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关乎国计民生,涉及千家万户。随着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为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加强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回应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关切,解答人民群众对教育问题的困惑,我们在广泛征求意见、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编写了《对话教育热点2012》,以增进人民群众对教育的了解、理解和支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本书由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合编。
《对话教育热点2012》就社会普遍关注的12个教育热点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如怎样用好教育经费、新课标“新”在哪里、校车如何保安全、怎样办好学生营养餐、怎样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该不该为孩子“抢跑”,回应了人民群众对教育问题的关切,解答了人民群众对教育问题的疑惑。《对话教育热点2012》从人们身边的鲜活事例谈起,以生动的事实和真实的数据说话,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有很强的思想性、政策性和可读性,是了解教育政策形势、展望教育改革发展未来的重要参考。本书由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合编。
作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这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确实有着重要的特点。概括起来讲,它主要表现在“坚持”、“完善”和“创新”上。
所谓“坚持”,就是这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明确提出了坚持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所以这样要求,是因为课程改革初期提出的理念仍然具有先进性。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一先进的教育思想。它要求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迄今为止,这些理念仍然能够指导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同时,如上所述,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课程标准的绝大部分内容,广大教师是认同的,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这次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都坚持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渗透到了各个环节。如思想品德课程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推动学科逻辑向生活逻辑转变,坚持“三维目标”统整,强化情感体验、道德实践在德育课程中的特殊价值。美术课程标准保持原有的基本理念和学习领域,以调整、充实和完善为主,不进行大的改动,等等。可以说,坚持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这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一大特点。
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任一修订都是对它的完善。上述有关理念的明确,内容的增删,文字表述的精练以及体例结构的调整,都属于完善的范畴。就这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来说,主要表现在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的完善上。无论是教学建议还是评价建议,与实验稿相比,篇幅都有较大增加。如音乐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原来只有3页多的篇幅,修订后增加为5页。美术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原来只有1页多,修订后增加到近3页。评价建议的情况也大体如此。同时,各学科课程标准还不同程度地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如音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新增了“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与整合”等。此外,这次课程标准修订对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作了重要调整。例如,物理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实验稿为“重视科学探究的教学”、“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自主学习的轨道”、“保护学习兴趣,探素因人而异的教学方式”、“加强与日常生活、技术应用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提倡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其表述偏重当时对教学方式转变的强调,而且逻辑层次感不强。而修订后的表述为“重视科学探究式教学”、“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科学内容教学中注重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加强物理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这4条建议的逻辑思路非常清晰,即强调物理的学科本质在于科学探究,实验与物理科学探究紧密相关,与生产、生活联系也是物理科学探究和知识迁移的重要途径与方式,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最终目的是落实三维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繁荣进步,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总之,这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以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为重点,结合其他内容的修订,使“完善”成为其中的一大特点。
创新是这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另一重要特点。世纪之交的新课程改革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制定就是重大创新的产物,它将我国的中小学课程从原来的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历史性地转向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是对新课程的又一次创新。尽管每门学科程度不同,但都进行了创新性的修订。例如,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将原来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改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将共同的追求和学生个体的差异发展结合起来,实现了一次创新。生物课程凸显了概念学习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理解性地学习,以便能够彻底改变以往学生机械学习、再现式学习的落后局面。历史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凸显了历史学科的时序性特点,是对学科本质的一次深化。可见,创新是这次课程标准修订的一个重要特点。
总之,坚持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全方位完善课程标准,以创新的精神修订课程标准,构成这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基本特点。它充分体现了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精神。由此,新课程改革将会在实践中结出更多的硕果,有力地提升国家的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P25-28
教育关乎国计民生,涉及千家万户。随着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为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加强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回应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关切,解答人民群众对教育问题的困惑,我们在广泛征求意见、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编写了《对话教育热点2012》,以增进人民群众对教育的了解、理解和支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教育部新闻办公室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