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读史有智慧(上下) |
内容 | 内容推荐 作者冷成金以智论史、以史说智,通过生动有趣的历史典故、人物故事,说解历史中的大智慧。分别有:深刻的儒家智慧,谋圣而不谋智;圆融的道家智慧,以无为王天下;超脱的佛家智慧,追求本心、见性成佛;严苛的法家智慧,辨析法、术、势,以法治国;纵横家的博弈智慧,兵家的战略智慧,阴阳家的自然哲理智慧……全书将历史的治乱兴衰、人物的成败得失,淋漓展现,引领读者领悟传统文化中的智慧真谛。 作者简介 冷成金,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学者,苏轼研究专家,电视剧《苏东坡》编剧。有专著、教材、畅销读物十数种,在学术界和读者中有广泛影响。作为著名作家,其《智典》、《读史有智慧》等系列作品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引发了“韩国的中国流”。曾被搜狐教育评为全国中文专业最受欢迎的十大教授之一。 目录 上册 卷一 儒家智慧 最深刻的儒家智慧 书生能否成帝王 帝王都是苦命人 曾国藩的奥秘 政治家与艺术家 “礼”是什么 君王一日三过 士为知己者死 “中国的脊梁” 至忠至勤的太平宰相 善始而不能善终的开国宰相 年龄·经验·政治家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人性如水 “巧忠”良相 仁者真的无敌吗 卷二 道家智慧 最高明的道家智慧 萧规曹随 “柔道”开国与“柔道”治国 为臣之道 洒脱不羁的魏晋风度 雅量 慈·忍·变 晏子为相 “潜龙勿用”——帝王的韬晦 真隐士 宁静致远 功成身退,天地之道 如何才是无为而治 上善若水 千古一坡仙 隐士与酒 名士与酒 侠客与酒 狂人·酒·艺术 青春·酒·李白 酒神颂 卷三 兵家智慧 最冷峻的兵家智慧 没有出息的男人 “背水一战”与“退路千条” 何谓背水一战 何谓奇人 孙膑与庞涓 名士的战役 千古第一反间计 下册 卷四 法家智慧 最严苛的法家智慧 流氓无赖亦能得天下 中国的“法” 诸葛亮的悲剧 “法家”的结局 再为曹操“翻案” 温柔乡是英雄冢 无情最是帝王家 以臣代君的政变术 阴谋的胜利 谋国与谋家 开国与固权 谁是中国历史剧的最大导演 书生政治家 官场不倒翁的“做官学” 宫廷绯闻背后的“官商一家” 经义决狱 李斯与赵高 中国“女皇” 刘邦将将 不灭的谗毁 卷五 佛家智慧 最超脱的佛家智慧 教外别传 本无一物 自性自度 启悟悟入 平常心是道 卷六 纵横家智慧 最圆滑的纵横家智慧 不管“东西南北”,只求有官可做 晏婴进谏有道 少年英才巧舌取五城 范雎入秦,远交近攻 失一士而国亡 鲁仲连义不帝秦 一次耐人寻味的务虚辩论 治国与打猎 邹阳奇谋救人 苏代合纵 报君黄金台上意 张仪破纵连横 李泌弭大祸于无形 子产不辱使命 毛遂自荐 苏秦一言,价值连城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为子孙计深远 卷七 阴阳家智慧 最神秘的阴阳家智慧 阴阳 命数 谶纬 解梦 测字 风水 易占 星占 神祇 后记 序言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 头磨过,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 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 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 场彼此弯弓月。 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 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 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 无涯过客。 有多少风流人物? 盗跖庄蹯流誉后,更陈 王奋起挥黄钺。 歌未竞,东方白。 ——毛泽东《贺新郎·读 史》 毛泽东爱读史,也最懂 史,不仅精读详批了二十四 史,对许多笔记野史也多有 留意,甚至在临去世之前, 还要工作人员到北京图书馆 找一部大字本的《容斋随笔 》来读。毛泽东的救国智慧 、治国方略,无不可在中国 历史中找到渊源。 然而,读史要有“智慧” ,切不可被漫长的历史“骗 了无涯过客”。人要破除对 历代的帝王之术的神秘感, 对其有清醒的认识;要善于 运用自己的经验分析历代的 治乱成败,并从中总结出相 应的规律;还要从自己的日 常生活经验中走出来,在更 高的层次上看待政治与道德 的关系。而在具体操作上, 则要谙熟通权达变的智慧, 不要墨守成规。能够做到这 些,虽未必能赶上大智大贤 ,也应算是会“读史”了。 当然,要真正读懂历史 ,又谈何容易。正所谓“一 篇读罢头飞雪”,没有宏大 的气魄,没有沧桑的经历, 没有丰富的知识,即使对史 书倒背如流,也是“纸上得 来终觉浅”。只有将历史与 自己的生命融为一体,方可 称得上懂史。而人一旦到了 这个境界,恐怕就可以“创 造历史”了。 “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 场彼此弯弓月”,血腥的战 乱也许暂时过去了,但人生 的“战争”却永远不会停止。 因此,历史,尤其是中国历 史,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 ,永远都不会失去意义。至 于意义的大小,就全凭个人 的觉悟程度了。 导语 一口气,饱览七家思想精华,深入传统文化之根。 一部书,浓缩40+传世经典、100+历史人物典故。 本书精选百位历史风云人物,遍及君王将臣,剖析得失成败。以史说智,以智论史,知行合一,不仅能读懂历史典故,学到历史知识,更能从具体事迹中理解历史智慧,用于生活。阅读本书,历史爱好者可以提升学养,普通读者可以消遣、致用,学生可以积累写作素材、提升文化素养。 后记 历史是什么?历史不是 唐宗宋祖、秦皇汉武,也不 是强权暴力、阴谋诡计,历 史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大智 慧,谁掌握了这种文化和大 智慧,谁就掌握了历史! 据说,中国人天生都是 政治家,传统政治的运作方 式又是“人治”,所以传统文 化的精髓也就成了“治人”。 于是,人人也都似乎成了谋 略家,所谓“世事洞明皆学 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之类 的话就说透了这个意思。许 多中国人把自己的一生都花 在谋划、算计别人上,并将 其上升为一种根深蒂固的处 世态度甚至是人生之“道”, 何其谬也! 实际上,智谋的根源是 文化,智慧原是文化的一种 表现方式。如果智谋仅仅是 一种方法、一种技术,那么 ,帝王之学人人可讲,只要 照本宣科,岂不是人人都可 以君临天下? 权谋,绝不仅仅是一种 技术,中国的智慧在本质上 是一种至为深刻的文化,只 有人的身心内外都渗透了这 种文化,才能自然而然地达 到内谋谋圣、外谋谋智的境 界,才能成为真正的圣、智 兼备的谋略家。 人,不是权谋的动物, 却是文化的动物。没有文化 素质的人,玩弄权术只会玩 火自焚;而只要达到了“内 圣”的境界,不用刻意玩弄 权谋,也会做出利人利己的 “外王”的业绩来。 因此,中国的智慧是学 不来的,要用生命来体味! 只有熔铸了自己整个的情感 与生命,才能得到中国智慧 活的灵魂,才能用中国智慧 建立起自己高大的人格和杰 出的功业! 被历史抛弃的往往是那 些没有文化理想的“神算子” “智多星”“奸雄”“枭雄”,而 传统文化的精华却是长江之 水,奔流不息,不断地淘汰 着历史的沉渣。这正应该是 我们面对历史长江时的澄明 心境,也应该是我们读史的 大智慧。 本书曾以《读史有智慧 》《读懂中国历史》等名称 出版。此次修订除修改了前 言、后记外,对部分文字和 内容也做了修改。一另外需 要说明的是,本书大部分内 容由本人完成,“佛家智慧” 主要由张法完成,“阴阳家 智慧”主要由宋伟完成,宋 伟还提供了其他一些资料。 自《智典》等出版时本人就 多次坚持注明上述情况,但 因种种原因未果,故借此机 会说明。此次还征求了他们 以及出版方的意见,在此处 注明作者。另外,署名和本 人姓名相同的一些著作有的 不是本人编纂,有的未经本 人同意,有的有很多窜入和 讹改的文字,那都是本人无 能为力的事,但也还是要为 此向读者深表歉意。 冷成金 2019年9月 精彩页 最深刻的儒家智慧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儒家智慧是一种真正的大智慧,它的运谋方法不是谋智,而是谋圣,即从征服人心着手。 如果说道家智谋是中国智谋型文化中最聪明的一页,法家智谋是其中最刻毒的一页,兵家智谋是其中最冷峻的一页,纵横家智谋是其中最无耻的一页,阴阳家智谋是其中最神秘的一页,那么,儒家智谋就是中国智谋型文化中至为深刻的一页,是真正的大智谋。 儒家智谋一向与王道理想相联系,是非常深奥复杂的。我们这里所要讲的只是选取其智谋性的一面,即王道理想如何转化为智谋和儒家智谋仁术治国的特点。 孔子曾经说过:“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他的意思是说,处理诉讼案件,我和一般的人一样,也要按照法律办事的。但我和一般的人不同的地方在于我要首先实行礼乐教化,从根本上杜绝诉讼案件的发生。这是孔子以礼乐治国思想的基本表述,如果能和司马迁的另一句话相参照,人们也许会对孔子的这句话有更深刻的认识。司马迁说:“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己然之后。”意思是说,礼乐教化对于治国治民来讲是更根本的,而法律往往只是起个“马后炮”的作用。 中国有关治国治民的智谋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治标的和治本的。显然,儒家是“治本”的代表学派,而法家是“治标”的代表学派。 儒家自身似乎是反对在治国治民上使用智谋的,起码没有公开提倡过。但实际上在整个中国文化与其智谋型的整体特点中,儒家思想不可避免地转化为智谋,它的各个方面都在智谋文化中找到了各自的定位。 简要地说,儒家的王道理想所考虑的不是个体的人的利益,而是整个社会的利益。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王道理想是要首先指向社会的利益的,但社会的利益又必须牺牲个体的人的利益。