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歌德谈话录/青少年成长必读经典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歌德谈话录》,是歌德与爱克曼两个人的谈话记录。由于歌德与爱克曼的谈话常常引起爱克曼的兴趣,所以有些被爱克曼记录下来,后来又经过爱克曼的回忆、选择和整理,才形成了人们在文学史上看到的《谈话录》。以对话的形式出现,直截了当;谈话内容也包罗万象,涉及哲学、人生、宗教、艺术、美学、政治观点……而且褒贬不一,在各个领域里都有其独到的看法,显示出其丰富渊博的知识。

同时由于采取对话的形式,各种内容和思想就相对比较分散和自由。本书在朱光潜先生的中译本基础上精心选择和分析,力图尽力将内容相一致的谈话部分集中在各章里,并在每一章前将总体的谈话内容和主旨思想加以概括和提炼,以帮助广大青年更好地理解《歌德谈话录》的丰富内容。此外,本书在每章后还设有相关的思考题,希望广大青少年读者能结合思考题做更深入的思考。

内容推荐

歌德是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也是一位享誉世界的文学家、思想家。他同荷马、但丁和莎士比亚一起被称为欧洲四大文化名人。其文学著作《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等深受我国读者的喜爱。歌德一生兴趣广泛,不仅投身于文学创作,还对历史、艺术、自然科学等领域都有所涉猎,其思想及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由歌德的朋友艾克曼辑录整理的《歌德谈话录》,真实地记录了歌德晚年的有关创作实践、哲学、美学、政治、宗教、自然科学以及日常生活的一些言论和活动,是一部了解和研究歌德思想性格和实践经验的经典著作。

《歌德谈话录》原著有四十多万字,本书从中选择了既能体现歌德的主要思想观念,又适合中学生阅读的部分内容,希望广大青少年读者通过阅读本书,在增进对歌德这位伟人了解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精神食粮,对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所裨益。

目录

第一章 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章 宗教观

第三章 自然观

第四章 政治观

第五章 歌德的创作及其手稿

第六章 人物评论

第七章 生活、学习与道德修养

第八章 天才论

第九章 美学和文艺学思想

第十章 文学与世界和时代

第十一章 戏剧艺术和经验

试读章节

1832年3月11日(歌德对《圣经》和基督教会的批判)

今晚在歌德家待了个把钟头,就各种问题谈得很畅快。我近来买到一部英文版《圣经》,里面找不到“经外书”,我感到遗憾。“经外书”没有收人,据说是伪书,并非来自上帝。我想看到而看不到的有托比阿斯(Tobias)这个过着极高尚的虔诚生活的模范人物、《所罗门的箴言》和《西拉克之子耶稣的箴言》,这些书都有其他各经很少能比得上的高度宗教伦理意义。我向歌德表明了我的遗憾,认为不应该从狭隘观点出发,把《旧约》中某些书看做直接来自上帝,其他同样好的书则不是上帝的:仿佛以为任何高尚伟大的东西竟然有可能不来自上帝,或不是上帝影响的果实。

歌德回答说,“我完全赞成你的意见,不过理解《圣经》的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原始宗教的观点,也就是来自上帝的完全符合自然和理性的观点。只要得到上帝恩宠的生灵还存在,这种观点就永远存在,永远有效。但是这种观点太高尚尊贵,只有少数优选者才会有,不易普遍流行。此外还有教会的一种比较平易近人的观点;它是脆弱的,可以变更而且在永远变更中存在,只要世间还有脆弱的人们。未经污染的上帝启示的光辉太纯洁太强烈,对这些可怜的脆弱人是不适合而且不能忍受的。于是教会就作为中间和事佬插足进来,把这种纯洁的光辉冲淡一些,弄暗一些,使一切人都获得帮助,使不少人获得利益。通过基督教会作为基督继承人能解除人类罪孽这种信仰,基督教会获得了巨大权力。基督教僧倡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维持这种权力,来巩固基督教会的结构。”

“所以基督教会很少追问《圣经》中这部经或那部经是否大有助于启发人类心灵,是否含有关于高尚伦理和尊严人性方面的教义,而是更多地着眼于摩西五经中突出人类犯罪的故事以及要有赎罪者来临的必要性;接着在‘先知书’中要突出所期待的赎罪者终于会来临的多次预兆;最后在几部‘福音书’中就只把耶稣降临人世、在十字架上钉死看成是为人类赎罪。你看,抱着这样的目的,从这种角度看问题,无论是高尚的托比阿斯,还是所罗门和西拉克的箴言,都不很重要了。”

