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们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大聚焦/5·12汶川大地震报道纪实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精心遴选了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新闻单位以及部分地方媒体的优秀报道,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气势磅礴的抗震救灾全景,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思想性。同时还配有150余幅现场照片,均为前线记者拍摄,内容震撼人心。

内容推荐

本书全面记录了抗震救灾重大决策、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抗震救灾斗争中涌现出来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等,是广大读者全面了解抗震救灾情况的重要读物。

目录

写出更多精品佳作充分展示伟大民族精神(代序)

一、最高层决策

胡锦涛在汶川地震后作出重要指示温家宝抵达灾区指挥救灾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全面部署当前抗震救灾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再次召开会议进一步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

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深切哀悼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要求继续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

胡锦涛总书记赶赴四川省地震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胡锦涛深入四川特大地震震中区汶川县等地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胡锦涛在四川召开抗震救灾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众志成城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坚决打胜抗震救灾这场硬仗

“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胡锦涛总书记在四川特大地震灾区什邡市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

胡锦涛湖州考察帐篷生产情况:开足马力加紧生产

吴邦国:全力以赴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

吴邦国赴四川地震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温家宝抵达四川指挥抗震救灾工作

温家宝看望绵阳受灾儿童纪实:在灾难中学会坚强

温家宝到四川北川县察看地震灾情要求继续抓紧时间尽

最大努力救人

温家宝强调:举全国之力把抗震救灾工作进行到底

“再造新北川”——温家宝重返重灾区北川考察纪实

温家宝在四川地震震中汶川接受中外记者采访

贾庆林强调:抗震救灾是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当前最重要

最紧迫的任务

李长春看望慰问抗震救灾新闻工作者

李长春主持召开中央主要新闻单位负责人会议部署近期

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工作

习近平赴陕西省地震重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李克强深入四川地震灾区指导协调救援救治防疫工作

李克强:抗震救灾仍在紧要关头务必抓好工作落实

贺国强赶赴重庆地震灾区慰问灾区干部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周永康深入甘肃省陇南重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二、时间就是生命

全军和武警部队全面启动应急机制紧急驰援灾区

20架军机运兵34000官兵陆空开进灾区

将军突击——记挺进震中映秀镇的某集团军军长许勇

历经21小时徒步跋涉——武警某师参谋长王毅率队挺进汶川救灾纪实

10万解放军武警官兵抗灾大规模立体救助展开

跳!跳!跳!15勇士4999米高空惊险空降灾区

中国军队震灾后救援全记录:改写多项军事纪录

“大空运”带来生的希望:记我空军最大强度应急空运

中国军队震后100小时生死营救全记录

抗灾官兵发起“救灾大总攻”挽救生命是重中之重

向村寨进军——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进村入户抗震救灾纪实

汶川大峡谷:陆空联合大救援

我们万众一心——全国公安机关抗震救灾综述

一支任何灾难也压不垮的队伍——四川公安机关抗震救灾纪实

三、八方支援

救援!急赴汶川震区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中央和国家机关紧急行动支援抗震救灾工作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各地紧急动员积极支援灾区

民政部:北京等21省份对口支援汶川地震灾区重灾县

为了最关键的生命线——213国道都江堰至映秀抢通记

宝成线上“抗天歌”——记109隧道抗震抢险英雄群体

电力驰援救灾第一线

四、坚强自救

一切为了群众的生命——四川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紧急动员奋力抗震救灾“

重灾区映秀镇幸存者震后组织自救

四川及地震波及地区教育系统迅速组织师生自救

甘肃文县: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的“80后”

灾区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用行动捍卫誓言

中共中央组织部通报表彰第一批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

川北灾区农民不等不靠建家园

五、大爱无疆

《爱的奉献》——2008宣传文化系统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

动在京举行

震后捐助国内第一人:“慈善狂人”20年捐赠570万

残疾人艺术团为地震灾区捐出260万

捐款1.1亿元的“钢铁大王”原是唐山孤儿

广州残疾乞讨者两度捐款网民感动落泪

香港各界赈济四川灾区善款数额为历年最多

澳门积极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

台湾同胞倾心援助汶川地震灾区侧记

地震无情人有情——记海外华侨华人捐款赈灾

“危难时刻,我们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

感谢你们,国际救援队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再次为灾区购买赈灾食品

唐山“十三义士”救灾日记

特写:“愿我们的血尽快流向灾区!”

