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从我国循环经济法制保障的历史和现状入手,找出我国循环经济法制保障存在的问题,以德国、日本、美国的循环经济法制保障为代表,研究了国外循环经济法制保障的经验和启示。在此基础上,书稿结合我国现行循环经济促进法,对该法立法宗旨和利益的协调进行了阐述,最后从实体与程序上,指出了我国循环经济司法救济的具体措施。
图书 | 循环经济法制保障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作者从我国循环经济法制保障的历史和现状入手,找出我国循环经济法制保障存在的问题,以德国、日本、美国的循环经济法制保障为代表,研究了国外循环经济法制保障的经验和启示。在此基础上,书稿结合我国现行循环经济促进法,对该法立法宗旨和利益的协调进行了阐述,最后从实体与程序上,指出了我国循环经济司法救济的具体措施。 内容推荐 本书以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着眼于中国循环经济法制保障的历史和现状,重点分析了中国循环经济法制保障存在的问题——立法滞后、执法不严、司法救济不到位。同时,本书充分借鉴了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国的循环经济法制保障经验及启示,对我国现行《循环经济促进法》及相关内容进行了探讨;进而,对循环经济行政执法主体、循环经济法中的公众参与等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本书依据“从实体到程序”的理念,论述了我国循环经济司法救济的具体措施。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循环经济理论阐释 第一节 解读循环经济——一种全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一、循环经济的产生背景、内涵及理念 二、循环经济的边缘分析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操作原则 四、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 第二节 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阐释与反思 一、循环经济的生态学理论阐释与反思 二、循环经济的经济理论阐释与反思 三、我国循环经济理论发展综述 本章小结:增长的极限——应对选择 第二章 我国循环经济法制保障的意义和可行性 第一节 我国循环经济法制保障的意义 一、循环经济法制保障是循环经济自身稳定有序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循环经济法制保障是创造良好的循环经济实施法律 环境的客观需要 三、循环经济法制是落实可持续发展观的有效保障 四、循环经济法制保障是缩小三大差别的现实需求 五、循环经济法制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第二节 我国循环经济法制保障的可行性 一、党中央和国家高度重视循环经济的推进 二、实施循环经济法制的社会经济基础已经具备 三、清洁生产、废弃物回收与处置等工作的开展为循环经济立法提供了规范内容的实践源泉 四、关于循环经济及其法制的研究活动,为依法保障循环经济的运行,做了较好的理论准备 五、国际有关循环经济的立法为我们提供了经验与借鉴 本章小结:意义与可行性源自实质正义 第三章 国外循环经济法制保障的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德国的循环经济法制保障 一、德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的主要历程 二、德国循环经济法制保障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日本的循环经济法制保障 一、日本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的主要历程 二、日本循环经济法制保障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美国的循环经济法制保障 一、美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的主要历程 二、循环经济理念下废物处理立法的创建 第四节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循环经济法制保障 一、欧盟的循环经济法制保障 二、法国的循环经济法制保障 三、韩国的循环经济法制保障 四、荷兰的循环经济法制保障 五、拉丁美洲国家的循环经济法制保障 第五节 经验与启示 一、国外循环经济法制保障的经验 二、国外循环经济法制保障对我国的启示 本章小结: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第四章 我国循环经济法制保障的现状 第一节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概述 一、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我国推进循环经济的主要实践 第二节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对发展循环经济仍存在较为严重的认识误区 二、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三、约束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基础薄弱 四、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 五、政府推动机制紊乱 六、社会动员机制不完善 第三节 我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概述 一、我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历程及现状 二、我国循环经济法制保障存在的问题 本章小结:实践催生法律 第五章 循环经济的立法保障 第一节 循环经济立法概述 一、循环经济立法的概念 二、循环经济立法的功能 三、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依据 四、我国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的特征 第二节 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对利益的协调 一、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利益)中突客观存在 二、循环经济法的立法价值 三、循环经济利益与循环经济法益的互动过程 第三节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亮点解读及其他相关问题分析 一、《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基本框架及评价 二、《循环经济促进法》的亮点解读 三、《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缺陷探讨 四、《循环经济促进法》与相关法的关系 五、关于修改或制定建立循环型社会的核心法律法规 本章小结:立法因素的基础性影响 第六章 循环经济的执法保障 第一节 循环经济的执法主体问题 一、循环经济活动属于经济法调整范畴 二、循环经济法执法部门的确定 第二节 循环经济执法保障 一、首先做到思想到位,重视循环经济发展 二、加强循环经济执法队伍建设,为循环经济执法提供组织保障 三、强化循环经济执法责任制,建立领导干部循环经济实绩考核制度 四、增强各级循环经济管理机构的决策和管理能力 五、有效调控国家财政收入分配,提高循环经济执法回报水平 六、推动社会公众参与循环经济,形成循环经济行政执法的社会化合力 第三节 循环经济执法中的公众参与机制 一、循环经济执法中公众参与的概念 二、广泛的公众参与是循环经济执法的必要选择 三、我国循环经济执法中公众参与的现状 四、循环经济执法中的公众参与机制的完善 本章小结:执法保障的特殊重要性 第七章 循环经济的司法保障——从实体法走向程序法 第一节 经济公益诉讼的基础理论 一、经济公益诉讼的概念与主要特征 二、确立我国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的正当性分析 第二节 循环经济法和经济公益诉讼 一、循环经济法视野中的公益 二、循环经济法律视野中公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分析 三、循环经济法的实现需要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的保障 第三节 经济审判在循环经济领域的适用 一、撤销经济审判庭的理性反思 二、恢复和改良经济审判庭的理性思考 三、经济审判在循环经济法领域的具体适用 本章小结:弥补司法因素影响弱化之公益诉讼制度 结语 借镜成像 附录一:《循环经济促进法》贯彻实施与规范化操作典型案例 附录二:《循环经济促进法》相关司法、执法案例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循环经济法制保障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俞金香//何文杰//武晓红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369281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3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3 |
出版时间 | 2009-04-01 |
首版时间 | 2009-04-01 |
印刷时间 | 2009-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22.604 |
丛书名 | |
印张 | 10.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9 |
宽 | 148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