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历史的逻辑(全2册)
内容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青少年成人类

1 本书一套两册,内文采用纯质纸印刷,精装,装帧精美,适合阅读和收藏。 2作者将历史学穿插进了数理逻辑分析的范畴,综合了多种史学理论的论述,既有严密的逻辑性,又有严谨的专业性,见解独到。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人类文明七次大变局》和《文明进化的内在逻辑》两册:《人类文明七次大变局》主要是描述了全球各地区共同发生的7次科技革命,这些革命导致了全球趋同性的历史演化,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科技革新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作者拓展了"长时段理论",以科技时间的"超长时段"作为宏观框架,将世界历史合理地安排在各自的经纬度上。该框架不但详细说明了麦克尼尔"人类之网"的进化机制,而且合理解释了主流区域的王朝、帝国更替(布罗代尔所言"中时段的局势"),以及相应文化的转变。全书以世界科技发展的七大时代为纲目,以对比研究的模式讲述了各个科技发展出现的时间、造成的影响以及传播的路径,世界在联通中不断前进,并最终在近代形成了全球经济和全球市场。《文明进化的内在逻辑》则是构建了一个基于科技的全球史演化的逻辑框架,用以解释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作者先是对文明进化这个大概念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无论是与自然进化的对比还是文明进化的最终推动力,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结论,尝试用ALIK进化周期解释文明进化的模式,并用此模式分析了日本和欧洲的进化历史,从而指出了文明进化的关键节点--离域传承。
作者简介
黄漫,湖南人,200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学硕士。毕业后一直供职于红塔证券,历任研究员、投资经理、子公司总经理等职位。长期从事世界经济研究和金融投资管理工作。 2015年开始将过去在历史、经济上的研究整理出书,曾出版《文明简史:历史为什么是这样》。
目录

《人类文明七次大变局》

第1章

人类文明七次大变局

第一节 铜器初兴/007

第二节 成熟青铜武器和战术/032

第三节 冲击战车和战术/056

第四节 铁器时代:第一次经济军事双击式变革/082

第五节 马镫和重骑兵战术/143

第五节A 重骑兵引发的经济大变局/181

第六节 火药时代:枪炮和攻城武器/249

第七节 工业时代:第二次经济军事双击式变革/294

第2章

回望与启示:历史为什么是这样?

