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吴宓日记(1910-1915)
内容
内容推荐
《吴宓日记(1910-1915)》是著名学者吴宓先生数十年学术生涯、个人际遇和在学界的活动与交往情况的记录,也是二十世纪中国学术史、教育史的珍贵记录。
作者简介
吴宓(1894-1978),陕西省泾阳县人。字雨僧、玉衡,笔名余生,中国现代著名西洋文学家、红学家、诗人。清华大学国学院创办人之一,被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曾任东南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教授。1950年起任西南师范学院(现西南大学)历史系(后到中文系)教授。学贯中西,融通古今,被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著作有《吴宓诗集》、《文学与人生》、《吴宓日记》等。
目录
整理说明
序言(钱钟书)
1910年庚戌(清宣统二年)
1911年辛亥(清宣统三年)
1912年壬子(民国元年)
1914年甲寅(民国三年)
1915年乙卯(民国四年)
序言
吴宓(1894~1978),字
雨僧,又字雨生,陕西泾阳
人。1910年毕业于陕西三
原宏道高等学堂预科。
1916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
校。1917年赴美留学,初
入弗吉尼亚大学,1918年
转入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
从师自璧德(Irring Babbitt
1865~1933)。1920年获学
士学位,1921年获硕士学
位。1930至1931年以休假
在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又去
欧洲各国游历。1921年回
国后,任南京东南大学西洋
文学系教授,讲授《英国文
学史》、《英诗选读》、《
英国小说》及《修辞原理》
。1921年11月,与刘伯明
、梅光迪、柳诒徵等创办《
学衡》杂志,以“昌明国粹
,融化新知”为宗旨,别树
一帜;自任总编辑,直至
1933年6月《学衡》杂志终
刊。1924年8月,离南京赴
沈阳,任东北大学外文系教
授。1925年2月,到北京清
华学校筹办研究院,任研究
院主任,教授学程《翻译术
》。1926年3月起,任清华
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教授,
授《英国浪漫诗人》、《希
腊罗马文学》、《西洋文学
史》、《翻译术》、<中西
诗比较》、《文学与人生》
等。1926一1927年度、又
1932—1933年度、1943—
1944年度代理系主任,制
订了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
系的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
并身体力行,鞠躬尽瘁,为
这一方案的实施和贯彻奋斗
了大半生。他的努力使我国
的外国语言文学的教学和研
究走上全面、系统、严格、
科学的道路,纠正了支离、
片面、空洞、肤浅、兴趣主
义和印象主义的偏差和缺点
,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西方
语言和文学的专门人才。三
十年代,兼任北京大学外国
语文学系、燕京
一、日记原文全出手迹
。整理者不作删改。原文的
天地头或正文旁的补注、追
记等移入脚注。原文中空字
、抬头处一般均接排。原件
中因丢失、破损而中断处,
出注说明。
二、日记中所用日期,
早期用阴历,1912年后改
用公历。有些月、日、星期
原为英文,现译为中文。
三、1910—1914年日记
原文未断句,标点为整理者
所加;1915年以后日记,
原有墨点断句,整理者改为
通用标点。
四、日记原文中的外文
,整理时译成中文;单词、
短句作脚注,长段译文附在
外文原文后,以仿体字置于
方括号中。
五、日记原文中涉及的
人和事,整理者在可能查找
的范围内作注。
六、日记原文中明显的
错字、笔误、漏写、赘字等
,整理时径行改正,不另作
注。原文中有疑义者,照排
原文并出注。原文中个别辨
别不清的字用△标明,文中
的o、口为日记中原有。文
中所附图表为作者手绘,或
依作者原图表重新制作。
《吴宓日记》整理中如
有不当之处,敬希指正。
整理者
导语
本书中收录的吴宓的日记每一篇都是很好的散文,或者简洁明了,或者雍容大度,或者深刻尖锐,并伴有种种言之不尽、诉之不完的情趣充溢其间。即使今天读到这些文字,我们仍然能够充分感受到整个时代的大气候和大环境,以及一个学者在这种处境中超然的品格和深邃的智识。
精彩页
天下之事,不难于始,而难于常,所以毅力为可贵也。日记,细事也,然极难事也。余作日记,始于丙午,迄今五载,无一年能完毕者。自岁首起,至夏而止,或至秋而止,或不逾月而即止。以此极有益极琐屑之事,乃旋作旋辍,荒废如此。每一念及,何胜惶悚!今庚戌岁又暮矣,余不日将谋远行,日记之作尤不可缓,爰先以练习为计,取小册子奋力为之,何可定以来年为期哉!他日再辍与否,吾不敢知.惟当尽力继作,以求毋浪掷此可贵之光阴。聊书数语,作自
