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在内容上既能体现长时段、全方位视角,又能突出不同历史时段特点的意大利政治思想史著作。突出政治概念诠释与政治史语境相结合的编史理念,尝试全面、独到地论述意大利政治思想史,是中国学者对意大利政治思想研究领域的学术贡献。
上册分两编,分别阐释了古代罗马政治共同体理念的演变、近代早期城邦国家观念的新生等问题,下册分两编阐释了17-19世纪国家统一思想中的矛盾与冲突、左右摇摆的20世纪国家政治意识等问题。
图书 | 意大利政治思想史(上下)/西方国别政治思想史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在内容上既能体现长时段、全方位视角,又能突出不同历史时段特点的意大利政治思想史著作。突出政治概念诠释与政治史语境相结合的编史理念,尝试全面、独到地论述意大利政治思想史,是中国学者对意大利政治思想研究领域的学术贡献。 上册分两编,分别阐释了古代罗马政治共同体理念的演变、近代早期城邦国家观念的新生等问题,下册分两编阐释了17-19世纪国家统一思想中的矛盾与冲突、左右摇摆的20世纪国家政治意识等问题。 作者简介 周春生,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世界历史系教授。主要著作有:《悲剧精神与欧洲思想文化史论》《马基雅维里思想研究》《文艺复兴史研究入门》等。在《哲学研究》《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主要有《“取譬”与“是”——从判断系动词看中西方文化哲学的生成和框架》《道德的合理性与国家权力的合法性——西方马基雅维里思想批评史寻迹》《英国诗人历史学家西蒙兹的性格文化史研究——由(米开朗基罗传>(惠特曼研究)引出的历史思考》等。另有《实在主义的形而上学》《马基雅维里——一个被误解的人》等译著多部。 目录 上册 第一编 古代罗马政治共同体理念的演变 导论 第一章 古罗马政治共同体理念溯源 第一节 Polis与Republic:两种概念表述下的国家观 第二节 早期斯多葛学派的城邦理念 第三节 西塞罗的整体国家观 第二章 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政体观与权力观 第一节 混合政体论的肇端与发展 第二节 美德与理性:政治统治的约束与保障 第三节 罗马法学家视角下的政体观与法律观 第三章 罗马共和国与周边地区关系理论 第一节 罗马帝国意识理念的形成与确立 第二节 公民权:共同体下的身份认证 第三节 约瑟夫斯论题:一个流散民族的视角 第四章 帝国时期政治共同体思想的演变 第一节 晚期斯多葛学派的实践伦理性 第二节 整体国家观下的双国度理念 第三节 藐视权力的自由意志论 第五章 帝国晚期及中世纪的神学政治观 第一节 基督教神学对整体国家观的冲击 第二节 基督教神学的理性与自由意志观 第三节 混合政体观的延续 余论 政治认识视角的双重转换 附 古罗马著作拉丁文英文对照表 第二编 近代早期城邦国家意识的新生 导论 第一章 从中世纪晚期到文艺复兴时期“国家”观念的演变 第一节 中世纪晚期多元化思想体系中的“国家”观念 第二节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国家” 第三节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国家”观念 第二章 国家统治权力的合法性 第一节 以德治人:开辟合法统治的新路径 第二节 “德性政治”决定自上而下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第三节 布鲁尼论政体合法性 第三章 国家与公民关系 第一节 人文主义思想中的公民观 第二节 人文主义者政治实践的路径 第三节 重估公民积极生活的价值 第四章 国家机器的运作与完善 第一节 马基雅维利的“国家”构想 第二节 马基雅维利的国家政治共同体意识 第三节 政治现实主义者对现实政治的考量 余论 意大利人文主义国家政治理论三点未尽之问题 下册 第三编 17-19世纪国家统一思想中的矛盾与冲突 导论 第一章 民族主义思潮 第一节 近代西欧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 第二节 意大利民族主义的思想源泉 第三节 意大利民族主义思潮的艰难发展 第二章 民族国家政治共同体的多重选择 第一节 激进的共和主义:马志尼主张成立代议制共和国 第二节 理想的联邦主义:焦贝蒂构建教皇领导下的联邦国家 第三节 温和的自由主义:加富尔倡导建立君主立宪制王国 第三章 对现实各种国家政治问题的回应 第一节 “自由的教会,自由的国家” 第二节 从议会“联姻”政策到“多数派进化论” 第三节 从“形式统一”到“精神统一” 第四章 帝国、殖民理论 第一节 意大利殖民的国内国际背景 第二节 殖民运动的合理化理论 第三节 对帝国使命与殖民权力的质疑 余论 民族国家理论与实践何去何从 附 18世纪末至19世纪意大利政治史年表 序言 经过全体编撰成员的集 体努力,《意大利政治思想 史(全二册)》与读者见面 了。借此,有必要就写作的 理念、方法和结构做个概略 性交代。这部政治思想史著 作力图体现三个学术亮点: 第一,写一部以国家政治共 同体理念为中心线索的意大 利政治思想史;第二,写一 部在方法论上做到政治思想 概念诠释与政治历史情境还 原相结合的意大利政治思想 史;第三,写一部在内容上 既能体现长时段、全方位视 角,又能突出不同历史时段 特点的意大利政治思想史。 一、国家政治共同体理 念主线 本书不想重走以往通史 类政治思想史著作中存在的 教科书式面面俱到的老路。 因此,如何选择一条书写的 中心线索,并以此线索为导 航勾勒意大利政治思想史的 进程,显得尤为重要。