强绝不手软的镇压

编制鱼鳞图册、黄册,向无地和地少者倾斜的田赋、徭役政策

以职业定户籍

兴修水利,广种桑枣,劝民耕作,划地为牢

实施乡村礼制管理与德治教育

手工业:为小农经济服务

纸币为主,兼用铜钱

闭关锁国的朝贡贸易

第七讲

惩治腐败的逻辑怪圈

自古帝王中少见的节俭典范

超越始皇帝,勤于政事

对官员勤俭爱民的谆谆教诲

官吏薪俸相对较低,但是考核很严

亘古未有的民告官,还可以捉拿官

对恶吏,深恶痛绝,不共戴天

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酷刑,治理腐败

空印案、郭桓案两宗贪污大案的背后

吏治的逻辑怪圈

第八讲

“金杯”与“白刃”同样闪光:

搓衣板卜的文人士大夫们

抬出孔夫子,借尸还魂下的唯我所用

求治心切,也是形势所迫:洪武朝的广求人才

辅以整顿、限制的佛、道并举政策

兴学校、开科举: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风气的形成

天份与后天补习,使布衣皇帝更懂得怎样对待文人士大夫们

对元朝遗臣的折辱:危素等人的遭际

全国罢祭孔子风波与《孟子节文》

洪武朝的文官不好做:朝穿紫袍、夕著囚衣

迹近疯态心理的猜忌与屠戮:洪武朝的文字狱

科场舞弊案:对江浙文化人的围剿

喜怒无常的杀戮

设检校、锦衣卫,大搞特务政治

用刑太繁、求治太速?

第九讲

皇权彻底专制的典范:对相权的剥夺和废弃

杨宪排挤张昶:各方势力对相权的争夺

淮两派Vs江浙派:李善长排挤刘基

以汗广洋取代李善长,刘基逃过一劫

胡惟庸擅权,刘基罹祸

钱苏事件:强势的开国之君在相权上大动作的信号

牵强附会的胡惟庸谋反案,成为废除丞相制的口实

大搞胡党运动,宋濂罹祸

废除丞相制,皇权彻底专制的构想与实施

一石二鸟:卖国罪使胡案更具合理性,又成为李善长被满门抄斩的口实

大才子解缙的事后言说与皇帝象征性补偿

借胡党案打击武将的真实用意

第十讲

开国将帅的罪与杀

铁券=免死牌:既是护身符,又是另类约束

开国之初勋臣武将们的作为

勋臣武将们的存在,使皇帝噩梦连连

军事形势的需要,暂缓了皇帝动手的时间

曾消灭龙凤皇帝的廖永忠,突然被砍了脑袋

为非作歹的朱亮祖父子,立毙杖下

十几年前的一段隐情,令李文忠莫名其妙暴死家中

患背疽的徐达,无奈吞下御赐的蒸鹅

盘点王朝新贵,废、死者过半

蓝玉其人:军功与骄横

军队大清洗:大搞蓝党运动

杀掉近两万人的蓝党案真相

傅友德父子的人头滚落

不善掩饰、骄纵不法的冯胜也倒在血泊中

沐英之死的两种说法:哀伤过度抑或鸩杀?

“坐屋脊、左右倒”的醉话,给汤和带来的代价

郭氏三兄弟的不同结局

第十一讲:

结局:皇帝的妻妾子女与皇帝之死

皇帝的妻妾们之一:贤惠的结发妻子马皇后

皇帝的妻妾们之二:郭、李、葛三妃的尸首

同盛在一只大箩筐里……

皇帝的妻妾们之三:受宠的孙贵妃引发的礼仪之争

皇帝的妻妾们之四:强娶来的胡充妃,成了宫内秽乱的牺牲品

皇帝的妻妾们之五:代理皇后李淑妃,燕王朱棣生母的迷雾

皇帝的妻妾们之六:闭妃或达妃与皇子自焚事件

皇帝的妻妾们之七:残酷的嫔妃殉葬制度

皇帝的公主们,成为政治联姻的工具

皇帝的儿孙们之一:对皇太子的精心培养与老年丧子

皇帝的儿孙们之二:十六岁的皇太孙朱允炆

皇帝的儿孙们之三:大封诸王,“屏藩皇室,磐石社稷”

皇帝的儿孙们之四:“分封太侈矣”与远见卓识的叶伯巨

皇帝的儿孙们之五:以藩王取代勋臣武将们的朱家天下

皇帝的儿孙们之六:荒唐与成器的各色藩王

一场大病,险些结束了老皇帝的生命

念念不忘身后事:《大明律》、《皇明祖训条章》的颁布

人之将死,乞灵于祖先的佑护

怀着无尽的忧虑与惆怅,太祖皇帝撒手人寰

附:明朝帝王世系一览表

编后记

试读章节

从现今上推六百八十一年,为大元帝国文宗皇帝天历元年,公元1328年。

这年阴历九月,河南行省安丰路濠州钟离县已是秋风肃杀的季节。眼下,钟离县东乡的这个打麦场,没有了往日的繁忙和嘈杂,只有零散堆放的几个小草垛在做着温馨的梦。与草垛相对,大场北面横着几间茅草屋,像是更大一点的草堆,在寒风中瑟瑟抖动。这天清晨,草屋主人起得很早。他打开破烂栅门,穿过场边,向东面的土地庙匆匆走去。他显得有些兴奋,步履较平日轻快得多。