如梭日月催人急,过眼云烟感慨多。
半世生涯劳梦想,十年旧事空悲歌。
文章有兴非常辍,志业无缘蹉又跎。
老大他年重取阋,韶光定叹一时过。十月初一日、初二日②
天雨始晴。 宏道丁班③定初三日赴省复试,余故在家整理书籍作预备计。又至校中照像,盖以作毕业纪念也。十月初三日
偕母、妹乘轿赴省。晚七时达,宿雷家①。十月初四日
晨起往谒恩实宝君、王季盾君②、孟益民君③。寻移居学务公所图书馆孟益民二兄处。十月初四日至初十日
余无所事,惟蛰居图书馆温习功课备复试。再则阅《小说月报》及《剖脑记》、《贝克侦探谈》、《拿破伦忠臣传》、《福尔摩斯再生第十一、十二、十三案》等小说数种而已。
图书馆之印刷工厂旁有小室,中置汽机一,以煤油燃烧运转飞轮。工厂屋之上部横铁杆如梁,以革带连于各印刷机及汽机之飞轮,飞轮运转则铁杆亦运转而各机皆能动作,不假人力。此小小之汽机发动诸机,日印书至数十万页之多。吾陕工业未兴,即此小汽机能有几个哉!十月十一日
开始复试,四日而毕。本日试国文、修身、经学。十月十二日
试国文第二、理化、博物。是日陕西教育会开第六次大会。十月十三日
试英文、地理、历史。十月十四日
试数学,用器画。午后偕王君佐①及胡君景春②赴习武园散步。十月十五日
偕王君维翰③、刘君润泽④游雁塔及八仙庵,作有游记一篇及铝笔画二幅。十月十六日
偕刘君润泽赴商务印书馆分馆购书,又往游劝工陈列所。十月十七日
返三原⑤。晚九点,抵东关家中。十月十八日
自此日至十一月十八日诸日皆无所事,惟蛰居家中,早赴胡家①研究英文,夕赴竞球会者数次(以初六日始)。余惟阅说部丛书数种,作文数篇、诗数章,再则往与仲侯②谈而已。居常以岑寂为苦,乃知闲境非易处也。通信禀父亲③(甘肃)者四封(15、16、17、18),爹爹④(西安)者五封。又致石仲麟君⑤(宏道)者一封,王佐君(咸阳)者一封,王耀祖君⑥(四川打箭炉)者一封。又代徐家⑦作书(致北京)者三封。又致益民(西安)者二封。又致张耀祖君⑧(朝邑)英文信一封。十一月二十九日
归乡⑨。 十二月初六日
复来三原。致父禀二封(19、20)。十二月初七日 胡君景春来访,偕赴宏道见石仲麟君。十二月初八日
赴徐家告别。又至公益书局购物。
晚,杨天德君①来谈。又发陈君衍②兄信一封。十二月初九日
往别仲侯。余前有《别仲侯》五律三首,仲侯至是即韵和之。十二月初十日
偕罗升⑧赴省,晚六点钟至。宿雷家。十二月十一日 发致父禀(21)一封。 午,往谒孟二兄,旋即为余代领赴京旅费,系库平银票二三十两之票,即存孟二兄处。又偕孟二兄赴书店购《燕子笺传奇》一本,归而阅之。十二月十二日
偕外祖母赴陈家①。归至孟二兄处阅《小说月报》第四期。十二月十三日
至孟二兄处阅《孽海花》小说。原书共六十回,分订六卷。余仅阅其二卷,未窥全豹,甚怅然也。《孽海花》者,实历史小说也,中国三十年来之真确历史也。谓为社会小说未尝不可,如以为写情小说则误矣。林琴南先生颇许此书,谓彩云者非书中之主人翁,作者之宗旨别有在也。此论甚是,书中所叙事实斑斑可考,即所有人物亦无虚造者。略举一例,如薛淑云之为薛叔耘,庄芝栋寿香之为张之洞香涛,尽人所能知。况以真姓名出现者,又比比而然。即彼金雯青或谓洪钧、文9即,亦实有其人。谓此书为虚造之历史,乌可哉?十二月十四日
午,往孟二兄处,未遇。王季盾来,与谈半时许。
阅《新湖南》,作者自号日“三户愤民”,不知其为谁何也?此书出版约在壬寅、癸卯之间,意为唤起湖南之革命思想而斥康氏之说,词旨明显、文笔犀利,作者似颇得力于庄子者,末段之歌词奇伟恢诡,文字甚可观也。十二月十五日
午,至孟二兄处。归翻阅《中国白话报》及《新大陆游记》。十二月十六日
早出外至恩宝仁①家坐半时许,归。
晚得三原信,言爹定明日来原②,准十九日动身赴京。晚间又给父(22)、仲侯(1)、君衍各发信一封,并抄写《万古悲歌》词,附以跋语,寄仲侯阅之。十二月十七日
早出外。夕至图书馆,而爹爹及张君③等已由三原至矣。十二月十八日
早雪。 移居图书馆。午,学使招予等饭(巴县余■)。十二月十九日
晴。晨九时,由图书馆出发。共二车,予及张君同乘。出省城东门渡滻、灞二桥,行五十里至临潼,宿焉。予及张君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吴宓日记(1910-1915)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09081
开本 32开
页数 52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99
出版时间 1998-03-01
首版时间 1998-03-01
印刷时间 202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560
CIP核字 199803150
中图分类号 I266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3
出版地 北京
202
140
25
整理 整理:吴学昭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3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0: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