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达克思(译文名著精选)》是意大利作家乔万尼奥里的代表作。作品以公元前1世纪罗马著名的斯巴达克思起义为题材,再现了这场波澜壮的奴隶革命。这一革命风暴的伟大领袖就是斯巴达克思,他所领导的起义军以气吞山河的气势转战南北,深深动摇了罗马奴隶制度。《斯巴达克思(译文名著精选)》的作者在展现这一历史事件、塑造伟大历史英雄的时候也是充满激情的。他从多方面表现了奴隶起义军的浩大声势,描述了一幅幅雄浑磅礴的斗争画面,对斯巴达克思这位叱咤风云、英勇崇高的奴隶英雄则热情澎湃地予以讴歌。
图书 | 斯巴达克思(译文名著精选) |
内容 | 编辑推荐 《斯巴达克思(译文名著精选)》是意大利作家乔万尼奥里的代表作。作品以公元前1世纪罗马著名的斯巴达克思起义为题材,再现了这场波澜壮的奴隶革命。这一革命风暴的伟大领袖就是斯巴达克思,他所领导的起义军以气吞山河的气势转战南北,深深动摇了罗马奴隶制度。《斯巴达克思(译文名著精选)》的作者在展现这一历史事件、塑造伟大历史英雄的时候也是充满激情的。他从多方面表现了奴隶起义军的浩大声势,描述了一幅幅雄浑磅礴的斗争画面,对斯巴达克思这位叱咤风云、英勇崇高的奴隶英雄则热情澎湃地予以讴歌。 内容推荐 长篇历史小说《斯巴达克思(译文名著精选)》是意大利作家乔万尼奥里的代表作,《斯巴达克思(译文名著精选)》以公元前一世纪在奴隶主专制的罗马爆发的一一次规模最大的奴隶起义的真实事件为依据,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热情讴歌了奴隶和角斗士们为争取解放而斗争的英雄壮举和他们的崇高品格,成功地塑造了奴隶起义领袖斯巴达克思的形象,揭露了奴隶主贵族荒淫无耻、惨无人道的罪恶行径。本书同时还描写了主人公与瓦莱里娅的一段真挚而凄美的爱情,反映了革命者在战火中的悲欢离合、人情世态。 目录 加里波第给乔万尼奥里的信 一 苏拉的慨举 二 角斗场上的斯巴达克思 三 维纳斯酒店 四 斯巴达克思获得自由后的活动 五 喀提林的三榻餐厅和瓦莱里娅的密室 六 威胁、阴谋和危险 七 死神怎样比德莫菲卢斯和梅特罗比乌斯抢先了一步 八 苏拉去世的后果 九 一个醉汉怎样把自己想象为共和国的救星 十 起义 十一 从卡普阿城到维苏威火山 十二 斯巴达克思的英明和远见使起义队伍的人数从六百人增加到一万人 十三 从卡西利尼之战到阿奎尼之战 十四 扈从辛普利齐安显示了他最高贵的品质 十五 斯巴达克思打败了另一个将军而且摒绝了一个女人的极大诱惑 十六 姑娘脚下的雄狮。惨遭暗杀的使者 十七 流浪艺人阿尔托利克斯 十八 执政官出征。卡梅里诺之战。埃诺玛依之死 十九 穆蒂纳之战。叛乱。克拉苏的阴谋活动 二十 从加尔加诺山死战到火葬克里希斯 二十一 在卢卡尼亚山民中活动的斯巴达克思。自投罗网的捕鸟人 二十二 最后几次战斗。布拉达诺河畔大血战。斯巴达克思之死 结尾 试读章节 那些富人、骑士和贵族家庭里出来的人,避开平民单独坐着,他们故意显出一副令人注目的高贵气派,进行着快活的有声有色的谈话。 盛装的纨绔子弟用坐垫和毯子铺在坚硬的石阶上,他们把打开了的伞撑在美貌的贵妇人和迷人的姑娘的头上,替她们遮蔽灼热的阳光。 在看台的第三排石阶上,差不多靠近凯旋门的地方,在两个贵族中间,坐着一位极其美貌的贵妇人。她那婀娜的姿态、丰满的肉体和美妙的肩膀,表明她是真正的罗马美女。 她有轮廓端正的脸庞,宽广的前额,纤巧而又美丽的鼻子,娇小的嘴,一对黑艳艳的灵活的大眼睛,以及两片燃烧着要求热吻的强烈欲望的红唇。总而言之,在这位贵妇人的身上,几乎没有一处不显露着那不可思议的迷人力量。好像乌鸦翅膀那么黑油油的、浓密而又柔软的鬈发,直垂到她的肩上,但在靠近前额的地方却被一顶满嵌宝石的金冕紧紧地束住。一件用极薄的白色毛织品制的、下端绣上金绦的无袖长袍,显出了她那令人销魂的曲线。