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树梨花(花小说卷5)/纯真年华
内容
编辑推荐

《纯真年华》全套七卷,特邀了这些八九十年代以来最负盛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收入了他们几十年间的经典作品、获奖作品,这些作品都曾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儿童文学的精品力作。

本卷书汇集了九位作家的十几篇代表作品、获奖小说。作品题材广泛,涉及众多。有描写师生和朋友情谊的,有讲述两代人隔阂和沟通的,有回忆和感悟学生生活的,也有侧重于动物平等和自然描绘的,更有关注少年心灵、青春成长的。小说文字优美,力透纸背,在每个故事下都蕴藏着深厚的感情,带人进入一个奇妙的世界。

内容推荐

2006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建社50周年。《儿童文学》杂志也已经度过了43岁的生日。多年来,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以《儿童文学》杂志为龙头,麾下聚集了新老几代共几百名为少年儿童勤恳耕耘的优秀作家,他们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孩子。《纯真年华》全套七卷,特邀了这些八九十年代以来最负盛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收入了他们几十年间的经典作品、获奖作品,这些作品都曾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儿童文学的精品力作。

本卷书汇集了九位作家的十几篇代表作品、获奖小说。作品题材广泛,涉及众多。有描写师生和朋友情谊的,有讲述两代人隔阂和沟通的,有回忆和感悟学生生活的,也有侧重于动物平等和自然描绘的,更有关注少年心灵、青春成长的。小说文字优美,力透纸背,在每个故事下都蕴藏着深厚的感情,带人进入一个奇妙的世界。这些作品也因此获得大奖并广为流传。其中,《林东的故事》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走在路上》获年度优秀作品奖,《八脑线的蟋蟀》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蟋蟀也服兴奋剂》获全国少儿读物文学二等奖,《午后》获”新世纪公民”征文一等奖,《眼睛》获年度优秀作品奖,《羚羊木雕》被选人全国中学语文课本,等等。展现了当代儿童文学的风貌,像一树梨花,清新芬芳而又灿烂夺目。

目录

序  \\曹文轩/3

主编寄语  //这一代人的希望和焦虑/安武林/1

张之路  \\题王许威武/2

\\羚羊木雕/20

\\蟋蟀也服兴奋剂/25

彭学军  //北宋浮桥/40

//午后/50

梅子涵  \\林东的故事/58

\\走在路上/70

\\青蛙的声音和癞蛤蟆的声音/77

李学斌  //塔校故事二题/90

//走过雨季/104

萧萍  \\E时代的中学段落/120

\\和方舟约会/131

黑鹤  //冰湖/146

//母兔,162

白 冰  \\眼睛/176

\\神灯/191

卢振中  //八脑线的蟋蟀/200

李开杰  \\新闻反弹/214

\\凉凉的秋夜/223

编辑后记  \\这是一片美丽的天空/汪露露/232

试读章节

题王许威武

张之路

许威武是培新中学物理一级教师,课教得没治了。许多慕名前来讨教的人,站到他的面前往往是满腹狐疑地睁大了眼睛:“你就是许威武老师?!”

“怎么,不像?”冷冷地看着人家。

这是人们的潜意识发生了作用,他的名字把人家的思维引入了歧途。因为他本人既不威也不武,而是个又瘦又矮又黑的小干巴老头儿。虽然体重少说也有八九十斤,给人的感觉却好像只要轻轻一提,就可以凌空升起一样,风儿吹过,衣袖和裤管便随风飘舞起来。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呀!”许威武突然大笑起来,弄得眼前的人莫名其妙,等明白几分,也跟着讪笑两声时,他早已收敛了笑容。

每当他以极其准确的步伐踏着第二遍铃声走上讲台的时候,坐在第一排的女生便不由自主地用手在鼻子前方掠一下,好像眼前有什么飞翔的小动物。

不怪她们!一股刺鼻的烟味毫不客气地飘了过来。只有这时,许威武才轻轻地咳上两声,以表示他对孩子们的歉意和宽容。他绝不会说什么对不起之类的美好语言,不用说眼前的学生都属于他的孙子和孙女一辈儿,就是对同事们,他这样咳上一声,也算是极大的谦虚了。

在这时,男生们往往就不满地小声骂起女生来:“事儿妈!熏死你们啦!”