这人叫朱五四,就是我们这个大传主人公的父亲。他那年五十虚岁(后面提到的所有人的年龄都指虚岁),是我们至今还能见到的北方农村中那淳厚朴实的普通农民。脸上堆满的皱纹中,刻下了劳碌风霜,也呈现出和气与慈祥、忍辱与刚强。或许是生活的担子太沉重了,他的上躯明显前倾,头发已经半白。他的人缘极好,谁家起房盖屋,红白喜事,都主动去帮忙。夏天,人们到麦场休息乘凉,都乐意同他打声讯问。每年的迎春赛会时节,便是他最忙碌、最快乐的日子。

他的祖籍在沛县。沛县可是个有名的地方,汉朝开国皇帝刘邦不就是沛县人吗?不知道是哪一代先人由沛县迁到集庆路的句容县(今南京市句容县)。居住在句容的四世祖名叫仲八。仲八生有三个儿子,长名六二,次名十一,三名百六。百六生二个儿子,长名四五,次名四九。四九生了初一、初二、初五、初十四个儿子。长房初一就是朱五四的父亲。朱五四生于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六年(1279)。他还有一个哥哥名叫五一,大他四岁,生于至元十二年(1275)。就在这一年,忽必烈令伯颜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伐宋,由襄阳进汉口,顺流东下,直达建康(南京),第二年二月,攻破宋朝都城临安(今杭州)。南宋丞相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等组织残部进行了顽强抵抗,都无法挽救败局,最后,陆秀夫、张世杰在广东新会县南面临海的崖山作最后一搏,在历史上留下了他们的英名,也同时宣告了宋王朝的彻底灭亡。随着元朝的统一,朱初一一家也就由宋朝百姓成了元朝顺民。元朝臣民都被编进固定户籍,包括民户、军户、匠户、灶(煮盐)户、站(驿站)户、儒户、矿户等,有几十种。不同户籍要为国家承担不同供纳和劳役。朱初一被编为矿户中的淘金户,每年向朝廷缴纳定额黄金。可句容县并不出产黄金,朱初一也没淘过黄金,势必要卖掉粮食购买黄金去缴纳。贫家小户怎能经得起这般折腾,不久便不能支撑。朱初一只好带领全家逃亡。一路辛酸,北行到淮河岸边泗州盱眙县,见有大片因战争而抛荒的土地,便停下来开荒种地,这时朱五四才八岁,哥哥朱五一十二岁。好在初一有的是力气,二个孩子也能作帮手,第一年就种了十几亩,秋收后,还了种子及借贷利息,勉强能够糊口,而后又继续垦种。在荒僻地方耕种往往能逃避赋役,初一的日子渐渐有些起色。五一、五四都先后讨上了女人。五一的女人娘家姓王,五四的女人娘家姓陈。这位陈姑娘小五四五岁,她的父亲倒是颇有一番阅历。他在南宋末年曾在抗元名将张世杰麾下当兵,并且参加了崖山之战。战败之后,他侥幸活下来,经历九死一生,神话般地从海上逃回老家扬州。为了躲避元朝兵役,由扬州迁到泗州盱眙县津里镇,靠巫术和卖卜为生。他膝下无子,只生下二个女儿,长女嫁给季家,朱五四娶得二姑娘。这位二姑娘生性活泼聪明,模样端正。父亲钟爱二姑娘,教她认字,给她讲古来各种故事、各地风土人情,使她出落得越发端秀干练。二姑娘的到来,为朱五四带来说不尽的欢快与幸福。

P2-3

后记

这四本书,原是辽宁教育出版社于1994年出版的“明代帝王系列传记”(十二种)中的四种。十四年过去了,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吕景琳、李洵两位先生的离世,对此我们由衷地感到惋惜。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历史热的回潮,明史也不例外。为满足读者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和市场需求,我们一一找到了这四本书的作者或后人,说明了我们的出版意图。在取得他们的同意后,我们组织了改编组,在尊重原作者写作意图的前提下对原版作了较大改动,包括体例上的更新,所有章节标题的重拟,删掉一般读者并不需要知道的注释以节约篇幅,对个别段落进行重新改写,还请熟悉明史的专家苗水、金钊、尹世光等先生特意为这四本书寻找图片……总之,是以全新的面貌问世,这是必须向读者说明的。

在此,我们还要感谢先后参加改编工作的宫仲弘、竹天润、阚文林等先生,感谢他们为此次出版作出的贡献。这四本书每章前的导读文字以及所有图注,除特别标明外,均由竹天润执笔,文责自负,与原作者无关。最后,我们还要感谢所有为本次出版曾做出过贡献的人们。

编者

2009年8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走向圣坛的乞丐(洪武皇帝十一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吕景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4046781
开本 16开
页数 3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8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48
丛书名
印张 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8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3:4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