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十八高僧传
内容
编辑推荐

想了解佛国取经第一僧法显吗?想知道不畏艰险取经天竺,传播佛教饮誉华夏的玄奘吗?想了解大乘传人鸠摩罗什吗?……本书真实、生动地描述了安世高、道安、鸠摩罗什、法显、慧远、智颉、吉藏、玄奘、道宣、法藏、菩提达摩、慧能、善无畏、一行、鉴真、怀海、敬安以及弘一等十八位高僧弘扬佛法、传播文化的光辉业绩。这是一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传承民族文化和创建和谐社会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内容推荐

安世高、道安、鸠摩罗什、法显、慧远、智颉、吉藏、玄奘、道宣、法藏、菩提达摩、慧能、善无畏、一行、鉴真、怀海、敬安、弘一……本书真实而完整地描述了这十八位高僧的风貌和业绩。

目录

法乳堂碑文(代序)

最早译经僧安世高

佛门功勋道安

净土宗开山祖慧远

佛国取经第一僧法显

大乘传人鸠摩罗什

禅宗初祖达摩

天台宗祖师智颉

三论宗创始人吉藏

南山律宗之祖道宣

释门千里驹玄奘

密宗祖师善无畏

禅宗六祖慧能

五帝门师法藏

大慧禅师一行

东渡传法僧鉴真

百丈禅师怀海

爱国诗僧敬安

律范大师弘一

附: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试读章节

法显在耶婆提国住了五个多月,于公元413年4月又乘另一艘回中国广州的商船归国。

商船朝着东北方向乘风破浪地前进,一个多月中,天气阴雨不断。有一天夜半时分,一股黑风夹杂着暴雨突然降临,船上的二百多乘客个个面如土色,惊骇万分。可是,法显仍然紧抱经箱,口念佛号。

法显的镇定与表现反而引起几个面带杀气人的不满,他们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指责说:

“这黑风暴雨都是你这个和尚招引来的,为什么我们以前乘船从没遇到过?”

“我们干脆把他扔到海里,风就停了。”

“少废话,说干就干。”

几个家伙冲到法显面前就要动手,这时法显异常镇定,他说:

“出家人视死如归,只要有人能把千辛万苦取回的佛经带回国送到寺院,佛法能得以弘扬祖国,我何惧一死?不劳你几位动手,我还怕脏呢!”

几个家伙听了法显的话愣了一下,又想动手,这时人群中冲出一位年轻人,拔出钢刀,大声喊道:

“住手!谁敢动这位老法师一根毫毛,我这把刀决不留情。你们也不想想,中国皇帝也是信佛的,今日你们如果胆敢把法师扔到海里,即使我不杀你们,回国后皇帝也要杀死你们……”

年轻人几句话把几个家伙吓得打哆嗦,他们一面后退,一面向法显赔不是,竟然摔了个倒栽葱。

暴风雨停,商船安全无恙,继续前进,可是五十天的行程七十天还未到达,船上所带的粮食、淡水快用完了,大家每天只能分到一点点,仅够维持生命而已。这时,船主发现航向错了,急忙掉转船头朝西北航行。十二天后,发现远处有不动的黑影,大家知道快到陆地了。当航船靠岸,人们发现了中国特有的野菜藿藜,才知已到了中国,但不知是何地?有人就说是广州?有人说不像。法显等人乘小船上岸,遇到两个猎人。他上前请问:

“你们是什么人?到这里干什么?”

“我们是佛门弟子,到山里来摘桃供佛呀!”两个猎人见法显身着袈裟,故意编造说。

P48-49

序言

法乳堂碑文

文怀沙

释家之道,肇自天竺;白马传经,方被中华。始大法之东渐,循圣哲之辈出。意花不染,胜果争攀。五教十宗,纷其有理。服虔诤颂,各缘所会。文史长河,功过自足。十二因缘聚合,三千世界交融。云和之乐,随法鼓兮偕宣;雅颂之声,共梵音兮齐远。盖凡大善知识,咸具大千慈悲,必含慕道沉痛。发广大心、作普济愿、成功德业、证无上果。岂彼畏生怖死、玩空灭寂者,所能识也。

为纪传法殊勋,以供人天瞻仰。吾贤十翼范曾,奋其生莲妙笔,恭写庄严诸相,遂使慈光,争耀丛林。羡汝范生,摩诘之俦,笃勤匪懈,当兹僧繇。贱子才庸,学惭道骞,宏叙周赡,厥非所能。恐惶受命,撰文勒石,庶几来者,知此缘由。溯自金人入梦以还,垂光缁史者代有人焉。斯举古德高僧,都一十有八,共禊诸南通州广教寺法乳堂。法乳者,取法轮恒转,醍醐无尽之意云尔。赞曰:

圣相十八,各有千秋;玄奘西去,坚毅之尤;鉴真东渡,碧海安流。雪山霭霭,鹫岭悠悠。

谨尊:

