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赫索格(精)
内容
内容推荐
赫索格躺在沙发上,回顾他的一生,他觉得一塌糊涂,真的是一塌糊涂:
对于妻子,他是个糟糕的丈夫;
对于父母,他是个忘恩负义的孩子;
对于国家,他是个无所作为的公民。
他有机会去爱,但他很懒。他有机会熠熠生辉,但他选择了暗淡。
他有力量,但很不主动。他有自己的灵魂,却始终不敢面对。
他总是那么卖力地思考,好像停止思考就会死掉。
他开始不停地写信,内心有说不完的话,要写给全天下的每一个人……
作者简介
索尔·贝娄(Saul Bellow,1915—2005),美国作家。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拉辛,在蒙特利尔度过童年。一九二四年,举家迁至美国芝加哥。一九三三年,贝娄考入芝加哥大学。两年后,转入西北大学,一九三七年毕业,获得社会学和人类学学士学位。同年,赴威斯康星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之后长期在大学执教。
一九五三年出版的《奥吉·马奇历险记》使他一举成名,奠定了他的文学地位。其后,陆续出版了《雨王亨德森》(1959)、《赫索格》(1964)、《赛姆勒先生的行星》(1970)、《洪堡的礼物)(1975)等。这些作品袒露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苦闷,从侧面反映了美国当代“丰裕社会”的精神危机。此外,贝娄还出版过中短篇小说集、剧本,以及游记。
贝娄的一生可以说是集学者与作家于一身,他在创作上继承了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某些传统,并采用了现代主义的一些观念和手法,强调表现充满矛盾和欲望的反英雄。他曾三次获美国国家图书奖,一次普利策奖;一九六八年,法国政府授予他“文学艺术骑士勋章”;一九七六年,由于其作品“融合了对人的理解和对当代文化的精妙分析”,贝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目录
赫索格
索尔·贝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
导语
入选《时代》周刊100本永恒经典,获得1965年国家图书奖、国际文学奖等重大奖项!
阅读价值:当我停止过度思考,才发现生活中原来有那么多美好。
书史怪谈:一本预计只能卖8000册的书逆袭成为销冠,连续42周荣登美国最畅销小说榜。
强烈共鸣:这本书描写了人类最普遍的生存困境,数千名读者在来信中宣称小说叙述的正是他们经历的生活。
自传色彩:贝娄对前妻说:“我把我在你手里遭的罪全都写进《赫索格》里了。”
作者的阅读价值:阅读贝娄,就是找回被现代生活驱逐的本真。
书评(媒体评论)
赫索格是贝娄最伟大的
创造,是美国文学中的利奥
波德·布卢姆。《赫索格》
这本书,思考“思考”本身的
问题。
——菲利普·罗斯(普利
策奖得主)
精彩页
就算我真的疯了,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摩西·赫索格心里想。
有人说他精神失常了,他也曾经怀疑自己是否还正常。如今,尽管他的举止仍然有些古怪,他却感到很踏实、很快乐,内心很通透,浑身充满了力量。他正忙着写信,近乎魔怔,好像是要写给天下的每一个人。他写了一封又一封,甚至被这些信给深深打动了,从六月底开始,不管去哪里,他总是带着一只手提箱,里面装满了信和信纸。他拎着这只手提箱从纽约来到玛莎葡萄园岛,然后马上又从玛莎葡萄园岛折返,两天之后,他又飞往芝加哥,紧接着从芝加哥来到马萨诸塞州西部的一个村庄。他“隐居”在乡下,不停地写信,坚持不懈,写给报纸,写给公众人物,写给亲戚朋友,最后也写给已经死掉的人,死人里面首先是始终默默无闻的自家先人,然后是曾经闻名遐迩的大人物。
