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读懂你皂己
铭刻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的著名箴言,“认识你自己!”成为希腊以及后来的哲学家喜欢引用来规劝世人的名言。但是这句话怎么解读却成为了众说纷纭的疑难。怎么才能读懂自己呢,早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似乎领会了箴言的真谛,便经常很自谦地说自己是一无所知,为此苏格拉底受到了德尔斐神谕的最高赞扬,被称为全希腊最智慧的人。
这句名言在本质上不是让人去追求外在的事物,而正像苏格拉底说的那样,是在教导人们去追求和探索人的精神和内心的哲学命题,去改造人自己的灵魂,从而达到和完成一个道德完善的、真正健康的人。古往今来,一切伟大的成功者都是真诚地追求着内心的健康和宁静的。
但是要想真正了解自己的心理,了解自己的精神世界,先要知道自己的心理属于什么样的类型。研究心理的专家学者在心理的分类上也有不同的看法,因为人的心理是多种多样的,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反应。但是大都分成下面三类。这不是人的年龄问题,而是关于人们心理年龄的划分。
第一类是“儿童型”:属于这种类型的人,在与人相处方面,时常缺乏耐性,就像小孩子一般,容易朝三暮四,所以这一类型的人通常难以让人产生信赖感。而在心理上大多具有自发性,往往适合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但不适合从事长期性计划的工作。对于“儿童型”心理的人,心理学者给出的建议是,要坚持每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的事情,最好是不求回报地为他人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以弥补性格上的某些不足和缺陷。
第二类是“少年型”:属于这种心理类型的人,在心理上往往富有冒险精神,专注、乐观、求知欲旺盛,通常都是理想主义者,有时候会为自己的目标或某种美好的理想充满激情甚至是狂热,也正是这样的心理状况容易让他们形成好斗、固执和不妥协的性格,因而往往导致与他人之间发生分歧、争吵甚至斗殴。并且,这样心理类型的人,通常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经常会做出错误的判断或决定。对这种心理类型的人,心理学者的建议是:克服冲动的短期行为,坚持树立长期的远大目标。
第三类是“成年型”:这种类型的人通常是具有责任感的伴侣和父母,自信、进取心强,目标明确,把事业上的成功看成是自己最大的乐趣。但是,这类心理状态的人,常会因沉湎于学习、工作而忘记其他的责任,身心也总会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下,尤其是当压力过大时,会非常的敏感,从而做出不适当的反应。对这种类型的人,心理学者给出的建议是:工作和休息并重,不要只有工作,要适当地给自己的身心放次假。
当然了,人们的心理类型不只是这几种,心理往往很复杂,正像一句话所说的,“最难了解的就是自己”。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和心态,才能被称为是一个真正健康的人。同身体健康一样,心理健康同样是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心理出现了问题,身体再健壮的人也会产生各种问题,如果当心理问题特别严重时,甚至会结束一个身体健康的人的生命。正如苏格拉底所言,每一个人不仅要有一个健全的体魄,更重要的还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到了现代,要想读懂自己,必须是先从自己的心理、内心上开始,但是怎么样才能判断自己心理是否正常呢?这样的标准在学术研究界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论断,但是下面几个标准是比较通用的。
首先,看性格是否稳定。
性格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教育背景等方面的差异都会导致性格上的不同,一个人的性格是在固定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性格一旦形成,往往就具有稳定性,就比较难以改变。所以,如果一个人在一个时间段内,有时候大笑,有时候寡言,有时候苦闷等,就是说在较短的时间里性格上产生了非常大的差异,这就说明这个人的心理出现了问题。 其次,看行为是否异常。
一个人外在的正常的行为举止是以这个人的心理状态为基础的。有什么样的心理,往往就会有相应的外在行为表现。行为上产生异常,譬如,一个人在听到高兴的消息后却面带愤怒,在生气的时候却大笑不止,就是外表的行为经常与内心的状态不符,这就会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甚至会让人产生后怕。如果有上面类似的行为,就表明心理上出现了问题。
最后,看是否经常出现幻觉。
心理是一个人对客观存在的反应,目睹了什么样的事物,就会产生一种相应的心理活动。如果这种心理活动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应,就表示这个人的心理正常。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心理不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应,那么就会产生一种错误的判断,也就是幻觉。譬如,一个人走在漆黑的路上时,总认为有“鬼”,甚至是亲眼看见了“鬼”,他就浑身紧张,非常害怕和恐惧,或者是因为什么事,非常紧张,草木皆兵,无论有什么风吹草动,自己就会产生错乱的视觉。如果一个人常常出现幻觉,那就表明这个人的心理出现了问题。
