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过新人的蘑菇期、实习生“借脑求职”、职场新人学跨栏、你是职场“淘气鬼”还是“受气包”、巧射简历这支箭、大学生的求职“举重静心术”、求职薪酬巧打听、职场上的“鞠躬尽瘁”……《青年心理》2009年佳作·职场卷,助你提升心理能量,带你找到潜力无穷的自己。
图书 | 青春在写字间里流浪 |
内容 | 编辑推荐 流浪过新人的蘑菇期、实习生“借脑求职”、职场新人学跨栏、你是职场“淘气鬼”还是“受气包”、巧射简历这支箭、大学生的求职“举重静心术”、求职薪酬巧打听、职场上的“鞠躬尽瘁”……《青年心理》2009年佳作·职场卷,助你提升心理能量,带你找到潜力无穷的自己。 内容推荐 如何找到自已的职业锚?写字楼流行病的奥利奥诊断法,旋转职业魔方,职场里的功夫熊猫。换个角度看工作,幸福职场的健康“心”主张!《青年心理》2009年佳作·职场卷,助你提升心理能量,带你找到潜力无穷的自己。 目录 流浪过新人的蘑菇期 实习生“借脑求职” 职场新人学跨栏 你是职场“淘气鬼”还是“受气包” 巧射简历这支箭 大学生的求职“举重静心术” 求职薪酬巧打听 职场上的“鞠躬尽瘁” 写字楼流行病的奥利奥诊断法 听出“弦外之音” 倾听是最宝贵的能力 “4S法则”教你巧舌如簧 流浪出挫折的荆棘林 求职受挫后如何疗伤 当“职场不公”的黄牌亮起 像体操冠军那样“劣势求职” 经济危机“心”主张 就业寒潮来袭,“菜鸟”韧字当先 就业“冰河期”,大学生求职有道 裁员风暴中的“高危人群” 在不喜欢的工作中“竞走” 你是不讨上司喜欢的员工吗 把心态放在最底线 心理学家解析职场谎言 流浪进明星的写字间 蔡依林化茧成蝶的勇气 谭晶:性格决定歌唱 张韶涵: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翔 孙燕姿:我要的幸福就在不远处 喻恩泰:抓住无数的可能性 陈好:万人迷使我更自信 吴佩慈:用心做好我自己 高圆圆的美丽蜕变 流浪去导师的创业版 他的名字叫“胡雅思” 何方洋:活出梦想的样子 龚海燕:一心只求当红娘 陈昌道:梦想如茶,越陈越香 “状元保安”的职场坚持 《上海王》导演潘文杰:愿用作品改变人心 流浪过最初的梦想地 就业寒冬,是否还要坚持职业理想 工作为什么是美丽的 不要受困于高海拔的理想 从温丝莱特到剃头匠 完美不等于100% 大学生村官:职业跳板还是心灵归宿 就业、考研还是留学,该怎样做生涯规划 如何找到自己的职业锚 穿越“选择”的湍流区 流浪到快乐的门里去 快乐第一扇门:动力 快乐第二扇门:负责 快乐第三扇门:发现 快乐第四扇门:追求 快乐第五扇门:创造 快乐第六扇门:重建 快乐第七扇门:付出 快乐第八扇门:欣赏 快乐之窗 幽默的人思维会转弯 试读章节 跨栏,很像一个人在职场中的前进姿态:自己要跨越许多障碍,同时还得把别人甩在身后。而对于职场新人,跨栏更是一项具有借鉴意义的运动。 职场新人学跨栏 文/张大诺 起跑,跨越,加速,所有的步骤一气呵成。看起来行云流水般的跨栏运动,背后却隐藏着许多奥妙:应该用怎样的姿态起跑?应该在怎样的节奏下完成跨越?哪个节骨眼儿才是加速的最好时机?这些,都是一个职场新人需要了解的学问。 环境决定爆发力 一个长方形的大会议桌,所有的同事分坐两侧,桌子一头的位子是空的,那是负责人的固定座位。它的两侧各有一个椅子,同样没有人坐,历来如此。很多同事宁可去搬折叠椅,也不肯坐到那两把空椅子上——这就是我初到这家媒体,第一次开会时见到的情景。 原定的开会时间已经过了几分钟,负责人才缓缓走了进来,坐在桌子尽头的位置上。他看了一下四周,然后拿起一根烟,几乎与此同时,旁边有一个人马上掏出打火机,帮他点上火,而另一侧的一位同事则递上了烟灰缸。在这一切就绪之后,负责人才抽了几口烟,掸落第一缕烟灰,幽幽地说了一声:“开会。” 我那时进入职场不久,尚无法领会这一系列场景意味着什么,只当它是一个偶然的开场罢了。但其实,每一个深谙职场规则的人都会明白,这是负责人展示权威的表演,一种领导满足自我欲望的心理诉求。等到会议进行到尾声时,负责人问了一句:“还有谁有什么想法要说吗?” 我立刻热血上涌,觉得表现的时候到了,我应该给在座的每个人留下深刻印象,让自己在新人中脱颖而出。于是,我毫不犹豫地举手示意,而与之相对的是负责人瞬间发愣的表情,好在他很快缓过神来:“你说吧。” 我兴高采烈地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说了出来,最后还憧憬了一下美好未来。说完后我心里还在想:领导听了肯定很高兴吧。 没想到,对方的回话让我浑身一哆嗦:“你还是先了解一下这里的基本情况再发言吧!散会。”语气中隐有怒火。 我傻了。 现在想来,我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这种错误就像在跨栏比赛中,预赛便彻底爆发用尽全力,摔倒在起跑线上一样。 事实上,我们都知道跨栏是一项非常讲究速度的运动。之所以用“讲究”这个词,是因为在大型比赛,尤其是在奥运会上,跨栏选手需要合理分配体力,预赛、复赛、决赛,每一轮所采用的速度都不一样。而选择什么样的速度,则要看处在什么样的小组里,这就是所谓的“环境决定爆发力”。 这一点很像职场新人必须注意的一个原则:在你选择起步速度之前,先要弄清周围环境的气场。 在这个问题上,我本人的经历就是最好的说明:从这个负责人开场时的派头就能看出,他在这个公司里保持着绝对的权威,而且他喜欢这种权威感,需要下属的仰视,哪怕这仰视中包含着虚伪的谄媚。