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当代毕昇王选/共和国大科学家故事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客观生动地讲述了我国汉字信息处理与激光照排技术发明人王选的成长经历与科研探索故事,全方位展现了王选的丰富内心世界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介绍了他取得的划时代成果。全书语言生动流畅,资料全面翔实,为小读者描绘了一个鲜活的榜样形象,是少年儿童励志成长的优秀读本。 作者简介 丛中笑,女,汉族,1966年7月生于山东济南,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1991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们。1998-2006年担任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发明人、著名科学家王选院士的专职秘书,现为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副研究员、王选纪念室主任。致力于宣传王选事迹和精神,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年参加由中宣部、统战部、教育部和九三学社联合组织的王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全国巡回宣讲,后开设专题报告“王选的世界”,在大中小学和企事业单位举办讲座上百场;出版专著《王选传》《王选的世界》《中国当代著名科学家丛书——王选》《汉字作证——计算机专家王选》等,以及报告义学、散文百余万字。2003年获第九桶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目录 引子 让汉字焕发新生的“当代毕异” 1 从小做一个“好人” 2 “一棵菜”与“一招鲜” 3 北大优秀生 4 “马大哈”和“拼命三郎” 5 与病魔抗争的灵丹妙药 6 患难见真情 7 天降大任 8 让汉字自由出入计算机 9 未名湖畔的光电传奇 10 一个月的“模范丈夫” 11 告别铅与火的时代 12 “我们放弃与中国人竞争” 13 你们在创造历史 14 名人与凡人 15 半生苦累,一生心安 16 精神永流传 序言 从理论上讲,科学技术 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 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实际 上,科学技术只有被人发 现、发明和创造,被人掌 握,才能发挥它的功能, 成为生产力,成为推动社 会发展的动力。其根本的 力量还是人,是那些能够 探索、认知和实践客观真 理的人,通常,他们被称 为科学家。 科学家是聪明与智慧的 象征,是我们人类的精英 。古往今来,从石器时代 、铜器时代、铁器时代, 到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电气文明和信息文明,人 类社会每前进一步,都离 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 展,都离不开科学家的创 造与贡献。 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 华民族,富于勤劳、智慧 和创新精神,古有四大发 明,今有众多创造,涌现 了一代代能工巧匠、科技 大家。尤其是新中国成立 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下,我们的国家发生 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诞生 了一批领先世界的科技成 果,如杂交水稻、高速铁 路、航天科技、海洋深潜 、超级运算等,使我们从 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变 成了举世瞩目的世界大国 、经济强国,大大提升了 国家地位和民族自豪感。 这些成果凝聚着科学技术 的贡献以及科技工作者的 心血。 由海燕出版社编辑出版 的“共和国大科学家故事丛 书”,客观生动地介绍了我 国当代大科学家的杰出成 就和精彩人生,其中有弘 扬中医理论,发现青蒿素 ,救治众多病人的中国第 一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 奖获得者屠呦呦;发明杂 交水稻培育技术,增加粮 食产量,养活亿万人的“当 代神农”袁隆平;让中国卫 星邀游太空的航天巨匠孙 家栋;自主设计研制国产 大飞机的带头人吴光辉; 给地球安上“天眼”的首席科 学家南仁东……他们养人、 助人、救人,开阔人类的 眼界,让人类的生活更美 好……这就是科学的魅力, 科学家的伟大价值! 这些为人类做出杰出贡 献的大科学家,尽管专业 不同,岗位不同,却秉承 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科学精 神,他们孜孜不倦,刻苦 钻研,开拓创新,敢为人 先,精诚报国,无私奉献 ……每个人的背后都有讲不 完的故事和感人肺腑的精 神。他们取得的成就越大 ,付出的也就越多。他们 是我国千万科技工作者的 杰出代表,是我们学习的 榜样!读他们的故事,了 解他们的经历,会受到心 灵的激荡和人生的启迪! 这套丛书的作者都是学 识丰富、文笔流畅、成果 丰硕的作家,他们有的是 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有 的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 会员,他们创作的作品, 不仅资料翔实,内容丰富 ,而且深入浅出,情节生 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 力,读起来是一种愉悦的 享受。 对于广大青少年读者来 说,读这套丛书,不仅能 了解这些大科学家名震世 界的科学成就,也能感受 他们的音容笑貌和个人风 采。科学是神秘有趣的, 科学家也是神秘有趣的, 他们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 样严肃、呆板、不苟言笑 ,他们的情商同智商一样 高超绝伦。他们的成功不 靠偶然,不靠运气。他们 从小立下凌云壮志,持之 以恒,艰苦努力,排除万 难,终获殊荣。 作家冰心写道:“成功的 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 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 遍了牺牲的血雨。” 从大科学家的人生奋斗 历程中,我们能悟到什么 ? 