如果一个人拥有健康的心理,那么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是“健康”的呢?在心理学上主要用三个标准来衡量怎么样才属于健康的心理状态,即包括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世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个性包括很多方面,如性格稳定、温和、开朗乐观、意志坚强、感隋丰富、胸怀坦荡等。个性虽然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心理特征,但要想拥有良好的个性,只要制定长远的计划,改正自己的弱点,慢慢培养,就能将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具有良好个性的人,也正是苏格拉底所说的那样的人格和道德。有了良好的个性,才会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乐观地充满希望地对待未来,对人生也会充满理想。
而良好的处世能力主要包括良好的适应能力和良好的自控能力。适应能力是指一个人对所处环境的应变能力。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都要能够快速地调整状态适应当下的环境。正所谓是“适者生存”,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同样也是社会生活的规律。否则,就会很快被环境所淘汰。只有适应了,才能找到乐趣,找到自己的价值。
自控能力主要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控制力。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都会产生悲观、绝望、消沉、萎靡等这样那样的不良情绪。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不良情绪,甚至有可能因为冲动、暴躁等不良情绪而做出违反道德或法制的事情。所以,在生活中,要学会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这样才能够保证自己不做错事,才能理性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最后就是要看你有没有一个良好的交际关系。心理健康,才能拥有健康的性格,健康的处世原则,也才能形成一个健康的人际关系网。心理健康的人会通过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宽厚待人、珍视友情等方式主动地与周围的人搞好关系,就能够有效地沟通,不断地交流,从而不断完善自己。
……
P3-5
第一章 健康心态——记住自己就是最好的医生
01.读懂你自己/3
02.病由心生/6
03.平衡你的心态/8
04.走出压力的牢笼/10
05.“Be—Do—Have”让你更快乐/13
06.别让懒惰腐蚀你的心灵/15
07.逐步培养你的健康心态/18
08.自嘲也是一种放松/20
09.瓦伦达心态/22
10.调整心态,做情绪的主人/24
11.完美主义是一个美丽的错误/26
12.笑看生活,给心灵洗个澡/29
第二章 合理饮食——健康生活从早晨开始
01.营养与健康/33
02.健康从早晨开始/35
03.饮茶,喝出你的健康/37
04.健康生活要注意调“色”/40
05.健康生活来源于科学饮食/43
06.水是“百药之王”/46
07.“三餐”中的健康学问/49
08.“烹”出你的健康人生/5l
09.平时多喝水,健康有精神/54
10.火锅里的饮食门道/58
第三章 改善习惯——时间是天下最管用的药物
1.注意你的用餐习惯/63
2.何时睡觉也是一门学问/66
3.睡眠是最好的天然补品/69
4.小心患上“电视病”/7l
5.睡眠习惯影响你的健康/73
6.不要养成有害健康的坏习惯/76
7.饭后不宜做的“七件事”/79
8.爱酒但不要贪杯/8l
9.“戒烟限酒”是健康的基石之一/84
第四章 适度运动——让心跳倾听内心的宁静
01.运动让你更加快乐/89
02.在散步中享受你的恬静人生/9l
03.让运动放松你的精神压力/94
04.晨跑让你远离疾病的困扰/97
05.古典太极“打”出健康人生/99
06.让心跳倾听内在的声音/102
07.生命在于运动/105
08.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107
09.一年四季中的养生运动/109
10.吐纳,身心平静的运动疗法/114
第五章 职场生涯——工作快乐打开健康另一道锁
01.笑看工作,让健康打开另一道门/119
02.小心网络带来的健康隐患/12l
03.注意身边不良的办公方式/124
04.别冷落了茶叶/128
05.小细节大健康/130
06.职场“过劳”不能忽视/133
07.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136
08.远离“办公室综合症”/138
09.工作环境不可小视/14l
第六章 为人处世——让健康生活来得更容易些
01.沟通是健康生活的一座桥梁/147
02.宽以待人就是宽以待己/149
03.交友不宜发怒/15l
04.宽容是修养身心的根本/154
05.健康生活有赖于好“人缘”/157
06.让虚荣离你而去/159
07.与人方便,与己方便/162
08.扫除自卑,建立自信/164
09.善意奉承有益健康/167
第七章 日常保健——细节往往决定健康
01.不能错过最佳的保健时间/17l
02.需要了解的日常生活窍门/173
03.男人健康保健的六大秘诀/176
04.不可忽视头发中的保健知识/178
05.养成良好的美容习惯/180
06.职业女性健康保健的法则/183
07.特殊人群的日常保健/185
08.首饰佩戴中的健康保健/19l
09.健康从衣着打扮开始/193
10.经常掏耳不符健康保健/196
第八章 休闲娱乐——给自己的身心放个假
01.开卷有益,多读诗书/201
02.下棋下出健康人生/204
03.绘画书法中的健康天地/207
04.垂钓中的健康智慧/210
05.音乐中的健康生活/212
06.让风筝放飞自己的心情/215
07.在电影中享受浓缩的生活/218
08.常养花草,怡心养性/220
09.注意电视里的“娱乐”/222
第九章 生活环境——远离尘嚣,珍惜生活每一天
01.创造健康的居住环境/227
02.给自己一个健康的休息环境/230
03.远离居室环境污染/233
04.健康生活从“卫生”开始/236
05.重视厨房环境卫生/239
06.小心身边的家电“危害”/242
