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北外岁月(胡文仲的外语人生)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知名教授胡文仲的个人传记,由知名作家、翻译家李尧执笔,内容积极、情节生动、感情真挚。本书聚焦主人公胡文仲在学业和思想上走过的成长历程、对我国外语事业所做的贡献和取得的成就以及个人生活的酸甜苦辣,时间跨度80年,刻画了一位老“北外人”极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反映了他为国家外语事业奋斗一生的高尚情怀。
作者简介
李尧,1946年生于内蒙古,祖籍山西。1966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1968年起从事新闻、文学编辑工作,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8年评为副编审。1992年起在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目前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西悉尼大学及内蒙古师范大学担任客座教授。
李尧自1978年起开始从事文学翻译工作,迄今为止翻译出版关于英、美、澳的文学、文化及历史著作50余部,其中长篇小说《浪子》《红线》《卡彭塔里亚湾》获澳大利亚澳中理事会翻译奖,长篇小说《煤河》获2017年北京大学“胡壮麟杰出翻译奖”。2008年澳大利亚澳中理事会因其在中澳文化交流,特别是翻译领域的成绩,授予其“杰出贡献奖章”。2018年在华澳大利亚研究基金会(FASIC)授予其“终身成就奖”。2011年中国翻译协会授予其“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2014年悉尼大学授予其名誉文学博士学位,2019年西悉尼大学授予其名誉文学博士学位。
目录
楔子
第一章 逆境中成长
第二章 西苑年代
第三章 华沙与北欧之行
第四章 进修班与师资班
第五章 教师生涯的开端
第六章 组建家庭
第七章 动荡的十年
第八章 赴澳进修
第九章 与诺奖得主作家怀特的交往
第十章 央视英语电视节目《跟我学》
第十一章 管理和业务“双肩挑”
第十二章 与跨文化交际的不解之缘
第十三章 对外语事业的杰出贡献
第十四章 几度夕阳红
尾声
走近一位真诚、可爱的“北外人”/陈雨露
胡文仲教授的精彩人生/张剑
致谢
附录
导语
本书是一位和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老“北外人”的传记,我们从中看到了个人的成长、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一颗从未改变的赤子之心。本书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知识分子风雨兼程、砥砺前行的人生经历,记录了主人公在过去几十年,承上启下,为新中国的英语教育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对当代的青年、知识分子有很好的教育、借鉴意义。
精彩页
2021年10月下旬,北京城西白石桥附近的紫竹院满园秋色。放眼望去,一碧如洗的蓝天下,一株株银杏披上金黄的盔甲。微风吹过,枝叶婆娑,灿烂得让人心醉。
这是品尝丰收的季节,也是况味人生的季节。就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节,我在灿烂金光的照耀下,穿过紫竹院,到与之比邻的一个居民小区,采访胡文仲教授,心里充满激动和喜悦,仿佛去拜访从未谋面的心中偶像。而实际上,胡文仲教授是我相识相知三十多年的老朋友,是我在文学翻译道路上携手同行的合作者。三十多年来,英语教学和翻译技巧,是我们经常讨论的话题,但是坐在一起,以写一本传记为目的,聊家事,论短长,采写他八十多年来走过的道路,追寻他在这条道路上留下的足迹,还是第一次。
其实,作为与他相知多年的文学工作者,写一本书,介绍胡老师作为一代“英语人”之代表的学术思想、人生历程,这个想法,由来已久。但是熟悉胡老师的人都知道,他为人低调,不事张扬。几十年来,虽然学术成果丰硕,教学经验丰富,编写教材,著书立说,组织和领导过重大的学术活动,是国内英语教育界的领军人物之一,是国内外多所著名大学的访问学者,但面对闪光灯和记者的话筒,胡老师总是避之唯恐不及。退休后,更是“淡出江湖”。“深藏不露”成了这位谦谦君子、著名学者的生活轨迹。即使在老朋友面前,谈到自己的成就,胡老师也只是淡淡一笑,并不多言。然而,胡文仲不只属于他自己,胡文仲属于一个时代。记录他的成长之路,就是记录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知识分子风雨兼程、砥砺前行的人生经历;记录他的成长之路,就是记录一代“英语人”在过去几十年,承上启下,为新中国的英语教育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不将这种贡献记录下来,不把他们用心血和汗水创造的宝贵经验留存于世,终究是极大的遗憾。