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基于学习科学的有效教学设计
内容
内容推荐
有效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要求,也是新课改实施以来教师超越个人经验、走向基于证据的专业发展和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难点和薄弱环节。
本书在继承国内外教学设计经典理论、原理、策略及模型的基础上,突出面向核心素养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念;在内容结构上,以学习科学和脑科学为理论基础,以经典的教学设计流程为主体脉络,以基于学习科学的有效教学设计典型模式的实践为最终目标。本书力图引导读者在学习和理解学习本质及机制的基础上,掌握有效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进而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
本书既适合致力于应用学习科学变革课堂实践的一线教师与教育管理人员,又适合期望了解学习科学及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前沿进展和本土实践的职前教师。
目录
第一章 认识和理解教学设计:历史与经典模型
第一节 教学设计的发展历程
一、起源及早期发展阶段
二、教学设计的形成阶段
三、教学设计模式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四、教学设计的转型发展阶段
五、学习环境设计日益受到关注阶段
第二节 认识教学设计
一、什么是教学
二、什么是设计
三、什么是教学设计
第三节 理解教学设计的核心特征
一、教学设计以多种理论为基础
二、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三、教学设计是连接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四、教学设计应用的三个层次
第四节 教学设计的经典模型
一、教学设计的ADDIE模型
二、教学设计的ASSURE模型
三、教学设计的迪克-凯瑞模型
第二章 应用学习科学促进有效教学:理论基础与实践发展
第一节 认识学习科学
一、学习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二、学习科学概述
第二节 理解学习的本质
一、脑科学与学习科学研究揭示的学习本质
二、梅耶关于学习的三个“隐喻”
三、伊列雷斯的全视角学习理论
第三节 学习科学与教学实践关系的发展
一、学习研究与教学实践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学习科学成为新时代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教学变革的新基础
第三章 有效教学设计的起点:从教学目标到学习目标
第一节 认识教学目标
一、什么是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的编写
第二节 了解教学目标分类
一、布卢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类
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三、比格斯学习成果分类体系
第三节 从教学目标到学习目标:面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实践案例之一
一、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区别
二、学习目标应该通俗易懂,让学生一目了然
三、学习目标应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第四章 有效教学设计的关键:学习者分析和学习任务(内容)分析
第一节 学习者分析
一、为什么学习者分析很重要
二、学习者分析的维度
三、网络时代的新型学习者:“数字原住民”
四、智能时代数字画像助力学习者精准分析
第二节 学习任务(内容)分析
一、什么是学习任务(内容)分析
二、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
三、学习任务(内容)分析的方法
第三节 从课时教学到单元重构:面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实践案例之二
一、课时教学主要以一节课为单位进行设计
二、课时教学难以形成学科大概念
三、单元学习是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
四、单元重构的首要任务是单元目标的重构
第五章 有效教学设计的核心: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第一节 认识教学策略
一、教学策略的概念与特征
二、教学策略的类型
第二节 激发学习动机的有效策略
一、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
二、激发学习动机的关键原则
三、ARCS动机激发模型
第三节 基于学习科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课前建立新旧知识联系有效策略
二、课中教学行为策略
三、课后促进应用练习有效策略
第四节 从讲授到学生自我系统的激发:面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实践案例之三
一、落实核心素养需要提升课堂活动的质量
二、核心任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
三、核心任务要激发学生的自我系统
第六章 有效教学设计的支持条件:学习环境新发展
第一节 学习环境概述
一、从教学环境向学习环境的转变
二、学习环境的关键特征
第二节 学习环境设计
一、学习科学视域下学习环境设计的四个维度
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模型
第七章 有效教学设计的结果与证据:课堂评价
第一节 教育评价的发展、类型和功能
一、对教育评价的多重理解和认识
二、教育评价的类型
三、当代教育评价的功能
第二节 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
一、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的内涵
二、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的五个关键要素
三、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七策略
第三节 课堂中的表现性评价
一、表现性评价的学习科学基础
二、表现性评价的特征与构成三要素
三、表现性评价的潜力与局限性
四、表现性评价在课堂中的实施
第四节 课堂中的过程性评价:面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实践案例之四
一、对结果检测的反思
二、过程性评价是及时发现学生问题的“晴雨表”
三、将过程性评价作为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的调节器
四、强调过程性评价要关注对学生行为表现的评价
第八章 有效教学设计应用的典型模式:理解、支架、项目及脑
第一节 基于理解的教学设计
一、理解是学习科学关注的重要目标和研究领域
二、基于理解的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
三、理解的六维度
四、逆向设计的三个阶段
第二节 支架式教学
一、认识学习支架及其作用
二、支架式教学概述
第三节 项目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基于学习科学的有效教学设计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梁林梅//朱书慧//冯晓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30782502
开本 16开
页数 2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6
出版时间 2024-03-01
首版时间 2024-03-01
印刷时间 202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348
CIP核字 2024059172
中图分类号 G42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9
1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5: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