女生们也意识到自己这种不够礼貌的小动作,飞快地把手缩到桌下,笑了。

许威武转身从黑板槽里抠出一小段不知是谁用剩下的粉笔头。“当”地一声,拿着粉笔头的手敲在黑板上,凝住了。

他的手青筋毕露、瘦骨嶙峋,学生们立刻联想起一只鹰爪附着在蟠龙般的松枝上。现在,那鹰爪仿佛随着它的躯体升腾起来,上下翻飞。漆黑单调的黑板突然被赋予了生命,有了光彩,有了声音。

几个普普通通的汉字。

教室里寂静无声,在这铃声刚刚响过的一分钟里,学生们便受到了一种力和美的强烈吸引。三分的钦佩加上七分的盲目崇拜,这便是许多教室无法与这个小干巴老头儿争雄的原因之一。

许威武把手中的粉笔头抛了出去,那白色的粉笔头在空中画出了一道弧线,准确地落在一个同学的脑门上。那个同学大概是昨天晚上看电视睡得太晚,正趴在桌上休息,他猛地抬起头,愤怒而惊恐地茫然四顾,看见了许威武正在注视着他。“记住!平抛运动,是自由落体和水平匀速运动的合成!”

教室里一片友善的哄笑。

这种不大符合教育规则的行为,没有人去向学校反映。在学生的心目中,许老头儿令人尊敬和钦佩的地方远远超过了他那些不通人情的可恨之处。

P2-3

序言

曹文轩

中国的儿童文学水平如何?

当我们如此设问时,我们的脑海中就会自然浮现出一幅图景——世界儿童文学像一座连绵起伏、十分壮观的山脉,而我们的儿童文学则总是习惯地摆出一副仰望的姿态,这个姿态一摆几十年,至今已成冻结的雕塑。

其实,中国儿童文学与世界儿童文学果真有这样遥不可及的差距吗?不。差距虽有,但只是表现在某些方面,而不是全部与整体。我甚至认为我们在某些方面,是与世界儿童文学并驾齐驱的——我们还拥有世界儿童文学所不具备的一些独特而优良的品质。另外,拿整个世界儿童文学来与中国儿童文学进行比较,也是一种不合理的比较。组织一个世界明星梦之队来进攻一个平常国家的球队,这肯定不是一场公平的较量。世界儿童文学,固然高峰座座,但这些高峰并不矗立在一个国家,而是散落处处的。将这些高峰聚在一起,然后比试,然后说事,说中国的儿童文学,这显然是不公允的。

中国儿童文学没有在世界上风光走俏,其原因未必在中国儿童文学自身的质量。我们可能要另找原因。有时我就在想,如果《哈利·波特》是一个中国作家所写,它的境况又将如何?还会有这样的全球性的阅读疯狂吗?我很怀疑。我揣测:别说在世界上风靡了,在中国本土能卖出个十万二十万册就已经是梦寐以求的业绩了。那时候,那些巧舌如簧的批评家们一个一个皆像哑巴一样,是视而不见的。我想这样的下场是不是与我们处于弱势文化有关?说弱势文化可能也不准确——我们的文化在质量上未必就是差的、低下的。说弱势,倒还合适——经济上的弱势、综合国力的弱势。是如此弱势导致了我们的话语权的丧失。我们在世界上,没有说话的份儿。因此,中国的儿童文学要想被世人注意、大红大紫,唯一的希望就是这个国家用它的实力迫使世界承认,在东方有那样一个国家,他们有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有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中国要想走到世界的中央,所遇到的阻力大概要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大得多。世界对中国的偏见与压制,难道我们还没有看到吗?中国人似乎就应当永远受穷,就应当永远处在三等公民的位置上。中国稍有起色,世界上就会有一股莫名其妙的压制欲望。

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我们要把自己的事情真正做好。另外,就是我们不要太在意世界的价值模式与评估体制。成人文学那里,早些年一直被诺贝尔情结所纠缠,自从一个叫高行健的人赢得这一桂冠之后,一下子就从数年的重压之下解脱了。中国人发出一声长叹:世界的最高标准原来不过如此!儿童文学这里又何时才能得到解脱呢?