07.警惕环境中的日用化学品/245
08.别让噪声伤害你/248
09.远离尘嚣,净化你身边的空气/250
第十章 日常小病一点通——让你远离医生,健康享受生活
01.常摸耳垂代表什么/255
02.左肩痛与右肩痛的危险信息/256
03.腹凸的中年男人有生命危险/258
04.手背提示心脏病征兆/260
05.女人突然不爱说话的预兆/261
06.打呼噜是心脏病和中风的信号/262
07.春天让自己不再感冒/263
08.别再为口腔溃疡发愁/265
09.冻疮的防与治/267
10.让牙痛不再“要命”/269
11.中暑的预防和治疗/271
12.控制打嗝,避免尴尬/272
13.让晕车成为历史/274
14.搞定“落枕”,还脖子自由/276
15.正确应对腰肌劳损/277
健康,是一个亘古不变、老生常谈的话题。自有人类始,生命和健康问题就紧紧地缠绕着远古时期的人们。无论是古代的王侯将相,还是平民布衣都想象着怎么能让自己的寿命更加的长久,但仍是“病来如山倒”,没能逃过疾病的侵袭和困扰。随着现在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健康问题仍是一个不能彻底被解决的痼疾,事实证明,现代人并没有远离疾病。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在一切幸福中,人的健康胜过其他幸福。可以说,一个健康的乞丐比疾病缠身的国王幸福得多。”可以想象,人们的生活里如果失去了健康,身体和心灵都会时刻笼罩着一层黑影,昏暗苦闷。但是什么才算是真正的健康呢?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做出了这样的定义:“所谓健康,不是单纯地指身体无病或不衰弱,而是不可分割地把肉体的、精神的和社会的各方面都包含在内。亦即是一个完整的状态。”为了进一步完善和把握健康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又指出:“健康应是在精神上、身体上以及社会上保持健全的状态。”
1992年,《维多利亚宣言》指出健康的4大基石分别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态平衡。所以“健康”并不复杂,并不是一张无字天书。保持健全的状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健康生活的根本和全部。只要自己懂得健康的生活方式,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健康保健和养生之道,健康就会如影随形,让你远离疾病的困扰和身体上苦痛。当然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还要时刻警惕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远离和防止环境的污染和尘嚣。但是伴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外部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的健康状况依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据世界卫生组织一项调查表明,全世界有48亿人处在亚健康状态,占世界总人口的75%。健康是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命的重要保障,如果失去了健康,其他一切身外之物也都随之失去了意义。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著名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就已经指出:“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之异耶?人将失之耶?”这是什么意思昵?就是说上古时代的圣贤人由于自始至终都在学习和运用养生之道,即使活了100多岁,形体和动作仍然不显衰老,健健康康;而现在的人,就是因为不注重养生之道,不知道学习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往往岁数不到半百,身体就已经不行了。可见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的养生之道是多么的重要。健康来源于健康生活已是不争的事实。
针对当今的社会现实和发生的问题,更加重要的是为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分难能可贵的健康,为此,我们编写了这本《健康生活比吃药更管用》的生活用书,从心态、饮食、习惯、运动、日常保健等方面重新解读和理解健康的定义、健康的内涵。希望你能在纷杂喧闹的生活中得到一份宁静,得到一份健康的保证,一份生命中的幸福。远离尘嚣,远离疾病,珍惜健康生活的每一天。
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有云:“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之异耶?人将失之耶?”
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这样定义:“所谓健康,不是单纯地指身体无病或不衰弱,而是不可分割地把肉体的、精神的和社会的各方面部包含在内。亦即是一个完整的状态。健康应是在精神上、身体上以及社会上保持健全的状态。”
1992年,《维多利亚宣言》指出健康的四大基石分别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态平衡。
针对当今的社会现实和发生的问题,更加重要的是为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分难能可贵的健康,为此,特编写了这本生活用书,从心态、饮食、习惯、运动、日常保健等方面重新解读和理解健康的定义、健康的内涵。希望你能在纷杂喧闹的生活中得到一份宁静,得到一份健康的保证,一份生命中的幸福。远离尘嚣,远离疾病,珍惜健康生活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