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活处处有中医/中医点亮生命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让我们回归自然,回归生活的原本状态吧,回归“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朴素规律,与天地同幻化,与自然同声气的自在情境,重新识得四季流转,天时地利,鸟语花言,木性草味;三根手指读懂五脏六腑七情,几道药材祛邪扶正平阴秘阳,一根银针通调气血缓急,一套太极导引舒筋活络,一锅绿豆得解食物中毒,一撮灶心土得化水土不服,一杯花苞水得舒解抑郁,一道屏风阻转了穿堂邪风……

内容推荐

悟字,心字加我字组成,那么,只要你用心阅读本书,相信您会得到光明再现、霍然开悟的惊喜感觉。出版这套小书,也就是把编者们觉悟中医的心得,献给读者,尤其是献给青年读者,为此,我们请出诸多中医名家,帮助大家了解中医与生活的关系,中医所说的阳气与我们人体疾病的关系,现代生活与我们眼球疾病的关系,以及当下女性诸多的身心健康问题,等等。

悟中医即是悟生活,只是,你要用心去悟。

目录

戏说中医“教父”樊正伦

对话樊正伦现场实况

第一场 中医魅力 无处不在

1.人是“运气”的产物

2.天地交汇的地方就是“人中”

3.到5月23日“非典”可能就会过去,为什么呢?

4.为什么两千年以前的方子到现在还有效?

5.药和“钥”同源,没事乱捅,把很好的门捅坏了

6.养生,就是把“煤气罐”的火门调小

7.医院的所有检查,都是在寻找:本·拉登在哪儿?

8.青春期、更年期,是脏腑需要重新组合的过程

9.睡子午觉,吃两顿饭,对中老年人的养生极其有益

第二场 健康长寿 需要开悟

10.咳嗽的时候,实际上是气血壅滞

11.春夏要养阳,秋冬要养阴

12.不同地方的人,养生方法不能完全一致

13.西医在治病,中医在治人

14.晚上你睡觉的时候,阳气上哪儿去了?

15.我们的气血,就跟外边儿的树是一样的

16.我光吃菜,我就为了减肥,那就面有菜色

17.心与脾胃,是母亲和儿子的关系

18.坚持吃一年烤馒头片,胃溃疡肯定就好了

19.筷子里面有多少文化?

20.盗汗,就是肝和肺的关系不协调了

21.吃得好,身体就好,那是错误的理念

22.“百家讲坛”又邀请去讲《黄帝内经》

第三场 养生之道 在于自然

23.我们的祖先从来不做断子绝孙的事

24.人不能全靠医检指标活着,首先要凭感觉活着

25.央视“东方之子”采访病例

26.从小到大,没打过“洋针儿”

27.外国人学中医难,不是方药,而是它的这种思维方法

28.小米为什么是古代的“谷神”?

29.要健康,就要学会“勤动脑体不动心”

30.我是天地之间一散仙

尾声:大智者有大自在

续说中医“教父”樊正伦

附:“轮子”们眼中的樊正伦

幸运52条:樊正伦经典妙语录

试读章节

《黄帝内经》,这本中医界至高无上的奇书,似乎也需要这样一个人,把它从祭坛上拿下来,帮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而今,和《黄帝内经》接触最亲密的现代人,现代中医人,大概要属樊正伦先生了。

他像一个魔法师,从经典里来,带着一身飘然道风,用他的三根手指,还有信手拈来的奇方妙法,点草成药,为百姓扶危解病;他像“第三者”一样,曾经站在黄帝和岐伯的旁边,听着两位仙人的智慧问答,然后带着原版的《黄帝内经》悄无声息地隐回民间,融入自己的内心深处,体悟,修行,若干年后的今天,现身尘世,风靡于华夏大地……

话说那一年,《教父》系列在奥斯卡拿到数座小金人儿,“教父”一下就成了时髦的词儿,全球“教迷”们为之疯狂。唯一带来的副作用,是把教父一词,从圣坛上硬给拽了下来,沦为“大哥”的代表。听说上帝知道人间发生了这件事儿后,怔忡了八百多次。

若干年过去了,每当有人提起教父,免不了想到当年演活了“教父”的超级帅哥一马龙·白兰度。BUT,俺们要说的可不是白兰度,俺们要说的这位教父,既与黑社会无关,更没打算进军学艺圈。

你肯定看出来了,俺对教父这个词挺在意的,因为在俺看来,樊正伦教授就是传播中医文化与养生的教父。可是,在咱们今天,很多人觉得,教父这个词有些变异,有人说,西方人打小受洗的时候,那个主持人是神父可不是教父。这倒让俺想起在北京“御生堂”博物馆看到的“洗三盆”。说的是元代古时候,大户人家的孩子出生第三天就要举办庆典,许多亲朋参加,父母用这样的盆给小孩子洗礼,、所以就叫“洗三盆”,你看盆内侧周边的四个字“道德清静”,盆底还有一个大大的“忍”字。用这个盆给孩子洗礼,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把儒家思想传递给他……写到这里,俺就想了:如果打小有人给我们多传播一些中医与传统文化,中医的养生智慧,今天的俺们和你们保不准会活得更加滋润……唉,扯远了,其实俺想说的是,即使俺们已经长到一半了,能够听到樊教授类似教父一样的声音和传道的手势也是一件幸运之事,至于是“师傅”还是“教父”并不重要了。

这么说吧,俺们中国人的天空是不归上帝管的,俺们的管理者有许多称号,有时候叫老天爷,有时候叫苍天,还有的时候叫“饿滴神”……老天爷没有给炎黄子孙们留下圣经,却在千万年的亘古更迭中送来许多圣贤,这些圣贤又著成了许多救世人出苦难的著作,《黄帝内经》便是“大圣”黄帝和岐伯的代表作品。如果说西方的《圣经》仅在灵魂上为神的子女们指引了道路,那么俺们的《黄帝内经》是真正有普世意义的,为什么呢?因为它可以在你心灵受到诱惑或伤害时教给你“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在你年纪轻轻就受到亚健康的侮辱时,告诫你,现在的人啊“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逆于生乐,起居无节”,又怎么可能健康、长寿?

