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伪君子/世界文学名著青少年必读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为“世界文学名著青少年必读丛书”之一,由余秋雨教授专序推荐!

《伪君子》和《吝啬鬼》是莫里哀喜剧艺术的最高成果。剧作结构严谨,手法夸张,风格泼辣,在浪漫的喜剧色彩中夹杂着充满生活气息的闹剧成分,突破了古典主义的陈规旧套,至今仍在世界各地盛演不衰。

《醉心于贵族的小市民》和《史嘉本的诡计》是莫里哀晚年的作品。前者创作于1670年。文中的主人公茹尔丹是个小商人,家财颇丰,却成天向往着贵族的头衔和生活,结果受到了戏弄。书中讽刺了资产阶级的虚荣心,抨击了贵族社会的庸俗无聊、争名逐利等恶劣风习。

内容推荐

“他是一个独来独往的人,他的喜剧接近悲剧,戏写得那样聪明,没有人有胆量敢模仿他。”这是歌德对莫里哀的评价。

莫里哀(1622~1673),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古典主义喜剧的创者。他的喜剧含有闹剧成分,在风趣、粗犷之中表现出严肃的态度,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在法国,他更是代表着“法兰西精神”。

莫里哀生活在资产阶级勃兴、封建统治日趋衰亡的文艺复兴时期。他同情劳动人民。笔锋所向,揭露的是昏庸腐朽的贵族,坑蒙拐骗的僧侣,靠剥削起家而力图“风雅”的资产者,利欲熏心的高利贷者……他笔下的正面人物。常常是那些被人嘲讽着的仆人、佃户、工匠。

《伪君子》讲述了宗教骗子答尔丢夫以伪装的虔诚骗得了奥尔恭的极度信任。为了他,奥尔恭背弃女儿的婚约,取消了儿子的继承权,还把财产全部送给了他。后来奥尔恭的家人设计揭露了答尔丢夫的嘴脸。骗子被揭穿后凶相毕露,企图陷害奥尔恭,幸好国王明察秋毫,使得骗子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作者用辛辣的嘲讽口吻、巧妙的情节和出人意料的结局安排,揭示了17世纪中期法国上层社会的愚昧无知,揭露了宗教道德的伪善和僧侣教徒们的假仁假义、卑鄙无耻。文中的骗子答尔丢夫的形象是著名的艺术典型,“答尔丢夫”这个名词后来成了“伪君子”的同义语。

《吝啬鬼》写于1668年,是莫里哀第一次用散文体写的喜剧,同时也是他最深刻的“性格喜剧”之一。剧中主人公阿巴公是一位爱财如命的放高利贷者。他对子女、仆人甚至自己都十分苛刻。他不顾儿女的想法,逼迫儿子娶一位有钱的寡妇,女儿嫁给一位年老的富翁,甚至还厚颜无耻地要霸占儿子的情人。剧作生动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同答尔丢夫一样,“阿巴公”已成为举世公认的“吝啬鬼”的代名词。

《史嘉本的诡计》是莫里哀从民间创作汲取营养,大胆运用闹剧手法写出的一部成功作品,标志着莫里哀喜剧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剧本讲述了一个足智多谋的仆人史嘉本,为了成全两位公子的婚事而设下种种诡计和圈套的故事。赞扬了史嘉本在帮助青年主人反对家长专制斗争中所显示的机智、勇敢、聪明和乐观,批判了封建等级观念。

莫里哀将喜剧与性格相连是其获得长久喜剧笑声的基础之所在,他赋予笑声以丰富的思想内涵,成为喜剧脱离浅薄的关键。他的喜剧在欧洲艺术史上是一个高峰。它使喜剧同悲剧具有一样的崇高地位。

目录

伪君子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吝啬鬼

醉心于贵族的小市民

史嘉本的诡计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试读章节

伪君子

第1章

17世纪60年代,在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统治下的巴黎城里,有一个很有钱的商人,名叫奥尔恭。他的妻子已经去世,留下了儿子达米斯和女儿玛丽亚娜。

后来,奥尔恭给孩子们找了个继母,名叫欧米尔,是个很贤惠的妇人,她把两个孩子看作自己的亲生儿女,十分宠爱,一家人过着和睦安宁的生活。

可自从奥尔恭把一个名叫答尔丢夫的人接到家里住以后,这个家庭的宁静就被打破了。

这天,奥尔恭的母亲柏奈尔夫人正怒气冲冲地闹着要离开这里,她对着她的侍女爱尔卜特大发脾气,也不让人们出来送行。

“站住吧,我的少奶奶,别送啦。用不着对我这么客套。”柏奈尔夫人对送她的欧米尔大声说。

“这是我们对您应该有的礼节呀。不过,您为什么这么快就要走了呢?”欧米尔问。因为柏奈尔夫人到儿子家还没住上几天呢。

柏奈尔夫人说:“这里的一切我都看不惯,你们一点也不想讨我喜欢。是的,我是很不痛快才走出你们的大门的。我教训的话,你们一句也没听,这儿的人什么顾忌也没有。每个人都大声嚷嚷,这儿简直成了一个叫花子窝。”