但在那件美丽的、褶襞向下飘动的无袖长袍外面,又罩上了一件雪白的垂着紫色流苏的坎肩。 这位服饰华丽的美人大概还不到三十岁;她就是瓦莱里娅——卢齐乌斯‘瓦勒里乌斯’梅萨拉的女儿,昆图斯.霍滕修斯①的同母异父的妹妹。昆图斯‘霍滕修斯是一个有名的雄辩家,他是西塞罗②的劲敌。他在罗马纪元六百八十五年曾被选为执政官。在我们叙述的事胯开始肓d几个月,瓦莱里娅的丈夫用一种外人看来似乎是真实的借口,说瓦莱里娅不会生儿子,跟她离了婚;但事实上,离婚的原因,却是在罗马闹得满城风雨有关她的品行的流言。那些流言认为瓦莱里娅是一个水性杨花的女人,说她跟许多追求她的人发生过不贞的关系。但无论如何,这一次离婚双方都保全了体面,因此瓦莱里娅的名誉并没有受到损害。 在瓦莱里娅的身边,坐着埃利维乌斯·梅杜柳斯。这是一个瘦长、苍白、洁净、头发梳得精光、浑身洒过香水涂过香油而且仔细化妆打扮过的家伙。他所有的手指都戴着雕工精细的嵌宝金戒指。他的脖子上面挂着一条金项链,下面是—个漂亮的金坠子。梅杜柳斯除了他那文雅的装束之外,还拿着一根象牙手杖,他不时显出极其优雅的姿态把玩着它。 在这位贵族的冷漠呆板的脸上,显出无聊而又麻木的表情,他还只三十五岁,却已经对世界上的一切都感到厌倦了。埃利维乌斯·梅杜柳斯出身于罗马有名的门第高贵的家族。那些贵族被狂饮和游宴折磨得失去了英武气概,他们已经把为祖国光荣战斗以至牺牲的权利交到平民手里去了。这些门第高贵的家族把征服别的民族和国度的责任推卸到平民身上,而他们自己所担任的工作,就只是在奢侈逸乐的生活中挥霍祖上的财产,或者是掠夺他们所统治的省份罢了。 在瓦莱里娅·梅萨拉的另一面,坐着马库斯·德齐乌斯·凯迪齐乌斯,一个已有五十岁的贵族。他是一个开朗、快活、脸色红润、身体结实的矮胖子,挺着一个很高的大肚子。他最欢喜的消遣就是大嚼大喝,因此他把他大部分的时间都消磨在三榻餐厅的食桌旁。上半天他总是去试尝厨子做的极其精致鲜美的菜肴,他的厨子的烹饪手段在整个罗马城里是赫赫有名的;下半天呢,这位贵族就苦苦地考虑着晚问的饮食,而且预先想象着再进三榻餐厅时的快乐情形。一句话,马库斯·德齐乌斯·凯迪齐乌斯在消化午餐的时候已经想到了晚餐。 过了一会儿,昆图斯·霍滕修斯也来到了这里。这位雄辩家的雄辩,在当时获得了世界的声誉。 昆图斯·霍滕修斯还不到三十六岁。他曾经花了不少时间和心血去研究演说的姿势和表达思想的种种方法,他那使姿势和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他每到一个地方——元…… P8-9 序言 长篇历史小说《斯巴达克思》,是十九世纪意大利民主主义作家拉法埃洛·乔万尼奥里(1838一1915)的代表作。一八七三年九月由罗马一家进步刊物《范夫莱》连载,一八七四年以单行本出版。一百多年来,这部古代奴隶革命的壮烈颂歌,广泛流传;它所描写的起义奴隶永垂千古的业绩至今仍然强烈扣动读者的心弦,激起人们对奴隶英雄的无限崇敬。纵观意大利和欧洲文学史,这样威武雄壮、富有魅力地描写劳动人民的武装斗争,塑造被压迫阶级的领袖形象的佳作,并不多见。 乔万尼奥里是意大利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爱国志士,优秀的历史学家、作家和文艺评论家。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对于我们认识《斯巴达克思》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探索作家的创作道路,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一八三八年五月十三日,拉法埃洛·乔万尼奥里诞生在罗马的一个律师家庭。他幼年丧母,父亲是一位自由主义战士,曾任税务检察官。一八四八年革命高潮席卷意大利时,父亲参加国民自卫军,抗击奥地利侵略者和罗马教廷,捍卫罗马共和国。