“此外,关于《圣经》中各书孰真孰伪的问题提得很奇怪。什么是真经,无非是真正好、符合自然和理性、而在今天还能促进人类最高度发展的!什么是伪经,无非是荒谬空洞愚蠢、不能产生结果、至少不能产生好结果的!如果单凭留传下来的书是否有某些真理这样一个标准,来断定《圣经》中某一部经的真伪,我们就有很多理由怀疑某些‘福音’是否是真经。因为《马可福音》和《路迦福音》都不是根据亲身经验,而是许久以后根据口头传说写出来的,最后一部‘福音’即青年约翰的‘福音’也只是到他垂暮之年才写出来的。尽管如此,我还认为四‘福音书’完全是真经,因为其中反映了基督的人格伟大,世上过去从来没有见过那样神圣的品质。如果你问我,按我的本性,是否对基督表示虔敬,我就回答说,当然,我对他无限虔敬!在他面前我鞠躬俯首,把他看做最高道德的神圣体现。如果你问我,按我的本性,对太阳是否表示崇敬,我也回答说,当然,我对太阳无限崇敬!因为太阳也是最高存在的体现,是我们这些凡人所能认识到的最强大的威力。我崇拜太阳的光和神圣的生育力。靠太阳我们才能生活,才能活动,才能存在;不但我们,植物和动物也都是如此。但是如果你问我,我对着使徒彼得和保罗的手指骨是否也要鞠躬,我就回答说,请饶了我吧,让那些迷信玩意儿去见鬼吧!”

“使徒说过,‘切莫熄灭精神!”’

“教会规章中有许多是荒谬的。但是教会要想统治,就要有一批目光短浅的群众向它鞠躬,甘心受它统治。拥有巨资的高级僧侣最害怕的莫过于让下层大众受到启蒙,他们长久禁止人民大众亲自阅读《圣经》;能禁止多久,就禁止多久。可怜的教众面对拥有巨资的大主教们会怎样想?如果他们从‘福音书’中看到基督那样穷困,他和他的门徒们都是步行,态度极谦卑,而高级僧侣们却乘六匹马的轿车,招摇过市,神气十足?”  歌德接着说,“我们还没有认识到路德和一般宗教改革给我们带来的一切好处。我们从捆得紧紧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由于日益进展的文化教养,我们已能够探本求原,从基督教原来的纯洁形式去理解基督教了,我们又有勇气把脚跟牢牢地站在上帝的大地上,感觉到自己拥有上帝赋予的人的性格了。无论精神文化教养怎样不断向前迈进,自然科学在广度和深度上怎样不断进展,人类心灵怎样尽量扩张,它也不会超越‘福音书’中所闪耀的那种基督教的崇高和道德修养!”

“我们新教徒向高尚的目标进展,天主教徒也会很快地跟上我们。他们一旦受到现时代日益扩展的伟大启蒙运动的影响,势必要跟上来,不管他们愿不愿,直到有朝一日天主教和新教终于合而为一。

“不幸的新教派系纷争将会停止,父与子以及兄弟和姊妹之间的仇恨和敌对也将会随之停止。因为等到人们一旦按其本来真相去理解并且实行基督的纯洁教义和博爱,他们就会认识到自己伟大而自由,不再特别重视这一派或那一派的宗教仪式的浮文末节了。那时我们都会从一种只讲文字信条的基督教逐渐转到一种重情感思想和行动的基督教了。”

话题转到基督以前生活在中国、印度、波斯和希腊的一些伟大人物,提到神力在他们身上起作用,也正如在旧约时代某些伟大犹太人物身上起作用一样。于是又转到在我们生活其中的今日世界里,神力对伟大人物所起的作用如何。

歌德说,“听到一般人的言论,我们几乎会相信:从远古以来,上帝早已退位,寂然无声了,人们现在仿佛都要立在自己的脚跟上,要考虑自己在上帝寂然无声的情况下如何生活下去了。在宗教和道德的领域里,也许还承认神的某种作用;但是在科学和艺术的领域里,人们都相信这里完全是尘世间事,一切都只是人力的果实。”

“让每个人都凭人的意志和力量,去创造比得上用莫扎特、拉斐尔和莎士比亚来题名的那种作品吧!我知道得很清楚,这三位高明人物并不是世间所仅有的。就拿艺术领域来说,还有无数卓越人物作出了可以和这三人媲美的作品。但是他们如果和这三人一样伟大,他们也就和这三人一样超越寻常人的自然资禀,一样具有上帝的特赐。”