本来柏奈尔夫人十分赏识那位答尔丢夫先生,她感谢上帝,为了这个家庭的永远幸福而把他这样的好人派来。可是除了奥尔恭,这一家大小处处与答尔丢夫先生作对,她忍无可忍,决定马上就走。

欧米尔感到十分为难,奥尔恭外出两天了,还没回来,她的一切劝说都无济于事。尽管她一张嘴就招来一顿臭骂,她还是按应有的礼节送老夫人出门。

大家都来送老夫人,都极力挽留她,可谁张嘴谁倒霉,谁都挨她骂。

道丽娜刚一开口,柏奈尔夫人便说:“朋友,你是一个侍女,有点儿太爱说话,并且一点规矩也不懂,不管什么事你都要插进去表示你的意见。”

达米斯刚想为道丽娜辩护,老夫人便说:“我的孩子,你是个十足的糊涂虫。”

接着。她又转过来骂玛丽亚娜:“你看你,假装不爱说话,好像多么温柔。多么老实,可是你和那个叫瓦赖尔的年轻人背后做的那些事儿真叫我恨得牙痒痒。”

柏奈尔夫人对刚刚上门做客的欧米尔的哥哥克雷央特也没什么好感:“好舅爷,我很看重你,也爱你,也敬你;不过如果我是我儿子的话,我一定要求你别再登我的门。你不停地讲一些关于生活的格言,但那些格言是正人君子根本不应该遵循的。我对你,说话未免太直率了一点,不过我的脾气就是这样,我心里想的事,我就得说出来。”

达米斯说:“您那位答尔丢夫先生当然很高明……”

柏奈尔夫人说:“答尔丢卡先生是一位道德君子,大家都应该听他的话,像你这样一个疯子也想跟他捣乱,这是我不能容忍的,这不能不叫我气得发狂。”

达米斯愤怒地回答:“什么?我难道就任凭这个一味说长道短的假教徒在家里作威作福吗?难道不得到他的允许,我们便任何消遣也不能有了吗?”

道丽娜也说:“如果一定要听从他的话,信从他的格言,那么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成了罪恶了。因为这位热心的批评家,他是样样都要检查的。”’

“凡是经他检查过的事都检查得很好,他希望引导你们走向天堂的大路,我的儿子应该设法让你们喜爱他。”柏奈尔夫人说。

“不,祖母,父亲也罢,别人也罢,无论谁都不能强迫我,叫我跟他和好。我若说出两样的话来,便是口不应心,他的一举一动我都看着生气。我早就料到一个结局,就是我非和这个坏蛋大闹一场不可。”达米斯说。

“当然这是一桩叫人看了气愤不平的事,一个从不认识的人竞忽然做起主人来;一个穷光蛋,来的时候连双鞋子都没有,全身的衣裳顶多值六十个铜子,现在居然忘了本来面目,居然对什么都要阻挠一下。居然以主人自居起来。”道丽娜附和道。

柏奈尔夫人急忙说道:“喂,求求上帝吧!如果凡事都按着他虔诚的意志来办理,那么一切就好得多了。”

“那么,在你看来,他简直是一位品格高尚的教徒了?其实,请您相信我的话,他的行为,他的性情只是一味地假仁假义。”道丽娜说。

“你看,又血口喷人了不是!”柏奈尔夫人不满地说道,“你们所以恨他,讨厌他,无非是因为他把你们的真情实况都照直说了出来。其实他心里愤恨的是你们所造的罪孽,他所关心的只是上天的利益。”

“是这样吗?那为什么这些日子以来,他几乎不许任何人和我们来往了呢?正正经经的朋友前来拜访,有什么得罪上天的地方,何至于大吵大闹,让我们大家都头痛呢?趁现在没有外人,要不要我仔细说个清楚?”道丽娜说着,指指欧米尔,说,“我想,他是爱上太太了。”

柏奈尔夫人气愤地说:“住口!未说话之前,你先要仔细想一想,讨厌这些拜访的不只是他一个人。与你们来往的那些人实在吵得太凶,一辆辆马车接二连三地停在大门口,还有那么多的仆人乱糟糟地聚集在一起,吵得四邻不安。我很愿意相信什么事也没有,不过到底是有人说了闲话,这可是要不得的。”

柏奈尔夫人转身对欧米尔说:“我的少奶奶,告诉你,我的儿子把这位虔诚敬事上帝的正人君子接到家里,真是一件最聪明不过的事了。上帝派这个人到这里来,是为了纠正你们大家的不正思想,为了你们的幸福,你们应该听从他的话。这儿的交际、这儿的舞会都是魔鬼发明出来的玩意儿。我什么也不愿再说了,你要知道,我的心对你们已经冷了一半,不知哪一天我才会再登这儿的大门!”