而我,作为一个依然站在三尺讲台上从事翻译教学的英语教师,对此体会尤深。因为我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英语教学理念、学生的知识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种飞速发展、急剧变化的过程中,老一辈“英语人”在新一代学子的心目中,已经“渐行渐远”。他们的背影变得模糊不清,他们的业绩不再熠熠生辉。三十年前,叱咤风云、影响深远的名师大家,在年轻人眼里已然陌生。同为老者的我,望着那一双双睿智清纯却有几分茫然的眼睛,悲凉之感油然而生——为逝去的岁月,更为岁月的无情。我自然懂得“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的道理,这是自然规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谁也不可能永远“独占鳌头”,谁也不可能永远留在舞台中心。但是,我们都在追寻生命的价值。而这价值诚如与胡文仲教授同代的翻译家郑克鲁教授所言:“生命就是你给世界留下什么。”那么,老一辈“英语人”给世界留下了什么?他们留下的是:奋斗历程、治学精神、高尚品格和光辉业绩。这是一笔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这财富不会因为时代的发展而过时,这财富只能因大浪淘沙而愈显其黄金本色。胡文仲老师是创造这财富的一员,唯有把他和他的经历写出来,流传于世,我才能安心。
漫天尽皆黄金甲,一路秋色扑面来。就这样,我带着一种崇高的使命感、责任感,敲响胡文仲教授的家门,打开胡文仲教授记忆的闸门……
第一章
逆境中成长
胡文仲于1935年10月26日出生在天津,但祖籍是江苏淮阴。祖父胡天禄从淮阴来到徐州,与徐州胡家联宗,属于安定堂胡氏。安定胡氏,得名于安定郡,中国古代著名门阀世族。安定是胡氏最普遍的郡望,有“天下胡氏出安定”的说法。安定胡氏起源于周朝诸侯国胡国,宋朝龙图阁学士、通议大夫、吏部尚书胡直孺作《安定胡氏家乘序》:“一则胡以国氏。成周时为子爵,其地在颍州汝阴西二里,胡城是也。鲁定公十五年,楚昭王灭之,其后子孙分散,有望安定者,即汝阴之支别也。”
胡文仲的父母都出生在徐州。徐州古称彭城,素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历史上是华夏九州之一,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和两千六百多年建城史。这里人杰地灵,除了出过诸如刘邦、项羽、李煜这样一些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的“帝王将相”之外,也出过李可染先生这样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以及许多文人雅士、学界名流。胡家在当地算不上名门望族,但祖祖辈辈靠勤劳与智慧,也将日子过得颇为殷实。胡文仲的祖父胡天禄精通文墨,写一手好字,从淮阴到清江(今淮安市),在印书局中负责写字、制版。后来应邀到徐州,修《铜山县志》(当时的徐州叫铜山县)。胡文仲的祖父和父亲还曾经参加修编《江宁府志》(就是南京市志)。他们负责“写版”,住在夫子庙旁边。后来他们一家在徐州扎下根来。徐州素有“五省通衢”之称。民国时期,津浦、陇海铁路相继贯通,交通便捷。民国初年,当地商业就很繁荣,钱庄、店铺林立。胡文仲的父亲胡肇棻在徐州车站附近开了一个货栈。货栈虽然规模很小,但他善于经营,从乡下进货,主要是粮食和食油,在货栈零售,渐渐积累了一些财富。之后,便和一个无锡人合伙开了一家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北外岁月(胡文仲的外语人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尧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76952
开本 16开
页数 3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6
出版时间 2023-04-01
首版时间 2023-04-01
印刷时间 202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582
CIP核字 2023064305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2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9: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