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殷墟甲骨学概论/河南大学考古与文博研究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面向专业研究者与大众的综合性学术着作,旨在回顾、总结甲骨文从1899年被王懿荣发现以来有关甲骨学的基本知识与商代文明、殷墟的面貌,以及自1928年殷墟科学考古发掘以来几代学者在研究探索、保护文物继承弘扬等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为此,本书从甲骨文的发现问题着手,对早期甲骨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占卜的过程、甲骨文例、甲骨学的形成和发展、甲骨文分期代问题,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後殷墟考古的重要成就等方面内容进行讨论。 作者简介 具隆会(KOOYUNGHOI),韩国人,1962年生,1997年2月来中国留学,2000年9月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专攻中国古代思想史,师从姜广辉先生,2003年7月毕业并获得历中举硕士学位。2003年9月,考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专攻甲骨学殷商史,师从王宇信先生,2007年7月毕业并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2009年12月至2014年10月,在安阳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现爲历史与文博学院)。2016年2月至今,任职于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大学“黄河学者”特聘教授。主要讲授甲骨学通论、甲骨文字解读、古文字学。主要着作三部:《甲骨文与殷商时代神灵崇拜研究》(独着)、《甲骨学发展120年》(与王宇信先生合着)、《甲骨文合集第13册拓本搜集》(与王宇信先生等六人合编),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目录 第一章 甲骨文的发现——“一片甲骨”改变了近代中国人文学 第一节 偶然中的必然 一 19世纪後半期古器物的出现与研究特点 二 甲骨文的发现扩大“中国信史的历史时代” 第二节 甲骨文的发现年代和最早鉴定甲骨文者是谁 一 甲骨文的发现是1898年.还是1899年? 二 王懿荣是第一个鉴定甲骨文者 三 王懿荣是否在“龙骨”上发现甲骨文? 四 小结 第二章 早期甲骨学家的探索 第一节 甲骨的出土地 第二节 甲骨文所属时代的确定 第三节 甲骨文的命名 一 按甲骨质料命名 二 按文字书写方法命名 三 按甲骨文的用途命名 四 按甲骨文的出土地命名 五 按甲骨文的质料和用途命名 六 按甲骨文的质料与文字命名 第四节 对殷墟历史地位的不同看法——朝歌的历史地位 第三章 甲骨占卜的过程 第一节 占卜所用龟甲的种类 第二节 占卜所用龟甲和兽骨的各部位名称及外形 一 龟腹甲外形及各部位名称 二 龟背甲的各部位名称 三 肩胛骨的各部名称 第三节 占卜预备阶段——“甲骨”的整治 一 取材 二 削锯与刮磨 三 钻凿制作 第四节 施行占卜与契刻甲骨文字阶段 一 施灼 二 卜兆 三 契刻甲骨文 四 涂朱、涂墨处理 五 界线(界划) 第五节 占卜後甲骨的处理 第四章 甲骨文例 第一节 甲骨学基础专业用语 一 兆序 二 兆辞 三 卜辞 第二节 甲骨文例研究 一 胡光烽的《甲骨文例》 二 董作宾的龟甲“卜辞文例” 三 董作宾的龟甲定位法 四 董作宾的肩胛骨卜辞文例 五 肩胛骨刻辞排列 第三节 一事多卜和卜辞同文 一 一事多卜 二 卜辞同文 第四节 龟甲左右正反对贞的问题 第五节 非卜辞记事文例 一 武丁时期五种记事刻辞 二 “史官签名” 三 “表谱文字” 四 “宜於义京”之“义京”刻辞 五 非甲骨上的记事文字 第六节 特殊文例的卜辞 一 文字方面 二 单词方面 三 行款方面 四 占卜契刻之特例 五 “追刻”特例 第五章 甲骨文字性质和甲骨皋形成、发展的几个阶段 第一节 甲骨的前期——甲骨学的先史时期 一 甲骨文的“埋藏”时期 二 甲骨文的“破坏”时期 三 甲骨文的“药材”时期 第二节 甲骨的後期——甲骨学的历史时期的前期(1899年至1949年) 一 甲骨文的非科学发掘阶段和甲骨学的草创(形成)时期(1899年至1928年) 二 非科学发掘时期甲骨的出土、收藏、流散情形 三 甲骨文的科学发掘阶段和甲骨学的发展时期(1928年至1949年) 第三节 甲骨的後期——甲骨学的历史时期的後期(1949年至今) 一 甲骨学的深入发展时期(1949年至1978年) 二 甲骨学的全面深入发展时期(1978年至今) 第六章 甲骨文分期断代研究 第一节 非科学发掘时期的甲骨文分期断代研究 一 以“称谓”进行研究 二 以“称谓”和“字体”进行研究 第二节 甲骨文分期断代研究的奠基者——董作宾 一 在小屯村三个坑中出土不同字形的甲骨 二 《大龟四版考释》及“八项标准” 三 《甲骨文断代研究例》与“五期分法”及“十项标准” 第三节 甲骨文分期断代的“四期分法”——胡厚宣 第四节 甲骨文分期断代研究的进一步深化——陈梦家 一 陈梦家的甲骨断代“三个标准” 二 “坑位”的局限性 三 “卜人组”的建立 第五节 提出甲骨文分期断代研究方法的新视觉——李学勤 第七章 甲骨文分期断代研究的新阶段 第一节 文武丁时代卜辞之谜——“子、午、自组”卜辞时代问题 第二节 妇好墓和小屯南地甲骨的发现引起“历组”卜辞时代问题争论 一 赞成将“历组卜辞”时代前移的学者看法 二 反对将“历组卜辞”时代前移的学者看法 第三节 殷墟甲骨文由两个系统发展——“两系”说 一 “两系”说 二 封“两系”说的不同意见 三 “卜辞的类型学” 第八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後殷墟考古的重要成就 第一节 1950年以後殷墟考古主要发掘概况 第二节 1950年以後殷墟考古的重要收获 一 墓葬的发掘 二 数字符号和人骨卜骨的发掘 三 孝民屯铸铜遗址的发掘 四 朱书文字的发掘:1985年 五 石璋文书的发掘(刘家庄村北M1046:1999年) 六 建筑基址的发掘 七 刘家庄北地制陶作坊遗址的发掘:2008年、2010年 第三节 洹北商城的发现与发掘 一 洹北商城发现与发掘的经过 二 洹北商城的宫城与宫殿区 三 洹北商城的始建与废弃年代的分析 四 洹北商城的发现引起商代考古编年框架的问题 五 从洹北商城移到殷墟宫殿区的原因分析 第四节 殷墟宫殿宗庙区“丁组”基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殷墟甲骨学概论/河南大学考古与文博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韩)具隆会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71978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8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30 |
出版时间 | 2023-09-01 |
首版时间 | 2023-09-01 |
印刷时间 | 2023-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792 |
CIP核字 | 2023097272 |
中图分类号 | K877.14 |
丛书名 | |
印张 | 3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