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一次告别(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2014年3月,与阿尔茨海默病斗争多年的加西亚·马尔克斯感冒了,妻子梅塞德斯·巴尔恰却预感结局将到来:“我们过不去这一关了。”死亡如约而至,作家于4月17日去世。2020年8月15日,梅塞德斯·巴尔恰去世。长子罗德里戈·加西亚决定写点什么纪念父母,当作告别。当父母如行星般消逝,他会哀伤,却更加理解父母面对生活与死亡时的姿态:晚年时父亲就算失忆也不忘偶尔跟身边人逗趣;母亲温柔坚强一如从前,妥帖地处理丈夫的后事,但绝不承认自己是“遗孀”;即使身份再特殊,他们一家也从未要求过特权。这是一份充满温情的礼物,慷慨地赠予每一个无法避免告别的人。 作者简介 杨玲,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西班牙语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西葡拉美文学研究会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研究助理。在核心期刊及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文学译著5部,其中包括《霍乱时期的爱情》、《浴场谋杀案》、《垂直之旅》《隐秘的和谐》、《未知大学》(合译)等。 目录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致谢 年谱 影像中的记忆 导语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长子独家回忆录,温情记述父母生命中的蕞后时光。 最后的告别:有关爱与悲伤、失忆与幽默、温馨与智慧。 最初的感动:来自家人真挚、朴实的记忆,重温与父母共度的岁月。 收录多幅私藏珍贵家庭照片,附作家年谱。 《霍乱时期的爱情》译者杨玲倾情献译。 精彩页 1 我和弟弟还是孩子的时候,父亲曾让我们承诺和他一起度过二○○○年的新年前夕。在我们少年时期,他又好几次提起这个承诺,那种执拗让我心中不悦。最终我理解了父亲,他是希望自己能够活到那一天。二十世纪行将结束时,他七十二岁,而我四十岁。年少时这个里程碑对我来说遥不可及。我和弟弟成年后,这个承诺很少被提起,但事实上我们确实共度了千禧年的新年前夕,在父亲最喜欢的城市卡塔赫纳。“我们约定好的,你和我。”父亲有些难为情地说,或许也因为自己的坚持有些尴尬。“没错。”我回答说,从那以后我们没有再提过此事。他又活了十五年。 他年近七十岁时,我曾问他夜晚熄灯后都想些什么。“我想,这一切马上就要结束了,”随即他又微笑看补充,“不过还有点时间。不必太过忧虑。”他的乐观是真诚的,并非只是想安慰我。“某天你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老了。如此而已,没有任何征兆。这感觉让人喘不上气来,”他又说道,“多年前我听人说过,作家一生中会有这样一个时刻来临,就是再也不能写长篇小说了。头脑再也不能容纳那样一座高楼大厦,再也无法驰骋于长篇小说那片欺骗的土地上了。果真如此。我已经感觉到了。从今以后只能写篇幅短小的作品了。” 他八十岁时,我问他感觉怎么样。 “八十岁的风景是动人的,真的。尽头就要到了。” “你害怕吗?” “我感到无限悲伤。” 如今,回想起那些时刻,我都感怀于他的坦诚,尤其是面对那样残酷的问题。 2 二○一四年三月一个周中的早晨,我打电话给母亲,她告诉我父亲已经因为感冒卧床两天了。这对他来说是很正常的事,但她确信这一次非比寻常。“他不吃东西,也不想起床。完全不是平日那个他了。了无生趣。阿尔瓦罗就是从这种状态开始的。”母亲补充说,她指的是跟父亲同属一代人的一位至交,前一年过世了。“我们过不去这一关了。”这是她的预感。放下电话,我并没有很担心。母亲的预测不过是来自焦虑。她早已步入这样一个时期:周围的老朋友接二连三地离她而去。最近,她也因两个最小的、也是最爱的弟弟的离世而深受打击。然而这通电话让我浮想联翩。莫非这就是最终结局的开始? 我的母亲已经两次战胜癌症,最近需要去洛杉矶做几项医疗检查,于是我们决定让住在巴黎的弟弟飞回墨西哥城陪父亲。我则陪母亲去加州。弟弟刚到家,父亲的心脏内科医生——即主治医生——便告诉弟弟,父亲得了肺炎,最好能让他住院,以便做进一步检查,让几位医生会诊。看来,医生之前已经这样建议母亲好几天了,但她都不情愿。似乎怕进一步检查真的会发现什么。 3 我和弟弟在接下来的几天通了好几次电话,最终我决定让父亲住进医院。弟弟去给父亲办理住院手续时,接待人员听到父亲的名字后激动得从椅子上跳了起来,说:“我的天,那位作家!您介意我给我的妯娌打个电话,告诉她这件事吗?她真的需要知道这件事。”弟弟恳求她不要这样做,她勉强让步了,很不开心。为了保护父亲的隐私,他被安排在走廊尽头相对独立的病房,但不到半日,医生、护士、护理人员、技术人员、病人、病房维护和清洁人员,或许还有那位接待人员的妯娌,相继出现在父亲的病房门口,都为看他一眼。于是,医院采取了措施,限制进入相关区域。记者纷至沓来,聚集在医院大门前,发布消息称父亲的情况不容乐观。无可否认,这一切都实实在在地告诉我们:父亲的病情在某种意义上将成为公众事件。我们没办法紧闭房门,因为人们对病情的好奇更多是出自关心、崇敬和挚爱。从儿时起,无论事实怎样,父母始终都把我们视作世界上最乖巧懂事的孩子,所以我们得满足他们的期待。我们必须应对眼前的挑战,无论是否有足够的力量,必须待人以礼,心存感激。同时我们必须让母亲感觉到公众和私人生活的界限被严格遵守,无论我们受形势所迫将这条界限置于何处。这一点对于母亲而言尤为重要,尽管——或者说正因为她实在过于看重那些无稽的电视节目。“我们不是公众人物。”她喜欢这样提醒我们。我十分清楚,我万万不会出版这本回忆录,除非有一天她已经不可能读到了。 P5-9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一次告别(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哥伦比亚)罗德里戈·加西亚 |
译者 | 译者:杨玲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南海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350798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51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70 |
出版时间 | 2024-04-01 |
首版时间 | 2024-04-01 |
印刷时间 | 2024-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86 |
CIP核字 | 2024042765 |
中图分类号 | K837.755.6 |
丛书名 | |
印张 | 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海南 |
长 | 211 |
宽 | 149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