说完,她猛然转过身去,给了侍女爱尔卜特一记响亮的耳光:“喂,你,你在这儿做梦哪!傻头傻脑地这么愣着!哼哼!看我回去怎么揍你。走吧,你这个臭丫头,走吧!”

噔噔噔,她走下了台阶,穿过花园,头也不回地走上停在大门外的马车。

老夫人终于走了。

“我真不愿意送她出去,怕她又跟我斗嘴,这位老太太……”克雷央特叹气,“她对我们发了这么大的火,却把那位答尔丢夫捧得高高的,顶在头上。”

“其实,这所有的一切跟她的儿子比起来,还真算不了一回事呢。”道丽娜说,“您若看见他一定会说‘真是糟糕’。我们国内的几次变乱把他锻炼得有才有识,给国王效力时他也表现得十分英勇,但自从他迷上答尔丢夫后,他简直变成了一个傻子。他称他为兄弟,比爱他自己的母亲、儿女和妻子还胜百倍。吃饭的时候,他要他坐在首位,自己在旁边看着他一个人吃下六个人才能吃下的东西。总之,他爱他爱得发狂。他是他所崇拜的英雄,不管什么时候他总是在赞扬他;不管说什么,总要提到他。他所说的话他听起来就像是神的口谕。答尔丢夫早就摸准了那个甘心上当的人的脾气,一心想利用他,施展种种手段迷得他头晕眼花。”

正说着,奥尔恭就回来了。他走得多急啊,要不是那桩买卖事关重大,他早就回来了。  你别以为他是挂念着母亲,不,此时此刻,他更挂念那位答尔丢夫先生,他真想寸步不离地与答尔丢夫永远呆在一起。

是啊,有什么办法呢,他对答尔丢夫的感情已经到了如胶似漆的地步。在他眼里,答尔丢夫是多好的一个人啊。

他认识答尔丢夫也不是很久。那些天,奥尔恭怀着对上帝的虔诚到教堂做祷告,有一个人每次都和颜悦色地紧挨着他,双膝着地跪在他前面。

他向天祷告时那种热诚的样子,引得整个教堂的人都把目光集中在他身上。这个人一会儿长叹,一会儿闭目沉思,毕恭毕敬地用嘴吻着地板。

当奥尔恭走出教堂时,他必定抢着走在前面,在门口把圣水递给他。他的仆人的一切举动也模仿着主人。

奥尔恭从仆人那里打听到这个人的名字叫答尔丢夫,也了解到了他的窘状和为人。

他拿点钱给他用,但他每次都很客气地把钱退还一部分,还说给一半都已经太多了,他实在不配别人这样怜悯他。

有时奥尔恭坚持要他全部收下,他便当场把钱散发给穷人。

这样的好人上哪儿去找?奥尔恭怎能不被他这些高尚的行为感动得热泪盈眶呢?

所以,一提到答尔丢夫,奥尔恭就赞不绝口。后来他干脆把答尔丢夫接到家里来住,从此,他便觉得家里的一切都显得兴旺起来,和答尔丢夫在一起就觉得欢乐无比,离开他就会牵肠挂肚。

奥尔恭走进家门,也不顾克雷央特有话要跟他说。就急急忙忙问道丽娜:“道丽娜,这两天家里一切都顺顺当当吗?现在大家都干什么呢?大家都平安吗?”

道丽娜见他那么急切,就赶忙告诉他:“太太前天发烧了,一直烧到天黑,头也疼得不得了……”

谁知奥尔恭没听完就打断了道丽娜的话,问道:“答尔丢夫呢?”原来他挂念的并不是太太。

提起答尔丢夫,道丽娜没好气地说:“答尔丢夫吗?他的身体别提有多好啦,又肥又胖,红光满面,嘴唇红得都发紫啦!”

奥尔恭马上爱怜地说:“真怪可怜的。”

快嘴的道丽娜瞟了一眼老爷,又说:“到了晚上,太太心里一阵恶心,吃饭的时候什么也吃不下去,头疼得还是那么厉害。”

谁知奥尔恭还是问:“答尔丢夫呢?”