第一节 如何解读历史的因果/344

第二节 为何中国统一多于分裂,印度分裂多于统一,

    而欧洲则没有统一过?/350

第三节 为何强大的秦王朝和隋王朝二世而亡?/364

第四节 为何汉武帝的穷兵黩武没有像隋炀帝一样葬

    送自己的王朝?/379

第五节 为何七国之乱没有摧毁掉大汉王朝,而八王

    之乱却埋葬了西晋王朝?/385

第六节 为何唯有朱元璋能以农民起义建立稳定的王朝?/397

《文明进化的内在逻辑》

第1章

文明进化与物种进化

第一节 文明是一个物种/002

第二节 文明如何进化/020

第2章

科技主宰文明进化

第一节 类比与归纳/058

第二节 科技主宰知识大爆发/076

第三节 本书与其他“历史观、文明观”的区别/086

第3章

文明进化的动态曲线

第一节 争夺短板资源/126

第二节 时间轴上进化的科技周期ALIK模型和历史函数 /135

第三节 社会横截面上的四象限权力结构HBOM模型/159

第四节 理论的简单应用/213

第4章

文明进化宏周期案例:日本简史

第一节 O农耕经济之诞生:汉人东渡传入铁器农业(前300— 

    100)/243

第二节 O&T农耕经济之“铁器战国时代”:地方王国走向大    

    和一统(100—366)/247

第三节 T·L农耕经济之争夺劳动力:中央王族和地方豪族之

    争、大和霸权走向天皇专政(366—930)/251

第四节 T·K农耕经济之争夺土地:权力阶层下移和武士封     

    建分权(930—1467)/262

第五节 T&B火器与前工商经济的共振导致大转型:下 剋          

    上的战国时代(1467—1600)/276

第六节 B·L前工商经济之争夺劳动力:军事集权和经济

    分权矛盾下的德川幕府(1600—1843)/281

第七节 B·K工商经济之争夺物质资源:掠夺亚洲的日本         

    帝国(1843年至今 )/289

第5章

文明进化ALIK小周期案例:欧洲大航海简史

第一节 A科技大变局:世界经济星火之葡萄牙时代(1415—

    1492)/299

第二节 L大扩张:世界经济燎原之查理五世时代(1493—

    1565)/316

第三节 I大冲突:政治上新型制度转型,经济上地中海向

    北海过渡(1566—1635)/344

第四节 K黄金时代:谁主欧洲之北海取代地中海(1636—

    1714)/373

第五节 ALIK总结:回顾大航海循环/400

第6章

文明进化的关键节点——离域传承

第一节 铁器革命的摇篮——离域赫梯/411

第二节 系统科学的摇篮——离域古希腊/415

第三节 工业革命的摇篮——离域英国/423

第四节 全球工业秩序立法者——离域美国/436

第五节 新纪元的摇篮——离域火星/460

第六节 穿越时空的力量——文明的永生/473

精彩书摘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我们已经无法知道在那遥远而神秘的太古宇宙中,太阳星云在什么时候游荡到今天的太阳系位置,逐渐聚集形成了太阳。太阳星云的一小部分,和星际物质不断地碰撞、结合,经过几亿年的时间,逐渐形成一颗小小的地核星子, 围着太阳年复一年默默地旋转。又花了几亿年时间,它在浩瀚渺茫的太空中缓慢地捕获熔融物质、塑性物质、固态物质、气体和液体,终于长成了一颗滚烫的岩石星体,那便是我们婴儿时期的地球。

在太阳引力的作用下,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动,地壳有了自东向西的漂移, 形成海洋和陆地、群山和深壑、高原和盆地。又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个岁月,多少个纪元,经历了多少陨石和彗星的撞击,掀开的地幔混杂着陨石碎块抛向无垠的轨道,才有了今天动人的月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大唐盛世中叩问苍天的才子们,又何曾想到当初映照月亮的,大抵只有滚烫的熔岩了。这些熔岩在引力作用下逐渐分层,高密度的金属物质开始沉落富集在地核, 于是我们的地球有了一颗钢铁的心脏。在月球引力所形成的潮汐作用下,地球的外球发生了旋转,形成地极和磁极的移动——钢铁心脏开始搏动。这一刻, 还没有广寒宫的月亮,撕开了五指山上镇压孙大圣的六字真言,从此磁极为地球建造了一个美丽的保护罩,避开了地狱般的高能等离子体——太阳风。又过了多少个世纪,地壳慢慢平和,地表渐渐冷却,原核生物终于有了自己古老的家园。

从这种原核生物开始计算,地球上总共大约生存过10 亿个物种。今天的物种究竟还剩下多少,似乎没有人能真正说得清,因为生物学家们还无法把地球上每个角落都做好严格的物种普查。据有些生物学家估计,现存的生物大约有870 万种。也就是说另外的9.9 亿多个物种因为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洪水、冰川等季候变迁而匆匆灭绝了,只留下不到1% 极少数幸存者得以艰难地生存下去。现今被我们认识和描述的物种大约有870 多万种,其中包括777 万种动物,29.8 万种植物,61.1 万种真菌,3.64 万种原生动物,2.75 万种藻类。

这些巨大的数字,无不令人震撼不已,我们甚至无法感受它真实的意义。如此浩大的生物物种中的每一个个体,都竭尽所能地在地球上生存下去。一亿年又一亿年,从原核生物到动物,从单细胞到腔肠动物,从蠕形动物到软体动物,从贝类动物到脊椎动物,从爬行动物到哺乳动物,从灵长目到直立人、到智人,最终才有了我们现代人类。而这中间每一步的进化过程,看上去平淡无奇,却要耗费无数个万年。

人类是渺小的,我们只是生物界10 亿物种中的一分子。数以亿万计的物种死于非命,只为寻找这世间能穿越时空的生存方案。当你远赴太空,遥远地观察着地球生命几十亿年的脉络经纬,不禁会说,人类又是伟大的。我们是地球这台巨型计算机,用10 亿个物种进程并行计算,耗费了近40 亿年,才找到的那唯一穿越时空的解。

20 万年前非洲东部的直立人进化出了现代智人,跟今天的我们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那茂密的树林里无数次花开花落,辽阔的草原上无数次日升月起。又这样过了14 万年漫长而平淡的岁月,人口越来越多,食物越来越少,智人们终于被迫走出非洲,“世界那么大,咱得去看看”。

