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老舍(我敬爱学问)/百年中国名人演讲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是老舍先生的演讲集。撷选老舍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发表的演讲和讲义共十四篇,并附有若干关于文学和戏剧创作的杂文,包括《我的创作经验》《中国民族的力量》《略谈人物描写》《妇女与文艺》等,以期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老舍先生的创作理念。
作者简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历任北平市立十七小学校长,京师学务局北郊劝学所劝学员,天津南开中学教师,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山东齐鲁大学、山东大学教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常务理事、总务部主任。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回国后历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华北人民行政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委员,北京市文联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文联副主席。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其“人民艺术家”称号。著有《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等。
目录
唐代的爱情小说
我的创作经验
诗与散文
中国民族的力量
文学概论讲义
文艺中的典型人物
灵的文学与佛教
略谈人物描写
谈诗
妇女与文艺
读与写
关于文艺诸问题
怎样写文章
大众文艺怎样写
关于业余曲艺创作的几个问题
浅谈作文叙述与描写
戏剧语言
语言、人物、戏剧
序言
过去的一百年风起云涌
,波澜壮阔;过去的一百年
百花齐放,气象万千。百年
动荡,百年征程,百年奋斗
。在这一百多年里,来自四
面八方的声音响彻历史的天
空,我们静心梳理,屏除派
别与门户之见,甄选有助于
后人多方位展望来路的篇章
,于是便有了这套“百年中
国名人演讲”。
聆听这历史的声音,重
温这声音的历史,对于我们
认识中华民族一百年来的发
展脉络,景仰浩瀚天河中耀
眼的先哲星辰,增强继往开
来的民族文化自信,都将大
有裨益。
导语
本书属“百年中国名人演讲”书系之一。书名“我敬爱学问”取自老舍先生1934年4月8日应邀在青岛市立中学发表的演讲,题目是《我的创作经验》。本书取此句作为书名,旨在展现老舍先生一生保持谦逊之心敬重知识、热爱知识,并不断拓展自我认知边界的不懈求知精神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精彩页
唐代的爱情小说①
1932年2—3月
今天晚上我要讲的是唐代的爱情小说。未讲之前,我要先讲讲小说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以及小说的发展概况。时常听人说,对于研究中国文学的人说来,小说和戏剧是无足轻重的。这种说法确有一定的道理。然而对于欧洲人说来,没有小说戏剧的文学就和没有接吻和格斗的影片一样枯燥无味。假如你们不去认真地研究为什么中国的文学概念与西方的截然不同,而只是简单地认为中国人欣赏不了戏剧与小说之美,那就太武断了。
“小说”一词,起源于周朝著名的哲学家庄子。但是庄子所谓的小说,原是“普通语言”的意思,和我们所谓的“小说”并不是一回事。目前这种概念的“小说”,是后来才有的。最早对“小说”一词加以解释的,是班固。他在他的天才著作《汉书》中说:最早开始写小说的,可能是古代的小官吏。他们把各地流传的故事搜集起来,多一半是街谈巷议之事。地位高的人不屑于写这种东西,但有人要写,他们也不加干涉,因为这些东西往往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看法,有时也值得一看。
班固把小说的作用讲得很清楚。他的意思显然是说,历史学家在史书中列举小说,其目的是研究历史,而不是文学。当然他认为其中有些内容作为历史研究是有用的——比如,当时的民情。所以自汉以来,差不多所有的史书都要列举小说。
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写道:自唐以来,涌现了许多小说作者。许多人写的是搜奇志怪、荒诞不经的神怪故事,使人读了有扑朔迷离之感。不过有的作品确是真才实学之作。因此,既然先人的惯例是不拘一格广泛搜罗图书,我们也不能因为一些书分类编纂得不好,或文笔欠佳,就不把它们考虑进去。
自汉至清所有的历史学家显然也都同意这一观点,他们认为在编史的时候,也不能忽略小说。但是很清楚,他们对小说的文学价值是不感兴趣的。
再看看职业作家对文学这个概念是如何理解的吧。要是去问一个老学究,他一定会毫不迟疑地回答,“文学乃传道之文也”。我们现在无法就“道”这个字展开充分讨论,暂时可以把它译作“原则”。唐代最著名的作家韩愈说:学的目的是寻道,文学的目的是释道。与韩愈齐名的柳宗元说道:文学是言道。这一类引语尚可列举许多。《文心雕龙》是学习中国文学的人必读之书,它的主题是解释文学的意义,然而它开卷第一章的题目却是“原道篇”。据称这本书的主旨是分析文学的风格、结构和起源,然而假如我们耐心地从头至尾把它看上一遍,就会发现它根本没有提及小说。中国哲学的根本是道,因此必须严肃认真地对之加以研究。既然文学是传道的媒介,那就必须肃穆庄重。文学不是美的艺术作品,而是仁和德的体现。中国的小说之所以少,就是由于把道学观念放在首位的缘故。这是否荒谬可笑,你们自己去判断吧。
要是我们想对唐代的小说做出恰当评价,就必须把上述概念弄清楚。从结构和情节看来,这些小说是极不完备的,写这些小说的人并没有想到要当个职业作家,也不认为写小说是件严肃的事情。当我们阅读这些小说,觉得它立意清新文笔优美的时候,我们不得不赞叹作者的天才,不用付出艰苦的劳动就能写出卓越的小说来。
现在我们来谈谈中国小说的历史发展。虽说从文学的角度看来,小说是无足轻重的,然而若是仔细加以观察比较,就会发现事物还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汉书》上只记载了十五则故事,全部失传。《隋书》增加到二百一十七则,多数得以留传至今。这说明,尽管小说并非正统,然而它还是有所发展的。
为了简而明地说清楚问题,我们可以把中国小说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即汉以前、汉至唐、唐以后三个时期。
P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老舍(我敬爱学问)/百年中国名人演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老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538176
开本 32开
页数 2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5
出版时间 2023-05-01
首版时间 2023-05-01
印刷时间 202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58
CIP核字 2022186804
中图分类号 I266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50
19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