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乔治·钱纳利(1774-1852一位印度和中国沿海的艺术家)(精)
内容
内容推荐
乔治·钱纳利在英国艺术家中是颇为特殊的一位,在英格兰和爱尔兰经历了颇具前途的早期事业生涯之后,他漫长的余生都在东方度过。19世纪早期,他已成为英属印度最主要的艺术家,凭着技巧精湛的画艺和惹人注目的性格而声名远扬。在印度生活了23年后,他于1825年乘船前往中国沿海,在那里开始接受富商巨贾和各国来华贸易者的作画委托。钱纳利在中国生活了27年,最后亦长眠于此。由于未曾受到英国19世纪艺术风尚改变的影响,钱纳利的艺术保持着18世纪90年代的精神。
本书是第一本较透彻地研究钱纳利生平和艺术成就的著作,同时也生动呈现了马德拉斯、加尔各答、广东、澳门和香港昔日的生活图景。钱纳利的职业生涯被作者置于当时的大历史背景下进行研究,那是东印度公司叱咤风云、中国沿海与世界贸易欣欣向荣的时代。平房、轿子、动物、疍家人、舢板、街头熙攘的摊贩……这些元素所构成的社会被钱纳利深深喜爱,并被其描绘得引人入胜。孔佩特旁征博引,再现了钱纳利这位创作颇丰、极富天才而又饱含争议的艺术家颠沛流离的一生。
作者简介
孔佩特,博士,先后于牛津大学和苏塞克斯大学深造,并执教马尔伯勒学院,之后担任英国皇家穹顶宫和布莱顿美术馆和博物馆美术部主管。1986-2020年任伦敦马丁·格雷戈里画廊总监。孔佩特是研究与东亚相关的历史绘画的专家,目前为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研究员。
目录
前言
致谢
引言
第一部分:英格兰和爱尔兰
第一章 书法家和盗用公款者:钱纳利家族
第二章 “绘画的新风格”:伦敦和皇家美术学院
第三章 爱尔兰
第二部分:印度——从马德拉斯到达卡
第四章 马德拉斯
第五章 罗素的委托
第六章 达卡和多伊利家族
第三部分:加尔各答
第七章 加尔各答的肖像画
第八章 共济会和戏剧
第九章 孟加拉的乡村生活
第十章 儿子和对手
第十一章 逃债
第四部分:中国沿海
第十二章 广州和中国人
第十三章 澳门
第十四章 对华贸易商
第十五章 艺术家的形象
第十六章 鸦片战争及之后
第十七章 钱纳利和林呱
附录
附录一 技法和理论:《论述》
附录二 钱纳利的速记
附录三 钱纳利画室,如《狮鹫汤姆·劳》所述
附录四 印度和中国沿海与钱纳利有关的艺术家和业余爱好者
注释和引用
参考文献
钱纳利家谱
术语表
彩图列表
插图列表
图片致谢
索引
序言
乔治·钱纳利在中国沿海
地区度过了二十七年的时光
,在此之前,他曾在英格兰
、爱尔兰和印度生活和工作
。大街小巷、田间地头、河
滨海滩一在此期间,他痴迷
、生动地描绘了自己在中国
南海日日所见的周遭事物和
(尤其是)百姓劳作。为纪
念乔治·钱纳利诞辰250周年
,在2024年出版这本细致
的译作恰逢其时;在其漫长
的一生中,以活泼的幽默感
和非凡的才华而著称的他,
已然是一位传奇人物,他理
应被更广泛的读者群体所认
识和重视,而现在这本译作
将使之成为可能。
导语
本书在艺术史长河中打捞起一位传奇画家,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东方,乔治·钱纳利是一位重要的艺术大师,他绘画技术精湛,而与他的画技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他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和独特性格。他早年在英格兰、爱尔兰求学成名,后在印度活跃二十多年,而当五十多岁的他坐上前往澳门的船将自己的妻子和债主留在印度加尔各答时,谁都没有想到他再也没有回去,最终长眠于中国这片异国土地。这本传记完整地勾勒出钱纳利的人生旅程与事业经历,也展现了他丰富的艺术成就。
精彩页
第一章 书法家和盗用公款者:钱纳利家族
O:鸵鸟
那粗心的鸵鸟掉落了鸟蛋,也不在乎谁会践踏或接近她的骨肉。
引申:
铁石心肠的父母比异教徒更糟糕。
韵脚弱,含义深,这首诗约在1760年精心手写而成,很大程度上可能是那位“有能力又有经验的书法家老威廉·钱纳利(William Chinnery senior)先生”所作。1威廉·钱纳利对用笔非凡的掌控和精通开创了一项家族传统,并由他的孙子乔治·钱纳利在艺术领域达到巅峰。
威廉·钱纳利的父亲(也叫威廉),即使不是艺术家,也无疑是一位心灵手巧的人。1723年,他的生意在主教门大街的圣博托尔夫教区(St.Botolph’s parish,Bishopsgate)被称为“皮匠”(制鞋人),1679年他曾在这里受洗。皮匠威廉的父亲还是叫威廉(1646-1709),显然是从出生地东英格利亚(East Anglia)来到伦牧主教门区的;钱纳利这个姓,以及变体金纳利(Gennery)和詹诺利(Jenoyre)和东英格利亚有着很强的关联,早在14世纪就被发现了,可能最初是来源于低地国家”①。2
让我们回到书法家威廉·钱纳利(1708-1791)身上,我们发现他15岁时成为文具商理查德·福特(Richard Ford)的学徒,那期间他与舰队街的书商伯纳德·林托特(Bermard Lintot)同住(据推测也一同工作)。“他是同时期住在那些地方的,”一位同代人记载道,“他证明了自己在艺术书写上的天赋,正如他成了伦敦书法名师中的一员。”1762年前,上述的作者断言:“钱纳利先生将全部时间用在外出教学上[即他的客户家];他还在大法官巷环球剧场(the Globe in Chancery-lane)一带的家中教导年轻人。”3
现在,我们仍然可以从传给他后裔之一的一本装订成册的手卷中一睹威廉·钱纳利杰出的才华。手卷扉页上写着“以各种常见手写习作举例的自然笔法之范本,由威廉·钱纳利发明和写就”。这本册子包括字母表、书标、汇票和名片,以及表现为警6句、箴言和诗篇的各种笔迹范式。整本册子提供了多种风格和选择,有可能是为顾客提供服务的样本。48张内页展示了威廉·钱纳利卓越精湛的技巧,不仅仅是文字书写,还有徒手绘制的椭圆形和漩涡形、花式和各式各样的装饰(插图2、3)。大部分内页标明了日期,最早的日期是在1736年,最晚的是1748年,最常出现的是1738年(正值这位创作艺术家的第三十个生日)。在一份1738年9月的卷首语中,威廉·钱纳利提到这次对“一种成熟的书法字体”的尝试,完全是“在一个商店的柜台上写就的”。4
P13-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乔治·钱纳利(1774-1852一位印度和中国沿海的艺术家)(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孔佩特
译者 译者:刘艺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233200
开本 16开
页数 43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24-03-01
首版时间 2024-03-01
印刷时间 202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1012
CIP核字 2024009691
中图分类号 K835.615.72
丛书名
印张 2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6
178
29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9: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