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克鲁格曼、罗宾·韦尔斯所著的《微观经济学(第2版)》各个章节通过实际事例建立直觉。在每一章,我们都使用来自实际生活的事例、故事、理论应用和案例研究来解释概念并激励学生的学习。通过现实生活的事例引入概念并强化对概念的理解是最好的方法,因为学生容易建立起现实生活与概念之间的联系。
通过适合教育规律特色的项目设计来强化学习过程。我们精心设置了能对学生真正提供帮助的许多特色栏目。在下一节的“学习工具”中,我们将描述这些特色项目。
在容易理解的基础上,本书也为学生未来的课程学习打下了基础。教师选择教科书时经常面临两难选择:容易讲述的教科书会使学生的知识留下一个较大的缺口,而能为学生未来的课程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的教科书难以讲授。我们努力写出能在两者之间获得最佳匹配但易于理解的教科书。
保罗·克鲁格曼、罗宾·韦尔斯所著的《微观经济学(第2版)》是一部由当代经济学大师级人物撰写的经济学教科书。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沿袭他一贯的写作风格,用词简洁但富有穿透力,寥寥数语即使得经济学原理精髓尽现。本书新颖的结构安排和寓原理于真实世界分析的叙述方式,把经济学的重要原理说得通透明白,让读者在日常生活中能看清经济现象背后的奥秘。
第二版在保持第一版清新活泼的写作风格的基础上,对第一版进行了重大修订,采用了新的更加传统的章节顺序,删除了一些章节,增加了两章内容,更新并增加了许多应用和案例,设计了新专栏“国际比较”,而且更加关注全球问题。其中,新的第7章“税收”将第一版中出现的如配额、弹性、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等内容整合为独立一章,这种变化可以让教师更早地运用供给、需求、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以及弹性等概念来全面地概述税收经济学。新的第19章“福利经济学”中有关医疗保障和经济学、联邦补贴支出以及扩大还是减小国家福利规模等话题的讨论,将激励读者更深入地思考经济权衡、社会福利和政治进程等问题。本书适合初涉经济学的读者使用,也适合有一定经济学基础但仍然想了解其中细微之处的读者阅读,相信读后会有新的发现。
此外,《微观经济学(第2版)》配有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以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