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在这个以变化为唯一可确定性因素的世界中,我们随时随地可能遭遇困境,有人痴迷于寻找捷径和窍门,有人擅长找到速胜的法宝。我们不愿意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己困顿的一面,似乎那就代表着失败,更有人因此而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怀疑自己不够优秀、不够专注,或是不够聪明、不够投入。 而事实上,挣扎并不是失败的标志,反而是我们不断发现自我的过程。作为一名高效的培训导师,格蕾丝·马歇尔对无数个案进行长期的临床研究、心理辅导,并归纳整理,以充满寓意的文字告诉我们如何正视自己内心的困境,如何顺利度过低迷的时刻,如何将逆势变为前进的动力,从而获得更加高效的成长。 作者简介 格雷丝·马歇尔(Grace Marshall),英国知名获奖作家,全球生产力培训公司的导师。她在平衡工作与生活方面的建议让无数职场人得到实用性的指导。她曾在《卫报》、《福布斯》、《赫夫邮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和英国广播公司电台等媒体发表过专题报道。曾出版《管理时间的21种方法》《高效工作,从容生活》等图书。 目录 序 第一部分 更加机智:看到机遇 第二部分 更加勇敢:相信这个过程 第三部分 更加强大:拥抱成长 鸣谢 参考文献 序言 在当下这个时代,人们 痴迷于寻找捷径、窍门和速 胜的方法,在社交媒体上呈 现自己光鲜亮丽的一面。与 此同时,在困境中抗争似乎 已成为人们谈论的禁区,成 了失败的标志。 但是,这有没有可能是 我们对“失败”的一种误解呢 ? 作为一名“高效忍者”(是 的,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职 位!),我做了很多事情, 帮助人们不断抗争以战胜困 境:各种令人分心的、难以 推进的、足以压垮人的难事 ;与人合作时坚持立场的执 拗;保持自我界限以及设定 合理期待时的努力和坚持; 在一个无休无止工作的世界 中竭力抗争以寻找喘息的机 会和自己的节奏。在我的上 一本书《高效工作从容生活 》(How to be Really Productive)中,我提及很多 这方面的内容。 我一直都醉心于研究我 们的工作方式,以及我们与 工作的关系。 在追求高效的世界里, 有一件事我们未曾公开谈论 过,那就是抗争的价值。对 于抗争,我们低声谈论,侧 目而视,把它当作一件不好 的事情。或者,把它当作一 种造成麻烦的必然条件或是 难以克服的严酷现实,而急 不可耐地摒弃它。事实上, 人们往往将“我正在困境中 挣扎”视作与高效截然相反 的状态。 但这并不是抗争的全貌 ,也不是高效的全貌。当高 效只是为了草草了事、越快 越好时,我们会视抗争为障 碍。或者将它看作一种迹象 ——要么有什么地方出现了 棘手的问题,要么自己在某 种程度上不够格。 不够优秀,不够专注, 不够努力,不够才华横溢, 不够聪明,不够投入。 抗争是失败的标志,是 不祥之兆,是歧途之始。它 是一场斗争,一次对抗,甚 至一场决斗,是一个要避开 的陷阱或一个要消灭的敌人 。 但如果它并非如此呢? 如果抗争恰恰是我们在 发现新事物的过程中和我们 志同道合的伙伴呢? 如果抗争是让我们变得 更加强大也更加放松的途径 呢? 如果抗争不是我们行事 中的障碍,而恰恰是奇迹发 生的地方——你最成功、最 重要的作为将出现于此,又 将如何? 无论你深陷泥沼,静待 风暴平息,还是单纯地厌倦 了喧嚣,抑或内心感到困惑 和挣扎,本书都将合你心意 ,你可以从书中寻找到答案 。 这本书为谁而著? 当我被问到这个问题时 ,答案既显而易见又含糊不 清。 本书当然是为内心感到 挣扎和困惑的人而著。 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 那些在抗争中大声疾呼、希 望引人注目的人。他们在人 际网络中或各种逆境中努力 向上,在工作中,在生活中 ,在和家人相处时,在健康 状况不佳的情况下,正面临 艰难、不确定性、挫折、失 望和困难。 