广东志愿者自发组织赴灾区提供拯救心灵服务

六、海外聚焦

美联社:中国应对地震行动迅速

CNN:面对震灾中国人默默承受没有抱怨

德国《世界报》:哭泣的总理感动中国人

美国主流媒体密切关注中国灾情积极评价救灾

俄媒体称中国没在磨难中倒下获全世界敬意和赞扬

海外评中国抗灾:地震让英雄频出悲剧中蕴藏机会

综合消息:海外媒体积极评价中国抗震救灾工作

潘基文称赞中国应对挑战的“力量、韧性和勇气”

英美报:地震催生中国志愿者大军

一些外国政要积极评价中国的抗震救灾工作

日媒体:地震后北京奥运圣火被赋予新使命

新加坡《联合早报》:中国民族精神再现于危急时刻

试读章节

在严重的地震发生后的24小时之内,大约有2万名军人集结到了地震灾区,帮助挖掘死难者、搜寻受伤者,而多达3万的军用飞机以及军用卡车正在驰援。

这种快速的动员,反映了中国领导层已经将灾难救援放在突出的位置,也向世界展示了他们对奥运期间的任何突发事件都会准备充分。

当灾难发生后,北京领导层迅速表达了关切、采取了行动。胡锦涛主席呼吁全力救援幸存者,温家宝总理飞往四川指挥救援工作。

此次地震中,在四川的部分台资企业因地震导致建筑物或设备受损,但未产生严重损害,目前普遍处于停业停产状态,一些台企已经准备展开重建工作。

在都江堰市设厂的台资企业益华实业人员表示,车间的烟囱和围墙倒了,当地的煤气和电力供应也断了,但厂房和设备完好无缺,工人和干部都安然无恙,现在车间已展开重建,希望尽快复工。

岛内媒体表示,一次不幸的灾害,却使得两岸人民感情走得更近。两岸同胞本是同根生,血浓于水的感情是无法割舍的。还有岛内专家建议,防御地震灾害,是两岸人民共同面对的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大陆有丰富的防震经验以及设备规模,台湾在地震科技的强震观测、地震速报、GPs观测以及地震预警等方面,都有相当高的水准,两岸地震业界有必要、也有条件进行密切合作,共同造福人民。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5月15日 作者:董暖)

       CNN:面对震灾中国人默默承受没有抱怨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5月15日报道,原题:中国地震幸存者在默默承受

在车家室(音):刚刚经历了发生在中国中部地区致命地震灾害的生还者们,耐心地等待救援,没有抱怨。

在他们中间,有一位妇女背部受伤无法行走,她大声地呻吟着。战士们最终找到了她,并将她抬走。一些塑料布替灾民遮挡着地震后的雨水。尽管缺乏食物、水和电话通讯,大部分的灾民却没有任何索取和埋怨。有些人用打牌来消磨时间,并相信总会有人前来照顾。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吃苦”,也就是美国人说的“默默承受”,我们看到中国人把它实践得很好。

许多好心人还给予我们帮助。有个男士还拿出一包饼干想分给我们,只因我们是在报道地震的消息。加油站的女工作人员卖给我们总共100美元的燃油,以供我们的两辆suV使用。而加油站一次只允许购买13美元的燃油。

当我的制片人温春凡(音)和我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前行于被泥石流和成堆的震后残余所阻隔的路上时,我们看到了距离四川省成都市100公里的震中的一些情况。地震的破坏是如此强烈,以至于车家窒的房子不仅仅是倒塌了,而是被震得粉碎,埋在它们下面的则是曾经居住在这里的人们。

当地官员说,现在的重点是寻找有生还可能的人,还不是搜寻尸体。幸存者都挤在临时帐篷里无处可去。

也许对于我而言,最打动人心的经历来自于我们与当地党支部书记的对话。他给我指路,还一路告诉我一些关键的地标——他的表情一直都很肃穆。“这个镇的人口是13000人,到现在还有3000人没有找到。”

当他指给我看被毁坏的他家的社区时,我问他这里的死亡人数。这时,眼泪流过他的脸颊,他说,这里有500人遇难,其中包括他的父母、妻子和两个孩子。

就在他沉浸在痛苦中时,他的对讲机响了,有地方需要他。他一边向我表达着歉意,马上跑去工作了。  (环球网2008年5月16日 作者:李沽思)

P187-189

序言

          写出更多精品佳作

        充分展示伟大民族精神(代序)

汶川大地震以来,新闻单位和广大新闻工作者坚决贯彻中央决策,统一部署、迅速行动,及时、准确、权威、生动、丰富地宣传报道抗震救灾斗争,唱响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主旋律,掌握了社会舆论的主导权,积极影响了国际舆论,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赞誉,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好评。

要继续把抗震救灾宣传报道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坚持正确导向,坚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进一步增强宣传报道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广大新闻工作者要继续发扬不怕疲劳、连续奋战的良好作风,写出更多生动感人的精品佳作,充分展示抗震救灾中激发的伟大民族精神、良好风貌和真挚情感,鼓舞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而团结奋斗。

要按照中央部署,在继续宣传搜救被困群众的同时,宣传好妥善安置群众生活、恢复生产、救治伤员、卫生防疫、防止次生灾害等;在继续宣传灾区抗震救灾工作的同时,宣传好全国各地各部门一手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摘自李长春在中央主要新闻单位负责人会议上的讲话

(新华社北京2008年5月23日电)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们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大聚焦/5·12汶川大地震报道纪实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本书编写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070834
开本 16开
页数 2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8-06-01
首版时间 2008-06-01
印刷时间 200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3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P316.271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5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8:2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