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唐宋古建筑辞解(以宋营造法式为线索)/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系列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系列丛书”收官之作。以宋李诚《营造法式》及梁思成的阐释为基础,较为全面地讲解了唐宋古建筑中的建筑术语,如砖作、泥作、大木作和小木作等,并用专业细腻的图解加以展示,使人一目了然,使本书具有较高的科普价值和欣赏价值。本书内容分门别类、体例清晰、释义详实、用典权威,是古建筑研究领域具有承前启后重要意义的学术专著,可为将来各类专业研究以及大众普及提供有力凭借,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 作者简介 王贵祥,1996年获工学博士学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1989年1月到1990年7月,英国爱丁堡大学建筑系访问学者。2001年10月至2002年5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建筑系高级访问学者。2000年起,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所长,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建筑学分委员会主席。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名称一般 导言 第一节 宫阙楼台 官 阙 堂 殿 楼 橹 台 阁 第二节 馆驿寺观 馆 邸驿 观 寺 第三节 府院亭榭 府 庭 院 亭 榭 第四节 厅庐轩塔 厅 斋 庐 轩 塔 第五节 宅室库藏 宅(宅舍、园宅、宅第、邸宅) 室 库藏 第六节 城邑市坊 都邑(都鄙) 城郭(子城、罗城) 市 坊(里) 门 墙(垣、墉) 第七节 苑囿园池 苑囿 园圃 池沼 第八节 桥陛罘罳 桥梁 丹墀(丹陛) 罘罳(浮思) 第二章 房屋基础营造(上):壕寨制度 导言 第一节 壕寨制度 取正 定平 真尺 水平 望筒 水池景表 池子及水浮子 景表版 立基(立基之制) 筑基(筑基之制) …… 第三章 房屋基础营造(中):石作制度 第四章 房屋基础营造(下):砖作制度与泥作制度 第五章 房屋平、剖面体系(上):大木作制度一般 第六章 房屋梁柱体系:大木作梁架与柱额体系 第七章 房屋斗栱体系:大木作斗栱体系 第八章 房屋屋顶营造(上):屋盖、天花与平坐 第九章 房屋屋顶营造(下):瓦作制度,客作制度 第十章 房屋装饰装修(上):小木作制度 第十一章 房屋装饰装修(下):彩画作制度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唐宋古建筑辞解(以宋营造法式为线索)/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系列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贵祥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262861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6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703 |
出版时间 | 2023-09-01 |
首版时间 | 2023-09-01 |
印刷时间 | 2023-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954 |
CIP核字 | 2023034969 |
中图分类号 | TU-092.44 |
丛书名 | |
印张 | 3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5 |
宽 | 165 |
高 | 29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