我们还会想到那些对竭 力挣脱困境并不感到陌生的 人,那些身兼数职仍要支撑 全局的人,那些维系一切的 人,他们承受着多重承诺的 重压,了解自己在某些方面 是匮乏的,时间、资源、人 力或者头脑空间。就像那些 天鹅,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游 得优雅,毫不费力,它们需 要更加努力地划水,甚至变 得越发忙乱。 我们也会想到那些在生 活的风暴中心疲惫不堪、饱 受打击或伤痕累累的人,以 及那些感到迷失,淹没在外 部的不确定性和内部的焦虑 感中,且被双重打击的人。 内心挣扎是一种普遍的 体验。我们可能有着不同的 抗争经历,但我们都了解在 困境中挣扎的感受。 所以这也是一本为极其 善于内省的人而写的书。那 些阅读了每一本关于高效的 书并实践了其中的方法的人 ,他们都很成功,但他们知 道自己仍然存在缺失,仍然 有令人心烦意乱的问题没有 解决。 这是为那些想解决问题 的人而准备的书,他们习惯 于努力工作,克服种种障碍 ,却发现自己常常要面对逆 境中的抗争,并在其中滞留 不前——面对的还是可怕而 陌生的领域。 对于经验丰富的领导者 来说,他们希望自己更富有 同情心,更具备持续性,他 们希望能看到团队茁壮成长 ,他们拿起这本书也许主要 是为了帮助周围的人,但他 们可能也会在故事里发现自 己。 对那些心怀希望、充满 梦想又面临挫折的年轻人来 说,我希望这本书能带给你 们勇气。就像查德维克·博 斯曼(Chadwick Boseman) 于2018年5月12日在霍华德 大学(Howard University)毕 业典礼上的演讲所说的那样 ,你们会“走更艰难、更复 杂的路,一开始,这条路上 的失败会多于成功,但最终 会证实,这条路上有更多的 胜利和更多的荣耀”。 这本书为谁而写?它为 负重者和跌落者而写——为 那些新生的力量和那些饱经 风霜的人,为那些坚持不懈 的和正在崩塌的人,以及那 些处于这两种状态之间的人 而写。 这本书是给你的,也是 给我的——它是给我们的。 我知道,我们不太可能相聚 。但我希望在这里,在字里 行间,你能看到你自己,我 们会看到彼此。我们一起学 习,相互分享,开始生活, 讲述一个关于内心挣扎的、 与众不同的故事。 导语 知名获奖作家格雷丝·马歇尔倾心之作 全球生产力培训导师格雷丝·马歇尔,曾出版《高效工作,从容生活》(How to be really productive),并获得了CMI 2017年度管理书籍奖的通勤者阅读类奖项。 写给每一个身处低谷或经历过绝望的人 没有谁的生活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会不断经历挫败和磨难。每一个身处低谷的人都值得被更好地对待。 充满诗意和寓意的励志金句 困境、挫折、挣扎都是我们绝地逢生的机会,勇敢并不意味着没有恐惧,而是敢于直面恐惧。充满力量的文字激励我们拥抱自己、重新出发。 书评(媒体评论) 阅读这本书就像做深呼 吸。它是一件美好的礼物, 提醒我们在恐慌和恐惧之外 还有一个地方,那里可能蕴 含着新的希望和新的机遇。 如果你正处在艰难的日子里 ,那你会格外需要这样一本 书。 ——《静物写生》作者, 乔西·乔治(Josie George) 生活在混乱和不确定性 中是我们的常态。这本书不 仅能给你一个巨大的拥抱, 让你对当下的一切感觉笃定 ,它还通过一系列技巧,让 你有勇气去拥抱逆境,进而 转化为你的优势去学习、体 验和成长。 ——全球科学和技术公司 学习和发展负责人,卡伦· 蒂克尔(Caron Tickle) 我们在职业生涯中都会 遇到逆境。格雷丝·马歇尔 帮助你在至暗时刻获得特殊 的视角,将逆境看作成长的 机会,并为你提供一个友好 并坚定的行动指南。 ——《扭曲的职业生涯》 合著者,海伦·图珀(Helen Tupper) 精彩页 战斗、逃跑或…… 战斗或逃跑。在逆境中抗争往往就是我们的反应。 出现一个障碍,便更决绝地与之战斗。 身处是非之地,便逃之天天。 战斗 当我们战斗时,我们获得了作战的荣耀,在喧嚣中奔走忙碌。我们拒不让步,精神亢奋,向对手放话“放马过来吧”。