于是他们用脚步探索着苍茫的世界,用血肉对抗着无情的自然。他们徒步干燥的沙漠,攀登陡峭的群山;他们横渡凶险的海域,跨越冷冽的冰川;他们蹚进泥泞的沼泽,出没野兽的大荒。

他们尝遍艰辛和苦难,他们历尽幽怨与悲伤;他们为每一口食物流尽了鲜血,为每一次死亡哭干了眼泪;他们掩埋了多少相濡以沫的亲故,失散了多少生死相随的宗族。

就这样他们四海漂泊、飞蓬柳絮,布满每一块海岛和大陆;他们辛勤劳作、胼手胝足,只为顽强地生存与延续,终于才有了今天人类社会璀璨繁星般的伟大文明。

然而生物进化在人类DNA 层面似乎已然停止,除了最后分化出不同肤色的种族外,今天的我们和20 万年前的智人所差无几。目前地球上有70 多亿人口,而任何两个异性之间,都能实现繁殖,并没有产生生殖隔离。拥有70 亿人口只有一个人类,作为一个物种,这无疑是巨大的奇迹。自然环境对个体人类基因的选择似乎已经失效,族群中的老弱病残依然能在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每一个男人都有权娶妻婚配,每一个女人都有权生儿育女,而每一个孩子都有权生存,于是所有的基因都被接纳了。所有的遗传疾病都能在今天找到,

所有的基因缺陷都能在今天留存。什么自然选择,什么获得性遗传,什么用进废退,什么灾变理论,什么中性漂变,这所有的进化假说,通通失效了。这个驱动着自然界几十亿年的进程到底遭遇了什么?是失败了?抑或暂停了?还是永远地结束了?

生物进化学说经历了一次根本性转变,从达尔文时期以个体为基本进化单位,逐渐过渡到现代一致认为以物种为基本进化单位,基因的变异是以种群为单位积累。以个体生命的视界,我们看不到任何变异的积累,以及适应性;于是跳出个体生命的框架,以种群的视野,基因演化的路径就一目了然。但这一观点仍然是有局限的,因为发现不了基因演化有任何的方向性,种群似乎仅仅只是适应环境的随机漂变。于是我们应该跳出种群的框架,以生命的大视野,进化的方向终于划开了重重阴云一目了然——智能。“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如果始终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对于生命来说生存和毁灭永远是旦夕之间。只有能改变环境的物种,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任它寒来暑往、潮升海退,我自立于不败之地。而这就是我们的祖先筚路蓝缕所开创的世界。

我们的祖先活得卑微而伟大。当我们每天早上为了是吃西式三明治还是中式面点,而苦恼挣扎一番的时候,何曾能理解那些在蛮荒世界,仅仅为了一块过夜的腐肉,为了一颗青涩的果实,就要跟野兽厮斗、跟环境肉搏的先祖们的顽强意志。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如此考究地吃喝,如此优雅地生活,只是因为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已经统治了地球。

不管承不承认,我们实际上已经是世界的主宰。

地球已经被人类彻底驯服了,环境被大规模地改造。我们发明了钢筋水泥,建造了总面积达几十万平方千米的摩天大厦;我们砍伐森林制造出万能的工具,夷平丘陵耕种平坦的农田;我们铺设巨大的悬索吊桥跨过江河和沟壑,铺设颀长的地下隧道穿越崇山和海底……还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改变地球的步伐?我们在这个世界的根基已经如此深厚,即使偶尔肆虐的超级地震、台风和海啸使人类有所损失,对这个有着70 亿人口的社会来说,其影响似乎不值一提。

这个世界上,数以千万计的物种、数以万亿计的生物个体,只是各自为战,被自然界困在自己小小的生态位上苦苦挣扎。而我们人类却迈出了最为重要的一步——社会化,用每一个个人的智能,组建了规模庞大的群体智能,然后创造、扩展和统一了自己的生态位。我们分化了各种职业系统,解决环境和自然一个个的生存难题;分化出了政治管理系统,这是群体智能的决策、神经系统;分化出了军事系统,这是群体智能的肢体战斗系统;分化出了司法系统,这是群体智能的免疫系统;分化出了生产系统,这是群体智能的呼吸和饮食系统;分化出了工商管理系统,这是群体智能的血液和体液循环系统。这个社会已然成为一个超级生命体,以我们个体无法感知的智能,悄然无声地驯服和打造了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唯我独尊。这个社会中的所有个体,各种社会结构,以及附着在社会物理实体之上的所有精神、道德、文化知识被统称为文明。