看看多卷本《纯真年华》吧,也许我们就有了信心与希望。

这是一个图画的时代,来自各种载体的五颜六色的画面正在覆盖我们这个世界,文字世界在日甚一日地灰暗与萎缩着。

孩子们生下来就是面对愈加光怪陆离的世界,他们当然不知道,人类的文明虽然是从图画开始的,但是随着文字的出现,人类走向了更高级的文明。由图画而文字,人类开始了新的进程。文字意味着人类有了更抽象思维的能力。文字是人类智力进化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发生的。人类自从有了文字,便获得了一个更完善也更有效的思维方式与叙述这个世界的表达方式。文字使人类在认识世界与认识自己方面,是功德无量的。没有文字之前的文明,是原始性的文明。仅仅依靠图画的人类的历史,无论今天的人怎么去阐释它的神奇、神秘与深邃莫测,也是无法与文字出现之后的人类的历史相比的。文字使历史得以书写,使文明得以传承。

如果没有文字,今天的人类会将如何?然而,现在文字的世界却在节节败退,而图画世界却像洪水一般在蔓延。当然,这并不是倒退,我们可以视此为一种螺旋式的上升。不过,我们对文字的日益衰弱,还是应当有所疑虑与警惕。如果照这样的趋势下去,不能保持一种文字与图画的均衡,我们究竟会面临着什么样的局面?  让我们在接受图画的福音时,依然沉浸在文字巨大的快感之中。

文字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无法丢弃的方式,文字甚至就是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的隐喻、这个世界的结构。20世纪的哲学家们不仅发现了文字与思维的关系,也发现它与世界本体的关系。研究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居然就是研究语言文字。

文字还在创造世界,而这种创造,是图画无法代替的——图画的创造是另样的创造。

文字在营造境界、养就格调方面,也有图画所无法取代的功能。用文字写成的文章与书籍,永远是我们所无法丢失的。在喧哗与骚动之中,文字会给我们一份清凉、一份安静、一份圣洁。文字是我们获得健康与健全人格的永远的朋友。文字乃是造物主的恩赐。

亲近这套书吧,因为它们是一些优美的文字。

2005年6月28日于北京大学蓝旗营

这一代人的希望和焦虑

安武林

厚厚的六本书把一大批儿童文学作家从幕后拽到了台前,他们自信的神采和神态从每一张照片中都可以一览无余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尽管还略带一点焦虑,但他们站在一起,就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在风景的深处,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儿童文学熠熠生辉的希望,这一点是无可比拟的真实。

儿童文学是一个很暧昧的名字,暧昧的根源产生于很多很多人对儿童文学的误解。从现实的客观划分来说,儿童文学的读者群应该涵盖了从小学到成人之前这个年龄段。从更高的意义上说,它应该是给所有拥有童心和对童年怀有某种恋旧情结的人看的。犹如《儿童文学》的宣言一样,它是给“9~99岁”读者看的。这并不是耸人听闻或者说哗众取宠的广告词,而是有相当深刻的科学依据的。弗洛伊德曾经说过:“人的一生是对童年梦想的一种延伸。”也难怪许许多多大学生还在校园里津津有味地阅读《儿童文学》和儿童文学作家们的作品。

但是,现实是不尽人意的。人们一提到儿童文学就会发出不屑和暖昧的微笑。他们除了知道安徒生和格林这样经典性的儿童文学作家之外,世界上的其他经典儿童文学作家和我们国内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可以说是一无所知,甚至是惊人的无知!但这种无知并不可怕,也不是多么根深蒂固,只要他们稍微留意一下儿童文学,他们就会改变他们的认识和态度。《儿童文学》这本古老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刊物现在骄傲地屹立在人们的面前,我们不能不承认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非常有意义的是,这四本小说和两本童话作品的作者几乎大部分都是从《儿童文学》这本刊物起步的,《儿童文学》曾经给过他们美好而又温暖的回忆。如今,他们已经是中国儿童文学的主要力量和中国儿童文学的希望所在了。