“归根到底,这事情本来是怎样,又应该是怎样的呢?——上帝自从人所共知的、凭空虚构的六天创世工作之后,并不曾退隐去休息,而是一直和开始一样在继续起作用。用一些单纯元素来建造这个笨重的世界,让它年复一年地在阳光里运转,这对上帝也许并没有多大意思,如果他不是按预定计划还要在这种物质基础上替精神世界建造一个苗圃的话。所以上帝现在仍继续不断地在一些较高明的人物身上起作用,以便引导较落后的人跟上来。”

歌德说完就默默无语了。我把这番教导铭刻在心中。

P11-14

序言

歌德是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他同荷马、但丁和莎士比亚一起,并称为欧洲四大文化名人。歌德的名字早已为我国读者所熟知,他的作品,如《少年维特的烦恼》、《浮士德》、《维廉·麦斯特》等,深受我国读者的喜爱。

《歌德谈话录》,是歌德与爱克曼两个人的谈话记录。由于歌德与爱克曼的谈话常常引起爱克曼的兴趣,所以有些被爱克曼记录下来,后来又经过爱克曼的回忆、选择和整理,才形成了人们在文学史上看到的《谈话录》。

19世纪的三四十年代是德国历史上的革命年代,由于歌德对革命采取怀疑和疏远的态度,他就成了民主激进派攻击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爱克曼这本记述歌德谈话的书就理所当然地受到评论界和广大读者的冷遇。1848年革命失败以后,德国的政治形势起了变化,歌德越来越受公众重视。特别是1871年德国统一以后,歌德更成为“奥林匹斯神”。记载这个“圣人”谈话的书也就成了“圣书”。学术界更是将这本书看做研究歌德的必读书目;有些专家甚至把这本书当做歌德自己的作品。另外,许多学者对书中记述的情景和谈话一点儿也不怀疑会有失真的地方,绝对相信它们的可靠性。总之,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绝大多数学者都把爱克曼的这本书看做是客观地、忠实地记载了歌德的谈话,是一份绝对可靠的第一手文献。

《歌德谈话录》是在两个人谈话的基础上,由爱克曼辑录而成的,其中包括爱克曼付出的辛劳。

爱克曼一开始记录歌德的谈话时,只是出于一个文学青年对这位大作家的景仰之情,并没有想到将来要出一本书。但是他常常自觉地把整理好的记录给歌德审阅,并一直坚持不懈地进行这项工作。

在爱克曼辑录的《歌德谈话录》里,歌德不是躲在他创作的人物和情景背后的带有某种神秘色彩的作家,而是在实际生活中向他人倾吐衷肠的普通人。读者直接地看到了歌德这个人,看到了他的世界以及他与世界的关系,在我们面前出现的是一个完整的、立体的、活生生的歌德。

不论是书中记载的谈话还是记叙的情景,都有与实际事实不符的地方。但这并不奇怪,因为即使是自己撰写的自传也很难保证所写的一切都完全符合事实。尽管书中存在着许多缺点乃至错误,但这并不影响这本书的价值。任何一本书都不可能尽善尽美,读者读任何一本书都需要有批判的眼光和创造的态度,而这一点正好也是爱克曼所希望的。他说:“如果读者要理解一位作家,他自己就得有创造性。如果他读一本书不能有所创造,那这本书就是死的。”

《歌德谈话录》的中译本自1978年在我国出版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和喜爱。《谈话录》以对话的形式出现,直截了当;谈话内容也包罗万象,涉及哲学、人生、宗教、艺术、美学、政治观点……而且褒贬不一,在各个领域里都有其独到的看法,显示出其丰富渊博的知识。

同时由于采取对话的形式,各种内容和思想就相对比较分散和自由。本书在朱光潜先生的中译本基础上精心选择和分析,力图尽力将内容相一致的谈话部分集中在各章里,并在每一章前将总体的谈话内容和主旨思想加以概括和提炼,以帮助广大青年更好地理解《歌德谈话录》的丰富内容。此外,本书在每章后还设有相关的思考题,希望广大青少年读者能结合思考题做更深入的思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歌德谈话录/青少年成长必读经典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爱克曼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962813
开本 16开
页数 1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5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2
CIP核字 2013160000
中图分类号 I516.64-49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40
169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6: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