我们心跳加速,集中精神,武装好自己并奋力强撑。 但这都不是长久之计。 在最初的努力之后,当急性压力变成慢性压力时,我们的注意力会变得单一而短视。我们的自我意志变成了一道壁垒——在最好的情况下,我们把其他人视作干扰;在最坏的情况下,我们把其他人视作敌人。“这事由我决定……谁也别挡着我的路,我必须自己做这件事……” 这是一场孤独的战斗。 当我们为战斗做好准备,就会看到战斗无处不在。我们开始期待一场战斗,甚至主动挑起一场战斗。 我们身体的防御机制遏制了我们的创造力。因为恐惧感和好奇心无法并存。我们把每一次机会都看成一种风险,把每一处偏差都视作一个麻烦。 我们能在战斗模式下冲刺,却跑不了马拉松,也不能加强人际关系。 有些时候,我们会打破自我屏障;但有些时候,我们的内心直接崩溃了。我们都不是为了持续战斗而生的。 而当我们习惯于战斗时,却不知道如何享受来之不易的和平。 逃跑 当我们回避战斗时,我们就会退缩。我们明哲保身,畏畏缩缩,选择轻松的生活。 但这种选择将以未实现的梦想、不安全感和孤独感为代价。如果危险靠近,我们就会进一步退缩,作出更多让步,使我们的世界或我们自己变得更加渺小卑微。也就是说,当我们躲起来,躲在与积极抗争相反的另一侧,则会让我们所惧怕的东西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很多时候,我们遇到困难后,往往会转移方向,以寻找不同的出路——此时我们可能全然不知成功已近在咫尺。或者,我们会偃旗息鼓,从困境中抽身而出,与烦恼的事情切断联系,这样就没有什么能够逼近我们,伤害我们了。 我们陷入优柔寡断和拖延之中。我们错将期待中的紧张感当作不祥之兆,将它视作我们不够好的标志。我们妄自菲薄,我们自暴自弃,我们无所适从。 而且,渐渐地,这种看似远离麻烦的“轻松的生活”,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自我怀疑、拖延、优柔寡断、妄自菲薄。我们通常会认为,主动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总比被别人指出来要好得多,然而我们才是批评自己最严厉的人。我们把让别人失望所带来的刺痛感,换成了一种对自己的不满所带来的钝痛感,并无休止地折磨自己。 第三条路 如果有第三条路呢?与其说那是一个中间地带,不如说那是一个更宽广的地带。 在生物学上,“非战即逃”的反应给了我们一个狭窄的聚焦范围。在危及生命的情况下,我们不需要上帝视角。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逃跑路线或敌人的弱点上。我们过滤掉了那些可能发生的事情,只专注于眼下那些生存所需的事情。 当我们停止战斗或逃跑时,会发生什么?当我们按兵不动,等待大脑中因激动而上涌的血气逐渐消退,让大脑的其他部分也开始工作时,会发生什么? 我们会开始注意。 我们会注意到危机背后的美好事物和机会。我们直面不适,用它的利刃来雕琢自己。我们去粗取精,发现不寻常的宝藏。我们容许堆沤的肥料滋养沃土,以供养植物的成长。我们容许粗糙的砂砾来磨砺自己。 我们的局限性给了我们新的视角。路障将我们重新导向了一条人迹罕至的道路。 我们要拓宽自己的视野。 我们的确也看到了更多。 更多的可能性,更多的背景,更多的细微差别。 在战斗和逃跑之外,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世界。 在那里,未知之事无须确定或回避,而是有待探索。 在那里,错误是通往发现的大门。 在那里,权力和力量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存在。 我们的情绪会超越恐惧和喜悦这黑白两色,在二者之间扩展出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调色板。 我们提出更好的问题,除了“我如何战胜或逃离这一切”之外,我们还会问“为什么”“在哪里”“谁”,以及“如果”。 P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