其实,许许多多作家的名字我们并不陌生。曹文轩的《草房子》闪烁着迷人的光芒,它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少年们的成长的隐痛和过程。而他的《蓝花》,则是充满经典气息的悲悯之作。我们从他的作品之中很容易就能联想到另一个具有同样审美气质的作家:白先勇。张之路的《非法智慧》则是科幻小说的经典之作,他对科学冷峻的思考和对人类未来的关心上升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高度。他很善于构思故事,这和他从事电影策划和编剧的工作有关。秦文君的《男生贾里》、《女生贾梅》风靡于校园之中,她对中学生生活的精确地把握和深刻地洞察以及高超的叙事能力的运用都是高人一筹的。金波的《乌丢丢的奇遇》积聚诗人数年的文学思考和一生的文学经验,写出了这本带有生命体验色彩的经典之作。梅子涵的《女儿的故事》情深意长,幽默有趣,是他典型的“梅氏语言风格”的从容的体现。还有冰波、周锐……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儿童文学的精英阶层,他们的作品代表了中国儿童文学的最高水平。  我向来认为一部经典产生的时候,就已经是经典了。那种“生者给逝者发证书”的评价标准,是当代人对当代经典作品缺乏判断力的一种标志。安徒生作品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经典了,而我们只不过做了一些不断发现不断解读的工作而已。经典就是那种约定俗成的,也可能是高傲冷漠的东西,只不过后者让我们接受的过程缓慢一些而已。我们已经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国外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的书,在我们国内并不畅销。但不畅销并不能代表他们的作品不好,而是他们作品中的生活、风俗、精神、情感、习惯、宗教,乃至审美上的所表现出来的许多东西可能不适合我们中国儿童阅读。我们这些儿童文学作家生长在这一片热土上,他们深知身边的儿童需要什么东西、喜欢什么东西,所以他们的作品所具有的亲和力是自然而然的,这也成为我们国内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独有的优秀品质。杨红樱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如果可以做一个大胆的分类,那么,薛涛、彭学军、林彦无疑是同一个类型的作家。他们毫无疑问是那种有自己独立艺术追求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和儿童保持一种生活上的距离,但在艺术上却保持了一个较高的品位。李志伟、王蔚都是孤军奋战的作家,他们放弃了自己的职业,一心一意为孩子们写作。张洁是那种细腻而又富于内心体验的作家。谢倩霓是那种写得越来越好的具有实力的作家。杨鹏是很善于掌握网络和密切关注科幻发展的作家。汤素兰是相当有品位的童话作家,她的童话具有高贵的品质。杨红樱的童话有浓得化不开的妈妈情结,柔情和柔美是其主要的特色。王一梅是个在故事构思上有精到之处的童话作家。葛竞这个一直被大家看好的童话作家,一直致力于魔幻童话的创作。伍美珍和郁雨君、饶雪漫是花衣裳组合的成员,她们的作品富有青春气息和时尚的特点。殷健灵、周锐、李学斌……如果可能,我很乐意把每一个作家的特点都写在这方寸之内。我不能不提到相当一批学者型的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金波、梅子涵、彭懿、徐鲁等,他们一方面是作家,另一方面是学者。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研究的领域,但在创作上又有不同于其他作家的风格。也可以说,非常明显。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家们无论是什么样的风格,什么样的题材,什么样的体例,什么样的角度,他们都愿意把最好的作品奉献给我们的读者。

这一代人,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希望。多才多艺的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高洪波深情地说:“儿童文学是一个神圣的事业,是一个快乐的事业,是一个幸福的事业。”他的话不仅是个人的体验,也说出了所有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心声。但是,每一个儿童文学作家都很焦虑。这是一个读图的时代,是一个急功近利阅读的时代,是一个光和影让人眼花缭乱的时代,是一个让童年和童心变得极其容易消失的时代。人们很难和文字激情相遇,平静地凝视。那种飞扬的想象、沉静的思考、领略文字魅力的心境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在儿童文学作家的笔下都带着深深的焦虑和忧患。这种焦虑和忧患会转化成创作上的激情和动力,转化成创作上的探索和调整,转化成个人修养的提高以及对自己艺术追求的坚定的守望。我想,这些作品足以向我们展示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们的才华以及神圣的使命感了,也能体现他们对我们儿童的关注与呵护之情。

厚厚的六本书,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对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一个检阅。但是,由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个别作家的作品未能收录人内,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再加上体裁所限,许多儿童文学作家并不能提及。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的名字在另一些文字中闪烁。但我想说的是,如此规模浩大的作者阵容和优秀作品的集结,目前在国内少儿出版界并不多见。我愿意借用弗吉尼亚·伍尔夫《普通读者》所包含的寓意奉献给读者,请读者行使他们的权力,他们对这套作品的评价并不比我们这些高高在上的专业批评家差。因为,这些作品是写给他们看的,所以,相信他们最有资格评价。