“因为现在的人失去自我了,也失去自信了,更多需要依靠医生和药物。很多人问我他该吃什么药,找什么大夫治病。我作为中医,有一个深刻的体会,人不能完全靠指标活着,首先要凭感觉活着。对自己要有足够的信任。因为你是人,不是动物。当你自己觉得睡不好觉、不舒服、情绪异常变化的时候,口味发生变化的时候,不管大夫是否检查出来了,你都要找好的医生帮你调理。”

这样看来,把《黄帝内经》看懂了,什么养生之道、治病之道岂不是手到擒来?想爽就爽!

BUT,黄帝和岐伯两位老人家已经骑着鸟到老天爷身边儿修道去了,不可能再把《黄帝内经》用白话文给我们翻译一遍。而今,时代已经不一样了,懂英语的人比懂古汉语的人多出数倍,了解西医的人比听说过中医的人多得海了去了,而读懂《黄帝内经》,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已经成了不可能。听说过世界上古往今来最超级的广告是为什么做的吗?你肯定不知道,俺告诉你:是国家副总理吴仪为《黄帝内经》做的广告!原文是这样的:中医是有很大学问的,我打算退休后研究中医药,现在正在学习《黄帝内经》……

P7-11

序言

毫无疑问,每个人的生雠需要健康的庇护,但仅有愿望是不够的,健康需要你有内在智慧的支撑,不妨问一下自己:你拥有这种智慧吗?

曾经,中医失去语言的时刻,造物都为之黯然神伤。

曾经,我们把健康的维系全部寄予在高度发达的现代科技手段上,就像相信上帝一样,但是世道如今,上帝都已经自身难保,又如何顾及人类?人类已形同弃儿一般,何以寻觅健康与心灵家园?如果说,现代化了的生活,拓宽了我们更多的情景体验,滋生了更多的感官欲求,同时也让我们内里有了更多不安的精神孔洞……

让我们回归自然,回归生活的原本状态吧,回归“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朴素规律,与天地同幻化,与自然同声气的自在情境,重新识得四季流转,天时地利,鸟语花言,木性草味;三根手指读懂五脏六腑七情,几道药材祛邪扶正平阴秘阳,一根银针通调气血缓急,一套太极导引舒筋活络,一锅绿豆得解食物中毒,一撮灶心土得化水土不服,一杯花苞水得舒解抑郁,一道屏风阻转了穿堂邪风……

我们追求这种与天地心心相印的生活。

只是,你开悟了没有?

悟字,心字加我字组成,那么,只要你用心阅读本书,相信您会得到光明再现、霍然开悟的惊喜感觉。出版这套小书,也就是把我们觉悟中医的心得,献给读者,尤其是献给青年读者,为此,我们请出诸多中医名家,帮助大家了解中医与生活的关系,中医所说的阳气与我们人体疾病的关系,现代生活与我们眼球疾病的关系,以及当下女性诸多的身心健康问题,等等。

悟中医即是悟生活,只是,你要用心去悟。

中医是。一种介质,在于它始终都被一种沉着的心情所累积,直到被疼痛所焕发。中医一向远离我们的视觉经验,并被化合作用所隔断,但是她又一直以细节的形式与我们若即若离,有时浮上词语的表面,制造阅读障碍,并以高深莫测的表情,让我们敬而远之,如同对待远方的异客。

其实,是我们被异化了。我们的感官,直觉,意识,都被异质的事物所雍塞了。实在怨不得中医。

我们一直在现代化的路上走得好远,好累,弄得身心俱疲,而又求诉无门,蓦然回首,才发现,中医始终不声不响地陪伴在我们身边,就像痴情的爱侣,不离不弃,关怀备至,只是在于我们不懂得这种关怀。

举手投箸之间,行走坐卧之间,饮食男女之间,哪里离得开中医?也由于脱离了中医的扶助,我们才病疴丛生,辗转于生、冷、硬的仪器与化合物之间,才体察到中医的体恤与温暖。

可能,想起中医药,眼前就会掠过一些陈旧颜色,浑沌的流体气息,或者是令人不快的残渣类的物质,会想到古画中的苍老人物,千年不变的仪式化的诊脉过程,以及时光倒流的经验错觉,但是,我要告诉你:这只是表面,只是印象。撬开中医药那些板结的概念,擦净那些早被用旧了的词语,你会从中发现被遮蔽的本质之辉;我们的心性一直被实体遮蔽着,身体关窍始终安然的、以缝隙的形式、都在等待你的目光照明,那么,就让我们敞开心性吧,去聆听造物之语,于敞开之际偕同本质共同抵达存在的澄明之境。

春天来临,北京的街头五色盛开,那日在地铁看到一位时尚女孩,T恤衫的前胸位置印着一行字母:SPLENDID INSIDE,不妨借用过来,大意是:好看的在里边。

编者2008年3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活处处有中医/中医点亮生命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田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314023
开本 32开
页数 2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8-03-01
首版时间 2008-03-01
印刷时间 2008-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图书小类
重量 0.2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22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08
147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9: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