这样看来,在王道理想的实际运作过程中,个体的人与社会之间实际上是一种利害关系。因此,儒家的王道理想在考虑具体的策略时必然要想方设法地趋利避害,实际上也就转化成了智谋。 如果从价值观念这个角度来看,也是一样的。中国人没有超越外在的价值观念,王道理想的价值观念的出发点就在于现实社会。通俗一点说,在儒家看来,一个人实现了多少现实功业,就是实现了多少人生价值。由于儒家个人的价值自足定位在现实的世俗功利之中,所以,无论儒家怎样高唱道德的神圣和超越,它最终还是把这些道德神圣还原为世俗的现实功利,而这些道德神圣和现实功利从根本上来讲是没有区别的,因为他们所向往的都是利,在形态上的区别则是大利和小利。由于大、小利益的悬殊,人们往往看不到道德的功利色彩,而把它误认为是超功利的。 如此一来,儒家所着重强调的义利之辨,实际上就变成了道德神圣和现实利害如何转化的问题。而处理这一转化,儒家比其他各个学派更高明,更具有合理性。 这种高明就在于儒家智谋是一种非智谋的大智谋,它的运谋方法不是谋智,即不是像法家或兵家那样用强硬而直接的智慧迫使对方服从,而是谋圣,即从征服人心着手,使人主动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以一种审美的态度来为王道理想献身。 如果用今天的现实来阐释当年儒家的智谋的话,那就是儒家并不首先向人们宣扬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迫使人们执行,而是非常注重做“政治思想工作”,为人们描绘一幅美好的蓝图,并百折不挠地到处宣传这种理想,直到人们心悦诚服,把儒家的价值观念内化到自己的灵魂之中。由于儒家的王道理想是最富有人情味、最温情脉脉的,所以它也就最富有感动人的力量。即使有人明智地认识到自己是在被别人所谋,被一种观念所谋,他也是心甘情愿的。但这已经不是因为儒家谋略高明,更不是因为儒家谋略比别的学派的谋略狡诈——它已经上升到了人性、人道的范畴。这说明儒家的智谋在其最深处是符合人性和人道的基本原则的。这就是儒家智谋的合理性所在,也是其成为真正的大智谋的根本原因。 儒家智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仁术,仁术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我们常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了。仁术的核心当然在于以仁治国治民,但如何才能实现治国治民呢?法家和兵家用强力来压服人心,通过改变社会来改变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儒家则主张用个人的人格修养来影响别人,并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通过改变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来改变整个社会。二者的出发点和走向都恰恰相反。这样,儒家就把个人的修养看成是实现王道理想的基本出发点。所以,在修、齐、治、平四项当中,修是放在第一位的。以修身为中心,逐渐向更大的社会范围衍射,从理论上讲,衍射的幅度,也就是一个人所取得的现实功业的大小,完全是由个人的修养水平所决定的。在这里,儒家为人们描绘了一幅无比诱人的蓝图:没有等级的差别,没有门第的限制,没有权力的干扰,总之,一切外在的束缚统统被取消了,只有人的内在世界才是真实的。只要肯提高自己的修养,世界上没有做不到的事情。的确,儒家学说为人的发展在理论上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和美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读史有智慧(上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冷成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贵州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2117793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3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80 |
出版时间 | 2023-11-01 |
首版时间 | 2023-11-01 |
印刷时间 | 2023-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836 |
CIP核字 | 2023155609 |
中图分类号 | K209 |
丛书名 | |
印张 | 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贵州 |
长 | 241 |
宽 | 169 |
高 | 3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