安世高、道安、鸠摩罗什、法显、慧远、智颉、吉藏、玄奘、道宣、法藏、菩提达摩、慧能、善无畏、一行、鉴真、怀海、敬安、弘一,奉座一十有八。

上智大师。

公元一千九百八十二年

佛历二千五百二十六年 吉旦

燕堂瞿叟文怀沙振董拜撰

后记

世上许多事情都有一个缘起与磨练的过程,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有一个难得的善果。

一九九一年春的一天,我收到上海著名作家峻青邮赠的一本新作《梅魂》。作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一名散文编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曾先后担任过峻青的散文劲作《秋色赋》、《沧海赋》的责编,加之同是胶东人,彼此比较熟悉。所以,收到他的书,自然会“先读为快”,结果立即被书中首篇《沙翁复活记》所吸引。这篇文章使我进一步认识了著名学者,屈原研究专家文怀沙的学识和品格,尤其对他一九八二年为南通狼山广教寺法乳堂碑撰写的碑文十分钦佩。他在不足千字的碑文中,言简意赅地高度概括和精确评价了中国两千年佛教史上的代表人物,他们是大家公认的十八位高僧。文老先生的这篇被人称之为“字字珠玑,千古未见之奇文”使我萌动了编写一本《十八高僧传》的构想。于是,就这一选题约了几位同事登门请教文老先生。他听了我们的想法很高兴,表示不但赞同编撰《十八高僧传》,还提议从古诗佳作中精选一本《禅林意趣诗》,并允诺为之作序。

这年夏天,峻青《梅魂》的责任编辑,时任某文艺出版社社长的张先生来京,我和几位同事前去看他,谈到我们策划且得到文老先生支持的两个选题,他也十分赞同,并慨然接受出版。这些都让我们分外高兴。不久,又敬请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佛协主席的赵朴初先生为两本书亲笔题写了书名。一切仿佛都很顺利,可是当我们把编写的书稿交付出版社,并已进入出版流程时,因出版社领导班子换届,出书的事就长时间搁浅了。后来几经交涉,最后出版社作了退稿赔偿处理。

几年后,由于佛缘突现,书稿出版的事又有了希望。那是一九九五年早春的一天,《中华散文》编辑部走来一位身穿袈裟的僧人。他是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的得意弟子释延王,是个文武兼备的出家人。他前来的目的是联系出版他的作品《灵度·少林武僧日记》。我翻阅了他的书稿,内容是记录和描述少林武僧团一九九三年访问台湾的盛况和观感。我觉得很有出版价值,报经领导同意,很快就出版了。

从这时起,我先后又认识了少林寺释永信方丈和在寺内工作的阿德先生。一九九八年,大家经过真诚、精心地策划,在永信方丈的主持下,《禅林意趣诗》终于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了。这本历经八年磨练的书,深受读者喜爱,总算有了一个善果。可是,那本《十八高僧传》因机缘未现,只好作罢。

从二00二年元月起,我正式退休。有一天整理书柜,又一次展现了赵朴初先生十年前敬题的《十八高僧传》书名手迹,心中顿感愧疚,觉得自己欠了一份很大的心债。于是,我当即决定自己利用退休后的时间,一边学习佛学一边编撰《十八高僧传》。这几年中,我艰难地在茫茫书海中不停地寻觅十八位高僧的足迹和音容,努力探索他们的灵魂和佛智。但是,由于身体健康等原因,时常感到力不从心,可是想到文老先生的热情支持和赵朴初老的期望,就又鼓起了勇气。我就这样学习和编撰并进,直到二00五年下半年才完成了初稿。当我整理着厚厚的一摞文稿,虽然总感到不太满意,但同时也感到它还是比较真实而完整地描述了十八位高僧的风貌和业绩。从发扬、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角度来看,也算是做了一点小功德吧。

在这里我要特别提出的是,本书在编撰过程中参阅了一些相关著作;承蒙厦门梵天寺怀真法师、南普陀寺道真法师协助提供十八高僧画像;得到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关领导和亲友的鼎力相助,使本书在十六年后终于有了一个善果。在此,一并致以真诚的谢意。由于本人佛学知识有限,书中定有许多不足或错误,欢迎批评指正。

愿佛光带给大家智慧和幸福。

丛培香

2006年2月6日

书评(媒体评论)

佛教徒处在理性思维的高级阶段。人类到释迦牟尼佛时代,辩证思维才成熟。辩证法最初来源于佛教。

——恩格斯

佛学乃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

——孙中山

释迦牟尼真是伟大的圣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以解答的问题,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启示了。

——鲁迅

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独善,乃入世而非厌世。

——梁启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十八高僧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丛培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55609
开本 32开
页数 2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06-05-01
首版时间 2006-05-01
印刷时间 200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7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9.92
丛书名
印张 8.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3: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