翌年,教皇重新盘踞罗马,父亲被免职。乔万尼奥里从小受到父亲进步思想的熏陶。他的少年时代是在意大利遭受异族蹂躏和封建压迫,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尖锐,民族复兴运动蓬勃兴起的岁月中度过的。风雷滚滚的革命时代,家庭的反封建传统,很早就在他身上培育了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 乔万尼奥里起先在高级中学和大学攻读文学、哲学。为了献身民族复兴运动,二十岁那年,他毅然投笔从戎,带领三个弟弟加入意大利诸邦中唯一没有被外国势力控制的撒丁王国军队。一八六七年,民族英雄加里波第组织志愿军攻打教皇控制的罗马,乔万尼奥里又和弟弟们投奔加里波第麾下。他作战英勇顽强,多次荣立战功,受到加里波第的赞赏,被任命为连队指挥官。在解放蒙特罗通多的战役中,他指挥有方,坚定果断,受到嘉奖。他的一个弟弟范比奥在这次战斗中牺牲。嗣后,根据加里波第的提名,他被擢升为总参谋部军官。加里波第的儿子曾回忆说:“他的声名品行,他的刚毅无畏,始终是任何赞美之词难以描述的。”同加里波第的战斗友谊,出生入死的戎马生涯,对作家的世界观和创作发生很大的影响;《斯巴达克思》中渗透的现实生活的气息,是同这段经历直接有关的。 —八七。年,乔万尼奥里退伍。此后他当过新闻记者,为进步刊物撰稿;同时,执教于罗马、威尼斯,讲授文学、历史,并担任罗马高等女子师范学校校长。他还多次当选罗马市、省和意大利议员。 乔万尼奥里是位兴趣广泛,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从小对古典文化、历史和意大利文学怀有浓厚的兴趣。据他自述,在父亲的指导下,他六岁阅读史书,十岁已博览古罗马史学家的经典,在校学业优异,年年名列前茅。这给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早年,他以写作幽默诗歌、古罗马名人传和文艺评论活跃于文坛。他一生共写了六部历史小说,两部现代题材长篇小说,两个剧本,一部诗集和两部文艺评论集。 他的作品,内容广泛,无论是叙写现实生活,还是把目光投向中世纪或古代的罗马社会,都以表达时代精神为旨趣。无论是在炮火连天的民族解放斗争的前线,还是在荡涤封建主义思想意识的文化战线,乔万尼奥里都是一位坚定、炽热的民主主义战士。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斯巴达克思(译文名著精选)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意)乔万尼奥里 |
译者 | 李俍民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76277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66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67 |
出版时间 | 2014-03-01 |
首版时间 | 2014-03-01 |
印刷时间 | 2014-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3 |
CIP核字 | 2013162166 |
中图分类号 | I546.44 |
丛书名 | |
印张 | 2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0 |
宽 | 150 |
高 | 3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6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