天赋,志向,勤奋,毅 力; 创新,协作,团结,奋 进; 机遇,困难,百折不挠 …… 由大科学家的人生中得 到一点启迪,就有可能影 响你的一生。今天的小读 者,明天就可能成为大科 学家。我期待着这套讲述 大科学家故事的图书早日 与读者见面,将科学的种 子植入广大青少年的心田 。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名誉 理事长 刘嘉麒 2019年10月 导语 本书本书面向少年儿童读者,以时间为序,用讲故事的方式,客观真实展现了我国汉字信息处理之父王选的光辉一生,情节真实感人,内容丰富凝练,作者深入采访,积累丰厚,再现了王选不断进取、目光远大,在计算机激光照排领域的成就和风采。作为“共和国大科学家故事丛书”(第二辑)中的一部,对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具有极强的启发意义和教育意义。 精彩页 小读者们,当你每天自如地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是否想过,里面的汉字最初是如何存储进去的?当你阅读书刊和报纸,又是否想到过,它们是怎么被精美地印刷出来的? 我们每天使用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如果从汉字源头的文字符号算起,至少已经有七八千年的历史了。汉字也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字,虽然它的载体几经变更,形式也不断演化,但从古至今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仍然充满着生机和活力,记录、传承和传播着延绵数千年的中华文化。这一切,都与刻画、书写乃至排印汉字的载体和方法密不可分,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 让我们从汉字的起源开始说起吧! 在汉字没有造出来之前,我们的祖先靠用绳子打结、在竹片或木片上刻画符号来记事。根据考古发现,在距今七八千年前,我国古代先民开始在龟甲上锲刻符号,在五六千年前的陶器上发现了更多陶文符号,它们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符号。传说到了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黄帝时期,有一个叫仓颉的左史官,他长着四只眼睛,通过仔细观察飞禽走兽、日月山河、常用器物,按照它们的特点画出图形,造出了一个个象形文字。仓颉把他造的这些象形文字献给黄帝,黄帝看后非常满意,让九州大地的人们开始使用这些文字,这就是古书记载里传说的“仓颉造字”。 到了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汉字越来越成熟了,人们根据不同的用途,分别把汉字刻画在不同的载体上。例如:把占卜的情况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这就是“甲骨文”,目前已出土的甲骨文有十几万片,上面刻的单字总共有4500个左右。人们把吉祥、勉励和庆功的话,铸造或刻写在青铜器上,这就是“金文”,也叫“钟鼎文”,周宣王时铸造的毛公鼎,内底铸铭文499字,是现存铭文最长的西周青铜器。先秦时期,还出现了我国最古老的石刻文字,因刻字的石头外形很像鼓,也叫“石鼓文”。 更多的时候,人们是把汉字书写在又窄又长的竹片或木片上,小的叫“简”,大的叫“牍”,然后用绳子将其穿起来,编连成册——“册”这个字就像几片简用绳子穿在一起。与龟甲、兽骨和青铜器相比,制作简牍的竹子和木材很容易找到,书写和改错也方便,所以简牍渐渐成为人们书写典籍、文书的主要载体,形成了我国古代最早的书籍形式。而当时的汉字笔画、结构也渐渐规范,形成了“大篆”这一字体。 简牍的普及,使得原来只有王公贵族才掌握的汉字,为更多的人所认识和应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老子、孔子、孙子等先贤名家的学说,通过竹简典籍广为流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但当时各国的文字并不完全一样,不利于文化的传播。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命令丞相李斯创制了一种新的字体“小篆”,颁行天下,统一使用,从此中国有了统一的文字,这是汉字能够系统流传下来的重要基础。 不过,简牍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过于笨重,因为每根简上面通常只能写二三十个字,一册书往往要用成百上千根简编在一起,卷成一卷一卷的,携带起来很不方便。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懂得养蚕、缫丝,所以又出现了另一种书写材料“缣帛”,它柔软宜写,但价格昂贵,大都是为皇家、贵族所用,普通人用不起,所以缣帛始终未能取代简牍。 如何才能给汉字找到又好写又便宜的载体呢?勤劳智慧的中华先民不停地进行探索、试验,到了两千年前的汉朝,终于创造了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 P3-6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当代毕昇王选/共和国大科学家故事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丛中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海燕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508804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5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90 |
出版时间 | 2023-01-01 |
首版时间 | 2023-01-01 |
印刷时间 | 2023-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小学生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64 |
CIP核字 | 2021270430 |
中图分类号 | K826.16-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0.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河南 |
长 | 220 |
宽 | 160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