他需要通过这种方式让新人明白什么是绝对的服从。但是,我偏偏初来乍到就急于证明自己,提了许多建议。建议是什么?是对这个负责人工作的一种变相否定,而这正是“面子第一、威严第一、纪律第一”的他所绝对不能接受的。于是,我作为一个新人就没有得到一点鼓励,相反,得到的是一种羞辱式的回应。 其实,进入一家公司就是进入了一个新的文化氛围、人际氛围,这种氛围由负责人主导,由公司员工配合,而了解这一氛围的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开会。所以,作为新人不要觉得开会不重要,也不要急着一上来就发表启己的看法,而是应该先了解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这样,即使你日后要发表反对意见,也是有的放矢,更有说服力。 在此,我还想说一下除了企业文化之外,新人还需要了解的一些东西: 第一,谁是负责人喜欢的员工。这样的员工,或者抢先发言(以免负责人冷场尴尬),或者表情有点冷(说明他和负责人关系很好,不必假装微笑),或者提出了一点批评意见,或者他说话的时候负责人带有笑意、点头,等等。 第二,哪些员工有谄媚之意,对于这些人最好不要得罪。一来谄媚之人必须在下属或同事中保持面子上的尊贵,他们的心理才能平衡;二来谄媚之人如果要打击你可谓近水楼台,毕竟和负责人关系亲近些。正所谓“勿得罪小人”。 第三,哪些员工很有想法,并且为人谦和。这些员工是你以后应该多多请教的人,也是你日后晋级的良性竞争对手,是你职场成功的动力。 第四,哪些员工没有什么能力,对他们你最好保持一定距离。一是因为他们一般比较敏感,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二来如果工作能力较差但仍然留在这里,那说明他的“内部关系”过硬,不适合作为职场中的朋友。 在了解以上细节以及公司整体文化之后,即使是新人的你,也能够知晓未来前进的方向了。 像刘翔那样夸奖对手 在一家报社工作多年后,我遇到一位非常特别的新同事,她仅用十分钟就“征服”了许多老同事。那是一次评报会,她被要求发言。于是,她点评了四五篇文章,确切地说,是夸奖了六七位同事,而这前后总共用了不到十分钟。 来看看她是怎么说的吧。开篇语是:我现在最重要的是学习,所以我想重点说一下这期报纸里让我佩服的一些文章。 A同事:挺佩服他的。因为之前我就想过,这个选题如果是我做,应该怎么做,觉得很难。但他找的人非常对路,事半功倍。我想他找人的时候肯定费了很多心思。 B同事:这篇文章非常可读,尤其是题目,我一下就被吸引了。 C同事:这篇文章的开头非常简练,一下就切入主题,让人很快理解中心。 D同事:虽然只是篇豆腐块文章,但觉得火候正好,文笔筋道。 瞧,很多时候,摆平对手并不一定要在竞技场上,场下的功夫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比赛只能体现你身体的技能,赢得的只是名次,而场下体现的更多是智慧与度量,赢得的是人心。 在这一点上,跨栏名将刘翔可以说做出了表率。他与美国名将约翰逊,场上是劲敌,场下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而这就与刘翔的表现有关。 “我和约翰逊的第一次握手应该是在2001年的埃特蒙顿。当时自己好像跑了个13秒51。那时候刚开始出点成绩,毕竟这是自己第一次在场上看到如此多的明星,我想,那激动的一幕这辈子我也忘不了了。 “我和他整整相差12岁。现在的约翰逊可能正处于事业的低谷,但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尊敬他。” 刘翔能被竞争对手所喜欢,只因他做了一件事情:找到对方的优点,并在公开场合表达出来。而这一点,绝对值得职场新人借鉴。不要认为夸奖就等于谄媚,前者是空洞地、非真心地说好话,而后者是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发自内心的赞扬。 如果把这两个障碍栏轻松跨过,那么,作为菜鸟的你也一定能走上职场的康庄大道。 P5-8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青春在写字间里流浪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钱卫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436096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7 |
出版时间 | 2010-02-01 |
首版时间 | 2010-02-01 |
印刷时间 | 2010-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9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67.1 |
丛书名 | |
印张 | 15.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1 |
宽 | 171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6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