“他呀,哼!他是一个人吃的晚饭,坐在太太对面,很虔诚地吃了两只鸡,外带半只切成细末的羊腿。”

“真怪可怜的!”奥尔恭还是这样说,要知道平时吃饭,答尔丢夫打个嗝儿他都会难过呢。

奥尔恭一点也不关心自己的太太,这可把道丽娜气坏了,她说:“太太发烧,整整一夜都睡不着,我们只好陪着她,一直熬到大天亮。”

“答尔丢夫呢?”

“一种甜蜜的睡意紧缠着他,一离开饭桌,他就回了卧室。躺在暖暖和和的床里,安安稳稳地一直睡到第二天早晨。”

“真怪可怜的!”

P2-8

序言

“他是一个独来独往的人,他的喜剧接近悲剧,戏写得那样聪明,没有人有胆量敢模仿他。”这是歌德对莫里哀的评价。

莫里哀(1622~1673),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者。他的喜剧含有闹剧成分。在风趣、粗犷之中表现出严肃的态度,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在法国,他更是代表着“法兰西精神”。

莫里哀生活在资产阶级勃兴、封建统治日趋衰亡的文艺复兴时期。他同情劳动人民,笔锋所向,揭露的是昏庸腐朽的贵族,坑蒙拐骗的僧侣,靠剥削起家而力图“风雅”的资产者,利欲熏心的高利贷者……他笔下的正面人物,常常是那些被人嘲讽着的仆人、佃户、工匠。

《伪君子》和《吝啬鬼》是莫里哀喜剧艺术的最高成果。剧作结构严谨,手法夸张,风格泼辣,在浪漫的喜剧色彩中夹杂着充满生活气息的闹剧成分,突破了古典主义的陈规旧套,至今仍在世界各地盛演不衰。

《伪君子》讲述了宗教骗子答尔丢夫以伪装的虔诚骗得了奥尔恭的极度信任。为了他,奥尔恭背弃女儿的婚约,取消了儿子的继承权,还把财产全部送给了他。后来奥尔恭的家人设计揭露了答尔丢夫的嘴脸。骗子被揭穿后凶相毕露,企图陷害奥尔恭,幸好国王明察秋毫,使得骗子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作者用辛辣的嘲讽口吻、巧妙的情节和出人意料的结局安排,揭示了17世纪中期法国上层社会的愚昧无知,揭露了宗教道德的伪善和僧侣教徒们的假仁假义、卑鄙无耻。文中的骗子答尔丢夫的形象是著名的艺术典型,“答尔丢夫”这个名词后来成了“伪君子”的同义语。

《吝啬鬼》写于1668年,是莫里哀第一次用散文体写的喜剧,同时也是他最深刻的“性格喜剧”之一。剧中主人公阿巴公是一位爱财如命的放高利贷者。他对子女、仆人甚至自己都十分苛刻。他不顾儿女的想法,逼迫儿子娶一位有钱的寡妇,女儿嫁给一位年老的富翁,甚至还厚颜无耻地要霸占儿子的情人。剧作生动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同答尔丢夫一样,“阿巴公”已成为举世公认的“吝啬鬼”的代名词。

《醉心于贵族的小市民》和《史嘉本的诡计》是莫里哀晚年的作品。前者创作于1670年。文中的主人公茹尔丹是个小商人,家财颇丰,却成天向往着贵族的头衔和生活,结果受到了戏弄。书中讽刺了资产阶级的虚荣心,抨击了贵族社会的庸俗无聊、争名逐利等恶劣风习。

《史嘉本的诡计》是莫里哀从民间创作汲取营养,大胆运用闹剧手法写出的一部成功作品,标志着莫里哀喜剧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剧本讲述了一个足智多谋的仆人史嘉本,为了成全两位公子的婚事而设下种种诡计和圈套的故事。赞扬了史嘉本在帮助青年主人反对家长专制斗争中所显示的机智、勇敢、聪明和乐观,批判了封建等级观念。

莫里哀将喜剧与性格相连是其获得长久喜剧笑声的基础之所在,他赋予笑声以丰富的思想内涵,成为喜剧脱离浅薄的关键。他的喜剧在欧洲艺术史上是一个高峰。它使喜剧同悲剧具有一样的崇高地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伪君子/世界文学名著青少年必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国)莫里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1047072
开本 32开
页数 1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05-01-01
首版时间 2005-01-01
印刷时间 2007-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5.34
丛书名
印张 5.5
印次 2
出版地 天津
211
146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3:4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