文明是一个超级生命体。文明是地球上的主神。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我们已经无法知道在那遥远而神秘的太古宇宙中,太阳星云在什么时候游荡到今天的太阳系位置,逐渐聚集形成了太阳。太阳星云的一小部分,和星际物质不断地碰撞、结合,经过几亿年的时间,逐渐形成一颗小小的地核星子, 围着太阳年复一年默默地旋转。又花了几亿年时间,它在浩瀚渺茫的太空中缓慢地捕获熔融物质、塑性物质、固态物质、气体和液体,终于长成了一颗滚烫的岩石星体,那便是我们婴儿时期的地球。

在太阳引力的作用下,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动,地壳有了自东向西的漂移, 形成海洋和陆地、群山和深壑、高原和盆地。又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个岁月,多少个纪元,经历了多少陨石和彗星的撞击,掀开的地幔混杂着陨石碎块抛向无垠的轨道,才有了今天动人的月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大唐盛世中叩问苍天的才子们,又何曾想到当初映照月亮的,大抵只有滚烫的熔岩了。这些熔岩在引力作用下逐渐分层,高密度的金属物质开始沉落富集在地核, 于是我们的地球有了一颗钢铁的心脏。在月球引力所形成的潮汐作用下,地球的外球发生了旋转,形成地极和磁极的移动——钢铁心脏开始搏动。这一刻, 还没有广寒宫的月亮,撕开了五指山上镇压孙大圣的六字真言,从此磁极为地球建造了一个美丽的保护罩,避开了地狱般的高能等离子体——太阳风。又过了多少个世纪,地壳慢慢平和,地表渐渐冷却,原核生物终于有了自己古老的家园。

从这种原核生物开始计算,地球上总共大约生存过10 亿个物种。今天的物种究竟还剩下多少,似乎没有人能真正说得清,因为生物学家们还无法把地球上每个角落都做好严格的物种普查。据有些生物学家估计,现存的生物大约有870 万种。也就是说另外的9.9 亿多个物种因为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洪水、冰川等季候变迁而匆匆灭绝了,只留下不到1% 极少数幸存者得以艰难地生存下去。现今被我们认识和描述的物种大约有870 多万种,其中包括777 万种动物,29.8 万种植物,61.1 万种真菌,3.64 万种原生动物,2.75 万种藻类。

这些巨大的数字,无不令人震撼不已,我们甚至无法感受它真实的意义。如此浩大的生物物种中的每一个个体,都竭尽所能地在地球上生存下去。一亿年又一亿年,从原核生物到动物,从单细胞到腔肠动物,从蠕形动物到软体动物,从贝类动物到脊椎动物,从爬行动物到哺乳动物,从灵长目到直立人、到智人,最终才有了我们现代人类。而这中间每一步的进化过程,看上去平淡无奇,却要耗费无数个万年。

人类是渺小的,我们只是生物界10 亿物种中的一分子。数以亿万计的物种死于非命,只为寻找这世间能穿越时空的生存方案。当你远赴太空,遥远地观察着地球生命几十亿年的脉络经纬,不禁会说,人类又是伟大的。我们是地球这台巨型计算机,用10 亿个物种进程并行计算,耗费了近40 亿年,才找到的那唯一穿越时空的解。

20 万年前非洲东部的直立人进化出了现代智人,跟今天的我们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那茂密的树林里无数次花开花落,辽阔的草原上无数次日升月起。又这样过了14 万年漫长而平淡的岁月,人口越来越多,食物越来越少,智人们终于被迫走出非洲,“世界那么大,咱得去看看”。

于是他们用脚步探索着苍茫的世界,用血肉对抗着无情的自然。他们徒步干燥的沙漠,攀登陡峭的群山;他们横渡凶险的海域,跨越冷冽的冰川;他们蹚进泥泞的沼泽,出没野兽的大荒。