后记

这是一片美丽的天空

汪露露

看着桌上整齐厚实地堆放着整整六卷已收拾停当的书稿,还有花花绿绿、鲜艳夺目的封面打样,密密麻麻改了又写写了又改的书名、广告语、宣传词和书封面上所有的文字及创意要求,心里知道,繁杂而紧张的工作就要接近尾声了,却不禁恍恍惚惚地要发起呆来。

这样一套精美的东西在脑海中飘来飘去已有小半年的时间了,从她只是一个灵光闪现的想法的诞生,到和业界朋友、主编反复沟通、推敲策划,到界定所有掌握的作家队伍,整理编辑思路,确定文稿体裁风格,套书的编撰形式,甚至包括敲定序和寄语所应站的位置和所持的角度。直到这一热烈的想法真正付诸行动……当确定下堆积如山的文稿时,几天不下楼疯狂阅读的情景便随即到来,好在有文采斐然的稿件能将我不断带到另一个世界,然而,丰富的现实生活却刚刚开始……版式上的每一朵花,隔页上的每一个照片、文字摆放,封面上的每一滴颜色,每个字的大小形式都要耗费各半杯唾液,又莫说这些文字的诞生需要你一以贯之地关注流行、时尚用语,关注中外经典名篇甚至古诗词的文字感觉,关注大文化下学生的阅读取向和趋势了……

一转眼,几个月过去了。就是这样,有一种隐约的形象,是从内容到包装都像花一样散发着纯洁的香味的漂亮的东西,是这样的形象一直在我的前方召唤我,好像有种审美的激情在推进我在每个环节上细致地前行。

我是深爱这些文字的,就像深爱封面上的每一个花瓣一样。我熟悉他们,熟悉他们每一个人,熟悉他们的每一篇作品,我和这些都有着浓郁的情感就源于我在《儿童文学》杂志做了很多年编辑。《一路风景》是《儿童文学》1993—2003年的十年精华本,我在杂志的那段时光正包括在这十年间。所以,目录上有一些再熟悉不过的篇目,就像多年的老朋友一样,那正是当年我挑出来并给予褒评的打头佳作啊。如今,对《儿童文学》杂志每一篇文章的感情延伸至了眼下这浩浩荡荡的六本书上。近百名作家、数百篇小说童话构筑了泱泱宏大蓝图,对他们每个人的风格、每篇作品的艺术特色我都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在此,我只想告诉广大少年朋友,这里是一片美丽的天空,我愿意把这片天空奉献给你们,让你们在这里呼吸清洁而又盎然的空气!

汪露露

您现在看到的《纯真年华》一套七本,是她的最新修订本。宽阔的开本使得原先虽然漂亮但仍稍显局促而拥挤的封面图尽情地舒展开来了,她们的每一片花瓣、绿叶和露珠都更加鲜亮和清新欲滴。当您翻开内文,会看到文中配好了双色的插图,她们用另外一种灵动诠释着美好的文字,让您在阅读的进程中稍做驻足而赏心悦目。数百篇文章中,也添加和更换了一些内容,宗旨就是:增添了一些曾遗漏的优秀作家的介绍以及他们的作品;换掉了有些作家略显一般或风格重复的作品,而换上了他们的更优秀更具代表性的获奖作品,使得文章的选择和编排更趋近于我们的理想。如此一来,文章、插图、开本、纸张,所有的元素加在一起,捧出了我们心中的完美,献给你们,亲爱的读者!

书评(媒体评论)

文学不像是跑道,而更像是一片原野。它在乎的不是速度和终点,而是婀娜多姿和气象万千,更是生命存在的过程和姿态!文学的机智和锐利不是出于狭窄的恨与牢骚倒可能往往出于博大的爱!

——张之路

多阅读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让自己开心。让自己记住了很多的有趣故事。这种开心,这些故事,都是伴随你的,会和你一起走进很久以后的日子。

——梅子涵

那两只幼狼的眼睛,像极了黎明天际深蓝的云,眼神之中除了对陌生世界瑟瑟的恐惧,还有一种未知的东西。后来,我明白了,那未知的就是它们身处其中的荒野。尽管我曾经不断尝试,但我知道,自己永远也无法进入那个浩瀚而隐秘的世界。

——黑鹤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树梨花(花小说卷5)/纯真年华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金波//樊发稼//安武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780441
开本 32开
页数 2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6-04-01
首版时间 2006-04-01
印刷时间 201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4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47
丛书名
印张 7.625
印次 5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59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3: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