国家 问题历来是政治思想史研究 的焦点。一个明显的情况是 ,西方政治思想家论及国家 问题时总离不开国家政治共 同体的观念。同样,意大利 政治思想史的重要特征及内 容之一就是国家政治共同体 观念的演变。 回溯西方在国家政治共 同体方面的观念史历程,柏 拉图的那本政治著作希腊文 名为“πολιτεια”,也就是“城 邦制度”的意思。现在中文 将柏拉图的“共同体”译成“ 国家篇”会引起一些误解。 英文通常将那本著作译 为“Repub-li。”,这是比较 合理的译法,因为城邦政治 本身就是众人的政治即政治 治理的共同体。柏拉图的哲 学认为,一物之所以为此物 ,必有其存在的结构或道理 ,只不过我们难以从终极的 意义上认清这个结构罢了。 与哲学家从整体的角度去设 想那个事物存在的理念一样 ,政治思想家的任务就是要 把政治共同体的性质搞清楚 。于是柏拉图做了理想化的 共同体构想,后人据此译作 《理想国》。柏拉图《理想 国》曾指出:“我们的立法 不是为城邦任何一个阶级的 特殊幸福……它运用说服或 强制,使全体公民彼此协调 和谐……”柏拉图设想:城 邦按正义原则运行;城邦由 法律维系着;城邦里有阶级 的分层;每个公民受过教育 后适应城邦的政治生活,各 按其地位行事,如此等等。 这里所描绘的就是一幅政治 共同体的图景。 现在我们通常将亚里士 多德议论城邦政治共同体的 那本书译作《政治学》 (Politics),其实希腊文的 原意还是指城邦制度,确切 地讲是指城邦政治共同体。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 开宗明义论道:“我们见到 每一个城邦(城市)各是某 一种类的社会团体,一切社 会团体的建立,其目的总是 为了完成某些善业——所有 人类的每一种作为,在他们 自己看来,其本意总是在求 取某一善果。既然一切社会 团体都以善业为目的,那么 我们也可说社会团体中最高 而包含最广的一种,它所求 的善业也一定是最高而最广 的:这种至高而广涵的社会 团体就是所谓‘城邦’(πολιs ),即政治社团(城市社团 )。”因此,如果一定要用 国家来指称亚里士多德的政 治共同体的话,也应当确切 地将其理解为城邦国家政治 共同体。显然,城邦政治共 同体要高于和先于个体的存 在。亚里士多德假设,任何 政治都与这样一种本性相关 ,即整体先于个体,整体大 于个体总和,“就本性来说 ,全体必然先于部分”,从 而,“城邦[虽在发生程序上 后于个人和家庭],在本性 上则先于个人和家庭”。城 邦共同体是个体的完整形态 。比如说一粒稻谷当其长成 一束稻穗的时候,真正意义 上的一粒稻谷才显示出其意 义。那一束稻穗就是城邦政 治共同体。公民是城邦共同 体的组成部分。就此而言, 直到城邦政治共同体的出现 ,政治遂达到了最完善的程 度。 既然城邦“先于个人和家 庭”,那么决断城邦事务的 准则就不应该代表个人和家 庭的局部利益,而应是整个 城邦或全体公民的利益。那 么通过何种政治手段来维系 城邦的利益呢?亚里士多德 与柏拉图不谋而合,也提出 既合乎理性又关涉现实利益 的法律手段,“法律是以合 乎德性的以及其他类似的方 式表现了全体的共同利益, 而不只是统治者的利益”。“ 当大家都具有平等而同样的 人格时,要是把全邦的权力 寄托于任何一个个人,这总 是不合乎正义的。”亚里士 多德说:“法律恰恰正是免 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神祗和理 智的体现。”“要使事物合于 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 私的权衡。”这样,亚里士 多德已把城邦治理准则、法 律的特性、自由公民平等人 格等政治要素都归结为理性 本性的驱使。亚里士多德还 首次提出对全体公民都适用 的自然法思想,“政治的公 正,或者是自然的,或者是 传统的。自然的公正对全体 公民都有同一的效力,不管 人们承认还是不承认。…… 出于自然的东西是不能变动 的,对一切都有同等效力” 。综观亚里士多德的一生, 对城邦政治共同体的研究是 他学术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其百余篇关于不同城邦 政治体制的著作中,现残留 的只有《雅典政制》一篇。 亚里士多德的上述著述还具 体展示了城邦政治共同体的 各方面内容,例如公民通过 多种途径来感受城邦政治制 度并参与城邦政治实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意大利政治思想史(上下)/西方国别政治思想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周春生 |
绘者 | |
出版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119135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79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000 |
出版时间 | 2023-11-01 |
首版时间 | 2023-11-01 |
印刷时间 | 2023-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184 |
CIP核字 | 2022253868 |
中图分类号 | D095.46 |
丛书名 | |
印张 | 5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天津 |
长 | 235 |
宽 | 165 |
高 | 38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