那时,伯克夏尔一带正值盛夏。赫索格一个人住着一栋房子,房子很大,但很旧。他平时吃东西很挑剔,可如今他只能吃袋装面包、菜豆罐头、再加工奶酪。他时不时到荒芜了的花园里去采摘树莓,树莓的枝干上有很多刺,他得小心翼翼地拨开,说是小心翼翼,其实他心事重重,恍恍惚惚。说到睡觉,他睡在从前结婚时置办的新床上,这张床很久没人睡了,床垫上没有铺床单,有时候,他也睡在吊床上,都只盖一件大衣。院子里杂草长得很高,草丛里蚱蜢活蹦乱跳,也冒出来了不少枫树苗。半夜醒来睁开眼睛,他感觉星星似乎都近在眼前,就像一团团鬼火。一团团火,那是当然,星星本就是气体一矿物质、热量、原子,但是,对一个凌晨五点裹着大衣躺在吊床上的人来说,这些星星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有时,他心血来潮就跑去厨房,想到什么都记下来。厨房是他的总部,砖墙上的白色泥灰正在剥落,赫索格有时会用袖子擦掉老鼠拉在桌子上的屎,他心里很平静,想着田鼠为什么会那么喜欢蜡和石蜡。石蜡密封的蜜饯罐头都被它们啃得面目全非,生日蜡烛也被它们吃得精光,只剩下烛芯。有一只老鼠咬开了一袋面包,一路啃进去,在里面留下一个老鼠形状的空洞!拿着老鼠啃剩下的面包,赫索格涂上果酱就吃了。他可以跟老鼠分享食物,没问题。
他的脑子里面始终有一块地方是对外面的世界开放的。早上,他会听到乌鸦在嘎嘎叫。乌鸦的叫声很刺耳,但他很喜欢。傍晚,他会听到画眉清脆悠扬的啼声。晚上会有一只仓鹗咕咕咕地叫。他准备给某人写信在打腹稿的时候,会越想越兴奋,就去花园里走走,他会看到玫瑰藤缠绕着排水管,有时也会看到桑葚,鸟儿正在桑树上大快朵颐。白天很热,傍晚天空红彤彤的,灰蒙蒙的。这一切他都看到了,但他觉得自己像半个瞎子。
他的朋友,从前的好友瓦伦丁,以及他的妻子,应该说是他的前妻玛德琳,散布谣言说他精神失常了。这是真的吗?
他绕着空荡荡的房子转了一圈,在一扇蒙着蜘蛛网的窗户上看见了自己的影子。他的表情非常平静、安详。一束光线落到他的脸上,从前额往下,顺着笔直的鼻子,直到饱满而沉默的嘴唇。
春末夏初,赫索格被迫做解释,做说明,摆事实,讲道理,赔不是。
那时,他正在纽约一所夜间大学的成人教育班上课。四月,他讲课的思路还非常清晰,到了五月底,他开始胡说八道了。他的学生再也听不到他阐述浪漫主义的源流,却会看到且听到许多奇怪的事情。渐渐地,课不成课,规矩都丢了。赫索格教授总是一副恍恍惚惚、若有所思的样子,想到什么说什么,他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说什么。快到学期末的时候,他在课堂上经常长时间发呆。有时候,他说着说着就停下来,含含糊糊地说一声“对不起”,就伸手到外套口袋里去找钢笔。然后,只听到讲台上的桌子吱呀作响,而他的手里握着一支钢笔,用力地在纸片上写着,全神贯注,黑眼圈很明显。他那张苍白的脸表明了一切。他在做推理,他要做争辩,他很痛苦;他感觉自己的状态很有趣,简直是个悖论,既很随便,也很偏执,虽然他没有作声,但他的眼睛和嘴型把一切暴露无遗,他的渴望,他的偏执,他的痛苦和愤怒,大家都看得一清二楚。大家等了三分钟,五分钟,教室里鸦雀无声。
起初,他只是随手写写,毫无章法可言。都是只言片语,甚至是没有意义的音节,就一些感叹词和他自己篡改的谚语和语录,还有一些自责的话,早已去世的妈妈常用意第绪语说,那都是“Trepverter”,即一些后悔莫及的废话。
P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赫索格(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索尔·贝娄
译者 译者:黄协安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477781
开本 32开
页数 43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25
出版时间 2023-10-01
首版时间 2023-10-01
印刷时间 202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620
CIP核字 2023127666
中图分类号 I712.45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5
153
27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2:3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