他们尝遍艰辛和苦难,他们历尽幽怨与悲伤;他们为每一口食物流尽了鲜血,为每一次死亡哭干了眼泪;他们掩埋了多少相濡以沫的亲故,失散了多少生死相随的宗族。

就这样他们四海漂泊、飞蓬柳絮,布满每一块海岛和大陆;他们辛勤劳作、胼手胝足,只为顽强地生存与延续,终于才有了今天人类社会璀璨繁星般的伟大文明。

然而生物进化在人类DNA 层面似乎已然停止,除了最后分化出不同肤色的种族外,今天的我们和20 万年前的智人所差无几。目前地球上有70 多亿人口,而任何两个异性之间,都能实现繁殖,并没有产生生殖隔离。拥有70 亿人口只有一个人类,作为一个物种,这无疑是巨大的奇迹。自然环境对个体人类基因的选择似乎已经失效,族群中的老弱病残依然能在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每一个男人都有权娶妻婚配,每一个女人都有权生儿育女,而每一个孩子都有权生存,于是所有的基因都被接纳了。所有的遗传疾病都能在今天找到,

所有的基因缺陷都能在今天留存。什么自然选择,什么获得性遗传,什么用进废退,什么灾变理论,什么中性漂变,这所有的进化假说,通通失效了。这个驱动着自然界几十亿年的进程到底遭遇了什么?是失败了?抑或暂停了?还是永远地结束了?

生物进化学说经历了一次根本性转变,从达尔文时期以个体为基本进化单位,逐渐过渡到现代一致认为以物种为基本进化单位,基因的变异是以种群为单位积累。以个体生命的视界,我们看不到任何变异的积累,以及适应性;于是跳出个体生命的框架,以种群的视野,基因演化的路径就一目了然。但这一观点仍然是有局限的,因为发现不了基因演化有任何的方向性,种群似乎仅仅只是适应环境的随机漂变。于是我们应该跳出种群的框架,以生命的大视野,进化的方向终于划开了重重阴云一目了然——智能。“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如果始终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对于生命来说生存和毁灭永远是旦夕之间。只有能改变环境的物种,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任它寒来暑往、潮升海退,我自立于不败之地。而这就是我们的祖先筚路蓝缕所开创的世界。

我们的祖先活得卑微而伟大。当我们每天早上为了是吃西式三明治还是中式面点,而苦恼挣扎一番的时候,何曾能理解那些在蛮荒世界,仅仅为了一块过夜的腐肉,为了一颗青涩的果实,就要跟野兽厮斗、跟环境肉搏的先祖们的顽强意志。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如此考究地吃喝,如此优雅地生活,只是因为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已经统治了地球。

不管承不承认,我们实际上已经是世界的主宰。

地球已经被人类彻底驯服了,环境被大规模地改造。我们发明了钢筋水泥,建造了总面积达几十万平方千米的摩天大厦;我们砍伐森林制造出万能的工具,夷平丘陵耕种平坦的农田;我们铺设巨大的悬索吊桥跨过江河和沟壑,铺设颀长的地下隧道穿越崇山和海底……还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改变地球的步伐?我们在这个世界的根基已经如此深厚,即使偶尔肆虐的超级地震、台风和海啸使人类有所损失,对这个有着70 亿人口的社会来说,其影响似乎不值一提。

这个世界上,数以千万计的物种、数以万亿计的生物个体,只是各自为战,被自然界困在自己小小的生态位上苦苦挣扎。而我们人类却迈出了最为重要的一步——社会化,用每一个个人的智能,组建了规模庞大的群体智能,然后创造、扩展和统一了自己的生态位。我们分化了各种职业系统,解决环境和自然一个个的生存难题;分化出了政治管理系统,这是群体智能的决策、神经系统;分化出了军事系统,这是群体智能的肢体战斗系统;分化出了司法系统,这是群体智能的免疫系统;分化出了生产系统,这是群体智能的呼吸和饮食系统;分化出了工商管理系统,这是群体智能的血液和体液循环系统。这个社会已然成为一个超级生命体,以我们个体无法感知的智能,悄然无声地驯服和打造了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唯我独尊。这个社会中的所有个体,各种社会结构,以及附着在社会物理实体之上的所有精神、道德、文化知识被统称为文明。

文明是一个超级生命体。文明是地球上的主神。

收起全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历史的逻辑(全2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9468088
开本 16开
页数 89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000
出版时间 2023-01-01
首版时间 2023-01-01
印刷时间 202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1770
CIP核字 2022172789
中图分类号 K109
丛书名
印张 5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3:2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